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大小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浦北阿晨


荔枝20~30年开始进入结果盛期。盛果期是荔枝大量结果的时期,如管理不善,则其产量波动很大,常出现有的年份结果多,产量高,有的年份结果少,产量下降,并出现“大小年”现象。

荔枝大小年结果的原因

荔枝出现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由于气候因素、栽培条件和管理水平,以及病虫为害等原因所造成,而栽培水平低,导致营养失调是造成荔枝大小年结果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 不正常气候,如秋季干旱,秋梢不易抽发,结果母枝减少;冬季回暖,雨水增多,出现所谓“小阳春”的气候,易发生冬梢,消耗树体养分,不利花芽分化,造成花少甚至无花;花期低温、阴雨连绵,花药不能开裂,花粉不能发芽,传粉媒介不能活动;高温干旱柱头干枯,蜜蜂无法采蜜,影响授粉受精,落花落果严重;谢花后小果期,雨水过多,光合作用减弱,营养供应不良,会造成大量落果,少则减产,多则失败。 正常的气候,加上良好的管理,能满足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各阶段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故能获得丰收。如冬季低温干旱,阳光充足,则有利于花芽分化,成花良好;花期气温在20℃左右,有雨有晴,坐果率高。

2.管理水平 管理粗放导致荔枝在生长与结果,养分积累与消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关系失调均可造成大小年结果。造成大年时,由于养分的大量消耗而削弱树势,使结果母枝无法及时抽发,不能形成大量优质的花芽,而且由于地上部枝叶少,光合产物不能正常运输到根部,抑制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反过来又影响地上部的正常生长,使树势逐年衰退,产量年年下降,甚至出现几年才结果一次的严重大小年现象。相反,由于管理水平高,特别是大年时肥水供应及时,使树体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则能获得高产、稳产。

3.病虫危害 病虫害是造成荔枝小年的原因之一。佩夜蛾、爻纹细蛾、蝽象或霜疫霉病严重为害又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少则减产,多则失收。

克服荔枝大小年结果的技术措施

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是自然规律,而是由于不良的栽培管理,或是由不正常的环境条件等原因引起的。在生理上的原因,主要是树体营养不足或失调而造成的,而营养问题又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克服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要在荔枝整个生命过程中和年周期的一系列农业技术活动中,采取以稳定势、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为中心的管理措施。其克服途径简介如下:

1.培育健壮充足的结果母枝 荔枝的结果母枝主要是秋梢。壮年树结果母枝抽生期,三月红以8月,禾荔、糯米滋、糖驳以9-10月为最适。三月红9月底抽生的秋梢,很难成为结果母枝。因此,培养按时萌发并及时老熟、数量足够的健壮秋梢,是获得荔枝丰产的基础。为了促进秋梢按时萌发、健壮生长和及时老熟,必做好如下工作。

(1)适时采收,短枝采果 适时采收可避免果实过多而消耗树体养分,尤其是衰老树和结果多的树更应注意适时采收,以免树势因恢复时间短而难于恢复,从而造成次年大幅度减产的现象。一次性将果采完,可促使秋梢抽发整齐,有利于恢复树势,为次年丰产打好基础。采果时采用短枝采果,即不带叶采果,也叫“葫芦节”以上采果。在“葫芦节”的上方折断采果,不伤害“葫芦节”,采果后这个节上的芽便会很快萌发生长成为新梢,这对培养健壮充实的秋档作为结果母枝十分有利。

(2)及时适量合理施肥 秋梢抽生的多少、快慢和生长强弱取决于树体内部营养的供应。因此,及时施用以速效氮为主的肥料,可促使秋梢及时抽发和生长。攻秋梢肥以氮素为主,以可结果100kg的树冠面积计算,每株施尿素1-1.5kg。青壮年树,树势较壮而结果适量的树,可在采果后3-5天内施肥;老弱树、结果多的树,在采果前7-10天施肥。

2.控制冬梢的抽发和生长 秋梢老熟后,往往由于气温过高和雨水过多而导致冬梢大量抽发,把秋档积累的养分大量消耗,恶化花芽形成和分化条件,造成荔枝逻年不能开花结果,因此,必须控制冬梢抽发。一旦冬梢已经抽发,也要将它们在完全展叶前及时杀掉,以确保荔枝正常开花结果。 处理冬梢的方法,在秋末冬初秋梢结果母枝老熟后,对果园进行深耕25-35cm,切断部分根系,控制肥水吸收,可有效地控制冬梢抽发。此外,早中熟品种在11月初,迟熟品种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喷40%乙烯利,可抑制冬梢抽发;对已抽出但未完全展叶的冬梢可以使小叶脱落、嫩枝枯死,并促进嫩枝基部的隐芽转化为花芽;对已完全展叶而尚未转绿老熟的嫩梢则可促进其转绿老熟和分化花芽,在此时期如有冬梢抽发,用0.3%-0.5%的五氯酚钠喷杀,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促进花芽分化和培养短壮花穗 荔枝从花芽分化至开花需要消耗大量钾素,花芽分化期增施钾肥,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质量。在花芽分化前期即12月上、中旬,每株施氯化钾0.8-1.2kg。 荔枝花穗的长短将直接影响花量、花质、坐果率和保果率。花稳过长,花量多,开花时消耗养分大,而且长花穗对养分运转不利,对不良气候条件的抗逆力较弱,故对结果不利。花穗短而壮是丰产的标志。以淮枝为例,一般花穗长度控制在10-15cm,每穗平均总花量200-300朵,其中雌花40-60朵比较适宜。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淮枝的雌花数可占总花数的20%-25%,着果率达5%一8%,每穗平均结果数达3-5粒。20年生的淮枝一般有花2000-2500穗,如每穗结果3-4粒,则株产可达150kg左右,足以达到丰产的要求。

目前荔枝的控穗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对适龄结果树,培养二次秋梢作为结果母枝。二次秋梢抽出的花穗一般花序轴短,分叉粗壮,雌花比例高,坐果成球。培养短花穗时,要严格掌握二次秋梢的抽发和老熟时间,特别是要保证在12月上中旬老熟,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2)人工短截花穗。在花穗抽出后,开花前15-20天时进行人工打顶,花穗留长10cm,这样可以提高雌花比例和坐果率,增加坐果数。

(3)化学控穗。荔枝产区应用化学药剂促花控穗已取得重大成果。荔枝场大面积使用乙烯利控梢促花控穗获得连年丰产。乙烯利使用时间一般是在花芽分化前15-20天,早熟品种在11月中旬使用;迟熟品种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使用。使用方法以叶面喷洒,以喷湿叶面为宜,不能喷得叶面滴水,以免用药量过大,造成落叶。


壮乡新农


荔枝大小年,我们广州这边也说。那什么叫大年和小年呢?最重要还是因为天气影响。19年今年就是小年了,下图就是昨天拍的荔枝树家里附近的,现在是果实成熟期你们看,树上光秃秃只剩下叶子,坐标是广州白云区与花都区交界地方。这里附近全部都是这样,荔枝树上能找到一个果子那个就是神奇的树了。

那下面为什么叫大年,我说说吧。水果来说,大年指果实累累,是指旺季,旺就是多,多而叫大。大年来说,天气最重要,去年18年3月份至7月份雨水都是比较少,所以对水果特别是荔枝来说是一个丰盛一年,荔枝是属于阳果,极其怕大雨水。所以荔枝的大年说法就是这样。去年的鸭头绿和糯米。今年就很难能吃到了。

到小年,小年就是因为水果产量极其低,少而小的量叫做小年,像今年我们广州这片地方从3月开花期~4月初雨水压根就没停过,而且天天一场暴雨,在3~4月时间下的基本是酸雨,酸雨来时对花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到4月至现在·日常管理,早上阴天 ,中午暴晒,下午3~6点暴雨,晚上偶然暴雨。这样情况下你说作为阳果的荔枝来说会不少产量低吗?荔枝是阳光越好 ,果质越好。


发扬中华田园犬


1.荔枝为什么有大小年现象?在丰产的年份太多了,供过于求,家家户户都有得吃,自己卖不出去,大多数都让它留在树上的。别以为不摘就没事了,这就是造成大小年现象的关键原因,为什么这么说?谁都知道荔枝在开花结果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荔枝一直在树上,营养成分都被消耗掉了,所以说摘的越早越有利于荔枝树生长,当然也要成熟才摘。如果不摘,过一段时间可以看见荔枝树很少有新枝叶,养分消耗掉了但没有新养分输入不出梢很正常。也有例外,除了个别土质肥沃的荔枝确实会发芽,基本上都是那些野生荔枝有这种情况。

2.荔枝采摘以后的管理也特别关键,除了专业种植户,剩下的基本上不会管理。采摘以后需要施肥促梢,这是关键。荔枝树没有新生长的树枝,明年哪里的枝条开花结果?荔枝挂果采摘一次就要把一部分树枝拗下来,如果不生长新梢,这样拗下去荔枝树连树根都找不到。荔枝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管理的,人懒荔枝也跟着懒了。

第二次梢

3.上面说的采摘和施肥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的,你不闻不问,荔枝想要结果,依靠自己吸取养分至少需要两年才结果一次,特别是几十年的大树,这就是大小年现象,农村的大部分本地荔枝就是最常见的现象。今年开花结果没有人施肥,明年基本上只能生长叶子储备养分。还有就是为什么别人的一些果园年年结果?别人都是采摘以后施肥的。(除了妃子笑这个品种容易结果以外)剩下的不施肥根本不可能丰产。

施肥的多少也是要看情况的。




邻家隔壁Boy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

1 荔枝大小年结果原因剖析

结果母枝的数量、生长状态以及营养积累与成花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只有生长健壮且适时老熟的枝梢才可能有足够的营养积累来进行花芽分化。根据末次梢抽出的时间不同,生产上主要有3种类型:

①一次适时秋梢:采果后只抽1次秋梢,末次梢于9月上旬至下旬抽出,至11月上旬,结果母枝已充分老熟。

②二次秋梢叠:采果后抽2次秋梢,末次梢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抽出,至11月上旬,结果母枝不很充实。

③一次迟秋梢:由于当年挂果过多、管理不当或天气干旱等原因,采果后树势弱、抽梢慢,末次梢迟于10月上旬抽出,至11月上旬时,仅有一次短、小的秋梢。

影响荔枝大小年结果的反常气候主要有:

①夏秋干旱型:采果期前后干旱,影响结果母枝正常抽出,枝梢质量差,影响坐果。

②暖冬型:11∼12月的暖冬天气诱发冬梢的发生,影响成花。

③早春低温型:抽穗期临界低温,花芽受冻退化而冲梢。

④早春高温型:花穗抽生期气温偏高,花芽退化引起冲梢。

从枝梢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一次适时秋梢的营养积累充足、花芽分化程度较好,若无冬梢发生,则可抽生较为优质的纯花序,即使遇到早春高温型天气花芽也不易退化冲梢。若花穗抽生早,早春低温型天气易引起花芽受冻而影响成花。在冬季控梢期间,枝条处于过熟状态,遇暖冬天气容易抽生冬梢。

二次秋梢叠需要在11月上中旬继续完成其老熟进程,一般不抽生冬梢,11月份较为暖和的天气有利于枝条继续充实老熟,早春较低的温度有利于花芽分化。因枝条营养积累不充分,依进入花芽分化时的营养积累状况抽生不同质量的花序,成熟度较差的只有在1月份天气好时才能成花,早春高温型天气下的花序退化率较高。一次迟秋梢的枝条弱小且花穗质量差、坐果困难。

因此就会有大小年之分,像今年荔枝就是小年产量,价格一直挺高的,去年大年丰产,价格就比较贱。





鲜果男孩


荔枝大小年由多方面因素组成,抛开气候的原因影响。荔枝的大小年主要是挂果太多的年份,第二年营养跟不足,荔枝树会不抽或者少抽花,只抽芽,养精蓄锐,造成减产。但是呢,科技在进步,现在肥料足,有技术,大小年,还是由是恶劣天气做成的。例如开花时间下雨,造成结粉少,结不了果。或者已经结果了,但是果实还是苍蝇大小的时候一场大雨也会打掉不小果。

所以现在一般荔枝大小年的原因,个人认为还是天气影响为主导,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若有不对,欢迎指正



你所有的视界


1.果园建设的基本条件。完整灌溉体系。旱时用水,雨时排水。每年11.12月份进行深耕,20-30厘米,保证土质松软。果树间种绿肥作物,3-5月夏季绿肥,(田菁,竹豆,猪屎豆等)11-12月冬季绿肥。(紫云英,蚕豆等)。2.培养适时健壮秋梢。采果前沿着树冠滴水线挖深沟,深宽约30厘米环沟,施采果前肥。采果后10天左右,施采果后肥。修剪15天内进行彻底清园,对全园按挂果50kg单株计施1.5-3.0kg的生石灰。控冬梢促花。壮花保果。病虫防治。

要严格执行每个环节的操作,避免大小年现象。





茶茶小世界


1.气候可以说是直接影响荔枝挂果率和品质的原因了,如果是在荔枝开花期长期的阴雨天出现,荔枝得不到有效的受理花粉是会减产的;还有在荔枝采摘期间也是雨天连绵也会道至它的甜度下降、外皮不够鲜红,从而影响口感和品质!所以说一个好的气候年基本上就是一个好的丰产了!

2.肥水管理也很关键,如果上天给了一个好气候年你,你不管理也是没有什么好收成的。荔枝在采摘完之后,需要给它施肥促梢的,为明年做准备,这个很关键,如果荔枝树没有新出的树梢,明年哪里有枝条开花结果?比方说,丰产年份的时候,荔枝太多了,供过于求,道致卖不出去了,烂在树上的多,甚至有的果农都不摘了,别以为这样就没有什么事,这也是造成大小年的原因之一,荔枝熟了都不摘,它这样也是会一直消耗养份的,养份消耗掉了,它出不了梢,明年就会减产了!

3.有的品种荔枝挂果率比较稳定,有的就不怎么稳定的;在同等条件下,妃子笑、进凤、黑叶、白立这些比较稳定,大小年不怎么明显;贵味、糯米糍等这些不怎么稳定,大小年就比较明显些!

以上是个人看法!欢迎评论和指教!





信宜高鹏农村行


我家是荔枝产地,屋前屋后,都是百年荔枝古树,参天茂盛,按百多年数代人种植荔枝的经历,荔枝大小年是经常有的,也可以通过人为因素来控制的,近年荔枝价格便宜,也很少护理荔枝树,出现大小年更加明显。我总结一下有几个原因。

第一,大年开花多,要适当剪花,这样结果合适,结果比较均匀大个。

第二,要施肥,肥料对植物生长起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摘完荔枝以后,要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给第二年开花结果做好营养准备,收完果,能迅速补给肥水,开新芽新枝。

第三,要每年适当修剪枝,弱枝,密度过大的都要剪除,增加树枝的采光,光合作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

第四,叶面肥是很重要的肥料补给,在收果后,要适当喷几次叶面肥,用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叶面肥喷,荔枝要人工护理,才年年丰收。





鲍姑艾火






芒果E哥


荔枝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海南两个主产地。

抛开气候的原因影响荔枝的大小年,主要是挂果太多的年份。第2年的土壤营养就不会就会不足,荔枝树会不抽或少抽花枝抽芽,造成了减产。

目前随着技术的革新,肥料足,然后技术创新,还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嗯,大小年的人主要的原因还是那个恶劣天气引起的吧,比如说开放的时间长,然后下雨了接不了果,这种情况如水一冲,花都掉了。还有就是等它成熟小一点的时候,那下雨的时候它的果肉就不会长,这种情况也会造成坏果率啊,比较高。如果成熟的采摘期的时候,如果连续下雨,那个阳光不见阳光的话,他那个外表会发霉,这种情况也会造成荔枝的大小年减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