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東坡的水調歌頭也一直為人讚譽,千百年來,傳唱不衰。胡仔《漁隱叢話後集》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從傳唱程度和後世影響來看,這話未必不公允。那麼,蘇軾的這首詞,是如何寫出了這樣一輪無法超越的月亮呢?這事,還事出有因。

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月亮

月到中秋偏皎潔。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月亮往往成為意蘊豐厚的一大部分。一輪月亮掛在中國的文化天空上,千百年來,賺得多少騷人墨客痴痴地凝望。

中國早就有拜月的傳統。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的起源,《禮記》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當是源於先秦的祭祀傳統。但不管怎麼說,中秋賞月在唐宋已經盛行,月亮也有了越來越豐厚的附加意義。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其一,月亮,是美的象徵。新月如眉,是遼遠、清幽的。其二,月亮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月是故鄉明”、 “低頭思故鄉”……月亮和思鄉的關係,黃口小兒也知道。其三,月亮是失意文人的寄託。有人說“我本將心寄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有人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算來都是“明月明年何處看。”其四,月亮成為永恆的象徵。“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一句,是代表了整個盛唐而發出的感慨。其五,陰陽日月裡,當有哲學的思辨。

月亮下,文人們徘徊輾轉,顧影自憐,寄託思念……月亮於是固化成一個符號,再沒有第二個偉大的民族像中國這樣將月亮捧在了心尖兒上。

蘇軾的中秋詞寫的這樣好,當然是他本人的功勞,但是,一個人的作品,是依託於這個時代的。他的中秋詞,產生於這個憧憬月亮的民族,產生於這個詩意的民族,其後水調歌頭被傳唱千年,更依賴於這種

文化傳統,這種基於整體民族記憶而產生的共情。

如果這個民族還為這首詞的產生貢獻了什麼的話,我認為應當是中秋詞的積澱。在蘇之前,不乏中秋詞,在蘇以後,也不缺歌詠句。蘇軾本人涉獵百家,博讀經史之後,自然會有厚積薄發。

二 、蘇軾個人的經歷

1、入官一途開始大起大落

關於蘇軾的仕途,雖不敢說是廣為人知,前人也說了太多了,可是這裡為了更好地說明《水調歌頭》的月亮之空前絕後的原因,不免還要囉嗦幾句。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他二十一歲出川,二十二歲中進士,“似二陸初來俱少年”,二十六歲入仕,尋丁父憂,服除回京,復原職,同年熙寧變法。從此,“三入承明,四至九卿”,終北宋一朝的黨爭,開始了。蘇軾的年少風光遠去,大起大落正式拉開了帷幕。

不少大家說過,黃州是蘇軾本人的轉折點。“烏臺詩案”幾次幾乎要死的經歷,“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的成熟了”。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即蘇軾入仕以來,一直身處黨爭的漩渦。這個舉世公認的大文豪,卻是政治上的失敗者。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詩文創作,和他的經歷脫不開關係,回到水調歌頭上來,蘇軾當時在經歷什麼呢?

2、烏臺詩案貶官黃州

丙辰年,蘇軾在密州,時年寫《水調歌頭》、《薄薄酒》、《陽關詞》……我們熟知的《密州出獵》、“十年生死兩茫茫”是在前一年所寫。丙辰年,蘇軾還沒有經歷烏臺詩案,王安石才剛剛第一次罷相,驚才絕豔的讀書人還以為自己是操盤手,沒人覺得會被挾裹,所有人都披了一張皮說是為家國,也許他們自己都信了。

蘇軾自請到密州,是為了離自己的弟弟更近一點,但是,到了以後才發現,任職的地方再近,也不能讓他們時刻團聚,甚至在中秋這樣的日子,還只能酒醉之中, “兼懷子由”。這很不幸,蘇軾孤身一人,無親朋好友,就不免想起生離的胞弟和死別的亡妻。但是,對於水調歌頭而言,沒淪落到黃州那樣的境地,也是一種幸運。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3、蘇軾的儒道兼濟思想

水調歌頭的幸運,要從蘇軾的讀書經歷開始說起。這一點,《宋史》記載的兩個小故事或許可以概述一二。程氏讀東漢《範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讀經史……既而讀《莊子》,嘆曰: “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這裡,將蘇軾的入世和出世,在年少時找到了源頭。宋代的大背景,是三教合流,蘇軾的小背景,是佛老心境,儒家風骨。說起來,中國文人長於儒道兼濟,蘇東坡以前,於此道做的最好的,當屬王摩詰。李白那樣的人物,同朝為官,卻不見兩人交遊;蘇軾在王安石當政時幾次反對,在王罷相後卻相談甚歡,意思是一樣的。

說到月亮上來。水調歌頭中的掙扎,和蘇軾的儒道兼濟互為因果。

4、藉詞抒情,開啟悼亡詞先河

文化下移以後,作詞成為了一種民間自發的行為。這就是說,官方的宣傳上,詩詞仍然是比不得治世經國的奏摺的,但是,同時又有不少官方的代表自發維護,倡導。

柳三變不是著名的奉旨填詞嗎?歐陽修,范仲淹這樣的大佬,不也常常藉助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嗎?蘇軾也一樣,他的那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開了悼亡詞的先河。

這樣細膩的情感,寫在公文上是絕對不合適的,寫成了律詩,絕句又不免過於死板。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在困頓的時候,在遭遇困境的時候,作詞成為了他抒發自己心懷的獨特方式,尺寸之間成為了他心靈的避風港和煉丹爐。這些話語欲說還休,只能說給自己聽。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只是,當治國的才幹濃縮成街頭巷尾的歌謠,我們也只能寬慰一句史家不幸詩家幸了吧?

三、蘇軾的詩詞鍛造

1、《水調歌頭》道盡了蘇軾的人生感言

開篇一句“明月幾時有?”,前人曾說他的急切,相比青蓮居士的“青天有月來幾時”,確實短促,但我更直觀的是感到他的醉態。醉翁當年“陶然乎其間”,是靜靜地笑著,吃茶飲酒,與民同樂;屯田當年失意落寞,是獨自一人醉酒,連慣愛的煙花女子都遠離,遺世獨立。蘇軾?恍惚間還是那個名動京城的少年郎啊,肆恣疏狂,耍耍酒瘋,笑著笑著就哭了,夢醒後成了蘇太守。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是最有味道的一句,把蘇軾經年輾轉,都寫盡了。他少年入世,青年出世,掙扎在紅塵之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裡當然是要合轍押韻,合乎水調歌頭的規範,但不知道為何,我還是想起醉酒的人,絮絮叨叨,反反覆覆,酒杯都拿不穩了,還要再來一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兼懷子由,卻不只懷子由。蘇太守懷念了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2、詩詞深受詩家先賢的影響

對蘇軾的詩詞影響最大的,我認為應當有兩個人,柳永和歐陽修

柳屯田當年奉旨填詞,其盛況真是一時無兩,“凡井水處皆歌柳詞”。柳永流連青樓的時候,蘇軾還是個小年輕。宋詞一開始就不是豪放的東西,李後主的奢靡和纏綿、落寞,應該說是宋初詞最受歡迎的主題。所以就算是被歸為豪放派的“蘇辛”,也寫過不少纏綿的句子。年輕的蘇軾追求偶像一樣地模仿柳永,是理所當然的事。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當然,蘇軾之成為蘇軾,也在於他並沒有一味模仿柳永。李後主、溫飛卿可以算富貴奢靡的話,柳永更超脫的在於遼遠,愛憐青樓女子,卻不會被閨房的事限制了自己。蘇軾所取的,恰是這一點開闊的意境。至於柳永過分的兒女情長,蘇軾是不取的。年輕的蘇軾一心想著“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他理解不了柳永的頹唐,也不屑理解。

歐陽修因為避嫌將蘇軾降為第二名的事,可算是廣為人知了,當然,自那以後,歐陽修就真的多了個叫蘇軾的學生。文忠公詩詞如何呢?是真名士自風流,他的風月詞也很好,但更著名的,應該是他下筆的節儉。北宋的古文運動裡,歐公是干將。在仕途中,歐陽修也算大起大落的人了,又添一份恬然心境。

柳永的華麗和遼遠給蘇軾開啟了詩詞的啟蒙,老師的言傳身教又使蘇軾用字更為準確,運筆更加嫻熟。他們兩人在詩詞上給蘇軾的教導,可謂充足,出川以後仕途沉浮又鍛鍊了蘇軾的心境,這樣,中秋懷人的一闕小詞,自然水到渠成。

《水調歌頭》:蘇軾寫出了一個流芳百世,無法超越的月亮

四、小結

所以,寫出這樣流芳百世的月亮,其原因也就水落石出了。在一個對中秋的月亮有積澱、有共情的國度,因為自己的厚積薄發,在外部壓迫的情況下,溢而為詞,空前絕後。“李白斗酒詩百篇”,那時節,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參考文獻:

1、《閒話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葉嘉瑩講演錄》

3、《宋史——蘇軾傳》

4、《中國詩詞中月亮的象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