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此時在幹什麼的你,能分享一部你最愛的電影麼?

舛馳


我喜歡青春劇,分享一部青春片《最好的我們》,喜歡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類型

這是一部青春、校園劇,講述了耿耿和餘淮因為名字而結緣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期間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經歷了分別又重逢的故事。


演員

這部劇是由陳飛宇、何藍逗主演,都是比較火熱的流量小生,附有青春的氣息與這部影視的題材相符。

八月長安

這部劇是根據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本人也十分喜歡她的小說,例如《你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等作品,很陽光,也很青春。

故事情節

“學渣”耿耿和“學霸”餘淮因為名字認識,成為同桌,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也走了他們的約定,待高考結束後,滿懷期待的耿耿兌現約定時餘淮卻消失不見了,七年後兩人重逢,耿耿知道了餘淮不辭而別的秘密,兩人再度面臨情感的抉擇。畢竟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整個青春。


感受

青春時,總會遇到一個今生都無法忘記的人,高考是一個分別,有的分別註定是一生。待時過境遷,只有看這種青春劇來回憶那回不去的青春了。


蔡小菜CXC


前幾天把《天道》又看了一遍,經典中的經典,主要講述“文化屬性”、“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劇集短小精悍,劇情緊湊好看,個個人物鮮活,臺詞越品越有味道,受益良多。


“參悟文化屬性極高”、“極品混混”、“投資鬼手”、“離經叛道”、“害怕女人到骨子裡”的丁元英

“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愛了就愛了"、”天國的女兒”英姿颯爽刑警的芮小丹

“守信重諾”、“一輩子只會做飯”、“俠肝義膽”、“務實"的歐陽雪

“聰明幹練”、“懂人情世故”、“保持距離”的肖亞文

“精明”、“格局小”、“只看眼前利益”、“不想吃半點虧”的葉曉明、劉冰

“一心為村裡辦點事”、“看似忠厚卻有小智慧”、“農民本分”的馮世傑

“只有矛沒有盾”、“進攻、進攻、進攻”、“音響發燒友心中的英雄”悲劇人物林雨峰

“大格局”、“大智慧”、“守信”、“重友”、“擔當”的商業成功人士韓楚風

……

這部劇已經看這很多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體會,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看的好劇,所以推薦。




房產配置諮詢師趙老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近段時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沒有開工。閒的無事看了好多影視劇,很多電影催人淚下,印象深刻。其中《真愛》,個人很喜歡,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會在頭條同步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真愛》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為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故事。

阿尼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用凍僵的雙手清洗一桶桶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群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看到這裡我哭了。阿尼帕媽媽幾十年如一日,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為他們遮風擋雨。對待不是親生的孩子比對親生的孩子還要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無私的母愛。

2008年8月,辛苦了一輩子的阿比包爸爸離開了他的妻兒。40多年,他和妻子一起用微薄的收入撐起了這個家,阿比包爸爸雖然走了,可是阿里帕媽媽並不孤獨,她還有孩子們陪伴著她,還有更多的子女一起用愛心拉近這個家!在她的家裡,血濃於水,善良超越了親情。我們深深地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感動了,正是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凸顯了我們偉大的新疆精神。

這是一部歌頌母愛的影片,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影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深深的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血脈、超越民族的人間真愛所感動,影片凸顯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鮮明的當代電影藝術氣質,讓影片中的母愛像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在這個河床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良知,也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電影拍得很好,艱難見真情。在那麼困難的時代,阿尼帕媽媽靠自己的勤勞把19個孩子養大成人。用凍僵的雙手清洗著一桶桶羊下水,看到這我哭了,我老婆也哭了。阿尼帕媽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新疆人的生活觀和民族觀,全疆各民族群眾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裡,大家是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 阿尼帕媽媽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比親生的孩子都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小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說到這裡,盡然有些淚目。《真愛》強大的感染力,讓人震撼不已,真愛的情懷和力量足以征服觀眾。偉大的母親,偉大的付出,偉大的真愛。這是跨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所有的人生都是被這樣的愛滋養著,託舉著的。   

所以,《真愛》是真心之愛,人人身上皆有之,人人心中嚮往之,所以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產生了強烈共鳴。這是良知與愛的力量的傳遞過程,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講了這麼多, 都覺得有些失態。本人閒得無聊,剛剛加入頭條號陣營。剛好就準備把這部《真愛》分享給大家,有喜歡的可以關注,最後奉上該片截圖以供欣賞,謝謝。





皓月看電影


我最喜愛的一部電影

《愛在日落黃昏時 》(Before Sunset)

一、它是愛情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和《愛在午夜降臨前》的中間部。第一部講的是:中美國青年傑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飾)坐火車邂逅法國女孩賽琳(朱莉·德爾佩 Julie Delpy 飾),兩人在維也納度過難忘一晚。第二部則講的是:9年過後傑西成為作家,他的小說讓他和賽琳在巴黎重逢,兩人於日落前再續前緣。第三部講的是:又一個9年過去了,傑西與賽琳已經在一起並有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

二、相比較這三部電影,我最喜歡第二部。你能想象一部電影,就憑兩個主演一直的絮絮叨叨講完全篇嗎?電影沒有什麼緊張刺激的場面,兩個人一直是話癆般的存在,卻把我們生活中所期待的浪漫以及現在,將來要面對的所有困惑幾乎都在電影的談話中一一呈現,他們所談論的,正是我們所期待的,他們所談論的,也正是我們所困惑的。

三,電影最後也是開放式的結局,只有自己完完整整活過,愛過,期待過,爭吵過,困惑過,痛苦過,只有經歷這個過程後,你才會明白自己到底想擁有怎樣的生活。兩個人的表演爐火純青,一開始的互相閃躲、欲說還休,到後段的互相憐惜和自憐都拿捏得非常細膩,這片子非常好看。


鴟鴞影視角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安安達人。

我正好剛看了一部很早的影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終幻想Ⅶ:聖子降臨



本片於2005年上映,影片故事發生在遊戲劇情結束後兩年,新的危機面前,已迴歸各自生活的英雄們,再次集結在拯救世界的戰場上,保衛他們的家園。

故事講述賽菲羅斯的事件已經過去2年了,人類從巨大隕石的災難之下逃脫。曾經繁榮的都市雖然滿目瘡痍,但人們已經開始投入重建家園的工作之中。而拯救世界的英雄克勞德,卻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但是,神秘的疾病“星痕症候群”在世界蔓延。蒂法·洛克哈特決定找尋克勞德。但當她找到克勞德之時,眼前這個人,只是一個為艾利斯之死鬱鬱寡歡的落魄男子。以繼承賽菲羅斯的遺志而組成的白髮三人組出現在人們眼前,文森特不得不再次揮動雙槍,保護大家。而世界的英雄克勞德,能否再次振作,守護這個世界。

影片畫面華麗,動作場面一氣呵成,接近完美的紋理細節表現一定會讓你讚歎不已。影片採用了2006年當時最先進的動畫製作技術,使片中動畫人物的逼真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堪稱2006年度最出色的3D電腦動畫作品。片中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層出不窮,超強的視覺震撼使人血脈沸騰。

影片經典人物劇照:








希望大家喜歡,我自己剪輯了一段影集,有興趣的大家去看一下,謝謝!


安安達人


推薦個老片子,默罕默德彪哥的作品,名字叫做《耳朵大有福》

講述了東北的冬天,某小城如往常一樣寒冷,人們如往常一樣忙碌,但今天對於王大耳朵來說卻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今天他退休了,王大耳朵退了之後,除了每個月幾百塊的退休金,還享有醫療保險等福利待遇,王本應滿足,但他總覺得心裡沒底,他認為單位給你再好的保障也不如靠自己雙手再幹點什麼心裡來得塌實。於是起來便給兒女打電話,約晚上一起吃飯,想跟兒女商量一下退休後的打算,所以老早便起床到早市買了些姑娘兒子愛吃的東西,為晚上的聚餐準備好了一切。

王想叫幾個朋友,拿起電話又放下了,因為自己的媳婦還躺在醫院裡。想到這,他想起給媳婦送飯的時間到了,還未及設計退休第一天的生活,便騎上他那輛破車奔向醫院了,媳婦已經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醫生建議再觀察兩天以免病情反覆。王本想和媳婦聊聊退休後的打算,看著醫院裡一群病歪歪的人便沒有了情緒,沒坐一會兒就走了,出了醫院,王興奮的騎著破車在街上游蕩,穿行在人群中,琢磨著自己的打算,王就這樣開始了他第一天的退休生活。

王大耳朵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在這一天裡相繼走訪了一元擦鞋廳;蹬倒騎驢的人力車伕;二人轉小廳裡的朋友;浴池裡退休的老幹部;刮臉婦女;小賣店店主。他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他們聽,大多數人都不理解王大耳朵的想法。退休了,待遇很高,為什麼不享受晚年還要去幹點什麼。而王大耳朵通過與這些人聊天更加堅定了自己乾點什麼的想法,越發覺得不幹點事情心裡便不會踏實。他發現了一條生存的鏈條,擦鞋的賺了錢去刮臉,刮臉的賺了錢去坐人力車,人力車的賺了錢去買菜,賣菜的賺了錢去擦鞋。王大耳朵迫不及待的要把這個想法跟兒女們一起聊聊,很快滿滿一桌子的菜便做好了。姑娘和姑爺來到後便開始鬧彆扭,可不巧姑爺在桌上接了一個很曖昧的電話,王還來不及探討自己的想法,姑娘和姑爺打了起來。王對自己的想法很自信,但又知道給媳婦根本不願意聽他講關於退休後的生活。於是送過晚飯後,便拿了一盆自己最喜歡的花,給一位老朋友送禮。一是把自己的想法給老朋友講講,二是希望這位老朋友能夠提供幫助。老朋友滿口答應幫忙,這令王非常欣慰。從朋友家出來,王轉道去看父親,父親和二兒子一起住。二兒媳婦招來一群人在打麻將,看著父親在一旁跟著忙活,王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想和二弟說說但又無能為力。

此時王的傳呼機響起,王的舞伴約他去跳舞。二人跳著舞,王把自己開修車鋪的想法和舞伴說了,舞伴很支持,還給王出主意要他在舞廳門口開一家,這樣就可以修了車之後跳舞。舞伴的支持使得王欣喜異常,的曲中,王瘋狂的跳著,彷彿身邊沒有其他人存在,彷彿忘記了一切不如意的事情。曲終人散,王騎著車送舞伴回家,此時天空中又飄起了雪花,王抬頭看著天空中飄下的雪花,靜靜的,軟軟的。王大耳朵就這樣度過了退休的第一天


強力推薦!!


君哥閒在家


萬能鑰匙

年輕的姑娘卡羅琳(凱特•哈德森 Kate Hudson 飾)受僱於老婦人維奧萊特(吉娜•羅蘭茲 Gena Rowlands 飾),前往她家照顧她臥病在床的丈夫本(約翰•赫特 John Hurt 飾)。維奧萊特的大房子坐落於以神秘習俗和宗教儀式聞名的地區,卡羅琳剛到這裡就覺得陰森詭異。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卡羅琳漸漸對這件大房子和古怪的維奧萊特起疑。一次偶然,她從維奧萊特那裡得到了一把萬能鑰匙,用它可以打開這座大房子的所有房間。當卡羅琳走進了隱藏在頂樓的房間時,她看到了令人驚悚的一幕,直覺告訴她,本的臥病在床和維奧萊特以及這間房間有著莫大的關係,她決心揭開這個迷!





美劇A愛好者


女主角瑪麗娜做過變性手術,她的夢想就是做一個普通女人。

擁有普通女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她有一個年紀大自己很多的男友奧蘭多,他們很相愛。

在瑪麗娜生日當天,他為她準備了浪漫的燭光晚餐,他們在舞池裡擁吻,幸福得看不見任何其他人...

當晚,他們還幸福地啪了又啪。

但,意外卻突然發生了。奧蘭多在下樓時一陣昏厥,然後失足滾落下了樓梯,當場昏迷。

瑪麗娜立刻便將他送去了醫院,可接下來醫生卻當場宣判他已經腦死亡。

上一刻,他們還沉浸在愛河裡;下一秒,已經是天人永隔。

整個氣氛都被帶入了一種悲傷裡。

但只是一個停頓,故事就開始發生了轉折。

警察和醫生,開始質疑起瑪麗娜的身份,盤問她是否是一個性工作者,那態度好像她並不是一個剛剛失去了愛人的可憐女人。

然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瑪麗娜陸續受到了各種無端的指責、謾罵和侮辱。

天剛剛亮,瑪麗娜還不知道要怎麼去面對這樣一個喪夫之痛的早晨,男友前妻的電話就打來了。

對方要求她把男友的車子交還,而且當著她的面,還指責兩人的愛情是“變態”。

緊接著,奧蘭多的兒子布魯諾又擅自闖進了公寓,要求瑪麗娜立刻滾出去,交出房子。

同時還辱罵她,“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沒有來由的。

活著

活著是張藝謀導演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作品,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由葛優、鞏俐、姜武、郭濤等人主演,講述了富貴悲慘的一生,年少時富貴家裡是闊過的,家裡有良田百畝,可是富貴嗜賭成性敗光了家產,妻子也離他而去,回來又被國民黨抓壯丁抓走了,建國後雖然過了一段平穩的日子,可是兒子妻子女兒也先後離去,最後留下富貴一個人思念著所有人,孤獨老去。

個人認為活著的藝術價值在眾多影片中,應是第一流的。在中國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富貴的命運也隨之變化,個人像一隻小船一樣在時代的洪流中飄蕩,顯得是那麼脆弱無力。這種無力的感覺在張藝謀的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

眾生皆苦,活著就是一種苦難,,人生也因為苦難有了別樣的風采。這便是我看完影片後最大的感觸。

《霸王別姬》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曾經深深的打動了我。

《霸王別姬》中的“不成魔不成活”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尤其是張國榮飾演的角色程蝶衣讓我無比心痛,多次掉淚。

程蝶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人生執念太深沉,以至於他分不清人生和戲曲的關係。

影片的開頭程蝶衣是以小豆子的身份的出場,小豆子的母親是個青樓女子,因為小豆子長大了,無法繼續贍養在梨園,就把他送到了梨園,為了讓梨園收留他,蝶衣的母親親手剁掉了蝶衣多餘的一根殘指,代表了第一次閹割。第二次是師父讓他唱旦角,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唸錯《思凡》的臺詞,直到師哥拿著滾燙的菸斗塞進他的嘴裡,他嘴裡流著血唱出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是第二次閹割。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他蛻變成了程蝶衣。

蝶衣始終活在戲裡,認為自己是虞姬,段小樓就是自己的霸王。蝶衣在戲臺上是那個頭戴玉簪,身著柔衣,在四面楚歌的軍帳中與霸王依依別離。可走下臺後,他依然“不瘋魔,不成活”,想在現實中扮演虞姬。他為了段小樓兒時想要的一把劍,在某種意義上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給袁四爺,換回了那把多年前許下的定情信物劍;他失去了段小樓,用鴉片麻痺自己;他為了救段小樓給日本人唱戲;他愛霸王。直到十一年後,程蝶衣和段小樓為復出走臺練習《霸王別姬》,段小樓故意背起了《思凡》中的“我本是男兒郎”,程蝶衣順口接著:“又不是女嬌娥”時,段小樓說道:“錯了,又錯了”。程蝶衣此刻似乎終於明白自己這一生在不斷地犯錯誤,混淆自己的性別。他拔出了那把曾是定情信物的寶劍,自刎。

我太愛程蝶衣這個角色了,無論是臺上的虞姬,還是臺下的虞姬。我也太愛《霸王別姬》這個電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每一幅畫面都是有血有肉的!

威尼斯女人

土生土長的威尼斯女人都不太漂亮,但地中海賦予了她們一種獨特的風韻,清麗與性感。在慾望面前,無論被動還是主動,她們都有讓人想入非非的本錢。麗維亞一方面滿足於隨丈夫出入各種酒會劇院的虛榮,一方面厭倦於大自己28歲的丈夫獨幕劇一樣單調的親熱行為。以上元素的摻雜,賦予了麗維亞一種獨特的妖豔,她像一株放肆的羊齒,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高貴,也有一種隨時隨地可以出軌的淫蕩。

在一個上流雲集的劇院裡,麗維亞被一個英俊的德國上尉俘虜了。他囂張地把身邊女人的衣服扯掉,然後肆無忌憚地把目光停留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那一刻麗維亞覺得這個鄉巴佬神采飛揚。

第二天在自己家奢華的大門口,無路可逃的麗維亞被赫莫特困在懷中,在德國人嘴唇雙手和眼神的進攻之下,麗維亞徹底失去抵抗能力乖乖地繳械投降。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感情慾望通過對另一個人的愛而以可接受的方式得到滿足,而這個人通常是與被禁止的性愛對象相類似的人”。在海濱醫院的小屋中,在赫莫特租來的民房裡,在蔚藍的大海邊,在瓢潑大雨中,麗維亞放肆地享受著一個年輕男人所能帶來的快樂。看得出來,在這一段導演想極力營造一種動人心魄的美,例如表面看來灰暗的海面,水下卻顯現出一種奪人心魄的藍,赤身裸體的麗維亞和赫莫特像魚一樣,在水中歡快地互相纏繞,像水草,也像嬰兒。

“你不可能作為孤島獨立存在”,麗維亞一定恨死了海明威這句話。終於,她知道了,在她和赫莫特之間,不只有讓人意亂情迷的親熱和熱血沸騰的性派對。在一個徹夜狂歡歸來的早晨,丈夫卡洛告訴她,計劃就要實現了,而她必須趕到亞索拉躲避幾天。

這時候,麗維亞顯示了一個威尼斯女人所特有的幹練,首先她設法把消息通知給赫莫特,然後從丈夫留給她的兩萬里拉中,拿出一部分用作赫莫特運作退役的費用,最後一次與赫莫特親熱之後,麗維亞踏上了前往亞索拉的道路。

此後導演的鏡頭就停留在了亞索拉,彷彿威尼斯的一切紛亂都不再重要,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麗維亞揪心的思念。終於尤戈帶來了赫莫特的消息,他如願以償地退役了,在那間民房中,他會等她到地老天荒。

麗維亞用身體作為交換條件,成功地與尤戈返回了威尼斯,但在那間等她到地老天荒的民房裡,赫莫特正和女友翻雲覆雨,他向麗維亞攤牌,他需要的只是她的金錢。

德國駐威尼斯最高長官接待了一位貴婦,然後果斷地槍決了一個臨陣脫逃的叛徒。

天使

“被愛是幸福賞賜的一種收穫,而去愛是奉獻賦予的一種方式”。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把愛的問題,看成是被愛的問題,這是幸福與否的根本原因,也正因為如此丁度·巴拉斯把這部電影命名為[黑天使],也就是說,如果兩人的愛是真誠的,是互相奉獻的,那麼彼此都是對方的Angel,反之就是“Black Angel”。這樣的解釋有些表面化,也許是因為在結尾,尤戈抱住麗維亞的時候,說了一句“你是我的天使”。這是一個非常悲觀的意向,欺騙和索取並沒有因為生命的終結而暫緩腳步。

其實,片中的很多人都具有天使的表象,與法西斯鬥爭的卡洛,憎恨戰爭的赫莫特,也如追求自身解放的麗維亞,但無一例外,他們的手段或者初衷,都算不得正大光明,所以天使只能在黑暗中。

巴拉斯把背景設置在納粹橫行時的威尼斯,本身就是軸心國的意大利同樣陷在危亂之中,對戰爭的無能為力,成了最簡單不過的本能反應,這樣的設置讓人有些洩氣;赫莫特絞盡腦汁要退役,這有其固有的貪生怕死的天性,也有其厭惡戰爭和殺戮的後天取向,反對戰爭和借戰爭之利的自相矛盾,是戰時一種普遍的心態,顯示了人本性和本能之間延綿不斷的攻守; 槍聲打斷了赫莫特和麗維亞偷情,看著身邊倒地身亡的女人,赫莫特抽搐的臉和麗維亞驚嚇的眼神,把戰時兩種最直觀的反應置身於同一場景,充滿絕妙的反諷。

當然丁度·巴拉斯並沒忘記安排幾個極富深意的小人物。他們分別是攪亂了兩人偷情的學生,後面跟著大呼小叫的德國兵; 慈眉善目的赫莫特的房東,她坦然地收下了麗維亞的一里拉,然後忠心耿耿地替她通風報信; 還有一個小孩,趴在被德國佬打死的母親身上,撕心裂肺地號哭……

所有的一切都應該更符號化,但可惜,導演淺嘗輒止,使這部貌似深遠的作品最終也沒能完成超越的預想







奮鬥的內蒙小夥


作為一個晚間想要分享一個電影的樓主,我會推薦你看一部可以不那麼情緒激動,相對比較平穩,但是精彩程度肯定還不能太差,熊熊在這裡給你推薦一部電影《星際穿越》。

作為諾蘭大神編劇並指導的又一部科幻片,毫無疑問是極具教育意義,同時還有絕對的科技感。影片一開始就介紹了地球進入了末期,地球表面上的各種綠色植被已經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黃沙滿地,男主作為已經退役的航天員意外的發現了準備去找另一個能生存的星球作為延續地球生命的航天局,男主自然而然被拉上了“賊船”,留下了自己最喜歡的女兒。轉眼十幾年過去了,飛船來到了蟲洞附近並按計劃進去了,男主的女兒也已經長大跟隨著一個老教授在航天局工作,男主穿越進去後,一行人進行探討應該去預定三個地點中的哪個?最後進行投票,結果發生意外,由於太接近黑洞,在星球上短短一個小時,結果留守在飛船上的隊員缺過了七年。

此時留在地球上的女兒發現了理論中有不對的部分,是怎麼也解不出來的,老教授卻避而不答。原來這需要的參數中有黑洞中的參數,毫無疑問這給地球上的人們判了死刑。這個時候飛船中剩下的三個人去找剩下的兩個星球,但是先去的那個星球上的人貪生怕死,坑了他們,最後也是死了,這個時候只剩下兩個人了,男主和女主,男主犧牲了自己進入黑洞,把女主送到了最後一個星球上,進入黑洞後通過思維空間又把參數通過撥動錶針的形式告訴遠在地球上的女兒,女兒這時候也是心領神會,帶領地球上的人們得救了。

影片最後男主得救,見到了已經年邁的女兒。而男主仍是壯年。最後男主開著飛船去找女主了。有一個黑洞的照片流傳很廣,就是在這部電影中出現的,熊熊推薦偶!





熊熊影視分享



當我聽說《賽德克•巴萊》兩部長達四個多小時,還擔心自己是否扛得住這個長度,會斷斷續續把這部電影按照電視劇的節奏看完。但是真正看起本片時,這種擔心顯然多餘,這是一部故事上連貫精彩抓人,思想上又剖析深入但留有餘地的佳作。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華人大作了,說它是什麼《勇敢的心》、《阿凡達》臺灣版,那是扯淡,與這兩部純英雄主義的電影相比,《賽德克•巴萊》有著更復雜和立體的思想元素,這成就了它的優秀,但是,也多少阻礙了它的票房。


豆瓣評分:



魏德聖在接受《看歷史》採訪時,談到為什麼選擇了“霧社事件”這段歷史,一大原因就是在當時發生這樣的事件是有些“反常”的。正如片中所述,臺灣抵抗日本人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馬關條約”後,日本人剛登島的幾年,當地幾乎被拋棄的漢人與原住民儘管可能出於不同的原因,但是都與日本人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影片對莫那青年時代的刻畫在影片中其實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了莫那的成長和性格,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表現了當地部落的文化和信仰,也為影片的風格和立場打下了基調:即並無刻意的稱頌或貶低。可以看到,影片在表現那段歷史上並未一上來就將莫那塑造成神武的英雄色彩,也沒可以歌頌什麼可歌可泣的事蹟,它一上來從莫那打獵,到與其它部落戰鬥,直到部落婚禮歡慶,又到他被在唇下打上勇士的烙印,一個當地文化的生態和信仰自然展現。

這是一個處於“野蠻”階段的民族,他們頌揚英雄,對土地有很強的依戀和邊界感,敵人的頭顱是他們的驕傲,渴望以自己戰鬥的血祭鋪就走向彩虹橋之路。這個表現很客觀,那種原生態的殺戮,嗜血感與此前很多此類表現文化衝突的“史詩電影”有很大不同,原本你以為這片會表現賽德克人抵抗日本人的可歌可泣事蹟,沒想到上來就是這麼多“負面”的東西,包括莫那年輕時候的衝動、莽撞,甚至嗜殺。但是,魏德聖又巧妙的將視角放在賽德克人的角度上,去做一種“糾偏”和平衡,因為在現今文明下的我們看來,這種部落間在商品交易過程中為了些宿怨和鬥氣,就打打殺殺的舉動實在落後和殘忍,這是一種現代文明自然的居高臨下的態度。而魏德聖的視角卻從賽德克人生活過程,讓你瞭解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在當時有怎樣的理由,給出更多當時的情況,讓觀眾再去判斷。可以說,“霧社事件”之前青年莫那階段,這部影片的出眾之處就已經展現,而莫那的形象也栩栩如生,讓你可以在後面體會一個不羈靈魂被壓抑數十年後爆發的緣起。


而“霧社事件”的“反常”之處在於,它發生於一個宏觀上,當地人與日本人關係緩和的階段,最激烈的衝突已經過去,正如影片跳過幾十年後,兩個日本官員看著建立了學校、郵局等文化設施的小鎮,對“教化”成績的滿意笑容。

《賽德克•巴萊》最成功的一點便是在上部對這種背景下,個人身份的焦灼感表現。莫那已經成為一個看上去桀驁之心收斂,理性的與日方博弈談判,維護部族利益的長者。但是,儘管當時的臺灣已經處於表明的文明化階段,但是原住民和外來者的在地位、文化上的矛盾依然存在,莫那常常要面對巴萬關於為什麼他因為優秀反倒被日本教師責罵的困惑。而這種身份的焦灼更深的表現在被認為是“教化”突出成績的花崗兄弟身上,而花崗一郎的表現尤其突出,作為比日本同僚更優秀的他,卻依然承受著職業上不公正的待遇,被當作展品一般被日本人作為殖民教育的成就指指點點。他要身負管理責任為日本人做事,管理自己的族人,同時又常常被自己的族人嘲諷,不恥,從一個個這種矛盾的場景到演員出色的表演,都讓觀眾可以代入的體會到,一個姓氏日本化的賽德克人內心的痛苦。他知道表明繁榮下的危機,他知道莫那內心潛藏的殺氣,他知道自己同胞反抗的結局,他更知道自己在族人與日本家人間矛盾將帶給自己怎樣的命運。

莫那和花崗一郎在山谷溪流邊的一段對話,可謂文明衝突的經典橋段,花崗一郎不解(或者說其實理解,但是為了說服莫那故作不解)的問著莫那,如今的生活有什麼不好,大家依然維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現代化的設施,孩子可以接受現代化的教育,而面對的又是莫那“被出訪”日本時深刻體會的強大的武裝力量。莫那的回答可切中要害,面對所謂的現代化,一句“正是提醒著我們自己的貧窮”可謂振聾發聵,將征服者角度所謂的“教化”優越感直接剖析開來。


外表的和睦常常掩蓋著內在的矛盾,畢竟,莫那他們面對的現代化衝擊並不是以可口可樂這樣的商業化方式為載體的,他們直接面對的是槍炮與征服,間接面對的是歧視與不公。莫那處於一個尷尬的結點,他身上有著上一代人的傳統,又直接面對現代化的征服,他為傳統被破壞,獵場被奪去感到屈辱,與後來直接接觸現代化的人不同,他是有“歷史負擔”的人。而對於日本人何嘗不是,他們是有徵服者和文明者的“心理負擔”的人,內在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只是有的人彬彬有禮,與當地人有好相處;有的人粗暴暴力,與當地人勢同水火,性格和人品的差異與這種優越感結合,在文化衝突背景下,最終制造了嚴重的衝突。所以,那個無禮的“派出所”官員只是一個火星,他引爆的是一個積聚了太多火藥的火藥桶,一如莫那通過火柴頭積攢的火藥,每次一點點,長時間後,已經足以造成巨大的破壞力。這種破壞力甚至已經近乎失控,以現代文明觀點看,“霧社事件”中,莫那帶領族人的表現可謂一種濫殺無辜的屠殺,而巴萬帶著一幫孩子把一群婦孺捅死的場面更是令人咋舌。

魏德聖就是這樣,不迴避現實,他告訴你賽德克人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但是又不刻意美化,比如只是表現賽德克人與軍方的戰鬥,他表現的是,一場以征服為開端,相互歧見不斷加深的文明衝突將會製造多麼嚴重的惡性循環,並爆發多麼雙輸的可怕慘劇。這場慘劇震撼人心,卻不是終點,引發的是更大的悲劇,賽德克人走向了不歸路,日本人堅定了對其“野蠻人”定位,最典型的是曾經與當地人友好相處的日本軍官,也因為喪妻之恨,走向另一個極端。而“以夷制夷”的思路,讓當地部族間的矛盾以更激烈的形式爆發,但是這一系列悲劇的起點很難說是從“霧社事件”起,還是自青年莫那喪父,屈辱的被征服的一刻開始。



就《賽德克•巴萊》兩部來說,我更喜歡上部,而到了下部,魏德聖在保持其旁觀者視角略帶賽德克偏向立場之餘,也犯了些為悲壯而悲壯的問題。賽德克族在頑強抗擊沒錯,但是如不死聖鬥士般就誇張了,而且表現的戰鬥場次過多,感覺有些橋段完全可以省略,突出兩三場大戰即可。當然,這些不足也是相對而言,在下部,我們依然可以體會一種身臨其境的殘酷,賽德克族女人自願尋死以便戰士有足夠糧食戰鬥的場面讓我想起了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從今天的角度你感覺費解,但是這也是那時的一種文明表現。是的,魏德聖保持著自己的立場,我很不解有人看了《賽德克•巴萊》後,指責這片歌頌嗜血野蠻,有這種“歌頌”的方式嗎?拼命表現英雄“陰暗”的一面?整部影片讓人感受的更多是文明的創傷,個體的悲劇,賽德克人以自己當時文明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和抗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魏德聖將之展現給觀眾,看到那些人,那些事。也因為這種表達方式,也註定了其影片在大陸地區票房的尷尬,這邊影片足夠優秀,但是這種非傳統英雄主義表達的方式在市場宣傳上有些尷尬,而魏德聖嚴肅的歷史觀呈現又讓影片價值觀與觀眾的認識有些不對路,於是,大陸觀眾既難以對那段歷史產生代入感,又沒有傳統英雄撩動熱血,加之一些如兩岸、中日間歷史認識和表達方式的不同,註定了其票房在臺灣以外的萎靡。儘管有一批影人為止呼喊,但是顯然收效甚微,魏德聖選擇了這樣的電影語言,也需要坦然面對一些尷尬的爭議和商業挫折,不過,當影片結束時,字幕打出“天使•巴萊”之時,多少也可以感到為這部電影工作的人們的欣慰,魏德聖醞釀十二年,有一部誠意足夠佳作刻在自己履歷表上,足矣。


所以在這個時刻,我分享這部電影,給大家,這部電影確實讓我深深震撼。

我是@小易哥本尊,青年導演、編劇,喜歡討論影視方面的內容(不管是專業創作,還是影評討論),我們一起討論交流,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我是@小易哥本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