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人成長的本質就是不斷的喪失與被閹割

有一位女士小時候很喜歡吃涼粉,但後來不管怎樣再也找不到當初的那個味道,於是這種感受就成了她的一個的“情結“,其實成長也是這樣,有些東西喪失了就是喪失了。


不久之前我曾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則吐槽當下的“人本主義教育”,認為現在許多父母已經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即所謂的“過度養育”。

縱觀育兒自媒體,無一不再強調要鼓勵而非批評,要接納而非懲罰,要成全而非改造......這是非常典型的人本主義理念。

該理念的流行程度已經到達了幾近狂熱的狀態,然而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愛”卻更像是一種反向形成的作用,即歷史學家菲利普·阿里耶斯曾說的那樣:“現代人對小孩有意識的憐憫,其實是隱藏著無意識的仇恨。”

李孟潮也曾對當下人本主義的召回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不論是儒家的人本主義,還是羅傑斯、馬斯洛的人本主義,或者是薩提亞的人本主義更或者乃至大乘佛教的人本主義其本質是在填補功利文化背景下所成長起來的男男女女對“無條件關愛者”的渴望與幻想。

但遺憾的是,現實的生活之中“無條件的關愛”是難以實現的,即便是“無條件的愛”的提出者羅傑斯在與他妻子的婚姻生活之中他本人也常常無法做到,因而作為一位諮詢師,羅傑斯本人與她妻子之間的關係其實也不那麼盡人如意。

從我個人來看,我還是比較傾向於精神分析的觀點。精神分析中有個專業術語叫“閹割”,與之相對的叫“抱持”。

精神分析:人成長的本質就是不斷的喪失與被閹割

霍大同曾在他《兩類母親,兩類臨床》的研討班中完善了克萊因的臨床觀點,總結為:溺愛的孩子擁有一個“躁狂”的母親,缺愛的孩子則擁有一個“抑鬱”的母親,前者需要被閹割,而後者則需要被抱持。其實再總結凝練一下就是《道德經》中的那句話:補不足,而損有餘。

很顯然,在這裡學派之間的分歧開始顯著,然而深入精神分析尤其是拉康派精神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人的成長過程,其本質實際上就是一場不斷被閹割與不斷喪失的過程。

現在很多文章都喜歡談到“原生家庭”與“創傷”,但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創傷”其實是精神分析最喜歡涉及的。

在這些文章的導向裡,只告訴了人們我們這樣做會給孩子導致“創傷”或是追溯我們的創傷是從何而來,就好似一個健康的人是不存在“創傷”的,就好似如果我們沒有原生家庭之痛,於是完美童年就會發展出一個完美成年。

然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並不是這樣,至少這不是精神分析的全貌與重點。

從拉康精神分析來看,人的出生是丟進了一個“無”中,用發展心理學的話來講此刻的嬰兒是處在同一性混亂階段,也即精神分析所認為的混淆生與死。

拉康說:“無意識像語言那樣。”處在這個“無”之中的人,要想發展出主體性,就必須用語言進行填補,所以在拉康看來,語言先於人,人是由語言創造的。

不僅如此,處在這個“無”之中的孩子,要想順利進入現實秩序世界還要面臨一道極其重要的抉擇,即拉康派中那個經典的問題:“你選擇要錢還是要命?”要錢,則人財兩空,要想成功的進入象徵秩序世界(即現實世界)所以只能選擇要命。

於是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之中,人的出生其實就是一個喪失,人的出生其實就是一個既定創傷。

用拉康的拓撲三界可以很好的理解這個創傷,想象界切割實在界產生享樂,而享樂一詞在臺版的翻譯之中又稱作:痛快,即痛並快樂著。

比如我們吃飯,吃的剛剛好這是一種快樂,而我們已經吃的很飽很撐了,還在繼續進食,這就是一種享樂。

再比如,有些人喜歡攀巖,甚至徒手攀巖,將自己放置在一個生與死的邊緣,這同樣也是一種享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享樂與快樂的區別,享樂往往伴隨有懲罰,伴隨有痛苦,是把自己放置於危險之中。

精神分析:人成長的本質就是不斷的喪失與被閹割

在弗洛伊德的三我:本我、自我、超我之中,本我所服從的是快樂原則,重點所強調的是快樂二字,然而到了拉康這裡,重點所強調的則是原則二字,因此快樂原則也應當是一種禁忌,一種律法,應當屬於符號界。

然而我們看到,人還有享樂,因此拉康認為人天然具有超越快樂的原則,即我們並不滿足於快樂本身,而是試圖超越快樂。比如:夜以繼日的打遊戲。

超越快樂就是享樂,就是將個體放置於危險之中,因此我們要將其進行閹割。

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總是處在禁令與違反禁令之間,而人的出生又是一個既定創傷,因此創傷對於人的意義也就很好理解了:享樂是痛快是痛並快樂著,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創傷那麼他就沒有快感了,所以創傷才是快感的保證,也是主體存在意義的全部。

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創傷,那麼就意味著該個體已處於死亡狀態。

讓我們接著來看精神分析視角之下的人的發展狀態,這可以非常清晰的幫助我們認識,何為今天文章的主題:人成長的本質其實是不斷的喪失與被閹割。

人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閹割階段:

1、臍帶閹割,出生進入現實生活,脫離母親的身體,第一次呼吸和哭喊。終結了來自父母“想象中的孩子”的幻想,這是唯一一個在身體上被標記的閹割


2、口腔閹割,斷奶,身體對身體餵養的結束(食人禁忌),多樣化的食物和使用勺子餵養,語言的出現使得與他人交流的範圍擴大。


3、肛門閹割,括約肌的清潔,身體對身體料理的結束,運動的獨立性和對沖動的控制以及與父母,兄弟姊妹或同伴關係等。(即禁止傷害他人或自己,獲得控制內外的能力,學會控制衝動,區分說和做,想象與現實,進入到更廣闊的關係之中,建立人性普遍的法則)


4、初級閹割,發現性的不同,認同於自己的性將身體限制在一種性(自己的那種性)裡面。對兩性區分的發現,並且認同到自己所屬的性別。


5、俄狄浦斯閹割,控制慾望進入社會生活(朝向家庭之外的慾望)適應所有社會生活的能力,亂倫禁忌。

精神分析:人成長的本質就是不斷的喪失與被閹割

這便是人早期成長髮展所要經歷的閹割階段,我們可以試圖回憶,當我們要放棄母乳餵養轉而開始自己學著拿勺吃飯等等這一系列成長經歷時,我們就可以看到閹割這一過程是不那麼令人愉快的,相反還會伴隨有痛苦。

出生意味著不再與母體共生,斷奶意味著不再吮吸母親的乳房,他們是閹割,同時也是喪失。

閹割是一種符號性的操作,是一種接受人類律法的約束以此讓孩子的身體形象和人際關係得到塑造,然而每一次的閹割都會是一個極度痛苦的時刻,因為被閹割同時就意味著要喪失,而每一次的喪失則都是在重複出生創傷。

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閹割、喪失與創傷其實是三位一體的,每一次的閹割就意味著某些東西的喪失,以及舊創傷的重複和新創傷的形成。

所謂的原生家庭的創傷,其實就是成長之中閹割所帶來的創傷。那麼既然創傷是主體存在的標誌,是不是意味著那些原生家庭之痛就可以一筆勾銷?

其實也不是。

精神分析:人成長的本質就是不斷的喪失與被閹割

人活著就表示具有創傷,但過多的創傷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和社會化依然是不利的,用自體學派的話來講就是:我們需要恰當的挫折,但不需要過度的挫折。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減少創傷呢?

這就得要求閹割者在閹割時是節制的,同時是提供足夠安全感的,而非以恐嚇與懲罰。其實說的簡單精煉一點,

就是客體關係學派中溫妮科特的那句話:“不帶以敵意的堅決,與不帶以誘惑的深情。”

這句話很短,但包含的內容卻很多因而值得細細品味,我就不再展開陳述了。總之我想表達的是,“創傷”一詞,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只不過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忽視,其動力之一可能就像張沛超所述:是種“昄依者狂熱”。

“無條件的愛”或許仍然被許多人追捧,因為“愛與自由”永遠都是那個理想的彼岸,有它在就會反覆提醒著人們:只要奮起身子修煉我們終將收穫美好,越活越幸福。

不像佛學和精神分析,他只會告訴我們:苦才是人生,沒那麼苦就已經很好了。

在我接觸過的一些人中,有那麼幾個人對我說他實在看不下去那些心理文章,覺得矯情和無聊,甚至還有人在後期再找諮詢師做諮詢時,開始對諮詢師充滿了挑剔和不認同,這樣的人不能說他們是缺乏同理心,其實反而是種心理健康的表現。

如同諮詢師Healon所述:“只有當來訪者認為心理治療確實無用時,他們才開始康復。”

同理,在面對所謂的原生家庭創傷時:只有我們認為父母確實無用時,我們才開始成長。

畢竟順境使人發展、逆境使人成長、而絕境則使人開悟。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鼠年大吉。(少出門,多宅在家,出門記得帶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