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亲爱的,当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先不要往下读,我想请你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你觉得,自己是个很努力的人吗?

你觉得,你的收获配得上这样的努力了吗?

还有,你有没有觉得努力太难,转而放弃,心甘情愿做起了一只废柴?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别急,很多事情不只关乎努力。或许,你应该转变思维,选择和方向对了,努力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加速度。

这篇文章,希望你好好读一遍,然后试着回答自己:“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这么穷?”

一:在一个领域持续发力

我们来回放一个场景:

早晨,你打开樊登读书会的APP,利用闲暇时间听了一段讲书。樊登说,经济学很重要,可以扩展人看事情的维度;

接着,你跑到逻辑思维上面,想了想,订阅了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讲义。你计划着,自学成为一个懂经济的人;

刷手机时,不经意被韩雪在《声临其境》中的配音惊艳到了。哇塞,好酷,我一定要学好口语,像女神一样说得流利;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看公众号,大V作者口吐芬芳,言简意赅,一环扣一环。写作表达,真的是很不错……

什么事都很好,你什么事都想尝试,本以为各个领域齐头并进,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没成想,坚持了几天,太累,然后不了了之。

是对自己赋予太多期待了吗?也许,是真的自己不行吧。不然,为什么一直在原地踏步?明明,我真的是很努力了。

否则,我那么努力,怎么一点都没用?

其实,真正的高手,不是什么都会做一点,而是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互联网社会,我们接触到的人事物成指数增长,万千世界尽数摆在我们面前,说实话,这样的环境下人是很容易浮躁的。

今天,有人晒美美的精修图,我们就想学摄影;

明天,看到有人漂亮的手账本,转身你也去下了单;

再一天,又有人写了一笔好行楷,学书法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问题是,我们一天24小时的时间没有变,又哪会生出那么多的精力去兼顾呢?

感兴趣的太多,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最终一技无成,还感慨: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原地踏步?

真的,真的不要再蒙蔽自己了,谁说你努力,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二八定律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人最重要的,其实只占你的20%,剩下的80%基本没用,而我们常常是,把大部分时间放下在80%没用的事情上。出发点错了,走再远也是徒劳。

找准定位,筛选出你人生那20%的关键事物,然后用80%的时间投入在上面,努力去做,其他的,就先放放吧。

你可以有所爱,也确实存在优秀的斜杠青年,但他们都是先把本职领域做好,再去扩展其他圈层。

树干挺拔了,自然而然会生出枝叶。当你还是一棵小幼苗,需要的是向上生长,过多旁支只会影响你的势能。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不然,你真的长不高。

找准优势,选择领域。一年,进入一个行业;三年,做出一定成绩;十年,保持学习,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

在一个专业持续发力,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其他的,全都会有。

二:抓住机会,抓住红利期

红利期,听着很专业一个词,其实就是机会。

当一个平台市场很大,而参与者很少时,恰恰就是它的红利期。

2015年,简书横空出世,那时不像现在这样广告乱飞,是个干干净净的写作圣地。大批写作者涌入,同时也有无数编辑和出版社蹲在那里,随时准备挖人。

2017年,我认识的一个自媒体人怀左学长,在简书更文,半年时间,成为签约作者。利用简书曝光率,成功扩大了自己的公众号规模。

不久,简书倒了。而微信公号格局已定,被收割的韭菜,已经割得所剩无几。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而今,是属于头条的鼎盛。算法推荐,不看粉丝数,只要质量高,就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是对一个写作新手和自媒体小白最高的福利。

而青云计划,也是目前最简单的变现方式。爆款文章,也有一定广告分成。

头条的红利期有多长,我不得而知,但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你需要自己去抓。

当然,我们不是只在风口,等机会变现。当你抓住一个机会时,它的隐藏能量真的太大,绝非变现那么简单。

站在高处,搭着平台的资源,你接触到更大的知识面,对行业信息更加敏感,视野格局都是前所未有的。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这些,会反哺你的认知,也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所以,落寞的日子,一定要默默积蓄实力,等机会到了,马上出手,快稳狠准地把机会拿下。

二者,缺谁都不可。

三:执行力是一切伟大设想的根基

想什么,你得去做,只有做出成绩,你的想法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天马行空。

一个人做得差不可怕,只要你有超强的行动力,即便做错了,我们也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去改。

而且在一次次精进的过程中,你不是木头,你会从中汲取经验,做得多了,也就不差了。

说到这里,我挺惭愧的,手习惯性慢于脑子,喜欢想,懒得做,到最后也只是想想而已。

记得之前看到书屋小伙伴分享的一句话,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就拿出你的潜力;当你没有潜力的时候,就拿出你的行动力。原话比这个要长,具体我记不清了,总之,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唯一的优势,就是你强大的行动力。

现在想来,如果当初我那些个想法,自己真的着手去做的话,想必现在早已是另外一幅光景。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年前,我许诺自己好好更文,争取拿下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的标签,却始终懒怠动笔。月度优质账号5000奖励,前提是当月涨粉500以上,曾经我觉得这个要求太高,我达不到。后来过年期间,一条微头条爆了,几万点赞,涨粉一千多,几乎配备好了所有的外部条件,想到当月要发满五篇原创文,我愣住了。

没记错的话,上个月我只写了一篇书评。

怪谁呢?说到底,只能怪自己。之前,兢兢业业写满5000字,去跟众多写作者角逐青云,那么累,我坚持了下来;而新年,提交人数大幅减少,助教说,只要审核,没啥大毛病,几乎都给过了。

而我,又晚了一步。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而今,考研在即,疫情一过,随时开学,我现在也是处于待命状态。假如,假如当初我能少玩一会儿,假如我能尽早把计划付诸行动,那么我今天的压力,也许真的会少很多。

运营了半年头条,马上也要说声再见了。互联网洗牌快得惊人,头条有那么多优秀的创作者,我望尘莫及,一年后,我回来是什么样的一番光景,难以预料。

我知道,到那时再次捡起来会很难。曾经,我想把“青云计划获奖者”的标签作为我最后收场的奖励,也算是善始善终。没成想,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终是让自己落了空。

难吗?真的不难。掌握了方法,只要你去做,可惜,我做了一个逃兵。

说到这里,心里还是隐隐的失落,没能圆满,会有遗憾。我自己血淋淋的教训,希望你们不要步入我的后尘,那种滋味儿,真的不好受。

想好了,一定去做。

四:传递你的价值

传递价值,这是我最新接触的思维。所谓传递价值,就是学会营销自己,让更多人知道你做的成绩。

一个好的产品,不一定有与之对应的市场,你需要营销和渠道,来减小它的阻力。

产品质量优良,这是它的创造价值,而营销和渠道,曝光给更多消费者,做的是传递价值。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产品如此,人也是一样。

你做了很多事,你不说,别人不会知道。你创造的价值,要懂得传递出去。

说白了,有时候人要务实,脸皮厚一点才好。

坦白讲,这一点我做得很差,不爱分享、懈于表达,在大佬面前,甚至都默默地不敢说话。平时有一点感想,自己写写就算了,除了长文,也不怎么公开发表。

至于成绩,更是我的敏感地带,发朋友圈都要慎重思虑一番,怕别人以为自己在炫耀,怕这些根本不值一提,会不会显得自己很爱秀,有什么都要晒一晒。

创造价值占三分,传递价值占七分。只有向外宣传自己,别人才能知道你的价值,一味闭门造车,就像待在安逸的圈子,没人进得去,只有你自己,好与坏,你自己知道。

你要相信,绝大多数人是有脑子的,他们会赏识一个有能力、积极进取的人。而喜欢蹲在朋友圈嘲讽别人的,一般都是自己日子不如意,他过不上想要的生活,同样对别人的进步嗤之以鼻。

这样的人,值得你在乎吗?我们活着,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的评价。

“能不能别逼我了,努力有用吗?”

比起脸面,还是成长重要。

当你把自己的作为悉数公开在大众面前,其实也在无形中打造自己的外在形象。你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尊敬,让人知道,你是个靠谱的、值得依靠的朋友。

更重要的,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见识更大的天地。同时,公开意味着透明化,带给你压力,扼杀你偷懒倦怠的借口。

毕竟,很多人都在看着你,你是大家的榜样,你凭什么不努力?

以后,多分享吧。不求成为一个社交达人,也无法立马忽视他人的评价,慢慢来,走出这个舒适圈,那你知道的、做到的,分享出去。

被笑话又怎样,想议论就议论,反正,我正在成长。

如果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那我,愿意直面它,坦然走过去。

把自己三分的创造价值,传递出去,使其最大化。做最好的自己,同样,这个最好的自己,要让更多人看到。

不出意外的话,这篇文章很快就会被我转发到朋友圈,以后,这样的分享还有很多,不刷屏,但我想说的,会努力说服自己发出来。

未来的日子,我不再沉默。我叫马小牙,一个大家都认识的马小牙。

最后: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努力要有,还要找对方向,好好做事,踏踏实实,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思维和认知。

愿你我,未来所有的努力,都能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