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两弹一星,说的就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一星的问世,代表中国从20世纪开始国防与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而作为两弹一星的元勋,一共有23位科学家,其中百姓比较熟知的人物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但是其他的科学家也一样伟大。今天要说的这位,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为国家隐姓埋名17年,晚年被车撞倒却无人敢扶。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一生的成就非常伟大。他一生中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是他对物理学的遗憾,但他对新中国两弹一星的贡献,是他对祖国的承诺,比任何奖项都要令人敬佩。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第一次是在1930年,23岁的王淦昌德国柏林大学的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他的导师是著名的女核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在德国学习的第一年,他发现一种神秘射线,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希望导师建立观察室,结果遭到拒绝。一年之后,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照该结论实验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奖。这一年王淦昌博士毕业,首次与诺贝尔奖接近,却只能擦肩而过。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第二次是在1941年,王淦昌发表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但因为国内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只好就此作罢。结果在26年后,有人实验证实中微子的存在,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第三次是在1960年,这是王淦昌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一次,当时他带领一批中国科学家到苏联搞科研,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很多科学家认为,如果他继续研究下去,很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学奖,但是国家的一封电报,让他从国际物理学界“消失”了,隐姓埋名17年。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军事科技方面一直是弱项,面对国家提出研制核武器的要求,王淦昌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一句“我愿以身许国”脱口而出的话,足以气壮山河。于是,他化名为“王京”,17年的隐姓埋名,他错过了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时光,错过了子女的婚礼,一心投入到国家核武器事业中。

放弃良好的科研环境与个人生活,王淦昌换来的是祖国的强大。1964年——1970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以及第一颗人造卫星相继问世,这些都有着他日夜钻研的心血,63岁的老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在这一刻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国家终于强大了。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然而,这么伟大的科学家,在晚年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在1997年的一个夏天,一位90岁的老人被一辆车撞倒在地,肇事者早已逃之夭夭,而倒在路边的老人也无人敢扶,一个个或是围观、或是走过,最后由两名老年人好心送到医院。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老人就是邓稼先、李政道、于敏的老师,与钱学森齐名的科学家王淦昌。可惜的是,那名逃逸者至今未找到,王淦昌也在第二年已因病去世,终年91岁。

“失踪”17年成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是他学生,90岁被车撞无人扶

王淦昌一生光荣,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放弃诺贝尔奖的梦想,离家隐姓埋名数十载,不求名利只为国家贡献,国外金钱名利打不垮他,国内艰苦环境打不垮他,可以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中国的泰山。可是泰山却被无名之人的自行车撞倒了,路过的人也冷眼旁观,实在是令人心痛,希望社会能够多一些王老先生这样的人,多一些有责任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