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將至,在階層跨越的機會面前,我們該如何準備?

簡介:什麼是減半行情?什麼是金融週期?幣圈四年一次的盛典將至,下一步將何去何從?我們又該做何準備?足以讓很多人完成階層跨越的牛市週期,一生抓住一個就夠了。只要明白背後大的運行邏輯,我們就能明白下一步該如何佈局。

2020年剛剛開始就動盪不斷,澳洲山火,非洲蝗災,美國流感,東南亞火山爆發,冠狀肺炎擴散至全世界。除此之外,隨時可能爆雷的全球債務危機,地緣軍事危機,中美貿易大戰給世界添加了一層層的不確定性。

但是,世界有多動盪,比特幣就有多絢爛。投身於區塊鏈的我們都是幸運的,在混亂中依然常常出現新機會。在這個充滿混亂的世界裡,我們依然可以積極樂觀地討論:牛市是不是要來了?幣價會漲多少倍?

就如四季更替,金融市場的週期性必定會帶來牛市。對於想完成階層跨越的部分人而言,一生只需抓住一個牛市週期就夠了。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將至,在階層跨越的機會面前,我們該如何準備?

減半行情是幣圈最大的期待,每隔四年,比特幣的挖礦成本會突然增加一倍,進而影響市場對比特幣價格的預期。我們來看前兩次的減半:

第一次減半在2012年11月,減半發生時,比特幣價格在之前高點的50%左右。減半之後價格加速上漲,六個月後達到當時的歷史新高。熊市最低點到牛市最高點的漲幅大約135倍。

第二次減半在2016年7月。減半發生時,比特幣價格大約漲到此前高點的70%。減半之後持續走高一年半,於2017年12月達到歷史最高,約兩萬美元。熊市最低點到牛市最高點來算,漲幅大約120倍。

減半行情是一個較長的牛市週期,從減半前幾個月就已經開始醞釀,前兩次分別持續18個月和27個月.。中間也會伴隨回調下跌,但整體上漲漲幅都超過100倍。

2020年五月的第三次週期性減半,讓人充滿期待。

歷史永遠不會重複,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將至,在階層跨越的機會面前,我們該如何準備?

牛市中籌碼會變得分散,熊市中會變得集中。因為牛市中大戶會將自己在熊市中籌集的籌碼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漸漸轉入散戶的手裡。而熊市中恰恰相反,價格一旦下跌,散戶會因為恐慌拋售手中的籌碼,致使大戶再用牛市中套取的一部分利潤低價再將籌碼吸收回來,等到一個契機,比如經濟危機或比特幣減半這樣的大事件來開啟的新一輪牛市。這就是大的運行邏輯。

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二月份持有1000個以上的比特幣的大戶數量明顯增加,說明很多大戶已經停止觀望,開始為迎接新一輪牛市吸收籌碼。這也解釋了二月份的幾輪暴漲。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將至,在階層跨越的機會面前,我們該如何準備?

悲傷和恐懼是生物的本能,也是我們面對未知的第一反應。很多人在這兩年已經形成了熊市的悲觀思維,但是現在環境已經發生了轉變,我們已經進入了牛市週期。熊市裡的籌碼想堅持拿到牛市是困難且珍貴的。很多人漲一兩倍就會拋掉,而真正的牛市是長週期的,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漲幅。

數字貨幣交易者大致分三類,一種是長期持有的信仰者,無論牛熊都一直持有,但這需要雄厚的資本實力。第二種是週期性投資者,根據大週期的特性,熊市屯幣牛市套現,如果把握得當,這部分人將是獲利最高的一群人。但缺點是不符合人性,且時間成本較高。第三種是短期套利者,他們對短期波動更敏感,希望把握短期波動實現快速獲利。投機是件有樂趣且刺激的事,符合人性。大部分新人都是以這個方向開始的,但風險也最高。

有時默默等待才是最好的選擇。

頻繁操作是盈利的大忌,沒有專業的團隊,豐富的經驗以及一流的設備和數據模型等作為支持。短線套利交易對散戶而言是極難盈利的。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對此樂此不疲呢?因為它符合人性,讓人有參與感,博弈感,充實感,可清醒的來看,滿足這些人性需求的代價往往是大額經濟損失。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將至,在階層跨越的機會面前,我們該如何準備?

對於現在的投資者,哪怕是個鮮嫩的新韭菜,只要拿好手中的幣,在牛市中後期套現就是最好的選擇。盈利的必要條件之一是一定要賣的好,想要賣的好,心裡就必須有非常明確的價位。很多人選擇一直持有,需要的時候變現。這樣很難真正在高位賣出。因為歷史高位,往往只出現在短時間衝高,大部分時間,都遠低於歷史最高價,事實上,雖然比特幣曾達到過了兩萬美元,但真正高於15000美元的時間區間卻極為短暫。所以只有提前佈置好倉位,才有可能在那一瞬間抓住高點。

離減半還有兩個月,目前的價格浮動在之前高點的50%左右。其實自從上一輪牛市到現在比特幣的價格一直遠高於17年之前的價格,說明大資本以及更多的人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認知已經提升,共識度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數字貨幣量化交易以及各種衍生品陸續進入市場。這個越來越規模化的行業,已經進入了飛速的成長期,機遇就是在90%的人還沒看懂的時候,你看懂了。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都是10%的弄潮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