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溫州旅遊體驗師陳國勝: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教授,溫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溫州市重點社科研究基地溫州市三農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主要著作有“新農人三部曲”——《創意農業的道與術》、《創意民宿的道與術》、《農業品牌的道與術》等。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洞頭區是我國唯一一處以區域命名的4A級景區,目前正在全力打造高品質海上花園。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中普陀寺即位於花園的中心地帶,地處東海之濱洞頭區本島,位於舟山普陀山與廈門南普陀之間,由此得名。山門正對素有“神州第一屏”美譽的半屏山主峰。寺院依山面海,錯落有致,佔地四百餘畝,已完成建築三萬餘平方米。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寺院建設宏偉莊嚴,殿堂齊全。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到了中普陀寺,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三乘廣場,這是該寺院的一大特色。乘即運載之義。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大白牛車喻菩薩乘,將無量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度到解脫的彼岸。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鹿車代表辟支佛乘。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羊車最小,代表聲聞乘。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三乘的說法取自《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曰:“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中普陀寺前身為“洞靈寺”,由當地信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割茅築土而成幾間小屋,闢為佛殿(現財神殿位置)始有香火。 1998年,經聖修老和尚推薦,當地居士迎請芳振法師來洞頭住錫,並於1999年更寺名為“中普陀寺”。經民宗局登記註冊,芳振法師任場所負責人。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1999年開始,在芳振法師主持下,先後建成天王殿、鐘鼓樓、齋堂、僧寮、圓通殿、財神殿、媽祖殿、石牌坊、海會塔、雲水堂等建築物。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2018年9月26日至10月25日,經批准,在中普陀寺開設首期漢傳佛教儀規培訓班,浙江省佛教協會主辦,中普陀寺承辦,以“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立足傳統、順應時代、專業精湛、興趣廣泛、修學並重、勇於擔當”為辦學宗旨。

洞頭中普陀寺參訪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