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从日本捐赠而来的物资吸引了广大群众的注意力,在这批物资上,有几个关键字:

1.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物资

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我们,是否应该有所思索呢?接着喊“加油、不哭”?


这八字的由来是什么呢?想想也觉得讽刺,师夷技长以制夷……。

言归正传。

这8个字对于扬州人来说特别熟悉,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有一块石碑就是赵朴初亲笔书写的对联;而在大雄宝殿前西墙壁上,同样也有一块石碑,刻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8个字,体现着中日友谊的源远流长。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日本长屋王。这句话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日本从初次派遣唐使以来,历次遣唐使使团成员中都有到唐朝学习佛法的留学僧,但这次派遣的荣睿、普照除了学习佛法外,还负有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延请唐朝高僧为日本僧人受戒。

为什么日本会这么做呢?原来当时的日本佛教盛行,但很多民众为了规避赋税,普遍采取“自誓受戒”的方式出家,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宣布自己是和尚,而且没有什么戒律约束。这对于佛教的正常发展和保障国家税收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延请高僧规范戒律被提上了日本政府的议事日程,但由于当时日本缺少精通戒律的高僧,日本只好把目光放到佛法昌隆的大唐。

为了物色合适的高僧,荣睿、普照在大唐游学寻访了十年之久,最终一位叫做鉴真的和尚进入了荣睿、普照的视野。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根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由此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伟大实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