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爆弹能杀死带氧气瓶的人吗?

jack133551725


说起单兵武器, 总会给人留下一种“贫弱不堪”的感觉,并认为既然作为单兵携带的武器,杀伤能够肯定十分有限,但是凡事无绝对,就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所使用的97式单兵云爆火箭筒来说,其所带来的火力,简直可以说丧心病狂。

PF-97式单兵93毫米云爆火箭筒,简称97式单兵云爆火箭筒,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为解放军打造的一款93毫米口径的单兵武器,虽说是仿制前苏联的PShG-2以及RPO-A,但是我军使用的97式进行了大规模本土化技术改造和选材考究,目前97式单兵云爆火箭筒的硬性指标已经完全超越了RShG-2。

如果要说云爆火箭筒,我们就肯定要提“云爆弹”,97式作为其迷你版,却无法改变武器的核心技术来源。云爆弹是利用将高挥发性的可燃悬浮物和空气充分混合后,在目标区域点燃并产生剧烈的爆炸,同时消耗掉引爆区域空气中的绝大部分氧气,造成短暂的缺氧状态,以此来起到超强的杀伤性效果。尤其是对于人来说,云爆弹即使不直接命中人所在的地区地面,但是由于对于氧气的剧烈消耗,杀伤性比传统的固态炸药(如TNT)高出了不止一个等级,经过科学测定,标准的云爆弹的杀伤性能够达到同等TNT的4到12倍之多。

除了对人员的杀伤,云爆弹由于会对空气进行压缩,甚至会产生微量电磁脉冲,这对卫星站、机场等重要的军事场所的威胁是极大的,除了建筑会遭到严重损坏,大部分的电子器械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常规武器中,云爆弹的威力仅次于原子弹。

云爆弹的起源事实上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在那个时候,堑壕中的欧洲交战双方国士兵就已经将迫击炮炮弹和乙炔相混合,使得发射出去的迫击炮还能够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炸,以大幅强化其杀伤性,但是由于性能较不可靠,所以没有继续衍生下去。

冷战以来,美国和苏联不断在云爆弹上进行技术突破,在美国搞出“炸弹之母”后,苏联甚至宣布研制出了四倍于“炸弹之母”杀伤力的“炸弹之父”,但无论怎么说,云爆弹的规模都在越来越大,随便一个当量都是按吨来计算的。就在美苏互相攀比的时候,中国反倒反其道而行之,将云爆弹研制地越来越小,直到改进的最为出色的97式单兵云爆火箭筒。

解放军叔叔:来啊,人手一个互相伤害啊!

别看97式小到就跟个反坦克火箭筒一样大,但是其威力着实大得惊人,一旦发射出去,能够对爆炸中心50平方米进行强大的火力打击,远看不知道,还以为是轰炸机扔下的小型炸弹。

最为变态的是,FP-97式单兵云爆火箭筒是一次性的,有人会问:一次性的不是“不够先进”的表现吗?但事实不然,由于是一次性的,那么武器的所谓的“使用冷却”概念就会失效,这意味着一个士兵在使用完一发云爆火箭筒后,马上就可以拿出一个新的再打一发,只要后勤跟得上,敌人就抬不起头来,想想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会差一发筒子钱吗?

相似的例子可以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纳粹德国,和盟国研制的可循环用反坦克火箭筒不同,德国为广大人民冲锋队发放了数百万个“铁拳-100”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筒,几乎可以做到人手一个,在德国城市的残垣断壁之中,盟军的坦克遭受了前所未有恐怖的损失。所以人手一个97式单兵云爆火箭筒的解放军,绝对是任何敌人的最大梦魇。


科罗廖夫


很明确的说,带氧气瓶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还是巨大的隐患,甚至是助纣为虐。

为啥要这样说呢?首先要了解“云爆弹”的杀伤效能,“云爆弹”战斗部里面装填的不是我们熟悉的:梯恩梯、黑索金...这类的化学能炸药,而是装填的空气燃料材料,它前型,比如:越南战争当中的巨型BLU–82型巨型“空气燃烧弹”内里装填的是:硝酸铵和硝酸铝混合胶状液体,在混合液体当中还要添加铝粉、镁粉作为增强燃烧剂和耗氧剂。


图片上就是
硝酸铵晶体,这种化学合成物
主要作为化肥用的(氮肥)也可做成矿山用的硝铵炸药,但它不是比较稳定的化学品,一旦受到外部猛烈的撞击或者是高温影响,都能产生剧烈的爆炸。
这个像“砂糖”的晶体是硝酸铝,它更是容易因为爆炸的化学品,并且爆炸过程中释放出来大量的热,还要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两种化学品被当成空气燃烧材料混合后,硝酸铵起到剧烈爆炸和形成强烈冲击波的作用,而硝酸铝起到的是释放高温和耗氧的作用,这样的爆炸区域内就会有强冲击波抛投、高达摄氏2000度的焚烧和严重缺氧...等杀伤效能,使得杀伤区域内的人员被强烈冲击波能量撞击而死,或者被抛投到高出再落地后摔死;同时高达2000°的高温可以焚烧掉任何生物和严重缺氧的环境当中窒息而死,而这个杀伤作用时间长达4分钟以上!

在这种环境下使用
氧气瓶起不到任何所用,因为巨大的冲击波会连人带氧气瓶一起抛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空中掉地上也摔死了,就算是躲过了冲击波,还有长达4分钟的2000度高温也是躲不过去的,甚至会将氧气瓶融化使瓶内的氧气得以释放,反而是助燃了空气燃烧弹爆炸后残余空气燃烧剂!引起更大的火灾。
人被抛投出几公里外, “坐了土飞机”根本活不了,带氧气瓶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即便是躲在地下坑道内,大火和冲击波也会进入,在狭窄的坑道壁挤压下速度会更快,形成了“火焰喷射器”的作用

,这种杀伤作用下即便是用多层“抗暴门”防护都不管用。
“空气燃烧弹”通过空气燃料升级后就形成了“云爆弹”(温压弹),它使用的空气燃烧材料是环氧乙烷,图片上是俄罗斯的500公斤级的云爆弹。
环氧乙烷是比硝酸铵和硝酸铝爆炸威力更大、产生温度更高、窒息效果更强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储存通常是高压容器,并且还要放在低温环境下,一旦泄露后在常温条件下就会蒸发,并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区域很广阔的易燃易爆气团(云团),当遇到明火后云团就会迅速的被引爆,同样也会气体膨胀产生强冲击波、更有高达2500度的高温和无氧窒息的真空杀伤效能!当被强冲击波挤压的空气回流后,空气当中的氧气再一次助燃了残留的环氧乙烷气胶形,成了第二次燃烧反应,所以“云爆弹”这两次的破坏力要大大过于以前的“空气燃烧弹”的杀伤效能。

图片上的GBU–57钻地型“云爆弹”是目前威力最大的常规弹药,一枚GBU–57的破坏力相当于一枚1000吨级别的核弹。

总之,“云爆弹”的威力目前仅次于核弹,有“亚核弹”之称,也就是说:它在强冲击波、高温、窒息这三个方面的杀伤效能等同于核弹,只不过没有高强度的核辐射和残留的放射性污染物罢了!所以,在这样大的威力下想用氧气瓶去缓解因为缺氧造成的窒息是徒劳的。


皇家橡树1972


云爆弹是除了核武器意外威力最大的炸弹了,他的杀伤力不是靠缺氧区把人憋死,只要你不是躲在山洞里换不了气的地方。他的爆炸威力很大,爆炸区形成2500℃的高温,一切软目标恐怕都会被烧成灰尘,还会形成强大的高压冲击波对区域外的人造成杀伤,最大的云爆弹甚至会腾起像核弹一样的蘑菇云!

云爆弹又叫颜料空气炸弹,战斗部装的就是所谓的云爆剂,在投放这种炸弹后,云爆剂液体充分雾化在空气中,与氧气混合形成待爆云雾,然后引爆雾化云爆剂,瞬间产生2500°高温区域,并形成高压区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因为云爆剂的爆炸还形成一个巨大的缺氧区。


世界上最牛的云爆剂应该是美国的BLU-82,重达6.8吨。曾经在海湾战争的时候,由C130投掷了一枚这样的重磅炸弹下去,升起的蘑菇云吧英国人都吓到了,派联络官去问美国是不是使用了小型核弹头,这个威力有多大!

而美国在阿富汗那些山区与塔利班交战中,由于洞穴实在太多了,美国士兵不敢深入,也曾对这些洞口使用小型云爆弹,这种情况下躲在山洞里的人如果没有死,有个氧气瓶肯定是能救命的!

而在空旷的地区,云爆弹爆炸后的高温空气密度远低于正常大气,会形成蘑菇云迅速上腾,爆炸点周围的新鲜空气随即回补,爆炸之后,只需要几秒到十几秒,爆炸点的含氧量就会上升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十几秒不吸气,人会憋死吗?有没有氧气瓶有什么区别?


狼烟火燎


#军事# #武器#

背氧气瓶无济于事,该死还是得死。

能这样提出问题,显然还知道云爆弹的基本爆炸机理。就是将空气中的氧气迅速消耗掉。但云爆弹杀伤仅是利用了这一点。

云爆弹的燃烧剂各国有所不同,配方目前也属保密范畴,大概的构成见上图。

云爆弹在爆炸过程中,一共有2次爆炸。第一次起爆用于爆散开装在容器中的燃料,以环氧乙烷(C2H40)为例,它装填的时候是液体,但容器破碎后会迅速气化,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云雾,第二次起爆就是点燃气溶胶云雾,形成轰爆效果。 云爆弹的改进版——温压弹则把两次爆炸合为一次,它采用改进配方的燃料,气化速度更快,可以一边爆炸一边扩散,这样可以避免大风天气下使用云爆弹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温压弹更方便小型化。


云爆弹的原理介绍完毕,那么现在说说,云爆弹是怎么摧毁目标的。 首先是高温。 当云爆弹二次引爆,雾团发生爆炸后,会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火球中心的温度可达2500℃。 高炉里的铁水正在倒出,这个的温度大约是1700℃。 然后,在短时间内,氧气消耗尽后同时也带来周围大气对爆心的负高压,就是周围的空气突然就像墙一样拍了过来,非左非右,简直就是四面八方。比如一枚最新的第三代云爆弹爆炸时,由大气压的负压产生的压力可达130kPa。 而100kPa的超压就可以杀人。 总之,由于云爆弹装填的只有燃料而不用携带氧化剂(它就是为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同等重量下,云爆弹的爆炸能量大约是普通炸弹的2.5倍,适合于毁伤大面积的软目标。

云爆弹如果在土木工事内部爆炸,对里面的人来讲简直就是地狱,先是高温,然后是氧气被消耗殆尽,然后整个工事在大气压作用下由外向里被瞬间拍扁。

露天的实验证明,作为实验物的山羊在爆炸后外形完好无损,但解剖结果,除了内脏均有致命损伤外,连骨头都被震碎成一段一段的了。当时实验基地的伙食也随之改善很多,天天吃红烧羊肉。

我军现在装备了大量云爆弹,用来歼灭顽敌及土木工事。玻璃钢发射筒,全弹也不重,不占编制,只要你觉得自己有体力,多拿几个也可以

总之,云爆弹确实消耗了氧气,但杀伤原理是利用了大气压,被杀伤的人员不是被憋死的,而是被拍死的。


愤怒的小野猪


云爆弹可以说是一种大杀器了,爆炸威力强不说,还有着几千度的高温,爆炸剧烈燃烧会瞬间抽空附近的氧气。

你离得远点,假设云爆弹没炸着你,飞出的障碍物也没砸到你,气流也没冲到你,只是把周围的空气抽干了一些,你带着个氧气瓶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离云爆弹爆炸中心,八百里开外,带个氧气瓶,绝对没有问题(滑稽)


南黎23333


云爆弹的杀伤机理可不仅仅是燃烧氧气啊?

虽然云爆弹的主装药不是炸药而是燃料,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云爆剂”,其起爆时会先将云爆剂抛洒开,再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云雾爆轰”或“云爆效应”,虽然会在其作用范围内形成一个缺氧区,能使生物缺氧而死,但是其主要的杀伤机理与常规炸药是一样的,都是主要靠超压和温度场效应以及高温、高温爆轰产物的冲刷杀伤。

▲云爆弹应对目标的杀伤机理与常规炸药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的杀伤机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相对来说云爆效应作用时间更长。

云爆弹对有生力量的杀伤,主要取决于其爆炸时伴生的超压和瞬时风动压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其初始云爆效应产生的损伤和常规炸弹一样,是直接与冲击波阵面的峰值超压有关,冲击波到来时会有剧烈的压力跳跃,压力会通过压迫作用损伤有生力量的中枢神经系统,震击心脏和其它脏器,从而达到杀伤有生力量的目的。

而由于云爆剂比同等质量的炸药释放的能量高的多,其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相对来说能破坏更大面积的军事目标。


▲各型云爆弹云爆剂的主要成份各不相同,以我国某型80毫米单兵云爆弹为例,其云爆剂采用镁铝合金粉与硝酸异丙脂混合物,与单质炸药相比,其瞬间高温在2000℃以上,超压一般增加10%-15%,其在2003年3月与11月的对外静爆与动爆展示中,曾单发摧毁90㎡砖混房屋。

所以云爆弹的杀伤威力要比常规炸弹大的多,根据《导弹与制导学报》2011年第3期《云爆弹杀伤效能研究》中的云爆弹效能评估数学模型分析认为,针对模型云爆弹的算例分析表明,在目标瞄准点周围222m×352m散步面积下,目标点处杀伤概率最大值约为7.8%。



这个数值看似很低,但已经是相当高了,我们要知道即使是在现实当中,实例也有在原子弹爆心300m范围内存活的有生目标,所以某型云爆弹的杀伤概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对捧着氧气瓶的人来说,到底能增加多少生存概率,那就要完全看脸了,可能存活,但更大的可能就是直接炸死!


武备趣科普


云爆弹消耗氧气带来的窒息效果只是它的一个附加Debuff啊~ 人家本身最直观的杀伤方式还是将油气云与空气混合至合适比例,然后点燃,产生2500摄氏度的高温以及高压冲击波

暴露于地面,或者是非密闭掩体中的人员直接就死在高温或者冲击波下了,你可以把云爆弹理解成一个温度更高,而且带窒息效果的超级炸弹。比方一枚7吨级别的云爆弹,就能产生40吨TNT的爆炸当量。这人带着氧气瓶有啥用啊~ 这就像穿着防化服能不能抵挡核爆一样


疯狗的轻武


云爆弹主要的杀伤方式是高温高压冲击波,而不是缺氧,因此即使一个人背了再多氧气罐,还是免不了丧命。云爆弹学名叫空气燃料炸弹,其内部填充的是高能燃料,而不是传统的TNT炸药,因此而得名。云爆弹在被释放出去后,到达一定高度,弹体内的小剂量炸药会首先引爆,而后将高能燃料泼洒到空气之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会形成特殊的雾状凝胶云,当云团内部燃料到达一定密度,弹体延时引信就会启动,从而将凝聚云团引爆,产生巨大的破坏效果。

▲云爆弹爆炸过程

云爆弹内装填的燃料一般都为环氧乙烷、乙烯乙炔类的高能燃料,这些燃料在与氧气混合后爆炸能产生相当于TNT当量2到6倍的威力,单位距离内冲击波强度为TNT的1.5倍以上。一颗重量为500千克的云爆弹,在10米内的冲击波强度大于100个大气压强,可以瞬间压碎人的骨骼,导致脏器破裂出血,最后直接爆裂而亡。要对抗这样的冲击波,携带氧气罐是没有用的,最好能穿上防护性强的排雷服,才可能有一线生还希望。


除了冲击波之外,云爆弹爆炸燃烧后的温度也是相当恐怖的,解放军使用的PF97式单兵云爆火箭,其口径不过93毫米,但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温达到2000℃以上,能够迅速点燃周围的树木草丛等植被,如果是人体遇到这样的高温,会瞬间化为焦炭,即使是熔点在1500℃的钢材也会被高温所融化,威力比152毫米榴弹炮还要恐怖。如果这时背着一个氧气罐,只会导致第二次燃烧爆炸,死状会更加难看。

云爆弹由于自身并不携带氧化剂,因此会燃料爆炸燃烧会迅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局部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高度缺氧状态,有可能会使生物窒息而死,不过如果是处于开阔区域,由于空气的自然流动,消耗的氧气会由于失压而迅速补充进来,因此缺氧状态维持时间不久,造成不了多大伤害。但是雾状凝胶云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它也会流动到山洞和半封闭式工事之内,如果这一狭小的区域内发生云爆,缺氧状态得不到新鲜空气及时补充,那么就很可能造成人员大规模窒息,这时候携带氧气罐就有那么一点用,可是在实战中,谁会因为这么小的概率而随身携带氧气罐呢?
正是因为云爆弹的威力巨大,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这种武器。美国作为云爆弹的鼻祖,在越南丛林中首先使用了CBU—55B云爆子母弹,而后在阿富汗战争中又应用了单发重量在6.8吨的BLU-82滚球云爆弹。目前美国威力最大的云爆弹为重量在9.5吨左右的GBU-43超大型云爆弹,其爆炸后威力约等于30吨常规TNT炸药,是名副其实的炸弹之母。而俄罗斯武器一直以傻大黑粗著称,在威力上自然不可能落后美国,俄罗斯最新研制的炸弹之父为新型燃料填充的空气燃料炸弹,其重量虽然只有7.1吨,但是TNT当量却超过了100吨,杀伤半径接近500米,是当之无愧的常规炸弹之王!
▲GBU43云爆弹是美国巨型钻地弹的杀伤部


军武吐槽君


云爆弹的主要杀伤手段可不是缺氧窒息,这种杀伤手段只是和核弹造成的核辐射一样只是附带杀伤,云爆弹的主要杀伤手段依旧和炸药一样,只是它是一种比通常炸药威力大的多的炸弹。

在同样的质量之下云爆弹的爆炸威力通常是普通炸药的好几倍,而且因为燃料燃烧较炸药慢所以越是密封的环境这种炸弹的威力也就也大,比如大多数钻地炸弹的战斗部用的都是云爆弹,在这种密封的地下工事中云爆弹的威力将被极大的放大。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证明云爆弹除了会造成缺氧之外,它最主要的威力还是来源于爆炸。

以俄罗斯的炸弹之父为例,这种云爆弹爆炸的威力大约相当于40吨TNT的爆炸,所以如果你站在这种武器的爆炸范围之内带什么都救不了你,除非你能躲在掩体里。


开着皮卡打坦克


完全可以,云爆弹主要杀伤力体现在冲击波 爆炸范围内巨大的压力,以及对于空气的消耗,别说背氧气瓶,就是藏在氧气瓶里,也给压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