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結婚前,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獨立體,是婚姻將這種獨立變成了共同擁有,組成一個全新的家庭,家庭裡的一切,都應該是夫妻兩人共同面對,一起支撐下去。

如果自己不願意付出,全指望另一半來撐起這個家,遲早都會有妻離子散的那一天,不難看出,這是無腦的行為,也是自私的想法。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網上之前一直有種“媽寶男”,在被廣為流傳的同時,也幾乎一直被無數女人譴責,因為在女人看來,如果不幸嫁給類似媽寶男的男人,自己往後餘生註定是孤立無援的,原本兩個人的婚姻,也極為可能變成獨行俠。

在大多數女人眼裡,她們對婚姻的擇偶標準就是為自己找一份依靠。在外,可以為自己擋風遮雨,在內,可以讓自己的靈魂有所歸宿。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這兩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女性朋友分享她的婚姻遭遇,張培(化名)在結婚後,幾乎是盡一人之力,支撐兩個家庭,他的丈夫王博(化名),就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媽寶男”。

按理說,一個人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應該脫離父母的“掌控”,去獨立面對自己的愛人和未來的生活。可是這個王博就讓人大跌眼鏡,他將自己工資每月按時上交到他母親那裡,還對張培美名其曰是暫時放在咱媽那裡保管,用的時候找她要就行。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其實在結婚前,張培就對丈夫的這種習慣有所耳聞,當時婆婆也當面明著說了:你們兩個孩子剛變成大人,根本不懂得養活一個家有多難,我先暫時幫你們保管錢,是防止有啥不時之需,免得被你們小兩口大手大腳的都花光了,等我和你爸走了,我們的還不都是你們小兩口的。

張培當時還為遇到這樣的知心婆婆所感動了,更何況婆婆和丈夫都一直在強調“暫時”,反正時間不長,婆婆要管,就讓她管好了。

可誰知,這一管就管到了現在,結婚兩年多了,張培作為王博的妻子,幾乎沒有花過王博的錢,反而還一直用自己的工資養著王博,婆婆還在一如既往的幫兒子保管工資。

兩個人的生活開銷,全出自張培那點微薄的工資,這種日子越過越讓她覺得不但身心疲憊,就連精神方面,都感覺早已被瓦解了。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原本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能讓小兩口過上接近小康的生活,可現在就指望她一個人,有時候恨不得把一塊錢掰成兩半花,勉強生活是夠了,但是女人必要的買幾件衣服,買點不太廉價的化妝品總不過分吧,可錢從何來?之前嘗試著找婆婆要點零花錢,每次都無功而返,最後甚至想為自己買點啥,都要依靠孃家接濟。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最讓張培久久不能忘懷的,就是前些日子去婆婆那裡要錢的情節,也正是婆婆的態度和說辭,讓張培對婚姻原本只是微微動搖的心,瞬間堅定下來了。

那天,張培和丈夫懷著小心思一起回婆家,還用所剩不多的生活費給婆婆買了幾樣水果,剛開始都挺融洽,婆婆也是忙前忙後的招待兒子和兒媳婦。

等到飯後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張培含蓄的對婆婆說:“媽,我和小博十一的時候單位都加班,也沒出去逛逛,節後單位組織補休,我倆商量著想出去散散心。”婆婆說:“哦,是該出去緩緩了,我看小博都瘦了。”王博在看電視,假裝沒聽見。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張培接著說:“嗯,我們想去雲南玩,但是,你也知道,家裡開銷都是我那點工資,我倆沒啥錢,能不能。”張培剛說到能不能,後面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婆婆就打斷了:“能不能幹啥?不能,又想要錢是吧?我就知道你們年輕人不會過日子,攢不下錢,怎麼著,還想要小博的工資嗎?”

張培有點急了,她說:“我一個月工資就不到3000塊,兩個人吃喝拉撒不要錢呀?水電費、物業費不要錢呀?就是給小博買雙襪子也要十幾塊錢呢。”婆婆也急了:“那麼多錢不夠你們花,你知道我們的日子是怎麼過來的嗎?我和你爸一個月連五百都花不到,你們沒錢活該,而且,小博的工資你們別想了,這筆錢攢著,以後給你們的孩子上學、結婚用。”

聽到這,張培徹底崩潰了,她沒想到自己的生活完全都被曾經認為的知心婆婆掌控著,甚至讓自己為了還沒出生的下一代,提前十幾年做奴隸,她做不到,她堅定地認為這不是她嚮往的婚姻,也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張培也沒有再繼續爭辯,起身,揮淚離開了。看見張培要走,王博起身準備追,誰知婆婆又說:“小博,你給我待著,別慣她這臭毛病。”王博聽到後,居然又無恥地坐回到沙發上,對張培一步一步的離開無動於衷。

這一走,一段婚姻從那時候起,就劃上了一個不圓滿的句號。

在故事結束的時候,張培感慨:從自己含著淚走出婆婆家大門的那一刻,自己一下子釋然了,還有種解脫的感覺,離婚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我還要通過法律途徑去奪回屬於我的東西,不要怪我絕情,不要埋怨我草率,如果沒有被傷到,我也是善良的人。

婆婆始終幫老公暫時保管工資,兒媳婦:離婚;婆婆:不慣著她

情感寄語:

首先說故事中的王博,明顯是半輩子都活在父母的“關心”之下,他缺失的不僅僅是一個男人應有的氣概,更重要的是對妻子、對婚姻、對新家庭以及對自己的責任感,他沒有擔當,一味地活在這種畸形的孝順之下。

其次說故事中的婆婆,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對兒媳婦都是無法磨滅的一道坎,大家都幻想婆媳能夠和睦相處,就算是不能做到和睦,但身為長輩,對於已經成家立業的兒子來說,只要他們沒有到誤入歧途的邊緣,就不該過於干涉孩子們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更不該把自己古板的思想強加到年輕人頭上。

就說在張培起身離開的時候,作為婆婆,你一家之主的威風已經顯示的淋漓盡致了,兒子要去追兒媳婦,你為什麼還要變本加厲的阻止呢?王博如果攔住張培,好好安慰一下,說不定這段感情還有救,可後來呢,張培變成離異女人了,你的兒子還不是也變成二手男人?

最後再來說女主角張培,在我看來,她的遭遇值得我們同情,但婚姻能到今天這種即將對簿公堂的地步,都是她自作自受。因為在結婚以前她就知道丈夫的這種毛病,當時她卻選擇忍氣吞聲,明明是屬於自己應有的權益,卻一直在逃避。

時至今日,婚姻走過了兩年多,她也從來沒有正面的去面對這個遺留為題,所以才給婆婆養成了控制的習慣,而她們夫妻也適應了被控制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