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怎麼數比較好?


首先一個問題:地球人現在是怎麼數數的?

小時候學過用單手從1數到10,學自哪裡,已經不記得了。經過網上的一輪檢索,我才發現,原來這還是一套很有中國特色的肢體語言:

(注意:“7”是拇指、食指、中指撮成鳥嘴形狀,無名指和小指收到掌心)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Chinese Style

之所以說中國這組手勢比較有特色,是因為其他國家還真不是這樣數的。拿跟我們比較近的日本來說,他們是這樣數的: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Japanese Style

你沒看錯!日本的手指計數,1到5跟中國是一樣的,但是6到10,就需要雙手齊上了。

歐美人是怎麼數的?拿美國人來說,跟日本基本類似,但是6到10,不是一隻手疊加在另一隻手上,而是兩隻手分開。

德國人跟美國人在數數時的主要區別是:“1”是從拇指開始,而不是從食指開始;但是到“4”的時候,拇指又收回去不用了(為什麼?因為無名指是人最不靈活的手指,你試試看伸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收攏小指,會發現是有一定難度的)。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German Style

既然說到肢體語言了,那手語裡是怎麼數數的?大致是這樣: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手語數數

手語更嚴密的地方在於,提供了“0”的標準手勢: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手語“0”

當然,國內手語有時候“10”也會用兩隻手來表示: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手語“10”


下一個問題:從剛才這些手勢裡能發現什麼?

首先,跨文化交流的時候,如果語言不通,使用肢體語言交流,也可能會出現誤解。

比如說,德國小哥Tony去買煎餅果子,煎餅攤老闆問他:你要加幾個雞蛋?

德國小哥手一伸:我要兩個蛋!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德國小哥:來套煎餅果子,加2個蛋

煎餅攤老闆一看這個手勢,心想外國人就是能吃,“誇誇誇”,給打了8個蛋。

其次,雖然各國習慣各不相同,但在形成自己約定俗成的手勢習慣時,都有幾點相同的考慮,包括但不限於:

  • 手勢需要容易比劃。“容易”的標準是,基本上所有手指健全的人,都能不經特殊訓練地輕鬆達成。所以對不靈活的手指(比如無名指和小指),只會存在非常少量的使用。
  • 手勢需要表達清晰沒有歧義。換句話說就是,不同數字手勢之間的區別,需要足夠大。所以這些手勢裡面,對單根手指的使用,基本上只有兩種狀態:這根手指伸出來了,或者這根手指沒有伸出來。而不會存在“這根手指的第二指節跟手指根呈90度角”這種指標。中國的“9”確實是手指彎曲的,但是也只有這一個手勢存在手指彎曲。所以只要看到手指彎曲就可以判定為是“9”,辨識度仍舊是足夠的。

回到開始的問題:一隻手最多能數多少?

這其實是一個編碼問題。但是在開始編碼之前,我想把問題修改成:使用什麼編碼方法,能讓一隻手完成清晰表達,從而構造出一種,有一定實用性的,數字手勢?

加這些限定就意味著能表達的數字會變少,但是如果不加限定,真的把“手指節之間夾角呈90度”或者“兩根手指之間張角45度”這種衡量指標加進來,實用性就比較低了。

怎麼編碼?有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是,腦暴出足夠多的、單隻手能做的奇葩手勢,然後賦予其意義。這就有點像構造象形文字了,雖然可以,但是會增加不少學習難度和認知難度。

第二種思路是:不去考慮單隻手,更細一點,去考慮單根手指。一根手指,可以清晰地表達出幾種不同狀態?

單根手指肯定可以表達的是:“伸出來/沒伸出來”的狀態。現行的各國標準手勢都對此有利用。

這是一個二進制編碼呀!用這個方法,單根手指的狀態有兩個:

  • 狀態0:手指伸出
  • 狀態1:手指回收

單隻手可以表達的數字,就是一個5位數的二進制。其取值範圍,最小是0,最大是31。

舉一些例子:(按從左往右的閱讀習慣,下圖都從左往右解碼)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拉個勾。二進制:00001;十進制:1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搖滾金屬禮。二進制:01001;十進制:9

用一隻手數數最多能數多少?

老鐵雙擊666。二進制:10001;十進制:17

手指是長在手掌上的,所以手指還可以附帶手掌的一個狀態:“手心朝向人/手背朝向人”。但是因為一隻手掌上的所有手指,都只能隸屬於同一個手掌朝向。所以加上“手掌朝向”這個狀態,並不能把2進制擴展到4進制,只能給2進制增加一位,將最大能表示的數值從31變成63。但是同時,這會引入另外一個問題是:手心向人/手背向人的不同,會引發“從左往右讀/從右往左讀”的閱讀順序切換,不太實用,所以不加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