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而如果能够得到北大、清华、复旦等等这样的名牌高校争抢,这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但是冰冷的现实却给了我们对自身清晰的认识,清华北大这种学校,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考上,不仅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天赋才行。

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然而对于一位名叫刘翀的学霸来说,种种看起来充满“主角光环”的事情,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他身上。刘翀高中下学期结束,就收到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的邀请,都热烈欢迎他去就读,然而面对这些顶尖高校,刘翀却以“离家太远”为由拒绝了清华,选择了复旦;哪怕到了本科毕业,依然不走寻常路,以“专业不太符合自身发展”为由,拒绝了哈佛大学!

刘翀,这位在化学领域有着非同一般的造诣的青年科学家,将自己的霸气和与众不同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他个人,也并不是从小就学霸,在起初,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人,那么他传奇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父母“放养式”教育,刘翀刚上小一成“学渣”

翀,这个字是刘翀的母亲所取,寓意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一飞冲天,将来有所成就,虽然刘翀用自己的经历实现了母亲的期望,然而在起初读小学时,就翀却是一个妥妥的“学渣”。

刘翀的父母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去学习各种知识,而是让自己的孩子去野外玩耍,比如捉虫子、玩泥巴、摸鱼等等,而刘翀的同龄人,此时大多数人都在进行学前教育,比如画画、跳舞、基本运算、拼音识字等等。

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刘翀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就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当同班的同学都能够轻松回答个位数的加减乘除,并且能够通过拼音认识基本的汉字的时候,而刘翀则是一脸茫然。

面对那些未知的知识,刘翀充满了挫败感,于是回到家,就希望母亲能够帮帮他,而母亲这时候继续当甩手掌柜,只留给了刘翀三个字:“书上学”。从此刘翀开启了自学之路,面对不懂的知识,他只能大量翻阅各种书籍、触类旁通。

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学渣”逆袭,从此“开挂”一般

刘翀在小学初期被自己的同龄人远远甩在后面,但是靠着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再加上刘翀不服输的性格,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到了小学后期,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不错的初中——江山二中,而逆袭之路,越来越令人羡慕,到了初三毕业,刘翀以全省第三的好成绩,考上高中名校杭州二中。

高中在校期间,除了自身学习成绩过硬,刘翀还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化学方面,更是拿奖拿到手软。到了高三毕业时,清华、北大、复旦都抛出了橄榄枝,起初称不想去清华是“离家太远”,后来也许觉得这个回答不太好,所以称复旦的专业设置更符合自己的追求,最终选择复旦大学,这回答,不得不说,“很学霸”!

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在大学毕业以后,刘翀凭借对化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最终收获了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9所名校的offer,而刘翀并没有选择排名更加靠前的哈佛大学,而是去了化学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如今仍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的刘翀,凭借自身的努力,已经成为最年轻的助理教授之一,不出意外,过几年就能被评为副教授,而且还在读书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甚至被《美国新闻》评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种种荣誉数不胜数。

高三拒绝清华,大四拒绝哈佛,留学美国获“十大”称号

刘翀的成功离不开小时候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所遇到的好老师、同学的帮助,他的人生不断前进,没有因为周边的种种利益迷失自己,在自身领域不断突破,成为对人类都有益的科学家,这才是一个留学生应该有的踏实态度,不能因为出国留学,就觉得万事大吉、混文凭,要时刻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