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其實,《楓橋夜泊》之所以超群當時、流聲後代,以至於影響波及東南亞,甚至入選日本的教科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詩中所寫的“鐘聲”。“半夜鍾”作為一種詩歌意象,雖非張繼首創,但正是張繼的《楓橋夜泊》誕生之後,“半夜鍾”才成了一代又一代詩人藉以詠懷抒情的又一個具有母題性質的意象。


人們往往賦予文化以時間性,在時間範疇內討論和思考文化問題,這就是文化的時間意識。


當我們帶著學生進入張繼的《楓橋夜泊》時,不能只侷限於他創作這首詩時的那個當下、那個時刻,我們甚至可以打破一首詩的基本閱讀模式,讓它重新回到時間的長河之中,在一個更為開闊的時空背景下感悟這首詩的精妙所在。


我們甚至可以從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始進入這首詩。


當代詩人陳小奇的《濤聲依舊》中,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我們讓時間逆流,回到清朝。早在三百多年前,清朝詩人王士禎在自己的一首《夜雨題寒山寺》的詩中,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鍾。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我們讓時間繼續逆流,回到明朝。早在六百多年前,明朝詩人高啟在他自己的一首詩《泊楓橋》中,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幾度經過憶張繼,月落烏啼又鐘聲。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我們讓時間繼續逆流,回到宋朝。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詩人陸游在他的詩作《宿楓橋》中,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鍾。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當“半夜鍾”如此直觀、如此清晰地出現在時間的縱軸線上,學生的質疑就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為什麼一代又一代的詩人都要寫鐘聲?

為什麼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所寫的鐘聲都是在夜半時分?

為什麼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所寫的鐘聲都跟寒山寺連在一起?


這個時候進入《楓橋夜泊》,就是帶著一種學習的憤悱狀態進入詩歌,就是帶著一種時間意識、文化意識進入詩歌。那麼,學生就不僅僅是跟張繼一人在對話,而是跟張繼們、跟鐘聲文化進行對話。


學習《楓橋夜泊》可以這樣進入,還可以這樣出來。那就是,以張繼這首詩誕生的時間節點為標準,讓時間順流而下。


四百多年過去了,張繼筆下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在陸游的詩中悠悠迴盪: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鍾。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六百多年過去了,張繼筆下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在高啟的詩中悠悠迴盪: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幾度經過憶張繼,月落烏啼又鐘聲。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九百多年過去了,張繼筆下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在王士禎的詩中悠悠迴盪: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鍾。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一千二百多年過去了,張繼筆下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在陳小奇的詩中悠悠迴盪: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鐘聲不斷,那是因為文化不斷。文化不斷,那是因為鐘聲作為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心靈感悟,已經不再僅僅屬於張繼一人,而成了同一種文化語境下一代代詩人們共同的生命體驗、心靈感悟。

張曉風在《不朽的失眠》中這樣寫道: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落第是否真的就是張繼創作《楓橋夜泊》的緣起,還待考證。但是,這首詩“道破了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倒是明明白白的實情。


那麼問題來了,張繼道破的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情呢?


歷來解詩的人,基本上把這種心情聚焦在“對愁眠”上。事實上,這種心情,張繼也確實疊用了一連串密集的意象加以抒寫——


“月落”生愁、“烏啼”聽愁、“霜天”映愁、“江楓”弄愁、“漁火”照愁,最終匯聚到“愁眠之人”,可謂“載不動、許多愁”了。


但是,倘若這首詩只是抒寫“愁情”,那麼,縱觀幾千年的中國詩學和詩史,則張繼的《楓橋夜泊》絕對上不了傳世經典的排行榜。


這首詩,最終讓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惦記和回味的不是這“許多愁”,恰恰是那一聲聲敲打、撞擊著張繼無限愁緒的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張曉風所言的“某一種心情”在張繼的詩中並未一語道破,相反,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倒是真真切切地勾起了人們的另一種心情,那曾經被塵世矇蔽、被功名掩埋了的一種內在的寧靜和澄明。


是的,“鐘聲”被張繼發現並賦予其特定的生命體驗之後,這一“意象”從此在古典文化叢林中佔據了難得的一席之地,並一次又一次引發後人的精神共鳴和心靈呼應。


有人說,愁緒這種心情,學生體會起來不難。但是,鐘聲的生命意蘊和文化內涵要讓學生體會,恐怕會比較難。真的如此嗎?


我在課上就是放手讓學生來寫:“這悠悠傳來的鐘聲,彷彿在對一夜無眠的張繼說些什麼呢?”


我們不妨聽聽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是怎麼體會、怎麼想象的。


一個孩子這樣寫道: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張繼啊張繼,不要覺得孤獨,天地間萬物雖若有若無,可現在有鐘聲陪你作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開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應有的愁與仇,心靜自然涼。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好一個放下!惟有放下,才有快樂;惟有放下,才有自在。


另一個孩子這樣寫道: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張繼啊張繼,你心裡想說的那千言萬語只有我這鐘聲能靜聽;你那孤寂的心情,也許只有我這鐘聲能明白;你那思鄉的情感,也許只有我這鐘聲能體會。那麼,就讓我來陪伴你吧!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好一位深情款款的鐘聲。


又一個孩子這樣寫道: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張繼啊張繼,不要憂愁,不要孤寂,這鐘聲能帶給你快樂的心情。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煩躁,不要發愁,拾起快樂和自信,保持好心情,挺過這個難關,快樂的日子就會來到。

看不見人怎麼看得見語文(二)


這是激勵的鐘聲,讓人振奮!讓人昂首向上。


我們知道,寺院叩鐘的目的,在於提醒修行人,要精進用功,破除自己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煩惱;同時以深切的慈悲心,讓鐘聲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使聽到鐘聲的有情眾生,都能明心見性,得到解脫。


《楓橋夜泊》的確寫了愁眠,但張繼在詩中刻意寫到鐘聲,寫到夜半鐘聲,寫到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顯然不會是要給寒山寺做一次免費的廣告,儘管這首詩在客觀上的確成了寒山寺最詩意最經典最恆久的廣告,但張繼在那一刻,卻是借鐘聲抒寫了自己的另一種心情。


如果,愁眠是煩惱,那麼,鐘聲應該是菩提。


人們當然不願意沉溺在愁眠的煩惱中不能自拔,於是,鐘聲悠揚,聲聲入耳;鐘聲空靈,款款入心;鐘聲澄淨,綿綿入神。


更妙的是,鐘聲敲醒的覺悟,張繼並未一語道破。就像愁眠,也未道破一樣。於是,鐘聲在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悠悠迴盪,一代又一代詩人從中聽到了屬於他自己的生命覺悟、心靈體驗。


這也是孩子們對鐘聲能寫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感悟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