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千年古道 人文橋峪

秦三民 孫引生 張書經
  橋峪,地處華州區大明鎮南5公里處,是秦嶺草鏈嶺北麓一條由關中東部直通商洛、下湖北抵湖南的交通古要通“秦楚道”。《山海經》說:“太華之地,西約80餘里有符禺之山”。峪口東側是婆婆山,相傳是地母彤魚氏部落所居彤地的發祥地。橋峪河水古稱禺水,後稱遇仙河,還有遇仙橋,這些地名中相繼出現的“魚”“禺”“遇”追古溯源,恐怕與以“紅魚”符號、標識作圖騰的彤魚氏部落名稱有緣,那麼“符禺山”之名當屬古老之名稱。至於今稱“橋峪”的來由說法有三。


  其一是“棧道說”。橋峪傳說是秦楚古道的北端源頭。最早開鑿時間當在秦國商鞅變法而強盛,開拓疆土,為奪取楚人商洛之地所建。現從峪口沿東山坡直達嶺下,大型古棧道遺蹟共計八處,呈斷續狀共計有88個棧道孔,分別為楔形、正方形和圓形,一直綿延長達30餘公里。這條古棧道遇懸崖鑿山修棧道,遇水跨溝架橋,棧道橋樑密集相接,棧橋無數,後人認為將符禺谷改稱為“橋峪”。可能是因“秦楚道”上眾多棧橋而得名,這亦在情理之中,因棧道修成於秦初,故“橋峪”之名應在“符禺谷”之後。
  其二是“王喬隱居說”。劉邦滅秦興漢建立西漢後,橋峪之名,當為沿用。但是到了西漢末年綱紀敗壞,皇室外戚王莽趁機用毒鳩藥殺漢平帝,改漢立新,登皇帝寶座,使朝野震盪。王姓宗室官居中郎將軍的王緩因不滿王莽叛逆篡位之行,為保大漢太子劉秀逃出京城而遭莽處斬午門。王緩夫人董氏在滿門被抄斬的危難中,冒死攜幼子王喬逃出長安,歷經千辛萬苦,逃到秦嶺符禺谷茅圪墶山下的南溝隱居下來。在這隱居的十五六年裡,董氏既當娘又當師,含辛茹苦教導王喬苦讀聖賢書,終把王喬培養成人。便把其父遇難舉家遭害逃居深山的事實據實相告,教兒子承繼父志,去冀州保太子劉秀興國除賊。東漢立,王喬因父子忠勇扶漢振興而受封為“興漢侯”,領參知政使之職,佐劉秀開創東漢中興的局面。後劉秀沉溺於歌舞昇平之中,朝政漸於敗壞,一些如鄧禹、姚琪、馬武等助漢中興的功臣遭貶遭殺。王喬急流勇退,以辭官祭母為名再度遷回符禺,為當地民眾鄰里做了許多好事,死後被葬埋茅圪墶山上。為感念王喬母子的恩德,當地百姓將符禺山更名“喬山”,符禺谷更名“喬峪”,這一說法頗具故事性,雖“喬”相近,但亦有符禺谷改“橋峪”在先,而符禺山改“喬山”在後的可能。

  其三是“天然崖橋說”。這是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修橋峪水庫開挖“結合槽”時又有了新的解讀。早在1958年修橋峪水庫進行地質勘探時,地質部門以東西山體連接岩層已獲得深度數據,修橋峪水庫開挖“結合槽”時,果然達到此深度後見到了天然的兩山結合岩層。正當人們備好黏土準備回填庫基防滲壩芯時,令人不解的是岩層兩側砂礫層依然向下延深,等再繼續清理活砂礫石後,驚奇發現一個天然巖橋呈現在世人面前,天然巖橋底下是一個巧奪天工的大橋洞,洞下才是更加完整的“連山岩”。這一神奇發現讓人們猛然醒悟:“橋峪”之名也許正是因地處峪口有這一天然“巖橋”而得。所以,不管是因“棧橋”、“王喬”還是“巖橋”,“橋峪”之名確為恰切不過的絕好名稱。此名千百年演繹了多少生動的人文故事,真令人回味無窮。
  橋峪峪道相對寬暢,兩旁山峰逶迤峻峭,沿途奇崖斷峰絕壁,樹木蔥鬱,植被茂盛,峪道中河流蜿蜒,水流清澈,流淌于山窪地壟田畔,是東秦嶺段植被景觀保留最為完美的峪道。自峪口向南到店子,海拔約500-800米是橋峪的淺山峪段。這段中有著名的“清明山玉簪峰”“瑤姬娘娘洞”“二郎擔山處”“觀鬥坡”“筆架山”“金蟾戲老椴的涼水泉”“王喬葬地茅圪墶山”“張家溝口的盤龍印影石”等景觀和大北石溝、梯溝、石階溝、定子溝、散橋溝、張家溝等大小溝。氣候溫和溼潤,山上多生長黃郎木、龍柏木、青鋼木、鐵江木等一些灌木和闊葉白楊、椴樹等喬木。山野蔥綠,空氣清爽宜人。自店子到三岔坪,是橋峪的中山段,海拔約在800-1000米左右,是橋峪的高山氣候和低地氣候的交匯地,地域內有著名的高石崖、碼子巖、石魚峰和甘溝、石門溝、北極溝、椿嵯溝等大小溝道。兩旁山地除多生長淺山峪的灌木外,間生青松、椴樹、白樺等高山林木。自三岔坪向南直達秦嶺的草鏈嶺腳下溝槽,海拔約在1000-1500米,氣候清涼溼潤,滿山遍野盡生青松及白樺樹等雜木,為橋峪的高山深峪段。內有“中路”“錯岔”“龍江”“石臼”四條主溝道向東、南、西三面伸展,直通草鏈嶺下的“大木場”“柳沙”“花園子”“嶺槽”,可以說是橋峪的主水源。“龍江溝”有“五龍鬧龍江”的神話,錯岔溝有傳說“陳半仙”的遺蹟。陳半仙,名晞,號半仙,商州陳家橋人,清初“白蓮教”隱士,是清初蘊空禪院普乾和尚的摯友和近身謀士。普乾和尚所策動的反清復明計劃失敗後,陳半仙隱居深山,居住在錯岔的南寧窩的石洞之中。據說此人武功高強,故能逃出清兵追捕。陳半仙90多歲圓寂於南寧宮的半仙洞中,屍身僵而不腐,直至“文革”中被“大明總團”造反派搗毀,成了人們多年議論的憾事。

  橋峪林茂山青,自然環境秀麗,被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保護區,成為開發旅遊不可多得的資源。說到林木保護,不得不提及橋峪人採伐林木時一個世代相傳的神秘習俗:人們十分看重對椴樹的保護,特別是很少砍伐椴木。茅圪墶山有一棵千年“老椴”巨木,被當神樹保護至今。這棵“神椴”演繹著一段神奇傳說。
  相傳東漢末年這株椴樹已高高聳立在茅圪墶山上。此時諸葛孔明胸懷大志,看到東漢勢衰,曹操稱雄,便攜老母離開老家山東,西往長安途中輾轉至麥漲塬暫住下來。為維持生計,隨當地人常到橋峪砍柴。一日,他來到砍柴人常駐足歇息的涼水泉邊,只見泉水清澈,潭深水闊,傳有青蟾老仙潛居潭裡。老仙見諸葛前往飲泉,額闊面方,氣宇軒昂,頗有不凡,欲同攀談。待諸葛飲泉稍息,蟾老仙主動攀談中誠言相告:茅圪墶山老椴仙有《天書秘籍》可助其成以偉業。讓他爬上茅圪墶山後,見小椴樹便砍,因都是老椴仙的子孫,椴仙必然出面阻攔,藉機央求賜天書,助他成就益世助民之偉業。諸葛遵言依行,老椴仙卻說這茅圪墶山實為金山,他教密語給諸葛,便可拾泥塊變金寶、得富貴。諸葛不為富貴所動,但求天書濟世。椴老仙見其誠而賜以天書,並叮嚀下山向蟾老仙討取仙丹吞服,必得異能方成大業,他甚覺奇怪。下山途中土地爺出面實言告知諸葛亮,椴蟾二仙因欲得對方寶貝而猜忌不睦,你幸有機會得二仙相助,應堅心去做大事,於是他下山懇求蟾老仙,果得仙丹欣喜而返。來到峪口一樹下,見石板平若碾盤子,急坐石上取天書剛翻開,猛見“火攻”二字,頓時烈焰如蛇龍向北衝空飛去,竟釀出“火燒麥漲塬”大禍,多虧他快速合天書才沒殃及他地。後世當地皮影戲所演“火燒麥漲塬”即指此事。此戲各地可出演,唯橋峪人嚴禁演此戲,怕得罪椴老仙惹禍。

  官府得知諸葛惹火燒之禍,毀房傷人,將其捕入獄中。因諸葛由天書得知,遇難可扎草龍能馱他脫困得救,他好言央獄卒找來繩草紮成草龍,草龍紮成便動,他剛騎到背上,便生風騰空向東南飛至襄陽臥龍崗落下。聰敏過人的諸葛亮,洞察天下大勢,頓悟道:北有漢魏雖衰落然勢重,東南吳國已崛起日強,唯西南有可圖之機。於是便有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孔明隆中對的宏論,以致後來助劉備先取荊州,後得西川,立蜀國三分天下的局面。這段離奇的傳說雖然不足為信,但諸葛亮西行關中,借橋峪“秦楚古道”南下湖北襄陽卻完全在情理之中。人們將諸葛亮之舉神話般傳於後世,在古代亦不足為怪。據說橋峪還有老蟾仙、老椴仙以及涼水泉,諸葛行蹤遺蹟可覓,也許史學家研究三國時會在此有新的發現。
  橋峪谷深溝多,水源豐富,河水千百年澆灌塬區田園以利民眾。從歷史記載得知,唐代朝廷曾派員出資,利用該河水興修“利俗渠”,考古曾發現朱張村有利俗渠遺蹟,此渠為利俗渠西支。從橋峪口經水渠村、漁池村、過方寨東到吉家河沿小高塘塬頂直至駱駝渠,後分東、西尾渠,終抵朱張村。近年發現,清代留在橋峪口的“橋頭銘”石刻中記有:清乾隆年間,有秦家堡人姚承虞遷居到喬山口(今姚河村的姚姓人可能就是姚承虞的後人),他勘察河床,見河水位置雖低,若從峪口上游引渠完全可澆河岸上高處的田地。於是他走村串巷,遊說塬區駱駝川一帶的五社十六村民眾,興建了“駱駝渠”水利工程。完工後在渠首築拱橋,立石刻銘文詳述了興修“駱駝渠”的經過,記述了五社十六村民眾出資出工情況。很有可能“駱駝渠”利用了原唐“利俗渠”的遺址。

  1958年大躍進時代,再次打響了興修橋峪水庫的戰鬥。經過勘探測量後,開始開挖結合槽,1960年後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困難,迫使工程下馬。1969年興修橋峪水庫工程再度上馬,在省、市、縣的大力支持下,舉全縣之力以三年苦戰終於建成了橋峪水庫。山間出平湖,水中映青山,水庫以蓄洪、灌溉、供水三大功能造福於民。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發利用橋峪生態資源及人文資源的旅遊產業,正在如火如荼地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