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撥開迷霧巧解“零口供”販毒案 兩人獲刑15年

檢察官撥開迷霧巧解“零口供”販毒案 兩人獲刑15年

涉嫌毒品交易的兩名嫌疑人到案後,一人堅稱與毒品交易無關,一人堅稱購買200克冰毒就是為了自己吸食……辦案檢察官沒有被這些謊言迷惑,抽絲剝繭,撥開迷霧,還原案件真相。近日,經山東省曲阜市檢察院認真審查、補強證據,一名被告人被變更罪名,另一名被告人被“零口供”提起公訴,得到法院支持,作出有罪判決。

胡軍,1982年出生,山東曲阜人,有三年的吸毒史,曾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0天。

因為原來的賣家相繼被抓,胡軍不得不另覓購買毒品的渠道,通過網絡搜索買賣毒品的帖子尋找賣家。2016年10月底,胡軍聯繫上了一個名叫“軍飛”的人,說是手上“有肉”,量大優惠。兩人結識之後,加了微信好友,見過兩次面。

同年11月4日,胡軍微信聯繫“軍飛”,要買200克冰毒。“軍飛”說有貨,但需要現錢交易。第二天晚上,“軍飛”微信留言說貨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帶錢來取。於是,胡軍找到一個朋友開車帶他去,在胡軍的指引下,二人開車來到河南省前臺縣孫口村。

到達約定地點後,胡軍獨自一人走進村裡。按照“軍飛”的指示,胡軍把錢放在緊挨著的兩個電線杆之間,又前往另一個電線杆旁,拿出一個紅色塑料袋包裝的物品,隨後又開車返回曲阜。整個交易過程,胡軍和“軍飛”不曾見面。

當車行駛到日東高速兗州收費站的時候,胡軍被在此等候多時的警察當場抓獲。因胡軍拒不下車,無奈之下,公安幹警破窗將其抓獲,並在他的上衣口袋裡查獲一袋疑似“冰毒”物品。

後經鑑定稱重,該物品淨重198.662克,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為73.68%。通過調查,公安機關確定了“軍飛”的真實姓名為江海,並於同年11月15日在河南將其抓獲歸案。

購買200克毒品只是為了自己吸食?

2017年2月10日,公安機關以胡軍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以江海涉嫌販賣毒品罪將該案移送至曲阜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仔細審查過該案的卷宗後,辦案檢察官杜憲苗對胡軍行為的定性產生了疑問。胡軍一次性購買了200克冰毒,供述稱是為了自己吸食,數量這麼大讓人懷疑。隨後,檢察官與偵查人員多次交流,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並找到了一個證人,證實曾從胡軍處購買過毒品,但胡軍矢口否認,認定販賣的證據不充分。

證明胡軍是為了販賣毒品的證據不充分,也沒有證據表明“轉移”這200克毒品的行為與走私、販賣、製造毒品有關聯,那胡軍的行為就應當定性為“非法持有毒品罪”嗎?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檢察官認為如此定性不準。最高法2015年5月18日印發的《全國法院毒品犯罪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吸毒者在運輸毒品過程中被查獲,沒有證據證明是為了實施販賣毒品等其他犯罪,毒品數量達到較大以上的,以運輸毒品罪定罪處罰。就甲基苯丙胺而言,刑法規定,10克以上不滿50克的是“毒品數量較大”的範圍,50克以上則屬於“毒品數量大”。該案中,在胡軍身上搜出的甲基苯丙胺的數量近200克,根據刑法規定,檢察官認為其行為構成運輸毒品罪,刑期起點應由有期徒刑七年變為十五年。

江海到案後,否認檢察機關指控其向胡軍售賣冰毒的事實。江海稱,自己通過微信認識胡軍後,曾兩次與其一起吸毒。“我倆雖然見面少,但是關係很好。”對於兩人的關係,江海如此說。後來,因為胡軍說家裡有急事,江海借給他1萬多塊錢,通過轉賬、微信等方式,胡軍陸陸續續把錢還清了。

江海稱,在被抓前三個月,自己的手機、錢包都丟了。在微信上與胡軍聊天、賣冰毒的人,是另有其人,和他無關。

在江海“零口供”的情況下,檢察官認為,證明江海販賣毒品的證據單一,鏈條不完整。縱觀全案,證明江海販毒的證據只有胡軍的供述,毒品交易時,二人也沒見面。而偵查機關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不論是文字的還是“語音通話”,也只能依賴胡軍的供述來證明與其聊天的是江海。

至此,案件似乎走進了死衚衕,該如何找到突破口呢?檢察官再次對證據進行梳理,發現公安幹警在抓獲胡軍時扣押了他的手機。“公安機關並沒有將手機作為證據移送檢察機關,只提供了兩人微信聊天的部分截圖。”這裡面能不能有所發現呢?抱著試試的心態,檢察官要求公安機關移送手機。

果然,在胡軍的手機裡發現了兩段江海父親住院的視頻,是江海在案發前兩天,即2016年11月2日發送給胡軍的。因此江海所說的“手機在被抓的三個月前丟了”的辯解並不成立。此外,在兩人的聊天中,還有大量毒品交易中的特定用語。如此一來,既有胡軍的供述直接證明江海向其販賣毒品的事實,又有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予以印證,可以認定江海涉嫌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符合起訴條件。

日前,曲阜市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胡軍犯運輸毒品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財產8萬元;以江海犯販賣毒品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財產8萬元。一審宣判後,二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