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的"迴歸"之路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華大地上身著標準中山裝的國民中,若上衣口袋佩戴著鋼筆,那絕對是知識分子、有身份人的象徵。甚至當時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佩一隻鋼筆是小學生,佩兩隻鋼筆是中學生,佩三支鋼筆是大學生,於是有人不管是好筆、壞筆,總喜歡將它佩戴在自己胸前。


鋼筆的

今天我要說的這支鋼筆,是農村裡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小胡手中經常用著的鋼筆。

在那個物質匱乏、生活貧困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手中沒有餘錢,因此農村裡的學生們將自己手中的鋼筆看得比生命還重,倍加愛護,就算當時鋼筆已"遍體鱗傷",仍"輕傷不下火線"那是常有的事,就算是筆尖摔壞了,磨一磨,校正一下還得繼續"上崗",哪那怕寫字已不流暢、劃紙也不例外。

那天,小胡放學回家,看見同村許多小夥伴正圍在一口水塘邊喧譁,好奇好玩的他便徑直的走了過去。原來上午的大風將鄰里家一棵高大的枇杷樹吹倒在水塘中,樹上金黃欲滴的枇杷,有的露在水外,有的已沒入水中,急壞了岸邊嘴饞的小夥伴,大家在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略識水性的小胡在夥伴們的的鼓譟下,決定以身試險,去水塘中摘枇杷。


鋼筆的

下塘之前,小胡沒忘記佩戴在自己上衣口袋中的鋼筆,生怕丟了,否則換來的不僅僅是沒有筆寫字做作業,更甚的將是媽媽那頓毫不心慈手軟的"筍子炒肉"一一暴打。於是他小心的將鋼筆摘下,順手交給鄰居家一個叫彩雲的小妹妹保管,然後忘乎所以的下塘摘起了枇杷。

有付出必有回報,不一會,小胡將枇杷摘了個盆滿缽滿,然後與岸邊的小夥伴們盡情地分享著、高興著......

天快黑了,小夥伴們蹦蹦跳跳著回家了。

飯後,煤油燈下,一貫毛燥毫無記性的小胡似乎在尋找著什麼,原來他在尋找自己的鋼筆。

"噫,鋼筆哪去了?”,小胡嘀咕的聲音被媽媽聽到了,暴跳如雷,揪著小胡的右耳朵"河東獅吼"起來,驚嚇中的小胡什麼都記不得了,只一個勁地騙媽媽說"鋼筆落在課桌裡了”以求免打、平安。


第二天,小胡壓根兒就記不起昨天他將鋼筆給彩雲小妹妹保管的事了,只想著: "鋼筆不見了,怎麼辦?怎麼辦?......",此時,額頭上不知不覺的巳浸出了微汗,可這才四月天氣啊!


鋼筆的

一陣"急火攻心"後,小胡決定挺而走險的去叔叔家"偷"堂弟的鋼筆,以免遭媽媽的那頓"皮肉之苦”。

就在小胡鬼鬼祟祟準備行動時,碰上了迎面走來的彩雲小妹妹。

俗話說,做賊心虛,小胡一下子臉都紅了。

彩雲妹妹問: "小胡哥哥,怎麼啦?臉都紅了。″

"沒,沒什麼?......"小胡結結巴巴的說。

"小胡哥哥,我給你送鋼筆來了,你昨天怎麼忘記問我要了?"彩雲妹妹說。

"啊.....?",小胡高興的跳了起來,連忙抱起彩雲妹妹圓地轉起圈來......


鋼筆的

小胡的鋼筆終於回來了,一場偷筆以免遭"筍子吵肉"的風波終於"胎死腹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