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高棣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蘇軾 1037 - 1101

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 、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繫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辛棄疾 1140 - 1207

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 ),辛棄疾從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撫使任上被彈劾免官,回到江西鉛山他的瓢泉新居,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再度閒居生活。

詞作於閒居瓢泉期間。上片以描述夢境為主。起句“我志在寥闊”,開門見山,直抒胸懷,表現詞人高遠的志向和寬宏的氣度。

下片繼續描寫夢境。詞人在夢幻中無憂無慮地暢遊太空,內心充滿激情,不禁小聲歌唱起來。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辛棄疾 1140 - 1207

作者在南歸之前,在山東、河北等地區從事抗金活動,到過揚州,又讀到友人傷時詞章,心潮澎湃,遂寫下這首撫今追昔的和韻詞作。

上片是“追昔 ”。作者的抗金生涯開始於金主完顏亮發動南侵時期,詞亦從此寫起。

下片壯志銷磨,全推在“今老矣”三字上,行文騰挪,用意含蓄,箇中酸楚憤激,耐人尋味,憤語、反語運用,強化感情色彩。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辛棄疾 1140 - 1207

上片三暗轉,大起大落,忽而榮寵有加,忽而憂患畢至;忽而蠻煙瘴雨,忽而日邊春來,乍喜乍悲,亦遠亦近,變化錯綜,既是對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對其振作的鼓勵。

下片轉敘自己鄉居生活情懷 。“門掩草,徑封苔 ”,本是冷落景象,但以一笑置之土。這笑,是強作豁達的苦笑,是傲岸不平的蔑笑。

下片基調無限幽憤,都被這一個“笑”字染上了不協調的色彩,反映出一種由於受壓抑而形成的不平而又無奈的心情。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高棣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辛棄疾 1140 - 1207

詞寫於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 年),作者被主和派彈劾落職閒居帶湖之初。詞表面是寫優遊之趣,閒適之情;但卻是抒被迫隱居 、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嘆,孤憤之慨。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賀鑄 1052 - 1125

為金陵懷古詞。詞上片擇取一段最令人感慨的史事來正面描寫,表現詞人指點江山的鮮明態度和強烈的愛憎之情。

下片化用唐人詩意,由詠史轉入撫今,表達作者空懷壯志,報國無門的浩茫心事。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後在世。

袁去華這首懷古詞大約作於他任善化(縣治在今長沙市內)縣令期間。深秋時節,他登臺覽勝,憮然生感,作出了這首雄鑠古今的愛國主義詞章。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高棣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葛長庚 1194 - ?

寫別離,但離別情緒卻沒有用一個字來正面點染,只用所見江、山、雲、雙燕、飛花烘托離人的辛酸。

將別去的速度寫得那麼迅疾,近乎是疊用由言別到分手到孤單的一個個鏡頭,又是抒寫離人悽苦最有效的手段。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范成大 1126 - 1193

詞作於淳熙四年(1177)中秋,五月作者因病辭去四川制置一職,乘舟東去。八月十四日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十五日晚參加赴知州劉邦翰設於黃鶴山南樓的賞月宴會。

作者對國家分裂的哀怒,對歲月虛度的惋惜,主要還是抒寫自己賞月時淋漓興致和暫釋官務快慰。神氣超怡,心胸高曠,意境是豪放的、闊大的,風格飄逸瀟灑,語言流暢自如,可看出受到蘇軾那首中秋同調詞的影響。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蘇軾 1037 - 1101

詞是根據唐朝詩人韓愈(字退之)寫音樂的名作《聽穎師彈琴》改寫的,大約作於蘇軾元祐年(1087)在京師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時。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孫君澤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蘇軾 1037 - 1101

詞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的勝景。下片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

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在其中貫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辛棄疾 1140 - 1207

是一首感時撫事的答別之作。

與一般的離別之詞不同,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 》,雖是答別之詞,卻無常人的哀怨之氣。

詞答別而不怨別,溢滿全詞的是作者感時撫事的悲恨和憂憤,而無悽楚或哀怨。詞中聲情,時而激越,時而平靜,時而急促,時而沉穩,形成豪放中見沉鬱的藝術情致。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程珌 1164 - 1242

多景樓在京口(今江蘇鎮江 )北固山甘露寺內。這裡面臨長江,地勢突兀,極目遠眺,萬里山川可收眼底 。

身處半壁的南宋文人遂多登樓感懷之作。這首詞抒發興廢之感。

春暮無語對斜陽,落日伴人愁。《水調歌頭》十三首二

陸廣

水調歌頭”詞調來源於《水調》曲。《水調》曲,為隋煬帝所制。到了唐代,《水調》成為傳唱不衰的名曲。直到五代北宋,《水調》仍在傳唱。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 》,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

名篇有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