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傳——志湛

高僧傳——志湛

魏泰嶽人頭山銜草寺釋志湛

釋志湛,齊州山荏(今山東長清縣東北)人,是朗公曾孫之弟子,操行純厚,寡言少語,一副菩薩心腸。每當進入諸禽獸中,群獸不亂。住於人頭山深谷中的銜草寺,此寺為劉宋求那跋摩所建。他以讀誦《法華》為常業。臨終之日,沙門寶誌奏梁武帝曰:「北方山荏縣人頭山銜草寺須陀洹果聖僧,今日入涅槃。」揚都道俗聽寶誌此言後,皆遙致禮拜。志湛端坐而入寂,氣絕之後,兩手各伸一指。有西天竺僧解此相雲:「若所證為二果(即斯陀含),入寂時伸二指。」可見志湛是初果須陀洹。門人把他埋葬於人頭山,併為之立塔,用石灰塗抹,鳥獸不敢在上面拉糞便,至今猶存。

又,范陽五侯寺有一個僧人,已不知其姓氏、法號。一生常誦《法華》,剛死時,埋在當地一堤壩下,後來改葬時,只見他骨肉俱已腐爛,只有舌頭不壞。

雍州有一僧人,亦常誦《法華》,在白鹿山一帶隱修,感得一童子常來供養。等他死之後,置屍巖下,餘骨皆枯腐,只有舌頭不爛。齊武成世,幷州東一山上有人掘地,見有一塊土其色黃白,與旁邊之土顏色不同,感到有點奇怪,後終在附近尋得一物,狀如兩唇,其中有舌還呈赤色,他把這件事上奏齊帝。帝問那些見多識廣之大臣,大家都說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沙門大統法上奏曰:「此乃生前唸誦《法華經》滿千遍者,死後得六根不壞之報也。」齊帝聽後,乃敕中書舍人高珍曰:「你是信佛之人,自往看之,必有靈異。此舌應另移靜處,設齋供養。」高珍奉敕至彼,召集眾平時念誦《法華》之僧人,執爐潔齋,圍著那個舌頭咒愿曰:「菩薩涅槃年代已久,如果佛法流行無謬者,請顯現感應。」大家才咒完,只見那舌頭已開始蠕動,雖然沒有聲音,但其狀若唸誦經典,見者無不肅然起敬。高珍把這情況報告了皇帝,皇帝事下敕令用石函藏之,遷於山室。

又,北魏時,有一個乘禪師,受持讀誦《法華》,精勤不懈。命終之後,投生於灑東薛氏家為第五子。他一生下來就能說話,自說宿世因緣,不願在俗。其父任北泗州刺史時,隨他前往後,便到當地山中之七帝寺,找到當年自己的弟子,就對他說:「你還記得當年我從這裡渡水往狼山嗎?我就是當日的乘禪師。」其父母不想讓他出家,就替他娶了妻室。成家之後,就忘了前世之事了。但常產生離世出俗之念頭,好獨居靜思。

又,太和初年(公元四七七年),京城有一位宦官,因為形體不全,自形慚穢,便請求讓他入山修道。皇上准奏,他就帶了一部《華嚴經》,日夜讀誦,禮悔不止。夏天歸山,至六月末,突然鬍鬚盡生,又現丈夫相。皇帝聞訊,對佛教倍增崇敬,於是該國因之《華嚴》一經十分盛行。

高僧傳——志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