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户外移动能源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首先,网上、书本上、论文上有很多权威的回答,其次,这个领域内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定义,比如银行或银行出身的人来回答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则难逃银行框架内贸易融资或贸易金融的窠臼。

供应链金融,总而言之,就是基于某一个供应链的全流程,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各自严格对应的基础上,在这些流程环节中切入一些金融产品安排,以解决各主体的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并且,供应链金融区别于传统银行信贷的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以流动资产(即俗称的“动产”)为基础进行融资安排,流动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等等,而不是不动产。另外,所谓的供应链,既包括企业供应链,也包括产业供应链、行业供应链等。

现在的供应链金融,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更加密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纷纷在此领域落地实践;与某一垂直细分产业的融合也更加明显,毕竟不同产业的特征不同,那么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产品形式、业务流程、风控逻辑等也会迥异,要搞供应链金融,一定是要基于某一产业、行业、企业的实操供应链来作对应的规划与安排。


职深飞机


供应链金融风控控制是重中之重,金融领域核心一定是风控

在金融领域,核心一定是风控。若风控不到位,暗藏已久的“雷”终会爆发。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1、信用风险控制

资金方的授信是通过核心企业来进行信用增级(不占用已有授信额度),是通过真实贸易中,核心企业的购买或者销售能力来做到的。这一点,是区别供应链金融与授信(就是传统的主体授信)的核心。

信用风险可通过贸易背景来实现风险隔离(融资业务与非融资业务分开),风险转化(业务法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2、操作风控控制

操作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操作要求的执行力度问题可以通过

操作平台制定出相应“角色”,“权限”,业务流程按制定好的工作流执行,操作和确认角色分开,关键操作双岗位制。

3、信息流风控控制

信息数据安全,可信,不可篡改的保障可实行多重安全防护,从供应商信息入网,用户权限分配,安全后台登陆控制实行实名认证机制,如,结算账户打款验证,绑定手机号,CFCA集成安全Ukey登陆绑定,确保操作不可抵赖性。

对信息流转可采用CA证书加密,签名机制,同时对在线电子协议生成电子签章及电子存证。

对有条件实行多中心化布署的系统,亦可运用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场景,防止数据被篡改,并将业务信息分布存储,完美保障信息安全,进一步提高资产公信力。

4、资金流风控控制

对电子票据,电子承诺函,单据开立,业务交易,支付结算相关流的风控控制是风控体系重点把控环节。电子票据,单据可采用”电子印章“技术生成不可篡改的数据及采用OCR识别技术识别真伪。

交易防重机制,防止重复转让,重复结算,自动预警,及时监控业务及账户异常。

对交易或支付结算制定相应风控规则,触发条件。实行事前,事中,事后风控规则控制。

采用会计记账模块,借贷平衡,亦可防止业务系统错误导致的风险交易出现。



电商新媒君


首先要看供应链金融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会需要有供应链金融。

大部分企业都有上游和下游,尤其是制造业、流通业、零售业。制造业需要采购原料,这是他的上游,需要把产品卖给代理或批发商,这是他的下游。



在一条供应链上为什么会有资金需求呢?因为赊销和预收款。实力强的企业可以用赊账的方式向上游进货,你先把货送过来,半年后给你结账。可能这批原料一周就变成产品了,一个月之内就卖出去了,钱就收回来了,可是钱不是拿去还赊账,而是投入下一轮周转。

强势企业通过向上游赊账来变相融资,获取低成本资金,同时也可以向下游收预付款,先把钱收回来,再去生产,再交货,这也是向下游变相融资。

这样一来,采用赊销的上游企业就受不了了,我把货给你了,钱要半年收回来,我还要周转呢!这就是供应链金融的用武之地了。



金融机构先调查强势企业,也叫核心企业,你的信用、资金没问题,那好,我就可以给你的上游贷款,让他能有周转资金。但是这样操作,是方便了核心企业,所以信心企业要参与进来,你要保证,你上游企业还不起钱,你要把钱还我,因为你本来就应该半年后付他一笔钱。

金融机构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呢?



核心企业欠上游企业的钱叫做“应收账款”,这是一个权益,贷款企业那这个权益去做质押,来获取贷款。

这里介绍的是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实际操作中,还有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这里就不介绍了。

你好,我是Rock,活力重启是专注于大健康行业的自媒体,如果有创业、营销、融资方面的兴趣,欢迎私信交流。如果觉得本篇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欢迎收藏、转发、点赞、评论、关注本头条号。


Rock活力重启


楼主您好,我是愉见财经小编思宇。说到供应链金融,其实质就是帮助企业盘活流动资产,以融资所需的资产分类,通常包括三类产品,应收类、预付类和存货类。下面我们以应收类产品为例,简单介绍下供应链金融的产生。

我们知道一件商品最终到消费者的手中,整个过程需要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的合作,它们形成了产业链。一方面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所以为了寻求和下游核心企业的长期合作,不得不接受对方的赊账;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常常会用各种方式递延现金支付。这就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这种应收账款就是供应链金融的抵押物,其目的在于解决供应商的资金周转问题。

打个比方,A公司跟B供应商签了200万的采购合同,合同规定6个月以后A公司才全额支付款项。B供应商为了保证资金链不断裂,就拿这6个月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去金融机构借钱。200万的应收账款,B供应商拿20万给金融机构当贷款利息,拿到手180万。6个月后,A公司支付给金融机构200万。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知道应收类产品就是帮助上游企业将应收账款转换成现金或应收票据。同理,预付类产品帮助下游企业扩大了单次采购额,提高了采购能力,将本应即期支出的现金资产转换为短期借款或应付票据。而存货类产品就是以企业的存货作为担保,换取现金资产。

那么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实际上就在于它不单纯依赖客户企业的基本面资信状况来判断是否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根据供应链整体运作情况,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去判断。特别对于一家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整体来说没法和大公司相比,但它一定存在做得好的版块,供应链金融实质上就是将企业主体资质风险与业务风险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了,它不需要企业主体增信,而是分析、隔离、控制具体业务的风险。(传统融资工具,比如银行的钱更愿意放给房地产,就是在风险评估时非常依赖企业主体资质)。

接下来说一说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除了银行以外,第三方平台、核心企业、协作方(物流公司、电商平台、征信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商等)介入供应链金融服务已经成为趋势。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对信息平台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交易金额大,另一方面业务交易频率高、信息量大,更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产生的,一条供应链从核心企业到上下游可能覆盖成百上千家企业,银行获取信息成本非常高,他们的自建式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往往基于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去做业务量明确、资信好、上下游业务量大的企业,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局限性。

目前而言,在应收账款、商业汇票以及融资租赁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展现出了迅速发展的态势。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万亿元左右。


愉见财经


本人现在在魔都一家供应链金融公司就职,碰巧最近做了份业务介绍PPT,贴出来部分适合展示的页面给大家做个简单分享,仅代表个人见解。


鉴于已经有大神做了很多系统性的介绍,我就大概从产品设计、案例介绍、风控架构及流程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下解读:


1、产品设计

依托于不同行业的特定产业链,大概可以分上述产品设计的方向,具体名词释义不过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2、风控架构及流程

实际执行上略有不同,一般会灵活一些,这里表述的相对比较完整。


3、案例介绍

这是我们一直服务的一家北京公司,具体行业就不做透露啦。

存粹抛砖引玉,欢迎有识之士多多交流。


东东费斯


一、定义

SCF是根据交易对手、行业规则,商品特点,市场价格,运输安排等交易条件,为供应链上不同交易层次和交易地位的交易主体度身定制的专业的金融解决方案。


二、从供应链到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供应链上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传统信贷业务中“重房产、重抵押”的担保条件,创新性地扩展到会计学定义中的“资产”范畴——即从一定程度上将更多的“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纳入担保物范畴——明显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经营活动、资产形式和相应的SCF产品及其效果如下表所示:


三、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运行的助益

SCF工具对供应链的助益主要体现在其对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四、当前主流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根据上文给出的SCF定义——“SCF是根据……交易条件,为……交易主体……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中“融资金额,融资周期和融资利率”等要素,取决于“接受SCF服务的一方,作为交易主体在供应链中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展业能力,与其上下游的关系紧密度,以及所处的谈判地位”等条件。

在过去和将来可预见的若干年内,对SCF的方案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这也决定了当前主流SCF业务的模式,其要点可概括如下:

虽然,“基于(大型)核心企业的模式”仍然是当前SCF的主流玩法,但随着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SCF产品/业务的交易结构设计,也会向着“去中心化”发展,未来的SCF将更多关注“交易关系”以及“交易标的”本身。



更多供应链金融产品相关内容,请关注公众号“SCF-PM”——“0-1-100”全解供应链金融产品。



供应链金融产品经理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贸易、交易背景,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系统金融服务的模式。

这个解释比较正式,通俗一点说,就是中小企业因为信用状况较差,且缺少固定资产可做抵押,难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为中心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就是把中心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是应收帐款、存货、预付账款有效盘活起来,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流动性支持。

中小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时,面临着账期延长,资金不能及时回笼的局面;而作为中小企业的渠道商时,又会被核心企业压货,销售压力转嫁到渠道商身上。一言以蔽之,核心企业会利用自身实力和话语权,挤占上下游的流动资金,使得中小企业夹缝中生存。

供应链金融,则是站在多赢角度,让核心企业为上下游融资提供账款确认、发货保证、回购担保等支持。有了核心企业好信用和实力做背书,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或许能迎刃而解。对核心企业来说,上游供应商的良性运营,可以保证货源,下游渠道的发展,可以拓宽销路提高销量。

问题来了,既然供应链金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什么还发展得比较慢?关键是核心企业动力不足。

这也是国外供应链金融从核心企业入手,国内却围绕中小企业展开的原因。

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大家可以看看我写的农村供应链金融分析和投资报告。点击本人头条号底部菜单即可。

欢迎交流探讨。


新农业内参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平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上下游供应链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来替代传统的信用担保和质押,为供应链中制造、采购、运输、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服务。

当前,发展供应链金融有两大优势:一是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是“产融结合、脱虚向实”背景下的产物,是金融产业发展需求的方向。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现代供应链”概念的提出,也是政策支持的信号。二是互联网技术支撑。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产业模式创新、服务思维更迭,供应链金融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中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打通上下游物流链、资金链、商流、信息流,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财资中国》专访了新希望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盛子夏,请他介绍新希望集团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解析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助力农业形成新的产融生态。关注财资一家,查看全文。


财资一家


首先,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突出服务的概念,以整合为手段。

一、供应链金融是围绕核心企业,给他的上游和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

二、做生意时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对上游,供货商向核心企业供货,产生应收账款,想要快速回笼资金;

2)对下游,采购商向核心企业采购,存在资金短缺。

三、对应的解决方案(融资模式)分别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订单融资,具体来讲:

1)对上游,核心企业向上游企业采购货物,一般要先货后款,有很长的结算期。上游企业供完货后可以开出发票,质押给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一般能回笼80%的资金。(上游企业还款可以是核心企业到期打来的货款或者其他资金)

2)对下游,核心企业卖货给下游企业,一般要先款后货,下游企业自筹20%的货款,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垫80%,然后货款以下游企业的户头一起打给核心企业。但是,核心企业收到货款后,发出的货物要在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指定的仓库进行质押监管。(下游企业还款可以是货物销售回款或者其他资金)

【牧杉金融】


牧杉金融


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从企业一侧来看,供应链金融是顺应供应链管理而出现的。简而言之,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以外包商而非核心企业业务分部的形式出现,固然带来了效率和成本优势,但也导致融资节点相应增多,资金流在供应链内的运行复杂化。站在(核心)企业的角度,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系统财务管理方案,目的是简化供应链各个节点参差不齐的融资格局。

供应链金融未来会在B2B中交易、支付和融资多层次加速融合;大数据、大数据思维及区块链思维;对公交易银行大幅发展;系统确权高于人为确权,避免人为的误解和人为制造的问题,效率更高金融业务更安全。在国家支持政策放开和"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包括银行、企业、物流、供应链协作企业和电商平台等在内的各方参与主体,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展开充分的合作和竞争。未来,中国的供应链金融领域必将产生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服务类型,从而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未来中国的供应链金融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供应链金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毕竟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实践时间较短,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创新和解决。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关系松散。中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商业银行风控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技术支持相对薄弱。然而,国内金融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后,供应链金融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国际仍有明显差距。在许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很大程度上仍依靠人工确认,不仅影响了业务执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供应链金融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