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無言升學新講堂第46講

上週《無言升學新講堂》第45講名字起的不好,辛辛苦苦寫的《這裡有道送分題,好家長都得做》閱讀量比偏向意大利足球愛好者的《養育“大男孩”,從布馮“辱華”事件走起》都低,大出我的意料。

其實那篇文章並不需要家長做題,裡面只是自我對照一下,大致測一下自身的焦慮程度就好。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原本預計是這幾年最短的寒假,目前已經演變為在我記憶中這麼多年最長的寒假。

漫長的一個月之後,至少還有3周時間需要孩子們在家生活、學習。

別說孩子們,連我都有些許焦慮情緒,疫情中的家長們顯然更希望話題輕鬆。

最輕鬆的育兒方式是什麼?

當然是家有報恩娃,也就是不用你操心,孩子就能聽你話,好好讀他的書,再來陪你一起鍛鍊身體。如果孩子自己再練就一身好廚藝,你是不是做夢都在笑啊?!

確實是想得太美了,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報恩娃呀,尤其男孩,大多是自律性不併不強的孩子。

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疫情長假中,須儘量幫孩子做好兩件,一是時間規劃,二是體育鍛煉。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時間規劃

為了大致掌握孩子對時間把控的能力,我給出了下面八道問題,考察對象是孩子,家長可以自行蒐集相關數據,以儘量準確。

問題一:每天玩了多長時間,學了多少時間,無所事事多長時間。

問題二:玩的遊戲,有幾種?每種大致時長?

問題三:學習學了哪些科目,每門科目用了多少時間?

問題四:是否有測試題,測試按天還是周,還是學段?

問題五:每天讀校外書的時間大致多少?

問題六:每天的體育鍛煉時間多少?

問題七:幫助家裡做家務時間多少?

問題八:做菜會做幾樣?

如果你已經蒐集到以上問題的80%信息,便可以很快將相關信息填入下表: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當然,以上這張表只是參考,家長可以在實踐中自行修改完善,而逐步幫助孩子們自己建立時間規劃的習慣,一旦建立建立起來以後,不僅家長,孩子也是終生受益。

除了時間規劃很必要以外,家長也要意識到下面這條的重要性。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體育鍛煉

現在,為了抗疫,小區普遍都實施封閉管理,甚至有的小區出門還得拼有限額的出入證,另外,家長也不太放心孩子到戶外亂跑,結果很多孩子圈養在家中幾近30天了。

在家鍛鍊,便成了熱點,利用的工具也五花八門,有跳舞毯的,有瑜伽墊的,也有啞鈴,拉力器等。

說起來,還有一種健身方式可以將客廳變成了運動場。

我家裡還有臺好久沒用的Wii,當初買來的時候,隨機配備的只有手柄和一套Wii-sports的遊戲,遊戲只有網球、高爾夫球、棒球、保齡球、拳擊等4種遊戲。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雖然遊戲品種少,但因為在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嘗試到人機互動,除了有新鮮感以外,邊玩邊運動,把客廳真的變成了運動場,在讀書工作之餘,生活變得非常便利。為此我當年還專門在國外配置了Wii手柄的棒球杆及高爾夫球杆,霧霾天不能出去鍛鍊的時候,可以在家練習“網球”。

這些年隨著孩子學習壓力日漸增大,家裡再沒碰過這套東西。這幾天,我才想起來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沒人再提起來,於是順便在微信群裡也問了一下Wii是不是過時了。

沒想到,家長們的回覆很快就爆群了,Wii確實過時了,任天堂這幾年出品的是switch,簡稱NS,NS去年十月份甚至還出臺了一款健身遊戲,《健身環大冒險》,結果現在受疫情影響,供不應求,價格飛漲。

群裡就有家長吐槽道:受不了翻倍的健身環+遊戲,從美國海淘,2月10日美亞下單,12日送到順豐轉運倉庫,一直到18日順豐完成登記讓付了運費,然後到今天還在美國沒出來呢。

最近疫情期間,“健身環”發售價從550元賣到1800元,還沒有貨。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當然,需要家長們警惕的是,健身僅僅是遊戲的一個附屬功能,遊戲更多的是侵佔學習時間。而且這段時間,遊戲行業持續火熱,據網上的信息看,春節期間,《王者榮耀》日活躍用戶數量(DAU)突破過億量級,達到1.09億;《和平精英》DAU達到了6710萬。

遊戲的副作用,不得不防。

有家長介紹了他家經驗,我在此引用,並對這位家長謹致以敬意:

“我家最近在玩switch,在完成既定任務(大概是8:40排到下午5點)之後,額外做數學或者英語可以賺10分鐘的遊戲時間,賺來的遊戲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賺了2星期了一直還沒捨得用。

我家就是時間表制定得比較細,連休息時間都得寫好“喝水,吃水果”還是“喝牛奶,遠眺”,不然雖然我在家辦公但是經常開會也顧不上他。制定得比較細之後他就可以自己按照計劃表照著做了,畢竟還小,本身性格也不是太有自我主意的孩子。”

這個時候,家有乖孩子,比儲備多少斤肉都強。

疫情之下,迴歸生活的3條須知

國外疫情

最後一個須知,與疫情有關,那就是別因為外國疫情擴大而杞人憂天。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

一方面,國外新聞報道的尺度大,報道範圍廣,其中有個特點便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想隱瞞疫情不容易,誇大疫情並不難。

另一方面,自COVID-19病毒爆發疫情以來,我國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抗擊疫情,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和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並已取得顯著成效。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我國強有力的舉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國境內擴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國家蔓延,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從官方報道看,流散到國外的1、2代病毒數量很少,除了鑽石公主號郵輪及新天地教會這類群體聚集事件以外,重症少,輕症多,最早出現確診病例的泰國、馬來西亞,及相對寬鬆的新加坡,及撤僑數量較大的印度等亞洲諸國,均未爆發大規模疫情。

其實,還有非洲諸國,如一帶一路的樞紐站亞的斯亞貝巴所在埃塞俄比亞及肯尼亞等國,均未爆發疫情,迄今為止均為零確診病例。

當然,也有例外的,伊朗最近突發疫情,且官方報道的死亡率非常高(確診95例,死亡16例),再加之這個國家的信息並不很透明,形勢比較複雜。特別是伊朗衛生部副部長昨天剛賭咒發誓說庫姆(伊朗一個城市,宗教聖地)死亡人數不到庫姆市議員所說的50人的1/4,否則他將辭職,結果今天的消息是他已經確診感染了COVID-19。Salam!

以我們現有的知識看,從伊朗起源已經導致黎巴嫩、加拿大等國發生多起新確診病例,表明該國受感染人數應遠遠大於公開報道的確診人數,理由是外國人受感染的機率遠遠小於當地民眾。

伊朗的7個陸上鄰國已經有5個關閉了陸路口岸。病毒從伊朗流向我國的可能性也不大。伊朗疫情的發展,值得關注,但無需國人擔憂。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先頂著,假期這麼長,好好安排生活就是了。

待到春暖花開,孩子們在各自人生第一次大疫情中,也已經成熟了許多。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