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客家人?听听客家大师是怎么样说的!

客家,或客家民系,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的一定客属亲缘,更主要是文化认同意识的方言共同体。这是官方的界定,然而,客家大师们的定义又不全相同,他们是如何定义的呢?

怎样才算客家人?听听客家大师是怎么样说的!

罗香林在答复友人罗于青的信中说:来书谓当确立客家界说,尊见甚是。鄙意客家先民,其南徙,虽肇自东晋,然而形成之系统,则在五代以后,鄙意欲定客家界说,自时间言之,当以赵宋一代为起点。客家居地,虽至今尚无普遍调查,然依其迁移所届,大体言之,其操同一客语而与其邻居不能相混者,则以福建西南部、广东东北部为基本住地,而更及于所再迁之各地,此就空间言之者也。

鄙意凡属客家之基本住地,自赵宋以来之文物或活动,除极少数不能并计外,大体皆可认为客家之文物或活动。吾人研究客家问题,因当上溯源流,下瞻演变,然其基本对象,当不能离此地域此时间一般操客语之人群及其所活动之迹象。想高明亦以为然也。

怎样才算客家人?听听客家大师是怎么样说的!

李逢蕊在其《客家人界定初论》一文中说:

我觉得界定客家人,应该全面地、本质地对客家人进行科学概括,即应从民族概念的内涵共性和构成民系的特性即个性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概括,特别是对客家民系的个性特征作出科学概括,给予准确的定义,在实际生活中能得到有说服力的验证。

那么我认为可概括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客家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稳定特征的人,就叫客家人。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客家人。

怎样才算客家人?听听客家大师是怎么样说的!

吴福文在其《闽西客家文化事象举探》一文中提出:

研究客家史理应注意(福建)宁化石壁。它能够成为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很好解决而大家又亟待了解的客家界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就是说,中原移民在历史上几大迁徙的大背景中,凡流居过宁化石壁的一般都成为客家人及其后裔。

族谱中是否说明流居宁化,完全可看作是区别客家及其后裔的重要标志。流居宁化及其石壁的中原移民大多是客家人的看法,有它不少的道理。尽管它不能成为界定客家人的唯一条件,但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怎样才算客家人?听听客家大师是怎么样说的!

钟嘉谋在其《当前客家学的三大课题》一文中说:

客家民系特征有两个:一是纯粹的汉族血统;二是为中原古音的客家话。时移势易,客家这两个特征都逐渐消失。笔者认为客家界说,也许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客家人,指正宗的客家人,他们具有血统和住地两个标准;广义的客家人,也包括上述客家人收养的异族子女和在客家住地出生和长大,又自认为客家人的洋人子女。

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是房学嘉,在其《客家源流探奥》一书提出的另一说,他说:

客家共同体由古越族遗民中的一支与历史上南迁的中原人融合、汉化而形成。客家之“客”是他称,不是自称。古越族遗民大都居山,一些为逃避赋役的汉人也居山入越。汉族人及汉化较早的荆楚人、吴越人等称这些居山的越人、汉人为“山客”。而古“山客”之客即今天客家之“客”。历史上并不存在客家中原南迁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