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一年参加高考差10分没考上,这种情况你怎么看,需不需要再继续复读一年?

羊小草的生活


不知道提问的是孩子还是父母,但是这件事需要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想法很重要。至于要不要复读先来问几个问题:

孩子明白上大学的意义么?

上学的意义其实很多孩子都不清楚,尤其面对考大学这件事。

如果从人生经历上来讲,考大学的过程只要经历了就是强者,但是对于上大学的目的并不清楚。

其实大学是孩子进入社会的一个缓冲阶段,学习从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成年人,依靠自己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如果孩子本身就具备了这种能力,那么上大学其实也没所谓。

这一点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上大学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能支撑住吗?支撑多久

上大学时需要努力的,除了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更多的事要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孩子是不是搞清楚自己能支撑住又能支撑多久。

如果选择继续复读,那意味着又要拿出一年的时间去铺在学业上,有多大的把握能克服心理的障碍,即使会有暂时的撑不住能不能即使调整心态呢?

如果上不了大学,自己心里甘心吗?上不了大学意味着就要迈入社会,你相信自己能闯出一片天地吗?

上大学并不意味着成功,没考上大学也不意味着失败。

想清楚,路会更好走。



家庭条件允许吗?

复读一年意味着家长又要继续给孩子投入一年,除了时间、金钱还有精力,如果家里撑不住,你可以考虑半工半读或者直接放弃,以后有机会了直接进修专科本科甚至考研究生都是可以的,提升的路有很多,各不相同,选择能承受的效果会最好。



不论怎样结果,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想着就这样这样吧,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就算做了决定也会后悔,所以一定要慎重,决定后就闷头一路走到黑,再苦再累不回头,人生不会过的差。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辰妈育儿论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出问题的人,你复读一年差10分没考上,你还想不想上大学?只要你想,那再复读一年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你还不太理解,我举个例子你看看。

我也也是经历过两次高考的人,第一次差5分,第二次就考上了,但是在我复读的那一年我遇到了一个同学,他让我感到很惊讶,我复读的那年我19岁,而他26岁。

他也同样是以前经历过两次高考的人,但是他两年都是差几分,第二次高考过后他选择了去上高职,三年高职出来他被分配到了一个很一般的工作行业,工作也很辛苦,他在岗位上待了两年后就辞职了,然后他自己打拼了一年,再然后他选择了复读。

当时高三复读的时间是八月初,但是他来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了,他整整落了一个多月的课,当时我们班有很多人,我都没注意到他的到来,直到一次考试,他的生物考了两分,两分这是什么概念,大家应该都清楚,但是他还每天坚持上课下课都在学习,他的进步非常大。

我当时是上十二天课放两天假,因为离家太远,所以我这两天就会在学校待着,他也一样,然后我们就会在周末一起聊聊天,也正是这样我才会知道这件事。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现在是个学生,你没有经历过以后工作的那种难处,你也不知道一个本科学历有多重要!我现在马上奔三十了,我以前的同学儿子都几岁了,而我却现在还在考大学,来这我也纠结了很久,我来到一方面是为了我的大学梦,一方面是为了本科学历,因为我知道大学对我重要性!

他的行为对我有很大的影响,那一年我也是很努力的去学习,最终也是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而他也实现了他的大学梦,考了一个二本大学,就在黑龙江,他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逆袭,完成了一个别人不敢相信的奇迹,我觉得我也很幸运能在这个特殊期间有这样一位同学。

大家可能抱着一种看故事的态度来看这个,但是这确实是真实发生的一件事。对于复读一年没考上的同学,想想这复读的一年你真真的努力了吗?其实难的不是去复读,而是以后想起自己没有上过大学的那种难受。


认知Pro


现在考大学不再是挤独木桥的年代了,条条道路通罗马,为什么还要纠结这个问题呢?

题主复读一年,还差10分没考上普通本科还是没考上重本啊?你没有说清楚,所以,我分开回答你。

如果还差10分没考上普通本科(以前的二本和三本),自己又很不甘心,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考二本以上,只要你决心足够大,家里经济来源还可以的话,我还是支持你第二次复读。有时候,多复读一年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题主不要那读书当儿戏,想复读就抛开所有压力和外在干扰,专心备考吧。

如果还差10分没考上一本(全国重点大学),我就不支持你再去复读了,虽然你的实力已经接近一本水平,但是考一本除了实力,还是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再复读一年,如果运气不好,高考题目偏又怪,对复读生很不利,所以我建议你放弃。

总之,今天这个年代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代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复读也可以读大专再升本科,根本不影响个人前途的发展,所以,复读不应该成为今天高三学生的最佳选择,因人而异,灵活对付吧。

祝题主前途无量。


上山亩教育


别读了吧,再读也并不一定考得上,有些题目不是做做它就会的。记得以前的高中很多复读生的,有些人考得上,有些不也考不上, 就这样呗,读个好点的大专也可以啊,之后自己愿意的话再专升本或者出来找工作,又不是没有出路,真的,等你出来工作个几年就会觉得年纪都大了,,,所以复读两年真的不太好,又不像人家考得上什么复旦清华那种的,好像可以直接改变命运的一样就去复读啰,,,,,其实又不是说读了本科就一定很好,普通二本大把人,我有两个朋友读本科电子专业,都女孩子,嫁人了,一个现在做微商,一个全职妈妈,,,不是说她们怎么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看你自己想怎样了



初小数学


复读是一场自我修行

现在,我终于有点后悔了——当年高考没有复读。

我的父亲差点拿菜刀逼我,想着高中三年的辛苦,如果复读,我宁愿去死。

要知道,当年我可是班上的尖子生,是被列入能考上四大名校的名单的,临考前大半月,班主任还偷偷给我们几个开了个小会,给我们打气。

可自从那次会后,我的成绩就开始大幅度稳步下滑,第五,第十一,第十七,第二十三。

如果高考那次也排名的话,估计在三十左右。这真是一个讽刺,当年,我数列学得最好。

回望这些年所走的路,还是有一些坎坷和曲折的,我身边复读的朋友,有的复读一年就考上了名校,有的复读了三年,还是上了一个大专。

我不知道,我会是哪种。但看看我目前的生活,我也想恬着脸,像当年父亲劝我时那样说:至少,也是多一次选择的机会啊。

我的小表弟今年高考,怎么努力也不到四百分的成绩,早就让他失去信心。

这次进考场,也只是看看能不能超常发挥,能上二本就读,上不了,就去打工。

我问他,你想干什么工作,他说,我最喜欢打篮球。

看着他弱不禁风的小身板,我说,打球好是好,但养活不了自己啊。

他低着头,不说话了。

姑妈也有让他复读的打算,探了一次口风,他坚定地说,打死也不复读。

当我也试图劝他说,至少,也是多一次选择的机会啊。

说完这句话,我真想抽自己一耳光,我怎么也变成了自己当年讨厌的人。

如果,我真的有机会重新选择一次,我会选择复读吗,我想了很久。

看着别人去往自由的天堂,而自己逆风而返,坐进枯寂的课堂,我有这个勇气吗。

那些准备扔掉的习题本,那些再也不想看的教科书,我又要重新打开,像对待初念一样,和他们再次亲密接触,我有这个耐心吗。

炎热夏天的夜晚,我还敢一个人走过那条小路吗。

冬天的凌晨,早点摊上,再也遇不到那个女生了吧。

明年夏天,要是考的更差怎么办。

想想这些,我又不敢复读了,哪怕我的高考已经过去了11年呢。

如果高考是18岁成人礼最残酷的礼物的话,那复读就是含着泪把这份礼物再享受一遍。

化茧成蝶或者浴火焚身,青春的礼物为什么这么沉重,负重前行的18岁,怎么会没有忧伤。


以上就是我和我的朋友关于复读的故事,每个人的经历、能力、财力和承受力都不一样,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范澜钦


不管是对理想院校,还是距离本科线差十分,我觉得有必要再复读一年。抛去哪些不正当的因素,这一年你定有提高,一年的时光对你的未来有着70%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我跟你讲一下我自己的经历,你差十分,我比你惨点,我距本科线二分,当年选择了复读,可以说复读的那一年才是我学习生涯中最快乐的一年,从未感受到高三的紧张与压力,并且我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高考没发挥好,距离一本线十多分,相比我第一次高考分数提了一百来分。命运总是惊人的相似,报考志愿时与理想院校差三分再次被刷,无奈服从调剂到了一个渣渣二本。我当时的班主任劝我再读一年,我傻的说青春浪费不起,现在回头想想,再复读一年的话最起码走个一本,后面的路会平坦很多。

例子很真实,我的亲身经验告诉你,选择再复读一年绝对没毛病,毫不夸张的说,这牵扯到你一辈子的命运。

有问题可以找我探讨,经验告诉你绝对没错,谢谢!


张尚恒博士


复读一年参加高考差10分没考上,需不需要再复读?从我个人的分析角度看,不应该再复读,还是顺其自然吧!

提主的提问有点含糊不清,所谓复读一年参加高考差10分,是二本录取分线,还是一本录取分线呢?如果是一本录取分线差10分,我劝君子不要再复读了,就读二本吧!若君子不听忠劝,继续再复读,未必考出理想成绩。这样不但延误了学习时间,还花费了父母不少的血汗钱,到头来弄个人财两空。其实大多数考生都不想复读,只有个别考生怕失面子,采取了复读的机会,从而赢得尊严。话一说回来,不是所有的复读生参加高考能如愿以偿,有很多事情还要讲点基因运气。比如今年的数学题就比往年的难度大一点,稍有不适,在紧张的情况下就会拉低综合分数线,想考出理想学校机会渺小。举两个事例吧!

第一个事例是我老表的儿子,前年高考考了520多分,从录取分数线来看二本不出问题。可是老表的儿子不想读二本,希望重新复读一年考一本,走理想学校。老表没有责怪儿子,征求了儿子意见,花了两万多元钱复读了一年(书杂费和生活费,以及报名费)。然而天有不测之云,谁知老表儿子去年高考还是考了520多分,唯一的办法不得不重新走二本。

第二个事例是我女儿同学的哥哥,去年高考二本不走,花了两万多元钱复读了一年。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后,女儿同学的哥哥因高考过于紧张,很多题发挥不好,各科考得不理想,估计三本都考不上。听女儿高考完回家说:‘’同学的哥哥高考完聚餐时,茶思不饮,抱着妹妹泪流满面,大声的哭了出来,在场的学子们也为同学的哥哥伤心难过,整个聚餐热闹的气氛,顿时坠入冰点,欢声成了哭声‘’。

从上面两个事例可以说明,复读一年并不等于升学就靠谱了,还要讲一些运气十足吧!


董永根


身边有两个复读的例子。

第一个是个女生,长得很好看,爱玩,但是也很认真学习,特点是每次都觉得自己的努力把自己都感动了,然后伤感一下,和身边的追求者吐露一下心声,但坚守阵地,无论如何,不和人谈恋爱。

第一年高考时,差本科线十分,她选择了复读,我对她说:“暂时和所有男生都断绝联系,什么蓝颜,知己,哥哥,师傅之类的。”她说好,然后每天给南边的阿三写诗,给北边的阿四寄信。总之,虽然努力学习,但心思永远四通八达,不肯致力于学习这一件事情。

第二年高考时,差本科线30分。她想继续上个本科,但后来放弃了。选择了一个离家十万八千里的专科学校,我对她说:“离家近点。”她说她想去看看远方。

第二个是个男孩子,从小到大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奖学金年年有,数理化大神,怎么说呢,有点偶像包袱,觉得自己只能第一,不能第二,他的父母,让他从小到大都活在比较之中,也养成了他对待学习这件事偏激的心里。

第一年高考的时候,差一本线2分。换谁谁都不甘心,那么厉害一个男孩子,肯定是发挥失常没考好,一定要继续复读。

所以父母给找了一所很好且花费很高的复读学校,但家里经济情况一般,所以花了很多心思,伪造材料,骗取了一位爱心人士每学期5000元的资助。

第二年高考,差一本线3分。

全家崩溃,一度成为我们那片的笑柄,因为以前他的成绩优异,邻里之间的家长没少被他的父母嘲笑,我们也没少被他打击。

此时继续不继续复读,成了一个很纠结的问题,继续吧,没钱,时间上也浪费了,不继续吧,这真的,太特么不甘心了,每次都恰好差这么一点点。

后来男孩还是放弃了,选择了一所地段好点的二本院校。

我问了一下他们两个人,为什么最后不复读第二次了,女孩子说:“我想了很久,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何必撞死在一棵树上,我肯定能找到自己擅长的,所以决定不读了。”

男孩子说:“当我收到成绩的时候,看我爸妈的反应,我突然发现,我们都太计较成败了,我是因为没有失败过,所以不信,我父母是因为不想失败,所以不乐意接受,但是我想,再来一次,我也可能就这样了,上考场前我成绩领先,但两次了,我都失败了,也许我并不适合这样不留余力的争斗。”

后来女孩子写小说和文章,虽然不出名,但她十分热爱且乐此不疲,比上课专心一百倍。男孩子上了大学后积极去生活,尝百态,两百多斤的体重也减了下来。

我说这些不是劝放弃,而是得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失败的。他们两个都很幸运,能够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可以认真想想,导致两次失败的原因,自己真的有把握克服吗?


打酱油人生


差十分具体指什么,理想院校差十分,还是本科差十分。

如果是理想院校差十分,而且你已经复读一年了,即使没考上理想院校,也不会差多少,建议选择个好一点的专业去读,不建议再复读了。复读生大多数成绩没有怎么提升,甚至还有降低的,一年复读存在太多变数,自制力强的可以避免出现差错,可是自控能力强的人也不太会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在非学习上。复读生大多数成绩中等,自控能力相对不稳定,复读的变数自己不能很好的把控,所以能不复读就别复读。



如果离本科差十分,建议再继续复读。现在本科线很低,本科教育基本上全是普及性教育,各大本科院校扩招,而且很多以前的专科院校纷纷升为本科,现在的本科不像十年前那么稀少,含金量自然也降低。很多工作的最低要求就是本科学历了,专科逐渐地被淘汰出局了,当然有一技之长的除外。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拉锯战,拼的是耐力和坚持,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不可能笑到最后的。



周口机器猫


差10没有考上本科线的话,应该还要差几分才能到录取线,我们肯定要把分值估计足一点。第二,今年的分数是否比起去年有很大的上升。如果有较大的提升我觉得可以在读一年,这一年青春花费在这里比出去迷茫找工作花的时间要更值价。因为复读一年是常态,所以不要理解为多付出了一年,不要有什么压力。我们高三时应届生22个班,复读生8个班一共就有30个班。如果再复读一年我只担心你的心里压力有点大。时间上不要去考虑,青春用来努力和学习的不能叫浪费。本科和专科在找工作时一年基本上的工资就可以把你这一年的复读投入资金赚回来(绝大多都是,你可以问一下上班的年轻人。)有的建议上大学了或者工作再去拿本科毕业证,但是自考和全日制本科的区别是很大的,企业和国家机关绝对优先考虑全日制本科。自己首先要衡量价值取舍,第二要遵循自己内心,还是绝对压力大了或者自己有自己坚定想法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专科出来也有很棒的,高考本来也是要占一定的10%的随机运气。我们讨论的是大多数是概率。

如果你这次复读的效果相对去年不明显我建议就不要去复读了,风险性就有点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到了瓶颈很难打破的。

有疑议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