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过硬,品质一流全柴动力国六发动机用领先撬动市场

  从京沪高铁滁州站驱车向南20多公里,即可到达“儒林之乡”——全椒县,这里曾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闻名天下。


  坐落于县城东北角,临近合宁高速的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柴动力”)是国内专业的发动机研发与制造企业,其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和固定机组等。进入多缸柴油机行业以来,全柴动力累计销量已突破580万台,在国内中小功率发动机市场有着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技术过硬,品质一流全柴动力国六发动机用领先撬动市场

  全柴动力总部厂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主干道两旁植有龙柏和侧柏,郁郁葱葱,显得十分古朴和富有生机。
  走进全柴动力刚投建的国六发动机生产车间,一个专门的发动机展厅映入眼帘,正中摆放着全柴动力最新研制的国六柴油机和汽油机。“这些产品都是全柴动力近年来技术研发和积累的成果,也是全柴动力未来发展的‘命根子’。”见有媒体前来采访,一位车间工人凑上来介绍道。
  展厅左侧展示了全柴动力发展历程和近年来获得的各类荣誉,国家银质奖、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先进集体等荣誉奖状熠熠生辉。
  ■蓄势 领先一步的产品研发
  全柴动力从2014年开始研制国六发动机,延续了自身一贯超前研发、引领行业的理念。2017年5月,国内首辆国六轻卡样车在一汽(青岛)解放成功下线,配装的正是全柴动力H20柴油发动机。

技术过硬,品质一流全柴动力国六发动机用领先撬动市场

  “目前,全柴动力完成了4个国六平台柴油机、2个国六平台汽油机的开发,且具备了批量投放市场的能力;另外,还有两个全新平台的柴油机及混合动力项目也在积极向前推进。”全柴动力副总工程师任家潮说。
  任家潮告诉记者:“全柴动力每一款产品在投放市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实验室试验、三高试验和道路试验等,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设计目标。全柴动力现在还有150台国六发动机在外面进行道路试验,配装在福田、东风、江淮、一汽等品牌的多款轻卡车型上,为国六标准的全面实施做最后的准备和冲刺。”
  任家潮是全柴动力车用国六发动机项目研发的负责人,曾荣获过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这些荣誉是对他本人的肯定,更是对全柴动力产品研发创新工作的肯定。
  进入车用国五排放阶段以后,国内柴油机配套市场竞争不断发生新变化,外资品牌、整车企业内部配套资源以及像全柴动力这样的独立发动机厂等展开多方竞争。可以预见,进入国六阶段以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此,全柴动力有着自己的定位。全柴动力董事长谢力在前不久召开的供应商大会上表示:“全柴动力的愿景是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发动机研发与制造企业。既然是一流企业,就要在中小功率发动机细分市场中打造技术领先、质量领先、成本管控能力领先的好产品,使产品更贴合市场,更适应用户需求,更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让选择全柴动力的每一位客户无后顾之忧。”


  在超前研发的背后,离不开全柴动力雄厚的软硬件实力。据了解,全柴动力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在技术研发上采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模式,消化、吸收、积累先进技术。目前,全柴动力的计算能力覆盖性能、流体、结构和NVH四大方面,可在概念设计和详细布置阶段为发动机的正向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全柴动力与里卡多、AVL、天内所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有效保证了技术先进性。
  随着产品和排放升级,为提升试验能力,全柴动力投资1.4亿元建设了国内一流的产品实验室,包括发动机试验台架、整车转毂实验舱、整车冷启动和NVH台架,能够满足汽车国六、非道路国四和整车的试验开发。
  “目前,国内发动机企业软硬件实力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差距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必须在其他地方多做努力。正因如此,全柴动力投建了整车转毂实验舱,就是为了让全柴发动机更好地与整车匹配,使发动机和整车各方面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任家潮表示。
  ■高端 用装备能力保障过程质量

  “近年来,为满足国六发动机产品的设计要求,全柴动力引进了多条高自动化生产线,涵盖铸造、加工、装配等制造环节,以提高制造能力和过程质量水平。”全柴动力制造工程部经理唐来明介绍说。
  在铸造环节,全柴动力投资6亿元建成年产3万吨缸体和1.2万吨缸盖的铸造生产线,全部采用全球先进的铸造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有效提升铸件质量。

技术过硬,品质一流全柴动力国六发动机用领先撬动市场

  在机体加工环节,全柴动力投资2亿元建成两条国六缸体柔性加工线,分别用于H、Q系列缸体加工,配置液压夹具自动装夹,保证缸体加工过程中不会变形。精加工采用缸体侧挂工艺,保证缸孔和轮系孔一次成型,精确控制几何精度,提高了关键尺寸保证能力。通过设备在线自动测量关键尺寸,有效保证了缸体加工精度。
  在装配制造环节,全柴动力投资8000万元新建国六装配线,配置全自动设备27台,在线检测设备16台,6轴进口机器人7台,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零部件尺寸全部在线检测、在线存储。智能防错料架的采用,有效避免了人为失误。关键零部件缸盖和曲轴采用机器人自动抓取上线,通过视觉成像技术自动引导机器人抓取上料,有效避免了磕碰划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过硬,品质一流全柴动力国六发动机用领先撬动市场

  另外,全柴动力整个国六装配线还配置MES系统,能够实现关键参数在线记录、零部件追溯以及防错防呆,确保过程质量有效控制。装机电子档案有效记录了发动机的关键参数、关键零件信息,通过大数据为发动机的改进优化提供支撑。
  “全柴动力属于传统制造业,为了提升附加价值和制造效率,摒弃粗放式生产,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我们自2016年开始逐步导入精益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加强计划管控、品质管理、TPM设备管理、成本管控等,搭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益生产体系,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搭建过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控制计划、PN图、防火墙等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实现以最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唐来明补充道。
  ■期待 用好产品服务客户和市场
  国六排放标准即将全面实施,全柴动力的产品升级和推广速度也在加快。
  据全柴动力营销公司总经理於中义介绍,目前其国六产品第一轮开发基本结束,产品资源丰富:在汽油机平台中,1.6L、1.8L产品已开发到位。在柴油国六平台中Q23、Q28、H20、H30系列产品与20多家汽车企业搭载配套。


  为对国六产品进行充分验证,2019年下半年开始,全柴动力积极配合各整车企业在部分市场小批量投放验证。目前,配装全柴动力H20产品的国六车型在杭州等地进行了小批量投放;配装Q28产品的车型在广东和北京等市场进行了投放,目前已形成大批量订单;配装Q23产品的车型在广东等地进行了上市推广和小批量投放。
  “通过对上述区域实际销售的用户进行跟踪回访,全柴动力国六产品性能得到了用户、经销商和整车企业的一致认可。目前Q23、Q28、H20系列产品完全具备了大批量投放市场的条件。”於中义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