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寓意深刻的春節古詩,伴我們一起過新年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很多人都說現在過年年味越來越淡,可能也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摒棄了一些傳統上過新年的細節,才讓我們越來越難以感受到春節獨有的年味。

那古時候的人們都是怎麼過新年的?他們過新年都有哪些習俗和感受?一起來看看這十首有關新年的古詩佳作吧!

十首寓意深刻的春節古詩,伴我們一起過新年

第一首:《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第二首:《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

共說此年豐。

譯文:昨天夜裡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裡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十首寓意深刻的春節古詩,伴我們一起過新年

第三首:《守歲》(北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

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

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

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

相守夜歡譁。

晨雞且勿唱,

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

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

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

少年猶可誇。

譯文: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遊向幽壑的長蛇。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何況想繫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譁。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經橫斜。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第四首:《賣痴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

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

雲有痴呆召人賣。

譯文:除夕夜直到午夜時分人們都還沒有睡意,都在祈求神靈除災降福、大家都呆滯的等待新的一年的臨近和到來。這裡所說的把痴呆賣掉,是一種除夕習俗。

十首寓意深刻的春節古詩,伴我們一起過新年

第五首:《新年作》(唐)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

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

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

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

從今又幾年。

譯文: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到了老年被貶居於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第六首:《除夜雪》(南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譯文: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第七首:《拜年》(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情嫌簡不嫌虛。

譯文: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 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 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 人們只會嫌棄簡慢,而不會嫌棄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

十首寓意深刻的春節古詩,伴我們一起過新年

第八首:《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年年此夕費吟呻,

兒女燈前竊笑頻。

汝輩何知吾自悔,

枉拋心力作詩人。

譯文:年年除夕都要哼哼唧唧地作詩,兒女看見,便在燈前竊笑:“爸爸又在作詩哩!”你們別笑,我也自悔不該作詩,枉費心力做個詩人,卻一無所用 。

第九首:《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譯文:時間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戶的歡聲笑語從四面八方隱隱傳來。在石橋上昂首而立的人卻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著天空,卻把一顆明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多時。

第十首:《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譯文: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