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事记

1938年(民国27年)

4月18日 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批准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由福州内迁永安。

5月底 永安抗敌后援会成立抗敌歌咏队,开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久成立“吼声剧团”,由汪翰、梁莺倪任正副团长。

6月3日 三架敌机投弹数枚轰炸燕江中路银行机关,炸死两人,炸伤一人,炸毁房屋数间。[①]

6月 陈培光和章振乾等在永安创办《老百姓》五日报。我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指导,进行抗日宣传。该报由陈培光任,章振乾、季永绥为发行人。地址初设晏公街,(省教育厅内),后迁中正路47号。

6月20日 全县举行第二次防空演习。[②]

8月 省教育厅抽调全省高中级中专在学读完二年级的学生,停学一年,集中沙县受民教训练一月后分配到各县办战时民校,宣传抗日救亡。

8月秋: 省立长乐、南平、福安等农业职业学校合并改为福建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址设在永安霞岭。

1939年(民国28年)1月19日 育才、淑德两所小学内,举办“永安各小学抗敌漫画及国防劳作展览会”,该会由中国儿童号飞机筹募会永安分会主办。

4月 永安设战时民校13所,民校大力宣传抗日救亡歌曲。

5月9日 日机7架滥炸战时国民党省政府驻地永安,在市区投弹16枚,并用机枪扫射,倒屋50余间。[③]

5月15日 日机再度滥炸战时省会永安,被炸11处,落弹27枚,死伤13人,毁屋四五十间,炸毁县监狱,囚犯死伤20余人。[④]

5月16日 福建省银行总行就总行礼堂及行屋一部被炸毁一事在报刊刊登答谢各界慰问函(登七天)。[⑤]

7月9日 永安县县长吴石仙向福建省军管区司令部呈报:“查本县自1939年1月起至6月底止续增出征军人520名,前后共计1274名出征。”[⑥]

9月18日 日机两架两次投掷炸弹,中南旅运社、中正路被炸成一片瓦砾,居民死伤10多人。

9月19日 上午7时30分至8时30分,日机向永安车站投弹,造成站长办公室、货仓完全炸毁,站室、宿舍厨房的窗户玻璃和墙壁震毁。[⑦]

1940年(民国29年)1月1日 永安发动各界五百多人参加晨呼队,集队高呼抗日口号,以唤起民众。1月23日 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福建支会在永安成立。

3月12日 永安省会机关举行健康比赛游艺会救济贫苦儿童、慰问出征军人子女活动。11月11日 陈嘉庚先生应陈仪邀请到永安访问。

1941年(民国30年)2月16日 永安各界筹集捐款劳军。3月 福建省动员委员会发《废历清明节约献金告民众书》,倡导广大民众废除清明祭拜习俗,积极献金支援抗战前线。[⑧]3月22日 永安县政府出台《公务人员薪俸减支及战时生活津贴办法》[⑨]

4月20日 日机飞抵福州、海澄、晋江、永春、德化、大田、永安、清流、宁化、闽清等县侦察,并在闽清投弹百余枚,炸毁民船17艘,船夫死23人、伤15人。[⑩]

4月24日 福建省赈济会电邮永安县政府(县赈济会)对于战地后方退出民众亟应收容救济。[11]

5月26日 据统计,1月-5月26日止,全县境设有收容所1所,收容难民64人。[12]

6月23日 夏:永安发生粮荒,我地下党发动师范学校师生近千人前往曹远河边拦截粮船。

8月4日 日机4架从厦海起飞,窥察龙溪、南靖、同安、龙岩、永春、三元、梅列、德化、安溪、永安、贡川、大田等县。[13

]8月9日 日机多架先后飞抵将乐、三元、龙溪、南靖、龙岩、上杭、古田、朋口、德化、永春、南安、漳平、崇武等地窥察,并向永安第一桥新村投3弹、茅坪(省银行总管理处)及政干团银行系各投1弹、渔潭财政厅宿舍附近投1弹,共死9人,伤5人。[14]

8月13日 永安县政府发放两次被敌机轰炸死伤灾民恤金1105国元。[15]8月15日 日机3架袭击福建省银行总行,投弹3枚,炸伤数人。[16]

8月16日 日机5架从厦起飞,经同安、安溪、永春、大田、永安,窜至梅列投弹3枚,复至三元投弹11枚。[17]8月20日 日机15架袭击永安,向市区新街等处投弹,室内多处发生大火,毁房百余所,死亡20余人。[18]9月3日 日机1架从江西窜入本省建宁、泰宁、永安边境继向晋江方向飞去。[19] 9月15日 省会各界于抗建四周年纪念日,发动“七七”节约献金竞赛,截至9月15日,共收国币17078.82元,又各种债券699元。[20]

9月20日 日机1架经永春、大田、德化等县侵入永安上空,盘旋数圈后向江西方向遁去。[21]

9月30日 日机1架飞窜永春、德化、大田、永安、三元、梅列、龙溪、漳浦等地,唯未肆虐。[22]

11月21日 永安县开展第二届防空纪念日活动,主要检阅防空防护部队。[23]

1942年(民国31年)1月16日   日机轰炸永安。2月1日   永安妇女为捐募献机举行义卖活动,翌日举办话剧公演。

2月19日 刘建绪主席限令永安加强防空。

3月9日 由香港返回的陈浩元、张开清为代表的难民等23人,因路费匮乏无法返回福州,永安县政府为其通知永安驿运站代为雇船并予以减半路费。[24]

7月15日  福建省政府作出“为收容浙赣战区退闽学生在永安增设第二总站”的决定。[25]

7月17日   省政府下令停闭二个剧院,改为难民收容所。

9月24日 日机1架由江西飞袭永安,投弹3枚,死伤5人。[26]

11月 永师师生献滑翔机捐款2000余元。

1943年(民国32年)1月2日 日机30架空袭永安,投弹四五十枚,并用机枪扫射市民,历二、三小时,死10余人,伤20余人。永安县政府公布被炸灾民拟发赈款数目表。[27]

1月3日   《中央日报》刊发《敌机三十架昨午轰炸本市,投百余弹,市区数处起火,刘主席令速办善后事宜》一文。下午,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颁发临时救济永安县被炸民众振恤办法四条。

1月24日   国立音专学生组织寒假巡回演奏团赴闽南、闽东演奏劝募“音专号”滑翔机。

 2月3日   福建省政府出台《福建省政府公务员、雇员、公役遭受空袭损害暂行救济办法》[28]

4月8日   自开展“一县一机”运动以来,全县11个乡公所捐款75164.00国元。[29]

9月1日   永安县一县一机运动筹募委员会成立。

11月4日    日机16架轰炸永安城区,焚毁房屋700余幢,死伤达数百人,惨不忍睹。永安县政府公布本县暨所属机关遭受空袭损害人员救济清册。[30]

1944年(民国33年)2月25日 《联合周报》举办“永安劫后诗画展览”,展出萨一佛的一百多幅实地写生作品,由留日诗人覃子豪配诗,先后在永安、福州、建瓯、南平、沙县等地巡回展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

5月12日  省立永安中学初二甲班学生响应冯玉祥将军的号召,开展“白沙献金”活动。同时走向社会劝募,得到各界人士热烈支持,由此“白沙献金”活动遍及永安城。  

5月18日  省文化界积极推动献金运动,并电请冯玉祥副委员长莅闽指导。

5月29日   国立音专师生组织演出队在永安中山纪念堂举行献金义演。

6月1日    永安记者公会举行“报纸义卖”献金,集资万余元。

7月7日    全省各地纪念抗战七周年,省会(永安)各地献金169万元。

10月    永安县赈济会10月份发给17难民口粮213.42国元,发遣送费128.00国元。[31]

编者注:本《大事记》中未引用脚注的内容均摘自《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4年)
[①]《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②]福建省档案馆:3,7,228[③]《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④]《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⑤]福建省档案馆:24,2,41[⑥]福建省档案馆:7,6,12[⑦]福建省档案馆:36,10,1476[⑧]福建省档案馆:83,7,935[⑨]永安档案馆:83,7,1039[⑩]《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11]永安档案馆:83,7,1022[12]永安档案馆:83,7,1277[13]《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14]《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15]永安档案馆:83,7,1019①;83,7,1019②[16]福建省档案馆:24,2,41[17]《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18]《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19]《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20]永安档案馆:83,7,919[21]《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22]《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23]福建省档案馆:3,7,228[24]永安档案馆:83,7,1022[25]永安档案馆:83.11.551[26]《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27]《日本帝国主义在闽罪行录》福建省档案馆编 1995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28]永安档案馆:83,7,1549[29]永安档案馆:83,7,1533[30]永安档案馆:83,7,850下[31]永安档案馆:83,7,11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