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今年的立春,有些猝不及防。第一次在家裡等來了春天。


華北的立春,還有些清冷。小草還在凍土裡酣睡,等待某個夜裡,一陣東風把它喚醒。


最早開放的臘梅花,也許正某個角落裡,悄悄地孕育著花蕾。


春天來了,在我心裡有著自己的標誌。那就是,下午下班時,走出大門,天還是亮亮的。


這對整個冬天都伴著月亮回家的人來說,就像拉開了一道帷幔,一場嶄新的劇目就要上演了。


立春過後,到處都是清新明亮的。霧霾散去,廣場上的鴿子成群結隊地拍打著翅膀,在藍色天空下盤旋。


我在黃昏的車流中前行,車子緩緩地,心情也緩緩地。一個冬天都等了,還有什麼需要心急的呢?


該來的,總會來的,季節從來不會遲到。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在誰也說不清的某個清晨,上班必經的路旁,迎春花就躍上了枝條。接著,連翹花也開了。總會有人分不清這兩種花,而我可以。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教小夥伴們分辨這對姊妹花。


春天裡,總喜歡花很多的時光,做些無用的事情,種花,看花,識花,便是我最愛的。


我寫下這些春天的文字時,眼前都是花枝春滿的樣子。


而此刻,我正宅在十五樓的家裡,窗外,是空蕩蕩的院子。我在自己的文字裡,想象著我的春天。


宅在家裡,這是第十二天。只在初七去單位值班一天。這對於工作繁重辛苦到極限的我來說,是多麼難得的放鬆休息的機會呀!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悠長的假期從天而降,且一長再長。心卻沒有一點點放鬆。這是怎樣一個春節呀!


冠狀病毒肆虐,懼怕,恐慌,揪心,悲傷,除了閉門不出,我們每個人都無能為力。


疫情以我們意料之外的速度進展,缺醫少藥的消息不斷傳來,脆弱的我開始揪心、心痛。


不敢點開那些驚心的數字,不敢看那些悲傷的別離,不忍看前線白衣戰士的辛苦疲憊……


生活總要繼續。我們都不是這場戰役的局外人,我們也都需要把這慌張的日子過下去,還要過好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想辦法讓自己沉靜下來,最適合的便是讀書。打開“樊登讀書”,就這樣,遇見了日野原重明先生的《活好》。


《活好》,多麼應景的一個書名。這本書是對日本百歲老人日野原重明先生的訪談錄,濃縮了老人105年的人生感悟。


他娓娓道來,講述生命、愛、死亡,細數孤獨、疾病、朋友、親人……都是最質樸的人生感悟,卻又有些豁然開朗的大智慧。


這樣的特殊時期,這樣的一本書真像是一杯靜心的好茶,溫暖,清素。從滿室陽光讀到暮色四沉,只覺得天地間如此安寧。


日野原先生說,愛一個人就是接受他最真實的一面,而家庭就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


長長的假期,宅在家裡的時光,讓我們有機會與家人圍在一起,好好地吃飯,一頓又一頓。這讓我們有些厭倦的日常,原來就是家庭最好的樣子啊!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最近頻繁讀到的句子,讀過便覺心頭一熱,是這個春天最動人的詩句。


這個冬天,我們欠自然一份敬畏,我們只能接受這樣的懲罰。這個春天,值得我們加倍熱愛,回饋自然。


從來沒有這樣熱切地盼望天暖,盼著一夜東風,讓華夏上空的陰霾散盡。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那時,我的假期結束了。我又要回到我的崗位。每天早晨,對進門客戶說,歡迎光臨。在擠擠挨挨的大廳裡穿梭忙碌,聽他們抱怨,也聽他們說,謝謝。然後,帶著滿身疲憊回家。


突然覺得,眾生喧譁的生活,原來也是如此動人。


那時,草綠了,花開了。院子裡滿是奔跑玩耍的孩子,杏花、櫻花、海棠掛滿花枝。


我想,我會再寫一篇文字,教大家辨認桃花、杏花、櫻花、海棠。休息日,在午後的草坪邊,撒一把米,等麻雀來吃……


那時,我終於可以帶上孩子,去僅三站地之隔的小區,看看我的爸爸媽媽,當面跟他們說一聲,過年好!雖然,晚了一些……


如果,結局是美好的,多等待一些時光,又有何妨?多年以後,我們都會記得這個冬天,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2020年,閏年,多出了一個四月。那是自然補給了我們一段人間四月天,多麼值得珍惜啊!


願你我不負春光,願華夏山河無恙!


多年以後,這個冬天會記得,我們曾怎樣熱切地盼望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