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前5次錢幣收藏浪潮,你還要錯過第6次嗎?

錢幣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眾的、與郵票和磁卡齊名的收藏投資之三大巨頭品種,其投資收藏的大眾化程度僅排在郵票之後。

那麼,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5次巨大錢幣收藏浪潮到底發生在什麼時候呢?

第一次錢幣收藏浪潮:出現在距今250多年的清朝乾隆時期

這股熱潮從清代乾隆時期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因受戰亂的影響才逐漸降溫,前後持續了七八十年。

清康熙、雍正大興文字獄,使得文人士大夫不敢為文,而興起考據之風。聰明的乾隆皇帝順時而為,利用這一“時尚”,希望人們鑽進考據之中,淡化社會矛盾。

第二次錢幣收藏浪潮:出現在20世紀初

此次錢幣收藏投資浪潮源自清末民初的動亂。伴隨著一個王朝的衰落和滅亡,皇宮王室中流出大量的古董、藝術品,在民間收藏投資市場大行其道,錢幣作為一種古董藏品,成為幣商、投資者和收藏家投資炒作的品種之一。

第三次錢幣收藏浪潮:出現在20世紀30~40年代

此時的錢幣收藏中心是在江浙、上海一帶。此次浪潮承接清末民初錢幣收藏餘脈,民間的錢幣收藏越來越興旺。

到了20世紀30~40年代,錢幣收藏成為一批文人雅士和有錢人的雅好,特別是在錢幣收藏中心上海、江浙一帶,更是火暴,出現了一批著名的錢幣收藏家。

第四次錢幣收藏投資浪潮:由改革開放帶來的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文藝春天的到來,錢幣收藏也開始從過去作為“封、資、修”的境遇中解放出來。

北京成立了中國錢幣學會,各省市也紛紛成立了錢幣學會,錢幣成了僅次於郵票的中國第二大收藏品種,在各地只要有集郵市場,就有錢幣市場。

男女老少都參與了錢幣收藏投資熱潮,特別是流通紀念幣的發行,使錢幣市場呈現出了異常火暴的狀況。

進入21世紀,第五次錢幣收藏浪潮突然爆發。

新世紀,儘管郵幣卡收藏市場一度處於調整中,但錢幣市場始終處於強勢。

2007年開始,伴隨股市上漲、貴金屬上漲,錢幣市場開始了由金幣和老銀幣帶動的一輪爆發性上漲。第五次錢幣收藏浪潮在2010年春節後全面掀起,無論是人民幣藏品,還是古錢幣,民國紙幣,還是地方錢莊票,都揚升起新一輪強勁的上漲行情。

特別是第三套人民幣等,暴漲行情讓幣商都目瞪口呆,連呼看不懂。錢幣收藏市場全面升溫,和夏天一樣熱得火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