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封蓋越久越好嗎?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

Wiil_wei


不同的角度看待蜂蜜封蓋時間

對於蜂蜜封蓋時間的看待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一個角度是從喜歡蜂蜜的人的角度,一個角度是從養蜂人的角度,三是蜜蜂的習性。

第一:喜歡蜂蜜的人

對於喜歡蜂蜜的人來說,很多朋友都深信老蜜營養好,含水量低,屬於上等蜂蜜,這是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被大量證實的,從蜂蜜的角度來說,理論上封蓋的蜂蜜就成熟,而成熟的蜂蜜一直在蜂群中,如果蜜蜂一直不吃,必然導致蜂蜜中的含水量大量降低,蜂蜜質量更好,這從邏輯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這個問題,蜂部落是這樣看的,其實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蜂群中存在數年老蜜的概率並不高,主要是蜜蜂的習性已經決定了這一點,而從營養的角度來說,雖然生活中很多朋友堅信蜂蜜時間越長越好,但是這並沒有相關權威的研究報告,所以蜂蜜在蜂巢中時間是不是越長越好,其實還是一個未知數。比如蜂蜜在蜂群中隨著時間遷移的營養變化是怎麼樣的,封蓋前和封蓋後的時間變化又是怎樣的,並沒有相關的研究證實,畢竟這是需要時間來消耗的,這樣的實驗可能需要幾代人的接力研究才能得到答案,所以目前擁有的各種結論,並不是研究的結果,僅僅是人們的猜測或者一些傳聞,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慎重考慮,蜂群中的蜂產品隨著時間遷移質量發生變化的並不是不存在,比如蜂花粉保存一年後營養損失過半,兩年以後幾乎沒有營養,而蜂王漿在自然狀態下就連保存一年都不可能,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高溫的地方甚至只能保存幾天,而蜂蜜具體是怎麼變化的,由於週期太長,並沒有權威的結論。

第二:養蜂人

從養蜂人的角度來說,如果說蜂蜜封蓋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蜂蜜質量越好,那麼這是毫無疑問的,讓蜂蜜長期保存,可以獲得高質量的蜂蜜,但是這樣的蜂蜜對於養蜂人來說可以說是致命的,如果以這樣的高質量蜂蜜來養家餬口,別說養家了,可能燙都喝不起,具體的原因我們可以從蜜蜂的習性來進行了解。

蜜蜂的習性

就蜜蜂的習性來說,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蜜蜂會讓蜂群中的封蓋蜜一直存在嗎?從目前對蜜蜂的研究來說,蜜蜂的世界處處透露出勤勞和節約,勤勞我們可以從蜜蜂的生產活動來看,比如幼蜂從事工作的時間,幾乎剛出巢房就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而老蜂則白天採蜜,晚上還要修築巢房,對於蜂蠟的利用更是多次重複利用,可以說整個蜂群中我們可以看到的處處都是蜜蜂的勤勞和節約。

對於蜂群中的封蓋蜜來說,蜜蜂對封蓋蜜的取食方式在實際養殖中真的很難觀察出來,因為養蜂人都需要把蜂蜜取走銷售,所以蜂群中根本不存在多少成熟老蜜,對於外界的蜂群中的成熟老蜜來說,究竟有多長時間,也是一個難以考究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點,蜜蜂採集的花蜜,並不是全年可以採集,而是在流蜜期採集,缺蜜期消耗,如果蜂群中的蜂蜜一直不取,對於養蜂人來說絕對是損失,蜜蜂的習性決定了這一點。

第一:蜜蜂自我消耗

根據現在的研究證實,如果蜂群中蜂蜜充足,則蜜蜂採蜜能力降低,會出現懈怠的情況,這很顯然是降低了蜂蜜的產量的,對於養蜂人來說並沒有好處,正如意蜂養殖中採用輪番採蜜的方式可以獲得大量蜂蜜的情況一樣,雖然質量不好,但是蜂群中由於儲蜜較少,時刻給蜜蜂造成缺蜜的危機感,蜜蜂採蜜積極,可以採集更多的蜂蜜,這個結論已經被大量的養蜂專家經過實驗證明,勤取蜜的確是提升蜂蜜產量的可靠方法,但是要注意保證質量。

第二:產生分蜂熱

在蜂群中蜂蜜充足的情況下,實際上蜜蜂需要的是花粉,只要外界花粉多,蜜蜂就能培育大量的幼蟲,而蜜蜂是具有分蜂習性的,在蜂群中蜂多蜜足的情況下,大量的巢房被佔據,最後的結果就是蜜蜂大量分蜂,最後蜂群群勢越來越小,在蜂群對蜂蜜的消耗跟不上的情況下,必然導致蜂群群勢下降,防禦能力差,最後蜂群被其它敵害消滅或者由於群勢下降自然衰敗,所以從這點來說,蜂群中長期有充足的封蓋蜜,並不是好事。

第三:取不到蜂蜜

這種情況主要是對於蜜源不是很充足的地方而言,如果外界蜜源不是很充足,那麼結果就是蜜蜂在外界蜜源充足的情況下勤採蜜,而在外界蜜源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大量消耗蜂群中的儲蜜,最後蜂群中的情況是蜜蜂在流蜜期儲蜜,在缺蜜期消耗掉,我們看到的封蓋蜜,可能就算過了幾十年也是新蜜,並不存在我們所謂的老蜜,而蜜蜂是不是能夠在蜂蜜充足的情況下維持這麼多年,這是值得考究的。

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

在實際養殖中,一般我們要求取成熟蜜,但是並不是封蓋時間越長越好,要綜合我們實際的養殖來看,所以在實際養殖中,一般只要蜂蜜全部封蓋後即可取蜜,如果我們想要蜂蜜成熟度更高,可以在蜂蜜全部封蓋以後一個周左右取蜜,這樣的蜂蜜已經算是較好的蜂蜜了。


蜂部落


蜂蜜封蓋後就基本成熟了,就應該取出來,並不是越放越好。

蜜蜂採集花蜜混入消化酶,促使蔗糖轉換成葡萄糖,也增加了酶類,提高蜂蜜營養價值。然後再通過翅膀扇風,排出花蜜中多餘的水分,使水分含量低於百分之二十以下,就成為合格蜂蜜,就可以封蓋保存了。在氣候乾燥的地方,封蓋蜂蜜水分會達到百分之十八左右,而潮溼地區水分含量高些。


蜂蜜之所以營養價值高,並不是其中的糖類,關鍵是含有其他營養元素,比如,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氨基酸類,酶類等成分,新的研究證明,蜂蜜含有180餘種不同物質成分。

其中,蜂蜜中的活性物質容易流失,芳香物質容易揮發,酸類,酶類也會隨著時間而變質,這樣營養價值就會降低了。這些營養元素的流失不僅會使營養價值降低,放置久了的蜂蜜花香味道也少了,喝起來味道也差得多。方向物質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充分,能給人以愉快感,有增進食慾,舒緩情緒的功效。所以。放置久了的蜂蜜口感會差,而且營養價值也在降低。


如果儲存蜂蜜巢脾使用時間長了,有其他蜜粉物質殘留,長期封蓋保存的蜂蜜也會沾染其他蜜粉味道,可能失去原有花蜜的純正味道。那些儲存在蜂巢時間比較長的土蜂蜜,就難以品嚐出原來的花蜜香味,就是因為儲存時間長了的緣故。

蜂蜜不是釀酒,儲存長就味道更好。當蜜蜂釀造完成已經封蓋以後,營養價值就是最好的了。再繼續保存,只會使味道變差,營養元素流失,根本沒有任何好處,也不可能是營養價值增高。

所以養蜂人發現蜂蜜釀造成熟封蓋以後,及時去出來才是最好的,越新鮮的蜂蜜越好喝,營養價值也更高。


追花精靈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蜂蜜封蓋越久越好嗎?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

蜂蜜封蓋,本質上代表蜂蜜已經成熟,可以取蜜了,這也是目前活框養蜂的取蜜標準。但蜂蜜封蓋並不代表成熟就停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蜂蜜還會繼續成熟。我們在取巢蜜的時候,會先將裝有巢蜜的繼箱或淺繼箱搬回庫房中,將上下重疊的箱子稍微錯開一定角度,讓巢蜜繼續散發其中水分,以促使蜂蜜進一步成熟。放置一段時間後,再包裝出售,否則在包裝物上容易形成水汽而影響銷售。又比如說: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一年只取1-2次蜜,這些取出來的蜜,大多封蓋已久的高濃度成熟蜜,基本可以達到42-43波美度,這樣的蜜,在陰涼條件下放置多年也不會發酵,才能算是真正的天然成熟蜜。所以,如果想要生產高濃度,高品質蜂蜜,那麼蜂蜜封蓋越久越好。但是在活框養殖中,這個操作較難實現,蜂蜜封蓋了不取蜜,不僅僅會影響產量,還會促使蜂群產生分蜂熱。因此,我比較建議,蜂蜜封蓋後在巢房中多儲存幾天再取蜜。

當然,能否取高品質的蜂蜜,不僅要看地區及產蜜期的時間、氣候,還要看生產方式,不能僅看封蓋與否。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蜂蜜封蓋仍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指標。

一、蜂蜜封蓋越久越好

1、蜂蜜有後熟過程

蜜蜂將外界採集回來花蜜進行初步加工,在含糖量達到60%左右時,便被不斷轉儲於各個巢房之中,當花蜜中的水分進一步蒸發,糖分濃度達80%左右時,工蜂泌蠟將其封上蠟蓋,代表花蜜已經被釀造成蜂蜜。但蜂蜜封蓋後,其中含有的多糖、雙糖,在酶的作用下還會繼續降解,至某一含量才穩定下來,同時封蓋蠟也不是完全不透氣的,這點可以從封蓋子上可以看出,若完全不透氣,封蓋子就不會存活了。因此,我們把蜂蜜所含有這樣的變化過程,稱為蜂蜜後熟,而這個過程所需時間,稱為蜂蜜的後熟過程。

2、、蜂蜜後熟機理以及後熟環境

(1)酶是蜂蜜後熟的關鍵要素。其中,蔗糖轉化酶又是導致蔗糖繼續降解的關鍵,當然,酶促進生化反應速度還與密度、酶含量、酶活性等密切相關。酶活性又和溫度密切相關。它們都直接關係到蜂蜜後熟期的長短。若就酶含量而言,蜜液中的酶含量越高,後熟速度越快。反之,蜜後熟速度越慢。

(2)受到蜜蜂調節的蜂巢環境,是蜂蜜後熟的最佳場所,尤其是使用隔王板後進行分區飼養群的無王區,便是蜂蜜後熟的理想場所;另外疊加繼箱或淺繼箱,使蜂蜜在蜂巢內的停留時間進一步延長(主要減緩產生分蜂熱的時間),對於蜂蜜後熟極為有利。

(3)將取出來的蜂蜜密封好,放置在溫度30度左右,相對溼度50%左右,避光環境下,也有利於蜂蜜後熟。

二、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

目前認定蜂蜜成熟的標誌是:蜂蜜封蓋。一般來說中蜂儲蜜的封蓋速度較意蜂快,但若要等待大面積貯蜜都封上蠟蓋,仍需較長時間。這在流蜜期短而集中的地區,對於手中可貯蜜巢脾不足者,都會因等待而失去多生產蜂蜜的好時機。因此,可以在部分蜜房已完全封上蠟蓋,多數蜜房開始封蠟蓋(即封蓋口還有沙眼時)取蜜,則蜂蜜的成熟度與產量,皆能兼顧。另外,在流蜜期長,近期天氣狀況良好,在不發生分蜂熱的前提下,儘量讓蜂蜜全部封蓋,並保留一段一時間後再取蜜。實踐也證明,封蓋後的蜂蜜,每遲一天取蜜,取出來的蜂蜜濃度更高,品質更好。

以上是我對問題“蜂蜜封蓋越久越好嗎?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多年養蜂過程中實踐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喜歡的朋友,還請給個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分享自己經驗的動力,希望能通過分享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梅州石扇金柚


蜜蜂是甜蜜事業的釀造者、加工者。自然界中只要有花開,就有蜜粉,蜜蜂就會出巢採集。除了供蜜蜂自己食用外,把多餘的部分經過多次釀造混入蜜蜂自己的消化酶,把花蜜中的蔗糖經過酶的作用轉化為葡萄糖。

蜜蜂的腦袋是非常聰明的,小蜜蜂,大智慧。蜜蜂對溫度、溼度、水份是非常敏感的。此時的蜂蜜蜜蜂認為還沒有達到貯藏的標準,水份大,就容易發酵變質。所以蜜蜂就啟動它的通風系統,幾十只蜜蜂排在巢門口利用自己的翅膀快速振動,使巢箱裡的空氣加速流動。從而帶動蜂蜜裡的水份排到巢箱外。使蜂蜜的水份達到20%以下,符合貯藏標準。然後封上蠟蓋。以利保存。

蜜蜂把蜂蜜封蓋是為了自己在外界沒有花蜜可採或越冬時食用。是蜜蜂自己的儲備糧食。我們從蜜蜂自己認為封蓋蜜是成熟蜜,在一個週期年內封蓋蜜是不會變質的。

那麼蜂蜜封蓋越久越好嗎?我們從現實中來看,封蓋蜜脾在蜂群中最多能保存一年。然而在實際中一般養蜂人最多能達到6個月就算不錯了。我養蜂蜜蜂一年四季主要吃蜂蜜。在主要蜜源甩點蜂蜜外,留一半蜂蜜供蜜蜂食用。很少喂白糖。我做過試驗在巢箱中蜜脾足夠多的情況下,封蓋蜜脾是可以保留到下一年採蜜期的。然後取出來吃,那個味兒和甜度要比剛封蓋的味兒濃,甜度大。這就說明封蓋蜜是越久越好。但是能久到多少?那可就不知道了。咱也沒有做過更多的試驗。

有些蜂蜜剛封蓋就達到了甜度、味濃的標準了。有些蜂蜜就不行,雖然水份降到20%以下了,能封蓋了。但是甜度和濃度還需要有個後熟的過程。打個比方,秋天紅薯成熟了,農民們刨回去如果馬上煮熟吃肯定不甜。如果放置一段時間,讓它有個後熟過程然後再吃甜度就增加好吃了。有的花蜜可能存在這一現象。只是人太貪婪利益驅使,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就食用了。

在實際養蜂中每個養蜂人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也沒有必要把封蓋蜜脾儲存的越久越好。只要封蓋蜜脾達到60~70%就燒高香了,這樣的蜂蜜割掉蠟蓋取出來的蜂蜜肯定是成熟蜜好蜜了。養強群取熟蜜是養蜂王道。見蜜就取和取稀蜜輕鬆不費力,經濟效益高。孰是孰非,無需評說。蜂蜜封蓋水份達到20%以下,在蜂群裡不需要保留多久即可取蜜。在主要蜜源期,為了多產蜜,蜜蜂能有儲存蜂蜜的空巢脾,封蓋達到60~70%就能取蜜了。

以上就是本人對題主提出問題的回答,如有不妥請斧正。


三農孺子牛


感謝提問:對於蜂蜜是不是封蓋越久越好?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首先了解蜂蜜是如何釀造的,蜜蜂採集回來貯存在蜜巢裡,經過怎樣的釀造過程後小蜜蜂才會在上面封上蓋子。

蜂蜜的釀造過程

蜂蜜是蜜蜂在流蜜的植物上採集回來,貯存在蜜巢裡,所含水分含量較高,通過蜂巢裡的溫度,以及蜜蜂扇翅的輔助,蒸發掉大量的水分,在留蜜期間,只要打開蜂箱,經常看到蜂箱裡面有許多水珠,這就是蒸發出來的水分,蜂蜜中的水分大量被蒸發掉之後,蜜蜂就會在蜜巢上封上一層蓋子,讓蜂蜜繼續醞釀。

蜂蜜封蓋越久越好嗎

可以這麼說吧,買到的蜂蜜封蓋時間通常情況下是不會超過一年的,從蜂農的角度來說,一群蜜蜂在流蜜期,貯存到大量的蜂蜜,在經過封蓋成熟後,蜂農肯定會取出蜂蜜,拿去變現,因為這是養蜂人主要的收入來源,讓蜂蜜在蜜巢裡存放時間再長,並不會讓蜂蜜的價格有所增高,所以蜂農基本上一年當中,取蜜一到兩次。

按照正常來說,蜂蜜確實是封蓋時間越久越好,封蓋時間達到一年以上的,取出來的蜂蜜色澤上都會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挖也蜜蜂的時候,偶爾會取到時間比較長的蜂蜜,無論是樣子還是口感,那真的沒得說,之前蜂蟲蟲曾做過測試,就是在一群蜜蜂裡,拿出一張新巢脾,在貯蜜區提取兩種不同的蜂蜜,一種是剛封蓋的,另一種還未封蓋,最後在拿出一張老巢脾,在上面提取一點封蓋時間將近一年的蜂蜜,在測試三種不同階段蜂蜜的波美度,結果是未封蓋的蜂蜜波美度是38°,剛封蓋的是40°,封蓋近一年的是42°,所以說蜂蜜還是封蓋時間越久就越好,前提是不作假。

蜂蜜封蓋多久可以取蜜

按照正常情況,蜂蜜封蓋時間達到半個月,便可以取蜜,尤其是養意蜂的,在追花奪蜜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封蓋到這個時間就取蜜了,因為意蜂產蜜量高,取蜜比較頻繁,而中鋒的話,取蜜就沒那麼頻繁了,通常在每年五月間左右,和十月左右,其他時間取蜜的比較少,當然還需根據當地蜜源情況而定。

總結:對於購買蜂蜜的人群來說,都希望買到的蜂蜜是貯存在蜜巢裡時間長久一點的,這樣的情況在現在真的很難出現,這也是很正常,因為蜂蜜的價格行情實在是亂,假蜜滿天飛,真蜜又難賣,每斤蜂蜜的價格可謂是天差地別啊,同樣是蜂蜜,價格從二三十元一斤到一兩百元一斤,誰都說自己的是純蜂蜜,購買蜂蜜的人會抱怨現在難買到真蜂蜜,而養蜂人同樣也在抱怨,真蜂蜜賣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