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供銷社”成為50、60、70後抹不去的時代回憶


提起供銷社,老一輩人記憶猶新,忘不了那個年代“大姑娘喜歡的小花布,小夥扎的線圍脖。穿著球鞋跑得快,打球賽跑不怕磨……”

是啊!供銷社是那個年代為滿足農村生產和生活需要而設立的銷售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收購農產品、副業產品的商業機構。

供銷社在計劃經濟時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全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超市、賣場、商場、商廈、百貨商場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開張的今天,供銷社、代銷店等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的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然而,有些地方存留“供銷社”且商店內部陳設、裝修、售賣、記賬、稱重均方式均保存了那個年代原有的方式。

圖為: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東秦樓街道厲家莊子村“春華門市部”,厲春華正在用算盤計算銷售商品數量。

據厲春華介紹,他今年70歲了,從18歲開始就做起了代銷社的代銷點,專門代銷布批,菸酒糖茶、大小百貨等商品。

70年代,厲春華就和同村的幾個人做起了供銷社的總經銷。後來隨著零售業的發展,大大小小的超市迅猛發展,商店銷售萎縮,其他人都因為掙錢少而改行,如今只有還在堅持著這樣傳統的售賣方式,至今已經52年。

圖為:江蘇省太倉市雙鳳鎮新闖村根福日用品商店的日用百貨店,從1968年主人郭根福開出供銷社後,48年過去,幾經易名,但內部依然大致保持著當初的模樣,成為不少50、60、70後抹不去的時代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