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給自己的墓葬裝了什麼機關,為何有人說盜墓者進去都沒有出來過?

小龍談歷史


中國有四座神奇的墓:一座找不到,一座不敢挖,一座在海中,一座挖不動。


找不到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墓,不敢挖的是秦始皇墓,在海中的是明朝首富沈萬山的墓,而挖不動的就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了。

乾陵的營造極為成功,歷史上多上帝王將相費盡心機,不惜一切代價給自己修造了墓穴,強勢如唐太宗、明太祖這樣的人,在死後也最終都免不了被盜墓挖掘的下場。只有如乾陵歷經時間和風霜,一直保存完好,至今沒有被盜。

由於乾陵尚未被打開,所以我們也無從知道里面有什麼機關。即便有,一千多年過去,也應該失效了。

與其說沒有盜墓者出來,不如說是沒有盜墓者進去。

民間傳說乾陵是由袁天罡負責營造的,但這實際上和大多數傳說一樣,都是個美好的故事。真正負責營建乾陵的是當時的吏部尚書韋待價。

傳說中袁天罡在武則天下葬後簽字到墓中佈置機關,幾天後才出來。並告知人們,他已經啟動機關,任何進去的人都將被殺死。

傳說固然是假的,但正因為有傳說的神棍袁天罡的震懾力,大多數盜墓者都不敢起挖掘的念頭,有少數不信邪的,在嘗試過後失敗了,也間接“證實”了傳說的真實性。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直唐朝國力鼎盛。武則天花了23年時間,依山而建,將整座山掏空。

它能保存完好,防盜手段如此高超,正是大唐國力強盛的體現,也是當時人民智慧的體現。

正規軍都挖不動,更何況盜墓者

歷史上不是沒人動過挖掘乾陵的念頭。

唐朝末年,殺人魔王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但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有找到入口,只好悻然作罷。

五代時期,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唐朝一十八陵只有乾陵倖免,只因還是挖不動。

到了民國時期,軍閥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讓部下拿炸藥連續炸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墓道口。

(乾陵墓前無字碑)

最危險的一次

1958年乾陵被幾個當地農民在放炮取石的時候,無意中炸出了墓道口。

當時的考古工作者、大文學家郭沫若,認為裡面可能陪葬的有失傳已久的《蘭亭序》原本,非常想打開乾陵一探究竟。

但因為他在之前的萬曆墓考古工作中的失敗,導致大量文物毀於一旦,周總理及時的制止了他,說:“給後人留點吧。”乾陵的發掘工作才就此停止。


歷史小跟班


武則天墓也就是乾陵,這是一個合葬墓,裡面住著兩位皇帝,一位時女帝武則天,另外一個就是唐朝皇帝李治。

墓葬

李治也是一個比較厲害的皇帝,但是很不幸,在他的前面有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在他的後面,自己的妻子武則天又是一代女帝,主角光環實在過於強大,在兩輪皓月之下,他這一顆明星也是有些黯淡無光了。



武則天呢?更是不用說了,一代女帝,傲世梟雄。千古人物,譭譽參半。

這兩個人去世之後葬在了一起,李治先走的,他先被武則天安排安葬在了這裡,後來武則天去世以後,唐中宗也是將她安排進了這裡。或許是為了讓他們夫妻團圓吧。

未被盜墓

在唐朝皇帝的眾多的陵墓之中,武則天的這一個算是保存的最完整的了。當然,不是說他們的機關有多麼的先進,這也是未可知的。而是即使有著諸多的盜墓賊心思念想,往往連入口都找不到。



就比如在唐朝的時候,黃巢之亂,他們對這個陵墓動了心思,結果就沒有找到入口。五代十國的時候,也是如此,到了民國時期,為了錢財不少軍閥都對陵墓產生了興趣,但是即使動用了炸藥,也是毫無辦法。

發現入口

當然,或許是武則天在天有靈,看到了建國的奮勇,也看到了新時代的光芒,在195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將墓葬的入口暴露了出來,後來有關人員也組織了發掘。後來被叫停了,保護了起來。


是阿維啊


武則天是上下五千年才出的一位女帝王,所以她的陵墓肯定被裹著神秘的面紗。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與世長辭,她決定與自己的丈夫一起沉睡在一起,武則天與李治合葬在一起,這種方式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所以他們兩個的陵墓也是早早的被盜墓賊給盯上了的。黃巢起義時就對乾陵起了歪心思,在黃巢等起義軍30萬人對乾陵進行了挖掘,30萬人找了幾天都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口,不久後就草草了了的撤軍。

下面我們來說說的具體位置,乾陵位於咸陽市郊區,乾陵在海拔為1000多米的梁山上,梁山面積有幾十公里左右,像這樣規模宏大的陵墓在整個中華大地上是沒有幾個的。武則天是盛唐時期的皇帝,這個時期的唐王朝人力物力都很充足,這些物質足夠武則天建立一個宏大的陵墓。

武則天當時請了兩個為玄學大師一個是袁天罡,還有一個是李淳風,這兩位都是當時著名的玄學和道學上的大師,在機關設定和風水上都有很深的造詣所以在裡面內部的設計構造肯定是很精妙的。

我們再說說為什麼有人進去就沒有出來過呢,梁山的周圍是由沙子和巨石組成,如果盜墓賊強挖盜洞到後面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沙石分離,導致盜洞坍塌就會被活埋,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盜墓賊進去過後就沒有出來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乾陵是大陵墓,陵墓的深度肯定會很深,陵墓達到一定的深度就會缺氧,如果沒有現代設備進去隨時可能會喪命。

我們再說說武則天的陵墓有哪些機關吧,武則天執政時期,政治清明,國民經濟也穩步發展,國力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這個時期的唐朝國際影響力雖然還沒有達到頂峰,但是建築一個大陵墓還是沒有問題的,武則天是跟自己的丈夫合葬的,所以在自己的陵墓設計和安全性肯定是花了大把的時間。

乾陵最初的設計者傳說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兩個人,在設計陵墓的時候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在墓道處設置了許多機關。唐朝時期的軍事裝備水平較前朝是有很大的提升的,諸葛連弩和墨家的機關結合,導致了乾陵機關重重,所以說盜墓者就是進去了能不能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武則天給自己的陵墓裝了什麼機關,只能等考古學家對乾陵進行挖掘才能知曉,至於有沒有對乾陵進行盜過肯定是有的,但是能不能活著出來應該沒有幾個人。


無筆


武則天同其他帝王一樣,生前享受帝位,死後也想享受非一般的待遇,於是在沒死之前,就費盡心思準備自己的陵園,武則天的這座陵園修建了整整23年,名為乾陵!光聽這個名字就非常高端上檔次。古代帝王的陵墓,是盜墓賊最想一探究竟的地方,畢竟帝王墓聚集了當朝最多的財寶,那麼從唐朝到現在,武則天墓多次經盜墓賊光顧,卻沒人能打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玄機都在這座墓的傳說當中!


公元683年開始,武則天下令修建乾陵,當時的負責人是吏部尚書韋待價,但總工程師並不是這個人。而是一代神人袁天罡和李淳風,這兩人是武則天手下的天相師,負責觀測天象,推測國運。這類型的人在古代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受皇帝歡迎,武則天的乾隆,就是這兩人選定的地址。


選擇地址,也發生了一些奇異的事情,兩人沒有約定,卻都選在了這個地方作為最佳陵墓,武則天因此也十分開心,重賞了兩位神人。開始修建陵墓時,武則天已經預想到自己的墓室可能會被盜墓賊光顧,於是先給墓地周圍的百姓下達通知,告誡他們世世代代都要為其守墓。

接著就是採用類似混凝土的建築方式,加固自己的陵墓,除此之外,武則天多次視察陵墓,規定在墓地周圍建設非常多的鎮墓獸,來恐嚇盜墓賊。但這些都是面子工程,盜墓賊也不畏懼這些。接下來,武則天還為自己的墓地搞出不少傳說,比如她說此地是極陰之地,只要盜開,天誅地滅。這都是用來嚇唬盜墓賊心理的,但的確做到了。

之後便到了民國時期,有不少軍閥來窺探此地,但皆因種種異常現象,讓這些盜墓賊嚇退,不是狂風暴雨,就是天打雷鳴,總之一挖此墓,此墓就會出現各種奇異現象。所以也就沒人挖了,到了新中國之後,乾隆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建築,就更沒有盜墓賊去了。


源起炎黃


武則天給自己的墓穴裝了什麼機關無從可知,因此從來沒有人進入過,自然不知道其內有什麼,這也是他的高明之處,但是據說裡面陣法不斷,大陣套小陣,環環相扣,甚至還有偷天換日謎天大陣,因此幾百年也沒人可以尋到。大家都知道武則天的墓穴葬在了乾陵,但是卻從沒有人知道具體在哪,甚至大門也找不到。



武則天死後藏地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而其所處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時代,因此武則天死後的陪葬品是不會少的,在李治下葬時據說就帶走了唐朝很大一部分財寶,而武則天下葬時選擇與李治進行合葬乾陵,帶進去的財寶據說跟李治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如此多的財寶,再加上武則天生前便有很多的仇人,因此武則天很怕自己死後受到打擾,於是便安排給一個風水先生一個任務,自己死後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墓穴不可以被他人找到,這個風水先生就是袁天罡。據說袁天罡一人在武則天的墓穴裡獨自佈陣三天三夜,直到三天後大功告成方才披頭散髮的走出墓穴,自此之後再也沒人能夠進去,進去了也不會再出來。



盜墓王溫韜惦記乾陵

在唐朝末年,出了一個盜墓王,名叫溫韜,其採用軍隊的方式,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盜墓,可以說是囂張至極,將“唐十八皇陵”近乎洗劫一空,翻了個底朝天,這真的是把唐朝皇族老李家的祖墳給刨了。但是“唐十八皇陵”之中的乾陵,溫韜卻沒有得手,不是因為他不惦記,而是因為他尋不到。據說在溫韜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並且選定了一個良辰吉日時,帶著自己的多對前往乾陵,但是一但溫韜的大軍走到乾陵山腳下時,萬里無雲的晴空便會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就這樣的溫韜前前後後的進行了三次,最後溫韜心慌了,感覺這是上天給自己的警示,之後再也不敢惦記乾陵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溫韜帶著自己的大軍,搜便了整座大山,也沒有看到乾陵的影子,只好不得以而了之。



黃巢軍盜乾陵與孫連仲盜乾陵

歷史上還有兩次類似盜墓王溫韜盜乾陵的事情發生,分別是黃巢起義中的黃巢軍盜乾陵,以及和民國時期的孫連仲盜乾陵。黃巢軍中的老大看著乾陵富得流油,也想分一杯羹,於是帶著自己數十萬兄弟,信誓旦旦的前去盜取乾陵,但是挖了好多天卻什麼也沒有挖到,最後也不得不收手。民國軍閥孫連仲也是如此,想要分一杯羹,而在當時已經有了炸藥,孫連仲想要一點一點給他炸出來,但是還沒有進行多久,天氣發生驟變,由晴空萬里變的電閃雷鳴,孫連仲因此很害怕,最後也不得不收手。



武則天的乾陵充滿了傳奇,曾經三次被以軍隊的形勢進行挖掘,但是卻均沒有得手,不得不說確實有神蹟發生,據說是袁天罡施展畢生所學,為武則天的乾陵佈陣無數,其中大陣套小陣,環環相扣,讓人絕對有來無回。而其中還有一個陣法就是“用天大陣”,這個名字是我取的,就是一有危機就會電閃雷擊,嚇跑不軌者。當然武則天的墓穴裡有什麼陣法只是一種推測,有沒有陣法也都是一種推測。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武則天的陵墓據說是唐朝的兩位頂級風水大師,袁天罡跟李淳風選的“風水寶地”,當他們二位接到了武則天尋找陵墓的聖旨後,就動身前往全國各地尋找“風水寶地”。

當兩位風水大師先後來到關中地區後,袁天罡在選址的“風水寶地”上埋放了一枚銅錢,選完後,就回去交旨了,而李淳風來到這裡時,在選址的“風水寶地”上插了一個銀釵,巧合的是銀釵正好插在了銅錢眼裡,而這塊“風水寶地”就是後來的乾陵所在地!



選好了“風水寶地”,武則天找來了當時的建築大師閻立德和閻立本設計自己的墓穴,據史料記載這兩位建築大師是根據當時長安城的模樣建造的乾陵,至於防盜,他們找來大批的盜墓者來提供反盜墓的手段,並且還由袁天罡和李淳風在墓穴里布下機關,暗器,來對付盜墓者!至於具體佈置了什麼機關,暗器,這要等到哪天乾陵被開啟之後才能知道!


而做為一座帝王陵墓,裡面的奇珍異寶肯定不少,所以乾陵在歷史上遭到了幾次大規模挖掘!

五代十國時期的節度使溫韜,他是古代最大的盜墓賊,曾動用軍隊挖了十八座皇陵,武則天的乾陵當然他也不會放過了,但是他每次挖乾陵都會天相大變,狂風暴雨驟起,最後不得不放棄!

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也曾動過乾陵的腦筋,他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進駐乾陵地區,用炸藥炸開了墓道,當他帶兵正準備進去的時候,突然從墓道里冒出一股濃煙,瞬間是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前面的幾個挖墓士兵當場吐血死亡。跟在後面的人一看這架勢,就沒人敢上前了。而孫連仲這回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灰溜溜的回去了,而後來再也沒人再敢挖乾陵了!


唐古看今


武則天的乾陵,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奇特的墓,皇陵花費之巨大,工程的複雜性也大大出乎專家的意料,乾陵也成為了歷史上最難發掘的帝王陵墓之一!

第一、武則天的陵墓獨一無二!

武則天死後仍然把將江山還給了大唐,她的死為對後人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畢竟對於兒子李旦來說,母親畢竟是奪了江山,最終李旦還是將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和自己的父親唐高宗合葬在了一起。但是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和一生對大唐的貢獻,實在讓後人難以評價。雖然和高宗葬在了一起,但是武則天的墓碑沒有刻一個字,也被後人稱為“無字牌”!所以乾陵,後來也成為了歷史上獨一無二,埋葬了兩位皇帝的陵墓,而且還是夫妻皇帝!

第二、武則天和唐高宗的乾陵異常堅固!

公元683年開始,武則天下令修建乾陵,當時的負責人是吏部尚書韋待價,但總工程師並不是這個人。而是一代神人袁天罡和李淳風,這兩人是武則天手下的天相師,負責觀測天象,推測國運。這類型的人在古代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受皇帝歡迎,武則天的乾隆,就是這兩人選定的地址。俗話說,歷史上的十墓九空,包括歷代皇帝的陵墓,大多數都經歷了盜墓賊的洗劫,而當考古學家打開乾陵的時候,裡面居然還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課件工事異常堅固!

第三、武則天選擇墓址出現奇觀!

選擇地址,也發生了一些奇異的事情,兩人沒有約定,卻都選在了這個地方作為最佳陵墓,武則天因此也十分開心,重賞了兩位神人。開始修建陵墓時,武則天已經預想到自己的墓室可能會被盜墓賊光顧,於是先給墓地周圍的百姓下達通知,告誡他們世世代代都要為其守墓。

接著就是採用類似混凝土的建築方式,加固自己的陵墓,除此之外,武則天多次視察陵墓,規定在墓地周圍建設非常多的鎮墓獸,來恐嚇盜墓賊。但這些都是面子工程,盜墓賊也不畏懼這些。武則天還為自己的墓地搞出不少傳說,比如她說此地是極陰之地,只要盜開,天誅地滅。這都是用來嚇唬盜墓賊心理的,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的確起到了作用。

歷史小總結:

民國時期,不少軍閥來窺探此地,皆因種種異常現象,讓這些盜墓賊嚇退,不是狂風暴雨,就是天打雷鳴,總之一挖此墓,此墓就會出現各種奇異現象。所以也就沒人挖了,到了新中國之後,乾陵成為重點保護建築,更沒有盜墓賊去了。


皮夾克帶刀子


說起中國女皇帝,讓我們想起武則天,她從入宮到才人,再到建立大周王朝,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她在這段經歷中,做了很多讓人不理解的事情,如後人說她為了權力,害死自己親生女兒,還有人說她因為男寵,害死的自己的孫女。其實這些說法,無非是後人聽到的傳說。

那麼對於歷史上真實的武則天,並非如此。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男尊女卑,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作為一個女性,能夠在眾多男子中脫穎而出,說明她有一定的能力,更有一定的魄力。正因為她有果斷的做法,以及不同尋常的能力,最終才能成為“一代女皇”。自她執政時,百姓豐衣足食,經濟繁榮,聽取諫言,重用人才等等。如沒有武則天的開創之舉,更沒有唐朝後期的發展。

對於這樣一位女性,她在生前有沒有想過她的陵寢,長城君毫無疑問的說:她想過,更有很好的規劃。

從武則天的乾陵來看,是一個合葬墓,裡面埋葬著兩位帝王。武則天隨著權力的掌握,用了將近23年的時間,建造自己的乾陵。相對一個心機頗深的武則天而言,她肯定會很好的建造自己的陵寢。首先,從防盜技術,在從陪葬品上,都有一些安排;其次,她還立下無字碑。讓乾陵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這樣一個神秘的乾陵,為何沒有被盜的跡象。難道武則天生前在裡面裝了什麼機關,或者盜墓賊進入墓葬中,就沒有出來嗎?帶著這些疑問,長城君給你說說。

武則天的乾陵,在後唐時期,就有人去盜過,這個人便是溫韜。此人專門盜取帝王之陵,如唐朝帝王的陵墓基本都盜過。但有一個人的陵墓,他沒有盜過,那就是武則天。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溫韜先盜取唐朝帝王的陵墓,最後在盜取武則天的陵墓。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一個了不起的女皇帝,她的陵墓裡面,肯定有很多金銀珠寶,更有很多機關。在盜取前必須有很好的安排,才能萬無一失。溫韜率領手下,剛開始打開墓門時,突然颳起大風,天又下雨,此時他感覺有些不對勁。便讓手下撤離,等撤離後,天開始晴,風也停了。

溫韜不死心,又返回陵墓,繼續讓手下打開墓門,正開始打開時,天又開始下雨,又開始颳風。隨著怪異事情的發生,溫韜打算放棄武則天的乾陵。通過這些可知,武則天的陵墓在後唐就沒人進去過,裡面有什麼機關就不得而知。

隨著盜墓者的野心,他們依然沒有停止對乾陵的打算。民國時期,盜墓大盜孫殿英,曾以軍事演練為名,率領大批軍隊對乾陵實施挖掘。他找到墓門後,用大量的炸藥,試圖想炸開墓門,可他炸了很多次,都沒有炸開墓門。最後不得不撤離乾陵,也放棄對乾陵的挖掘。

從種種事情來看,武則天的乾陵有人去盜過,可他們都沒有盜取成功。因此,後人會認為盜墓者進去了,但沒有人出來。有了這層猜想,就會想到武則天的乾陵中,肯定有什麼機關。不然盜墓者也不會有去無回。從幾起盜墓者沒有盜取成功,說明武則天對乾陵的建造,以及防盜有著高超的技術。

長城君曰:從武則天執政來看,她有一定的功績,也有不同尋常的手段,更為大唐後期發展,做了一定的基礎;再從武則天的乾陵被盜來看,武則天執政時,較為看重人才。如沒有人才,也不會建造這麼牢固的墓門。更說明了武則天時期,技術也是比較重要的。

  • 《新唐書》


太史簡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的梁山上,採用“因山為陵”的方式建造而成。是唐朝十八帝陵當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正因為沒有人進去過,自然不存在有人出來,除非武則天詐屍,也沒人知道里面裝了什麼機關了。因此,乾陵的陪葬品保留最全,這引來了更多盜墓者的垂涎。


圖——武則天

歷史上官方組織的大規模盜掘乾陵行動就有三次,分別是:

①唐朝末年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盜掘乾陵,但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②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只要在溫韜勢力範圍內的唐陵,無論是帝陵還是後陵、王陵、公主陵,無一倖免,能挖開的全部挖開,將陪葬金銀財寶洗劫一空。但是乾陵卻留了下來,因為溫韜沒有打開。據傳說,溫韜一動乾陵就會天氣異變,疾風暴雨隨後而至,不得不罷手。

③民國初年,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以演習為掩護,派了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可惜孫連仲雖然學會了本家孫殿英的方法,卻沒有孫殿英的運氣。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也沒能找到墓道口。
圖——梁山主峰


這就是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盜掘乾陵行動,其他單獨作業的小打小鬧不計其數,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為什麼歷經千餘年時光,乾陵能巋然不動呢?歷史傳說是因為袁天罡親自設計了乾陵。

乾陵不僅風水奇佳,而且裡面機關重重。袁天罡按照陰陽五行和五鬼搬運之法來建立的乾陵。別說盜墓賊找不到墓門,就是靠近陵墓也會被詭異的現象嚇死。

當然這只是傳說,因為袁天罡都不知道乾陵是什麼。袁天罡死於公元634年,而李治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才被確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登基為帝。也就是說乾陵最起碼是在袁天罡死了15年之後才修建的,袁天罡怎麼可能主持這個工作。

我認為乾陵難以挖掘的原因在於它的選址和建造方式。

前面說了它位於梁山之上,採用“因山為陵”的方式建造。我們來看看梁山全貌。


圖——梁山全貌

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上圖中間)最高,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於北峰之上。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乾陵就是建在了這三座大山裡面,面對亂石山峰,別說普通盜墓者挖盜洞了,就是古代軍隊不找到墓道口,一時半會也進不到墓裡。至於民國孫連仲的軍隊用炸藥炸,除非將三座山都炸平,不然的話也是沒頭蒼蠅亂撞,全憑運氣。孫連仲敢炸平梁山嗎?

看到這有人可能會問:你說找不到墓口,那上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不就想著挖了它嗎?難道郭沫若找到了墓口?

問題問的好,當時真找到了墓口。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採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看來推翻三座大山還得依靠人民群眾,這就是天意。

找到墓道口,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多了,雖然不能喊個“芝麻開門”就能進去,但考古工作可以說已經跨過了最難的一關。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暴露,其中石縫間澆有鐵水凝固,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中記載的乾陵情況完全相同:“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


如果挖掘工作照此進行下去,別說袁天罡了,就是元始天尊設計的墓也擋不住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

好在當時還是有清醒的人的,比如周總理。鑑於1956年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的慘痛教訓,周總理及時制止了這一工作。

圖——定陵挖掘現場

對於郭沫若等人的《乾陵發掘計劃》,周總理做出了“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併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周總理親自為郭沫若等人發熱的頭腦降了降溫,不然真不知道我們今天還能看見什麼。

既然大家都沒有見過乾陵裡面有什麼機關,我們也只能推測一下了。一般情況,陵墓採用的防盜機關主要是以下幾種:

①流沙亂石

流沙就是經過烘乾處理的極細沙粒。

造墓者將墓穴挖好,然後定好棺槨的朝向、方位。棺槨定好以後用處理好的細沙把棺木掩埋,並將四周夯實築牢。

乾燥的細沙流動性極強,盜墓者根本無法挖掘盜洞。就是挖成了,也極易造成塌方,讓盜墓者成為殉葬者。

亂石就是打碎的石子石塊,邊角鋒利,和流沙作用一樣,增加挖掘難度。一般二者會混合使用。

採用這種防盜方式最著名的就是河南郭莊古墓,歷經兩千多年,數不清的盜挖,棺槨文物仍然保存相當大一部分。
圖——河南郭莊古墓示意圖


②自來石

自來石的設計可以說是我們祖先聰明智慧的結晶。

製作自來石也不困難。先將石門門軸的上下端製作成球狀,又在兩扇石門中間齊門縫的相同部位,雕鑿出一個表面突起的槽,然後再在門內中軸線不遠的石鋪地面上,鑿出一個前淺後深的槽來。關閉石門前,人們先將那根有相當寬度的石條,放在地面的凹槽內,並慢慢讓其前傾,使之與石門接觸。當人們從地宮中撤出後,石條藉助其本身傾斜的壓力和門軸軸端的“滾珠”作用,自動地推著石門關閉,直到它的頂端落在兩肩石門的那個凸槽內。

石門關閉以後,石條上頂著石門突出的槽,下頂著地面凹槽,從外面即使是幾十個施瓦辛格也推不開石門。
圖——自來石示意圖


前面說的定陵就用了此機關。考古人員實在無計可施,最後在一堆古籍當中發現了叫做“拐釘鑰匙”的開啟工具。將這種鑰匙插入門縫中,套住自來石,慢慢用力推動,自來石可以慢慢立起來,此時再開石門。

③機關弩

這個是我們最熟悉的了,電視劇電影都用爛了,這裡不多介紹。

④細菌病毒

這個也是小說戲劇裡面經常有的情節,就是俗稱的屍毒。這種防盜措施,短時間內有效,像經過千年的古墓,細菌病毒自己都死了,就失去效果了。

⑤水銀

按《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使用了此方法,“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水銀是劇毒物質,具有揮發性,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同時,水銀有防腐作用,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
圖——就當是秦始皇陵吧


別酒流年


武則天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她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間創造了無數的歷史,傳奇的一生死後也是傳奇的。

公元705年,武則天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但是她的墓室卻沒有被打開過,武則天的墓地名叫乾陵,是和李治合葬在一起的,小太陽認為,與其說是盜墓者進去從來沒有出來過,還不如說是沒有人真正的進去過。

歷史上有很多人對乾陵動過心思,出名的也有很多,不過他們都沒有成功過,比較出名的就是在黃巢起義的時候,他就對武則天的乾陵十分心動,他當時召集了30萬的軍隊從各個方位開始挖掘,但是經過了好幾天,仍然沒有發現乾陵的入口,由於黃巢的主要工作還是造反起義,在本職工作的壓力下,他就打消了挖掘乾陵的念頭。

武則天在給自己選墓地的時候,曾經派了兩位能人去定位置,第一位就是術士袁天罡,當時這個神棍還是很有威望的,第二位呢就是李淳風,相傳袁天罡和李淳風都在訪遍名山之後選擇了乾陵所在的涼山,袁天罡在選定之後扔下一枚銅錢作為依據,也有把風水定住的意思,那後來的李淳風呢,也是選擇了涼山,他扔下一枚銅釘(意思和袁天罡差不多),但巧的是,李淳風扔的銅釘正好紮在了袁天罡放置的銅錢眼裡。小太陽覺得李淳風不當道士去奧運會也行,哈哈。

書歸正傳,經過了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選址之後,武則天就下令在這裡動工,涼山位於長安西北,在八卦風水學中是一個風水寶地,而且在八卦中屬於乾位,八卦中乾為陽,是天,代表帝,因此武則天的墓地命名為乾陵。

正是因為袁天罡和李淳風的神話事蹟,再加上歷史上的多次盜墓都沒有成功,為乾陵披上了這麼神秘的面紗。那麼到底為什麼傳言說武則天的墓室裡有很多機關而且進去的盜墓者沒有出來的呢?

小太陽認為第一點,涼山的地勢多巨石和沙土,如果盜墓者在上山挖了一個盜洞,稍微不注意的話,就可能因為沙土結構不堅韌,沙土和巨石分離就被沙子活埋了。第二點,我們要知道,乾陵的墓室群佔地面積很大,而且縱深極深,當它到達一定深度並且常年不見光,會產生很多有毒氣體,沒有一些知識以及專業的設備,哪怕真的進去了,也是有去無回的。

那麼要說武則天在自己的墓室裡到底裝了多少的機關,又有多厲害,由於我們還沒有對他進行深度的挖掘,進去的人也幾乎沒有出來的,所以小太陽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機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機關一定會有的,而且裡面還會有很多我們現在所不知道的宮廷秘辛,希望乾陵能夠儘快的重見天日,讓我們能夠更加完整的瞭解這位傳奇的女帝。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