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脾氣再好,對這兩種人也別太仁慈


縱橫家鬼谷子老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鬼谷子老先生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善良心軟不是挺好的嗎?

其實啊,如果經歷豐富一點的人,很容易就明白鬼谷子這句話的真實意圖,鬼谷子老先生並不是想勸大家做心狠的人,而是想告訴我們好脾氣是要分場合情況的,凡事都要有個“度”。

尤其是面對以下兩類人,再怎麼仁慈也不能心軟,過於仁慈會讓他們的情況更加惡化,過於仁慈就等同於縱容,更有可能在無意間將他們推向極端,導致不良後果,希望能三思而後行。

老祖宗: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脾氣再好,對這兩種人也別太仁慈


01 對孩子不能心軟,否則可能會“毀掉孩子”

上個月,我去老朋友小吳家玩,發現他們家的孩子格外的叛逆,動不動就對家裡人大喊大叫,一個菜不如他的意,孩子就直接摔筷子說不吃了,然後摔門而出。

這著實是嚇到我了,要知道,我之前到小吳家時,孩子可不是這樣的。我忍不住問了小吳一句:“這孩子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我之前過來的時候,不還是很聽話的嗎?我記得當初來你們家吃飯,他還給我搬凳子來著。”

小吳聽後有點傷心,然後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啊,小吳夫妻兩口子這兩年因為工作比較忙,於是就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特別喜歡孩子,心腸也特別的軟,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有什麼要求,爺爺奶奶都盡力滿足。

這也就導致,孩子徹底被慣壞了,現在在家不是發脾氣,就是摔東西,稍微不滿意就對家裡人大吼大罵。

小吳忍不住感慨:“這孩子,基本算是毀了!”

俗話說:“縱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

對孩子心軟,真的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都會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息事寧人。其實,這是不利於孩子的發展的,這會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所有人都應該順著自己,長此以往,將來必成大患!

郭德綱說:“天下爹孃沒有不疼孩子的, 你寵著他,但外面的那些人不全是他親爹, 你把他罵夠了,他出去之後就沒人罵他了。你說你罵他好,還是讓外人罵他好呢?還是你把他管好,比較省心!”

慈母多敗兒,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對孩子的心軟,看起來是愛孩子,但其實就是在推孩子進地獄、進漩渦,讓其慢慢墮落,無法自撥。

所以,即便是再善良的家長,也不能對孩子太心軟,該嚴的時候必須要嚴,該狠的時候必須要狠,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老祖宗: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脾氣再好,對這兩種人也別太仁慈


02 對惡人、壞人不能心軟,否則對方只會得寸進尺

我剛進入職場的時候,總以為應該與人為善、能幫則幫。於是,無論是誰來找我幫忙,我都會伸出援手。可是,後來我卻發現情況變得不對勁了!

很多人根本就不忙,手裡也沒那麼多事情,卻依然找我“幫忙”,讓我幫他們做這個、做那個。

一開始,我還比較心軟,聽他們說了幾句可憐話就忍不住答應了。可是,有一回,我給某同事做的工作中不小心出現了紕漏,沒想到,他立刻在領導面前推卸責任,說這部分工作是讓我來做的,是我沒做好。

當時的我真是氣炸了!心裡想著“既然你不仁,別怪我不義”,於是在會議上跟他大吵了一架,把他找我做工作的事情全抖落了出來。

這一下,他都愣住了!可能也是沒有想到,平時好脾氣的我,會突然跟他大鬧起來吧!

有意思的是,從那一天之後,大家就很少讓我幫忙了,而且,從那以後,我的人際關係反而變得更好了!

古語有言“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是否是“敵”,是相對於自身立場和社會發展而言的,大多數人都會不約而同的,將對自己有威脅的事物賦予敵意,這是一種本能。

而有的人,他們不想惹發事端,可能是基於雙方懸殊的實力,也有可能是單純的不想引火燒身,他們對善惡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只要是覺得對自己有威脅的事情,就選擇妥協,他們經常作出那些“不分善惡”的事情,這不是在息事寧人,這是在縱容那些壞人,是在助長他們的“威風”,對方只會得寸進尺。

老祖宗: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脾氣再好,對這兩種人也別太仁慈

很多人因為對善惡沒有一個合理的度量,做的事情時常令人費解,他們平常待人就是畢恭畢敬的,又不懂得該在什麼時候站起身來反駁,這是行動上的“軟弱”,他們缺乏勇氣,缺乏與惡徒對抗的有效武器,這才造就了他們遇事心軟的“玻璃心”。

對窮兇極惡的人,大可不必心軟,社會上不缺少與之對抗的人,缺的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的人,群眾不做聲的影響是不能小覷的,只有勇敢的站出來才能打破寂靜,不助長歹人的“威風”。

社會發展,人們最不能苟同的就是“助紂為虐”,我們要看場合行事,對人對事要有一個判斷基準,把情況分析完了再考慮仁慈,這才是長久之見,所以,一個人脾氣再好,對待以上兩種人也要考量是否符合道義和對其自身發展的利弊,一味的仁慈只會縱容禍端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