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不要給爺爺奶奶帶?

平常心00平常心


如果自己可以帶,那強烈建議不要給爺爺奶奶帶,因為:

1、爺爺奶奶沒有義務。

孩子是自己生的,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爺爺奶奶的責任。

如果爺爺奶奶已經退休,那就好好享受晚年,去做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情。

爺爺奶奶對孩子教育最大的意義,不是幫兒女照顧他們的孩子,而是不管什麼時候,都能讓自己過得很精彩,這是給予兒孫最大的精神力量,也是老年人對社會的最大貢獻之一。

2、教育觀念容易發生衝突。

每個人的觀念會受到過去的經歷,以及現在持續學習的影響。

我們和父母一輩,不管是曾經生活的經歷,還是對新知識的接受和領悟,都有比較大的差別。

所以如果你對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規劃、期待和認同的教育理念的話,跟父母就很容易發生衝突。

而且最後可能老人沒有從長遠上幫上忙,反而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糾正孩子不好的習慣,得不償失。

3、老人帶孩子的立場跟父母自己帶孩子的立場不太一樣。

雖然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

但是父母自己帶孩子,更多的是考慮希望孩子獲得成長,以後有足夠的能力去外面闖。

而老人帶孩子,還有一層壓力是,要給自己的孩子一個交代,首先把孩子安全完整的交還給孩子的父母。至於以後孩子長大會怎麼樣,老人可能不會考慮那麼遠。

而且如果老人沒有自己的價值感的話,在跟孩子相處時容易包辦代替,因為在他們看來,做得越多才越能體現他們的價值。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是阻礙和傷害。

4、老年人精力有限,反應變慢

孩子精力旺盛,出去玩的時候老人追不上,怕發生危險,或者由於體力不支,可能沒法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果老人沒有更好的方式來陪伴和引導,可能會把孩子關在家裡,甚至用手機和電視來打發孩子。

如果不得已需要請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話,那麼,一定要記得是我們請求老人幫忙,我們沒法要求老人一定要怎麼樣教育孩子,首先得接納老人的養育方式,然後在給予老人足夠的關心和價值反饋的前提下,跟老人一起探討如何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同時又能讓老人更輕鬆。

或者,如果老人身體還比較好,年輕父母自己又很忙,大部分時間都是老人帶的話。可以讓老人參加培訓,學習如何帶好孩子。然後再回來教年輕父母怎麼帶孩子。

這樣的話,老人學到的東西可以實踐了,有成就感。而年輕人也不會出現懂的太多,又沒時間做,倒過來埋怨老人的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