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不是笔误。

个人以为,先生笔下的每个人物都不是简单地一个个体,而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符号。且这个符号是带有普遍性的。比如:《祝福》里的祥林嫂、贺老六、鲁四老爷;《阿Q正传》里的阿Q、赵太爷;《故乡》里的闰土,《药》里面的老栓、康大叔、红眼阿义、花白胡子。

......

先生是通过孔乙己这个旧时代的读书人,从社会的两个层面来剖析这个社会的弊端。

孔乙己的创作年代是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离辛亥革命过去7年。离废除科举制度有近12年(1906年)。废除科举制度其本身有着划时代意义,国民不再只通过一条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和抱负。而从现实的另一个层面来说,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接受教育不再是权贵和有产阶层的特权,教育大众化、平民化的时代来临。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孔乙己只是这个时代进程中的牺牲品,是历史的悲剧性人物。曾经的饱读诗书、十年寒窗,皆为有那么一天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出人头地。

那时,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人上人。

然而突然有一天,这条通道坍塌了。

苍蝇丢失了粪便是一件多么悲催的事情。于是这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苍蝇(孔乙己)只能满世界乱撞,为一口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做一些苟且之事,尽得世人的嘲笑。

先生通过剖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实际是针对旧的科举制度中对人性摧残的一种控诉,这些个所谓的读书人除了识字(“茴”字的四种写法......)和歪解(窃不算偷),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丧失掉,这不是孔乙己们的错,是哪个制度造就了这么一批人,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先生实际是用怜悯与同情的心情描述“孔乙己”这个特殊的群体。

这是其一。

其二,民众的无知和愚昧。

古往今来,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社会,一个读书识字的人,什么时候沦落到去靠偷窃而谋生的?

当读书不能做官,读书的价值也随之贬低,连带着教书的先生都跟着倒霉。不仅如此,还受到小民们的嘲弄和讥笑,这是何等的悲哀!

在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中,在关于伊斯兰教的兴起,曾经有这样类似的描述:阿訇及识字的先生都担负起老师的角色,他们努力教导每一个来读书学习的人都能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对贫穷者都是免费的。这就是今天的阿拉伯人,他们可能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会,但他们一定能读懂《古兰经》。

无知者会感到自己的卑微,但若“无知者无畏”,那就是无赖了。

嘲笑孔乙己的人们真的就比他有智慧吗?

他们只是在想象中认为,他们是在愚弄一个(曾经的)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官吏的上流人物,并因此而有着莫名的快感。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公开嘲笑一个“上流社会”的人物。

这就是那时的民众对所谓读书人的真实看法——读书就是要压迫他们。

孔乙己和嘲笑孔乙己的人都苟且着,只是孔乙己被一个时代所抛弃而沦为另一帮苟且者的笑柄,如此而已。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要饭的瞧不起讨米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窝里斗,穷人和穷人斗,富人和富人斗,官吏与官吏斗。怎一个“斗”字了得!

就这样斗了多少个世纪了......

孔乙己必须“死”去,因为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然,先生却在前面加了个“大约”二字,我想这意思是:那个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但我们的脑子里可能还留着根辫子。

不信,你们摸摸自己的后脑勺,是否还留着根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