「援疆路•援疆情」留取丹心映天山——遼寧援疆幹部人才傾心援助八師石河子市的故事(一)


「援疆路•援疆情」留取丹心映天山——遼寧援疆幹部人才傾心援助八師石河子市的故事(一)


留取丹心映天山

——遼寧援疆幹部人才傾心援助八師石河子市的故事


「援疆路•援疆情」留取丹心映天山——遼寧援疆幹部人才傾心援助八師石河子市的故事(一)

遼寧省第五批援助八師石河子市幹部人才3年援疆期滿,將於近期返鄉。
  在2019年12月31日召開的八師石河子市遼寧省第五批援疆幹部人才表彰大會上,師市黨委書記、八師政委董沂峰對這批援疆幹部人才所取得的成績和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董沂峰說,援疆幹部人才的無私援助和深情厚誼,石河子人民將感恩於心、永遠銘記!

「援疆路•援疆情」留取丹心映天山——遼寧援疆幹部人才傾心援助八師石河子市的故事(一)


立足眼前謀長遠


近些年,石河子的天空不如以前藍了,尤其是冬天,霧霾比較重。冬天裡經常灰濛濛的,幾天見不著太陽,有時還夾著些刺鼻的味兒。戈壁明珠因此有些失色。

  石河子市的環境汙染問題,引起了遼寧援疆幹部們的關注。
  

「援疆路•援疆情」留取丹心映天山——遼寧援疆幹部人才傾心援助八師石河子市的故事(一)


遼寧援疆八師石河子市分指揮部指揮長、師市黨委常委、副師長林艾民和他的“援友們”以行動展示了援疆幹部的境界和格局。
  根據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把產業援疆作為重中之重,把招商引資作為主攻方向。對應中央要求,對接石河子市實際,林艾民提出了“五個一”,即,打造一個園區、確立一個產業、探索一種模式、形成一個亮點、樹立一個形象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把園區建設和產業定位聚焦節能環保產業,建設節能環保產業園,直接與“藍天保衛戰”對號銜接。
  援疆幹部、石河子高新技術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王雁盛說:“石河子經濟面臨轉型和產業升級,最需要新技術、新材料、新業態。林指揮長敏銳地發現了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開出了建設節能環保產業的方子。”
  歷經3年的努力,目前由“遼疆新經濟創業園、遼疆工業研究院、遼疆節能環保新材料應用項目中心、節能環保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四大載體組成的節能環保產業園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
  2019年11月15日,就在本批援疆即將結束的前一個月,在林艾民親自組織下,援疆工作隊舉辦了遼疆節能環保新材料科技應用中心正式運營暨招商引資洽談會,吸引了1300家節能環保新材料企業及項目入駐,其中,線上展示平臺(數據庫)引進了1100個項目,線下展覽展示項目達200個,涵蓋大氣治理、水汙染防治、土壤修復、固體廢物處理、資源綜合應用、高效節能、新材料、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八個領域。


  師市黨委書記、政委董沂峰在致辭中說:“此次洽談會是這批援疆幹部在收官之年為八師石河子市獻上的一份厚禮。3年來,這批援疆幹部聚焦節能環保新材料領域,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師市正在舉全市之力,開展藍天保衛戰,遼疆節能環保新材料科技應用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可以為師市乃至全疆提供全產業鏈、全要素、全方位的一站式環保醫院服務,對推進石河子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石河子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孔石泉說:“遼疆節能環保產業園是援疆八師分指重點打造的項目,凝聚了指揮長林艾民同志太多的心血和智慧。”
  王雁盛說:“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和園區建設工作,主要是在林艾民同志的指揮下推進的。他親自擔任節能環保產業園領導小組組長。這期間,他提出了很多切實管用的思路,作出了許多影響巨大的重要決策,有很多工作方法創新,譬如節能環保產業園的建設主要走了一條‘援疆、園區、招商’三位一體發展的新路子,創建了1+1+1>3工作機制,形成了援疆工作隊+園區服務中心+市場化公司的運營模式,引進浙江頤高集團、深圳賽瑞集團、上海民創公司等專業化運營公司,對產業園實行公司化運作、封閉運行、扁平管理等。林指揮長有思想、有情懷、有辦法、有幹勁,總會想出一些管用的點子,總有使不完的精力。”

  在環保產業和環保事業上聚焦,是本批援疆工作的一大特色。這一點除了環保產業園,在環保公交車採購、將軍山荒山綠化等項目中同樣得到充分體現。
  林艾民說:“援疆工作,就是要多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為民情懷,還要有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開好頭,布好局,一批一批接著幹,為受援地留下一些實實在在、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讓老百姓長期受益的援疆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