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是他帶領井陘人民修建了二百多華里長的“人工天河”


六十年前,是他帶領井陘人民修建了二百多華里長的“人工天河”


傅積意(1918——1984),又名傅讓、傅順玉,化名李月星,井陘縣北石門村人。1938年,20歲的他擔任了村青救會主任。百團大戰中,他參加了攻打井陘煤礦的戰鬥。194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村青救會主任、黨支部書記、二區副書記、一區區委書記、井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縣委副書記、書記。1960年5月調任河北省水利廳副廳長。1983年9月離休,1984年9月19日病逝,終年66歲。

1956——1960年任縣委書記期間,為儘快使人民擺脫貧困,組織全縣人民興修水利,結束了井陘縣靠天吃飯的歷史,受到人民讚揚。

1956年2月,他任中共井陘縣委書記。此後,在長達5年之久的歲月裡,他腳踏實地地深入到人民之中,探索總結治水的經驗。他組織南北石門聯社,利用地勢落差,共同開鑿了石門小渠,引水澆地,成效顯著。他看到縣委機關後院水井榦枯,菜園荒蕪,伙房無菜,便組織機關幹部開挖了“透河井”,把綿河水從城牆下引入井中,提水澆園。

在領導和組織水利建設實踐中,他體會到乾旱對農業的致命危害。1957年秋,井陘乾旱嚴重,他親自挑起扁擔帶領全縣人民擔水種麥。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幾萬畝小麥越冬時全被幹旱凍死。這場旱災對他打擊很大。這時他聽說,新中國成立前南橫口村馬作霖曾經設計過綿河治水的計劃,他立即派人到南橫口找到馬作霖的親屬,動員其獻出了1936年測量繪製的綿右渠圖紙。1958年1月18日,他向全縣人民提出要“搭大臺子唱大戲”,“手提綿河上高山”,發動全縣人民掀起了興修水利的大會戰。他親自組織了兩名水利技術員、12名有治水經驗的老農和35名知識青年完成了綿右渠的測量設計任務。接著縣委成立了“綿右渠施工指揮部”,他任總指揮。於3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5月4日,全縣組織了4萬名水利大軍浩浩蕩蕩開赴工地,從此打響了開挖綿右渠的攻堅戰。


六十年前,是他帶領井陘人民修建了二百多華里長的“人工天河”


工程伊始,首遇“攔路虎”。當時的開山工具只是鋼軒、鐵錘。渠口的“皇姑石”軟硬不吃,冷棧的“火鋼巖”堅硬無比,雞架山的隧洞更難掘進。為了初戰必勝,他親自帶領150名縣直幹部到工地助戰,

他和副縣長馬星奎合打一盤軒,同時組織80名釺手合打40盤鋼釺大會戰。從而出現了許黑狗、許日章日打釺眼12米的奇蹟,許黑狗後來出席全國模範群英會,受到毛主席的接見。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他提出“一帥四將”上前線,即書記掛帥,政、團、婦、武為將,“開渠高於一切,一切服從開渠”。方嶺老人武發祥帶著兒孫,祖孫三代上前線。全縣男女老少總動員,地委組織了16個平原兄弟縣4658人由軍分區副政委施政福率領趕來助戰,井陘礦務局組織了一批技術工人帶著風鑽等前來支援,經過210多個日夜奮戰,終於劈開了大官山、小官山、大愣山等三座大山,鑿穿了狼窩嶺、雞架山等九個隧洞。這期工程共投工262萬個,完成土石工程量230餘萬立方米,建成了從韋澤關進水口到狼窩村的綿右渠總幹51華里。這一工程的完成,不僅解決了十幾個乾旱村莊人畜吃水的困難,而且灌溉土地5萬多畝,為農業的豐收提供了有利條件。為了紀念這一工程的完成,傅積意親筆題寫了“綿右渠”三個大字,刻在進水口的石碑上。


六十年前,是他帶領井陘人民修建了二百多華里長的“人工天河”


1959年1月15日,舉行了綿右渠第一期工程通水典禮,農業部發來賀電,河北省副省長高樹勳親臨剪綵,並題詞:“開山劈嶺,造福人民”。《河北日報》發表長篇報道《太行山上的凱歌》,還拍攝了電影紀錄片《雄偉的綿右渠》在全國各地放映。一時綿右渠聞名遐邇,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全國聞名的“紅旗渠”就是林縣人參觀了綿右渠後才開工興建的。

六十年前,是他帶領井陘人民修建了二百多華里長的“人工天河”

綿右渠的源頭


​綿右渠第一期工程竣工,縣委即作出了第二期工程部署,按照“多快好省”的精神,“左右開弓”,即向東開綿右渠,從狼窩到上安;向北開綿左渠,從乏驢嶺到趙莊嶺。根據測量設計,這期工程要跨越綿河、小作河、甘陶河、割髭河和上安窪地,必須建築五處大型倒虹吸。但所需大量鋼材、水泥,派人跑遍了山西太鋼、東北鞍鋼等地都解決不了,“左右開弓”變成左右為難。

面對困難,傅積意提出:“勤儉開渠,以渠養渠,就是自己挖煤採礦,自己鍊鐵鑄管,也要保證修渠”。在他的指導下,開渠工地辦起石灰、水泥、火藥、木製、修配、荊編等小型工廠,做到“工具自己造,壞了自己修,石灰自己燒,資金自己籌,糧菜自己帶,醫藥自己採”。並把開渠挖出的石料、石磚、紅砂、鐵礦石和耐火土作為副產品出售,籌集資金。還讓各民工營連組織四分之一的勞力搞副業,增加收入用於修渠。同時,他把確實解決不了的物料困難呈文上報,直至中央,“特請中央幫助解決”。3月16日中央表示支持,4月8日省人委即批文:“今年先跨綿河,其餘明年施工;乏驢嶺(綿左渠)倒虹吸所需鐵料由省冶金局在四五月份調撥970噸解決!當從石家莊新生鐵廠將內徑1.5米的大型鑄鐵管運到工地時,幹部民工激動得歡騰跳躍,熱淚盈盈。

由於上級幫助解決了“卡脖”問題,傅積意調動4萬民工揮戈北上,按照省人委的批文精神先期突擊綿左渠。在施工中,群眾創出許多可歌可泣跡;當雙排大型鐵管穿過石太鐵路時雙軌複線上的火車照常運行;當鋪設綿河河底鐵管時分秒必爭,晝夜拼搏,搶在汛期之前;當鑿穿三官山隧洞時,用“豎井、斜井多頭合擊”的辦法築成320米“地下長廊”;當在三角龕跨越小作河時,用料石砌成圓筒代替管材,築成“砌石管”倒虹吸;當在石門峽再渡小作河時,用橋樑、渡槽、倒虹吸三合一的結合,建成了“路水同橋”。在乏驢嶺工地上,炎夏酷

暑,烈日當空,民工們硬憑人力將幾噸重的鐵管推拉滾動到高山上對接;在菩薩崖工地上,嚴寒隆冬,冰雪遍地,民工們光著膀子在水下破冰砌管;全渠百里戰線,到處是炮火連天。當時,天津作協作家楊潤身編排了《秋雁路過井陘縣》的舞劇,再現了井陘人民千軍萬馬戰太行的戰地生活。

1959年6月9日,周恩來總理在國家水利電力部、冶金部、農業部領導與河北省委書記林鐵、省長劉子厚、石家莊地委書記康修民、石家莊市委書記王力,市長馬賦廣等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井陘礦區,傅積意以井陘縣委書記的身份全程陪同了周恩來總理的視察活動。期間,周恩來總理專門聽取了傅積意關於井陘創建綿右渠的彙報。周總理聽完彙報後,頻頻點頭稱讚,並勉勵說:“一定要把水利工作搞好,造福於民。”“下一步一定要把配套工程搞好,最大限度地發揮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

1960年1月20日,綿右渠第二期工程(綿左乾渠)從乏驢嶺到趙莊嶺132華里長的水渠又告竣工,3月20日舉行了通水典禮。從此綿左、綿右兩大渠共澆灌13.5萬畝耕地,解決了32個村人畜飲水困難,改變了井陘縣靠天吃飯的歷史。井陘人民稱綿河水為“救命水”,綿右渠為“幸福渠”。傅積意在開渠治水的日子裡,顧大家舍小家,家裡缺糧斷炊顧不上,無論嚴寒酷暑,還是數九寒天,風雨無阻地戰鬥在工地上。為了掌握工程進度,他連夜聽彙報,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他這種不怕苦的革命精神真可謂“嘔心瀝血,竭盡全力”。井陘人民至今懷念他。他那“手提綿河盤山走,腳踏青山穿地行”的高大形象將永遠銘刻在井陘人民的心目中。

整理 古驛陘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