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唐代初期,西域的景教進入中國境內傳播。

景教原名“經教”。景教經典《序聽迷詩所經》:

“其人見如此,亦為不信經教”。


不知何時改稱景教。大約在元明之交,景教在中國消失。

400年前的明末,在陝西發現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有人懷疑該碑的真實性。我以為,該碑應該是可靠的。

“波斯經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史載明確。《唐會要》卷四十九:


大秦寺
  貞觀十二年七月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波斯僧阿羅本,遠將經教,來獻上京。詳其教旨,元妙無為,生成立要,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廿一人。
  天寶四載九月詔曰: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修其本。其兩京波斯寺,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府郡置者,亦准此。


儘管我們無法知道“經教”何時更名為“景教”(據景教碑,更名景教是自己的行為),重要的有兩點:第一,唐代官方起初稱之為“波斯”教,後正名為“大秦”教;第二,官方認定其教義與道教相通。

必須注意的是,景教碑碑文的內容、圖案,與現行基督教教義嚴重不符。如果該碑是明末偽造,斷不至於如此。

事實上,明末以來的基督徒學者,一直在以種種努力,試圖填補該碑留下的一個個深坑(見後詳述)。

基督徒李之藻、徐光啟一看到碑上的十字圖案,便稱為“十字架”。民國時期的幾位基督徒“大師”,更是不惜顛倒黑白,宣稱景教是基督教的某一派。

舉個例子。史載,唐代僧人崇一,因替唐玄宗的長兄看好了病,受到玄宗的褒獎。據此,民國著名的基督徒學者陳垣先生,為了實現一個循環論證(基督教傳教士多能治病且教堂與醫院相伴景教傳教士大都是醫生故而基督教傳教士行醫歷史悠久),在《基督教入華史》宣稱,查遍“高僧傳”後發現:


“在(佛教)僧中一字輩極少。唐代曾有以一置之名上者(筆者注:即名一X),如一行等,然以一列下者(筆者注:即名X一),則遍找不得。”


陳垣先生“遍找不得”,我卻一找就得。翻開《宋高僧傳》目錄,專門列傳的佛僧,便有:道一(卷十)、如一(卷十九)、智一(卷二十九)。

陳先生依靠公然說謊,便成功地證明了:“崇一乃景教僧無疑”。

按既定的意識形態做文章,真是害死人。現代諸多學者,在研究景教時,大多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首先以景教即基督教為前提,再搬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罈罈罐罐,居高臨下地打開手電筒,洋洋灑灑地信口開河。如今,景教就是基督教的聶斯托利派,幾乎成了鐵板釘釘的定論了。

如此不靠譜的“學術成果”,是建立在一個荒唐的假設之上的:現行的“西方歷史”和基督教歷史,都是絕對可靠的。

事實絕非如此。

一、唐代朝廷為什麼青睞景教?

如前所述,因為在唐太宗君臣看來,景教教義與道教時基本一致的,所以,景教一進入中國,就受到唐太宗的肯定和支持。

更有意思的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宗周德喪,青駕西升。巨唐道光,景風東扇。”


景教徒的這16個字,意思非常明白:景教乃“老子化胡”的結果,如今不過是迴歸故土。

唐代以道教為國教。景教,既然是老子化胡而誕生的宗教,唐朝廷當然要高度重視,事實也確實如此,用今天的話來說,朝廷給錢、給政策、給待遇,積極扶持景教。景教在唐朝享受的種種榮耀,在景教碑中已有詳述,這裡不再贅述。

景教徒的說法,絕不是為了討好唐朝廷編造謊言。

我們稍加研究,就能發現,景教教義的核心,從創世紀到哲學基礎,確實是濃濃的中國風。

1、中國風味的“創世紀”

與《舊約全書》的“創世紀”完全不同,景教經典中的創世,沒有耶和華造天地,沒有亞當、夏娃,而是地道的中國風味,以天地人三才歸一為三一。

《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萬物,然立初人”。


“真主無元,湛寂常然,權輿匠化,起地立天,分身出代,救度無邊。日升暗滅,鹹證真玄。……道惟廣兮惟密,強名言兮三一。”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


“無上諸天深敬嘆,大地重念普安和。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羅訶。”


《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


“時景通法王端嚴進念, 上觀空皇, 親承印旨,…… 即宣玄化匠帝真常旨:無元, 無言,無道, 無緣, 妙有非有, 湛寂常然。吾聞太阿羅訶開無開異, 生無心浼, 藏化自然, 渾元發無發, 無性, 無動。靈虛空置, 因緣機軸, 自然著為象本, 因緣配為感乘, 剖判參羅,三生七位,浼諸名數, 無力任持, 各使相成, 教了, 返元真體。夫為匠無作, 以為應旨順成,不待而變,合無成有, 破有成無, 諸所造化, 靡不依由, 故號玄化匠帝、無覺空皇。隱現生靈,感之善應; 異哉靈嗣, 虔仰造化。迷本匠王, 未曉阿羅何功無所衒, 施無所仁, 包浩察微,育眾如一。”


顯然,基督教的“創世紀”和基本的哲學基礎,統統是後來才演繹出來的。

2、撒旦竟然是“智慧”

這個世界本來好好的,又為什麼會亂糟糟的呢?都是智慧惹的禍!

如何才能變好呢?絕聖棄智!

《道德經》:


“大道廢,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原來,景教中的撒旦,也是“智慧”!我們不妨再比較一下。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匠成萬物,然立初人;別賜良和,令鎮化海。渾然之性,虛而不盈;素蕩之心,本無希嗜。洎乎娑殫施妄,鈿飾純精。間平大於此是之中,隙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競織法羅:或指物以託宗,或空有以論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智慮營營,思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


《志玄安樂經》:


“一尊彌施訶,曰:‘妙哉斯問!妙哉斯問!汝當審聽,與汝重宣,但於無中,能生有體;若於有中,終無安樂。……但當安心靜住,常習我宗,不安求樂,安樂自至,是故無中,能生有法。’……四種勝法。云何四種:一者,無慾, ……二者,無為, ……三者,無德, ……四者,無證,……”


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景教採用得很到位,《志玄安樂經》:


“彌施訶又告岑穩僧伽,及諸大眾,曰:‘……岑穩僧伽!此經如是,能令見在,及以未來,有善心者,見安樂道,則為凡聖,諸法本根,若使復有,人於此經文,聞說歡喜親近,供養讀誦受持,當知其人及祖乃父,非一代二代,與善結緣,必於過去,積代善根,於我教門,能生恭教,因茲獲佑,故懷願樂。譬如春雨,霑灑一切,有根之物,悉生苗牙,若無根者,終不滋長。岑穩僧伽!汝等如是,能於我所,求問勝法,是汝等數代,父祖親姻戚善, 尤多轉及於汝’。”


4、崇拜東方

因為“暘谷來威”,崇拜太陽,所以崇拜東方,這才是十字“判四方”的意義所在(見下文)。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

《至順鎮江志·大興國寺碑文》:


“教以禮東方為主,與天竺寂滅之教不同。且大明出於東,四時始於東,萬物生於東。……一生生之道也,故謂之長生天。”


敲“木魚”、拜東方的原因,是基於中國哲學之“萬物生於東”、東方為“生榮之路”。

崇拜東方與太陽,是道家的傳統,也是中國文化培育出來的東方草原的傳統。自“夏后氏之苗裔”匈奴以來,直至蒙古無不如此。


《漢書·匈奴傳》曰:


“單于朝出營,拜日之始生,夕拜月。”

《周書·突厥傳》曰:


“可汗恆處於都斤山,牙帳東開,蓋敬日之所出也。每歲率諸貴人,祭其先窟。又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天神。”



二、基督教誕生於何時、何處?

按現行說法,古羅馬的屋大維時期,耶穌出生在伯利恆,後世把耶穌的誕生年定為公曆的紀元,而耶穌的誕辰日今稱為“聖誕節”。

按現行說法,在耶路撒冷,耶穌被逮捕,羅馬帝國的總督下令,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比如,在古羅馬史學家塔西陀《編年史》也提到了:


“那個使他們有基督徒稱號的人----基督,已在提庇留時期,為巡撫所殺。”


圍繞耶穌的出生、死亡,與羅馬帝國的皇帝和大小官員相關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

眾所周知,中國史籍中的大秦就是古羅馬,早已寫入史書。

事實上,古羅馬帝國純屬子虛烏有,大秦與古羅馬也毫無關係。在《大秦考:可能是中國人創建的國家,與羅馬無關》《程碧波:紋明,從舊地圖與中國古文獻研究大秦(2.0版)》中,已有論述,不再贅述。

無疑,與基督教“起源”相關的什麼羅馬帝國的猶太省、總督、大小官吏,純屬子虛烏有的天方夜譚。

那麼,耶穌是何時、何地的人?

關於耶穌的出生、死亡,在景教文獻中,都有所記載。

關於耶穌的出生,《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來貢。”


又,《序聽迷詩所經》:


“天尊當使涼風向一童女,名為末豔,涼風即入末豔腹內。……末豔懷後產一男,名為移鼠。父是向涼風。有無知眾生即道,若向風懷任生產。但有世間下,聖上放敕一紙去處,一切眾生甘伏據。此天尊在於天上,普署天地,當產移鼠。迷師訶所在世間,居見明果:在於天地,辛星居知在於天上,星大如車輪,明淨所,天尊處,一爾前後,生於拂林園烏梨師斂城中。”


關於耶穌的死亡,《一神論》:

“(彌師訶)為此自向拂林……執法上懸高,於彼時節,所以與命,地動山崩,……石忽不他所以,拂林向石國伊大城裡,聲處破碎……”


可知,耶穌生於拂林,死於拂林

那麼,耶穌是什麼時期的人物呢

景教文獻一再強調拂林、波斯,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致的推測。

據中國歷史文獻,漢朝時,統治西亞大部,疆域西達地中海的國家,是安息。之後,波斯接收了安息的地盤。

根據《魏略》可知,三國時,安息尚在,波斯未興。波斯的興起、安息的衰亡,發生於南北朝時期,即公元400年之後。

《魏書》:


“先是,朝廷遣使者韓羊皮使波斯,波斯王遣使獻馴象及珍物。”(《于闐傳》)


“波斯國,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條支國也。……神龜中,其國遣使上書貢物,雲:"大國天子,天之所生,願日出處常為漢中天子。波斯國王居和多千萬敬拜。"朝廷嘉納之。自此每使朝獻。”(《波斯傳》)


在《魏書》中,安息國淪落為蕞爾小國,即後來的“安國”了:


“安息國,在蔥領西都蔚搜城。北與康居,西與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去代二萬一千五百里。”(《安息傳》)


南北朝之後,西亞地區,成了波斯的天下。

耶穌誕生於拂林,而拂林作為一個國家,正式出現於中國史冊,似在《隋書》,如:


“波斯國,都達曷水之西蘇藺城,即條支之故地也。……西去海數百里,東去穆國四千餘里,西北去拂菻四千五百里,……”(《波斯傳》)


“發自敦煌,至於西海,凡為三道,各有襟帶。北道,從伊吾,經蒲類海鐵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國,達於西海。”(《裴矩傳》)


《隋書》為唐初魏徵主持編撰,可知拂林的出現,最早是在南北朝晚期。

有趣的是,在《唐會要》、兩《唐書》中,均將拂林、大秦混為一談,但是,地理位置均與《隋書》所載以致:在波斯的西北。

按史書記載,隋唐以前的大秦,位於今埃及和紅海兩岸的廣大地區;隋唐以後的大秦與拂林為同一地區,在波斯西北,大致在今黑海西部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的慧超在《往五天竺國傳》寫到:

“(大食)彼王不住本國,見向小拂臨國住也。為打得彼國,彼國復居山島。處所極牢,為此就彼。……又小拂臨國傍海,西北即是大拂臨國。”

《新唐書·大食傳》:

“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國。北距突厥可薩部,地數千裡。有五節度,勝兵萬人。土多禾。有大川,東流入亞俱羅。商賈往來相望雲。”


《唐會要》卷一百:


“又案賈耽四夷述雲,……其奚深後有摩訶末者,勇健多智,眾立之為王,東西征伐,開地三千里,兼克夏臘,一名釤(音所鑑反)城。”


在大食與西北的大拂臨國之間,還有一個“小拂林”。這個小拂林就是苫國、“夏臘”(希臘),位於敘利亞至土耳其一帶。

由此,關於耶穌生活的年代和地區,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如果大秦作為耶穌的出生地,那麼,耶穌生活的年代,一定在公元400年以後。

2、如果大小拂林作為耶穌的出生地,那麼,耶穌生活的年代,應該在公元550年以後。

3、耶穌的出生地,有三種可能:黑海西部地區、敘利亞地區、今埃及和紅海兩岸的廣大地區。


三、唐代時,“基督教”尚未正式誕生

根據景教文獻,可以證明,直到唐代中晚期以前,仍不存在“基督教”。因為,連十字架是個什麼東西、耶穌是怎麼死的,都沒有統一的說法。

如果硬要說這時候已經有了一個“聶斯托利派”,那必然是荒唐的、憑空杜撰的。

1、十字不是“十字架”

景教的“十字”,與基督教的殺人刑具十字架風馬牛不相及;也就是說,景教“沒有耶穌基督最易被識別的標誌,聖子在十字架上蒙難的形象。”

“十字”,在景教中確實是很神聖的東西。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判十字以定四方,……印持十字,融四以合無。”


元代《至順鎮江志·大興國寺碑文》:

“十字者取像人身,揭於屋,繪於殿,冠於首,佩於胸,四方、上下,以是為準”。


可見,景教的十字,是阿羅訶為人類指明天地、四方的“工具”。

分清了四方,於是有了“四天下”。

《一神論》:


“但四天下,長令念善,願成好者,一是也。四天下思惡,迷惑眾人,是墮惡道者,惡魔也。”


在景教的十字正中,均有或圓或方的圖案。據此分析,大體是:以阿羅訶中心,分別天地東南西北。所以,十字高度神聖。

深入分析,這樣的“十字”,不正是中國風味的東、南、西、北、中“五行”麼!

事實上,稍加註意,就會發現,出土的景教器物上的十字,統統不是“十字架”(見附圖)。

2、耶穌是綁在木頭上死去

《馬太福音》說:


“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當時、有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


但是,在景教經典中,並非如此。

《序聽迷詩所經》:

“其日,將彌師訶木上縛著五時,是六日齋,平明縛著,及到日西,四方暗黑,地戰山崩,世間所有墓門並開,所有死人並悉得活。”


《一神論》:

“(彌師訶)為此自向拂林……執法上懸高,於彼時節,所以與命,地動山崩,……石忽不他所以,拂林向石國伊大城裡,聲處破碎……”


耶穌不是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被高高地綁在木頭上面的。

毫無疑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這樣血腥的故事,是後來演繹出來的。

3、崇拜太陽

景教之名,當主要來自太陽崇拜的教義。“懸景日”、“登明宮”、“亭午升真”。《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懸景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悼慈航以登明宮,含靈於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升真。”


升真,也選在太陽高懸的正午時刻。

“景”,就是普照三界,使人們真性不迷的太陽。《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幢記》:


“建茲幢記,鐫經刻石,用尉亡妣安國安氏太夫人神道及亡師伯和,願景日長懸,朗明闇府,真姓不迷,即景性也。”


十字中,常有太陽圖案。景教流行中國碑頂部中心圖案就是太陽。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國有僧結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暘谷來威,月窟畢萃”。可見,在景教徒看來,日、月也是有靈的。

景教徒把阿羅訶喻作太陽。《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幢記》:


“我無元真主匠帝,海而畜眾,類日月輝照,五星運行……”


四、大量吸納佛教道教因素

不僅借用大量的佛教概念,甚至連耶和華(阿羅訶)也來自於佛之梵語阿羅訶(應供,應於人天之供養)。

1、世界的構成

《一神論》:


“以此故,知一切萬物,並是一神所作。可見者不可見者,並是一神所造。……無天樑柱,天得獨立。……人見在天地安置處,人亦無安置處,因此道是無安置處,安置為是水上安置。水何處安置?風上安置。……由是神力,天地不敗。……有可見,則是天下從四色物作,地、水、火、風,神力作。……魂魄神識是五蔭所作,亦悉見,亦悉聞,亦言語,亦動。”

這基本是照抄佛教教義。

2、採信六道輪迴

《序聽迷詩所經》:


“天尊常在靜度快樂之處,果報無處不到。……人身到大,亦合眾生等思量,所在人身命器息,總是天尊使其然。眾生皆有流轉,關身住在地洛。……善有善福,惡有惡緣。……人常作惡,及教他人惡,此人不受天尊教,突墮惡道,命屬閻羅王。……眾生若怕天尊,亦合怕懼聖上。聖上前身福私。……不多此三事:一種,先事天尊;第二,事聖上;第三,事父母。為此普天在地並是父母行。據此,聖上皆是神生。今世雖有父母見存,眾生有智計合怕天尊及聖上,並怕父母。好受天尊法教,不合破戒。”


《一神論》:


“魂魄神識是五蔭所作,亦悉見,亦悉聞,亦言語,亦動。……胎中不住,所以知在先母胎中生。……為如此,生能修善種果報,彼天下須者,皆得在此天下種於後去。”


3、崇拜蓮花

各個碑刻中,要麼蓮花捧十字,要麼天尊手握蓮花。蓮花於佛教的價值,無需多說。

如果起源於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以蓮花為聖物,那才是咄咄怪事。

4、僧人削頂、燒香、給神像上貢品

與出家的基督徒禁止剃頭絕然相反,《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存須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

景教僧人與佛門僧人一樣,都是削頂剃髮的。

景寺燒香,《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代宗……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

“ 香以報功,仁以作施。”


上香,是景教僧人的必修課。

景寺給神像上貢品,《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象,來獻上京”。

“七日一薦,洗心反素”。


阿羅本是帶著經書、神像來到長安的;他們每七天給神像更換一次貢品。

5、禁殺生吃肉

基督教不僅不禁止殺生,而且,耶和華說他造一切動物就是給人吃的。後來有所戒律:兩個腳丫子的動物不能吃云云。《舊約·創世紀》中耶和華還吃烤肉;《新約·約翰福音》中耶穌還幫助打漁,並與弟子們一起以魚為早餐。

景教不是這樣的。

《序聽迷詩所經》:


“第五願者,眾生自莫殺生,亦莫諫他殺。所以眾生命共人命不殊。”

“莫使眾生殺祭祀,亦不遣殺命……吃肉啖美”。


《一神論》:


“如憐一切眾生,見在天下,憐敏畜生,一神分明見。天地並一神作,由此處分”。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


五、結語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自西域徵調軍隊平叛。《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提到的景教僧人伊斯,便是奉命而來並立功:


“始效節于丹庭,乃榮名於王帳。”


可見直到此時,景教的教義依然如此。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

1、直到唐朝時,基督教遠未成形,尚處於大量學習中華智慧和借鑑各方宗教教義的階段。

2、可以肯定,基督教正式成為擁有成熟教義的宗教,一定是在唐朝以後的事情。


附:出土景教“十字架”

出土的景教十字器物、圖案,或構天圓地方寓意,或為天地八極(八芒)之形象,均為典型的中國風味。

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上的十字圖案

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洛陽出土的唐代景教經幢,中間為十字圖,左右兩幅為道教飛仙或佛教飛天


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元代赤峰瓷碑,蓮花托起十字圖案

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明末發現於泉州的碑刻圖案,形式與赤峰瓷碑大同小異,但正中間為太陽

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元代銅牌,顯而易見的是:十字判四方。

正中四方圖裡是萬字符,四方之外是圓形,可以聯想到天圓地方。

道教衍生景教,唐代以後,景教發展為基督教

元代金屬牌,則表達出天圓地方、四方八極、光照八方的概念;四個鳥頭即赤烏(太陽)

( 生民無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