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那么强为什么只卖芯片,收取专利费,不自己研发一款手机?

古情浓意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其实高通最开始是生产手机的。

早在2G时代,世界的主流是基于TDMA的GSM技术,GSM是被欧洲的巨头所垄断的,而高通却另辟蹊径的看中了CDMA,通过研发和各种手段垄断了CDMA的技术。高通垄断了CDMA之后,就开始推广自己的CDMA技术。开始的时候,通信业的厂家不愿意生产CDMA手机,所以高通也不得不生产自己的CDMA手机。

下边这个就是世界上第一款CDMA手机--高通Pdq,当时销售还是不错的。

不过,当时的时代,也就是2G时代,手机本身是做为基站的附属品而被通信业看待的,在CDMA手机的生产、研发、销售之中,高通其实是亏损的,而且亏损也比较严重。

当时全世界的通信业的主流是GSM技术,高通不得不四处推销它的CDMA。

经过高通的不断推销,CDMA开始在北美被部署,但是全球的其他区域完全是GSM的天下。高通下了很大的力气去全球游说运营商部署CDMA网络,终端厂家去生产CDMA手机。当高通去日本推销自己的CDMA的时候,当时是日本手机厂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也生产CDMA手机,如何保障你不在竞争中保持中立而不卡我的脖子呢?(原话不是这个,大意就是如此)。

而且,高通在欧洲推销CDMA技术的时候,也面临着欧洲的质疑,因为当时的CDMA完全是被高通垄断的。

高通在认真的考虑之后,发现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在CDMA的芯片销售以及CDMA的专利授权之中。所以,高通做了一个决定,在2000年将手机业务卖给日本的京瓷公司,其他的设备类生产卖给了欧洲的爱立信。从此以后,高通专心的进行研发工作,和芯片类的生成研发,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也就说,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高通是既有手机的生产,而且也有基站等CDMA设备的生产的。

手机业务真正开始赚钱其实是从3G后期,苹果手机开始的。

最开始的巨头们在手机生产上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当时欧美的高昂的用工成本、研发成本,使得他们的手机销量虽然比较高,但是利润并不是很丰厚。有人可能和我抬杠说2G时代华强北生产手机也很赚钱,但是其实这是在低的人力成本,不研发,不交专利费这些情况下才取得的,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不具备普遍性。

苹果公司开始了苹果手机的销售之中,智能机时代,手机才开始成为了有利润的产品,不过现在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实际上还是苹果一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利润,三星依靠半导体占据了剩余部分的大部分利润,而中国的其他的手机厂家的总利润也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其实还是靠走量,本身的利润也不是很高。

现在高通就算想要回头生产手机和设备,也没有这种可能性了。

高通的CDMA技术,在当年的绝对通信大牛的"安德鲁-维特比"的推动下,成为了当时被认为唯一可以决绝同频复用的技术,所以3G标准之中,不管是TD-SCDMA还是WCDMA、CDMA2000完全是以CDMA为核心的。

高通高达4000+的CDMA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软切换、功率控制等完全是当时3G的核心专利,使得高通可以在3G时代向整个通信业,包括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终端厂家都收取了高额的专利费,被称为业内的"高通税"。

高额的"高通税"让全体通信业都对高通诟病不已,这也有了后来的4G时代的"去高通化",并且那些被高通收取了巨额专利费的比如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三星等巨头都是心里有小账本的。

现在高通的3G专利已经大部分过期了,毕竟3G的标准的定版是1998年,20年的专利保护期过期了。高通的4G专利不多,这是4G“去高通化"的副产品,高通5G有一些标准必要专利,但是已经无法做到3G时代的垄断性。

高通经过在通信业的研发,还掌握了不少非标准必要专利,尤其是手机终端类的专利,这也是高通可以向手机终端厂家收取专利费的主要原因。

高通现在的优势就是在不生产设备和手机等终端,不需要和其他的厂家交叉专利授权很多方面的专利。而高通如果开始研发生产手机,爱立信、诺基亚这些不生产终端的厂家,就可以报"3G时代之仇"了,而华为和三星的专利费高通也就无法收取了,甚至苹果也会向高通发起专利诉讼,这样的话高通的收入也就无法保障了。

总而言之,高通开始的时候生产手机和设备,但是后来为了推广CDMA而放弃了。现在高通的主要收入在于芯片的生产和专利的授权,而这种模式可以实行就是在它不生产设备和手机终端的前提下的。它不生产手机可以获得巨额的专利费,又可以在通信业里有比较独特的地位,所以索性也就不生产研发手机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高通以前也做手机的,但是在2G时代,高通的管理层觉得手机的利润率太低了,所以直接卖了。甚至可以说,高通的当时很倔强。因为很多厂商都不生产的CDMA的技术的手机,所以高通很倔强的去自己做。

但是什么都自己做,成本就很高了。成本高了怎么办?卖掉吧!聚焦到自己的擅长的业务上吧。

有人问,如果高通意识到智能手机到了今天这么火,还会继续使用做吗?我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可以假设。但是,有可能高通因为盘子太大而垮掉了。你看看乐视就知道了,盘子太大了,资金链一断就没有了。当时的高通必须保证自己活下去。

到了后来,高通赚的可以说不少啊。因为在3G时代,高通是完全绕不过的。但是这个时候投资手机行业已经来不及了。

你不要以为高通没有打过手机行业的主意!

在3G时代,高通看到了手机行业的潜力了,但是可以投资的选择不多了。因为手机上,能够进入到前五只有小米一个需要投资!高通最后即使投资了小米。

苹果,苹果本身就是资金多得发霉的企业;三星,三星也是,本身资金实力强得很。这两家企业怎么投资?即使投资回报率不高。

华为、OPPO、vivo,这些都是不上市的企业,也不是不能投资,但是相对艰难。

小米的潜力很大,所以高通就投资了小米。

高通为什么不自己做?

第一,手机行业是下游,利润被苹果抢走大部分了,其他企业的利润不高。

第二,风险比较高,还不如直接投资,所以投资了小米;

第三,资金是稀缺品,可以用来投资其他行业。


太平洋电脑网


很多国际化的大企业,都专注于做自己的强项,或者抛弃原先利润低,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转身去做技术含量高,利润高的行业,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说,最近的TCL,就已经把彩电一及一些其他的业务给切割开来,把重心放在显示方面。而松下已经放弃了大部分家电业务,而专注于电池这一块,目前特斯拉的电池就是由松下提供的。高通的强项就是在芯片设计这一块,而手机涉及到手机的硬件设计及制造业这一块,这并不是高通一直以来的强项,所以,高通不会把资源放在手机制造这一块,更专注于做芯片设计这一块,要知道芯片的利润远远高过手机,这就是高通不愿意去做手机的真正原因。


用户58917574991


哈哈哈,突然想到了小米。以为cpu就是一部手机的全部,你也以为高通基带就是手机的全部。小米可能还不明白手机是什么,所以他告诉“发烧友”cpu牛的手机一定牛,粗一听觉得没问题,仔细想想这绝对是大忽悠。手机不可以缺少CPU,难道就可以缺少屏幕,确实摄像头都不行,所以手机不是高通就造的好的。

所以小米现在陷入了自己给“发烧友”挖的坑,CPU是一切,当把高端处理器使用在了低价领域,那么他就失去了进军高端的条件。


月白器633


英特尔不做电脑一样


Victor100765751


所谓的专利害了多少人


黄生28805083


做自家的强项不好吗,利益最大化


里子


买个高通原型机试试!


RandyW


谁说高通只卖芯片的,高通还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不瘦的瘦瘦瘦


干得多,不一定赚得多,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到利润最大化才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