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巴锡如果不带领部族东归,他们的命运会无比凄惨?有何依据?

如果土尔扈特人不东归,在沙俄的统治下,会继续做沙俄对外战争的炮灰,会不断削弱,一直被压迫和防范,直到最后被同化。

事实上,有部分土尔扈特人没有得到东归的消息,受尽迫害,处境艰难。下面详细说说:

十七世纪初,蒙古人的一支,土尔扈特人迁徙到了伏尔加河流域,伏尔加草原土肥水美、远离战争,土尔扈特人过了一百多年幸福、和平的日子。

进入十八世纪,俄罗斯帝国强大起来,他们控制、奴役了土尔扈特人,让他们缴纳沉重的赋税和徭役,用俄罗斯文化和宗教来同化他们,抽调蒙古勇士去当炮灰,去充当开疆拓土,侵略他国的雇佣兵。

仅1768年一年为例,俄政府便向部落征兵八次。

整个土尔扈特全族不过二三十万人,就有数万土尔扈特人,死在与土耳其人交战的黑海前线。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人战死,成了沙俄发动侵略战争的炮灰。

无休无止的征兵,徭役和赋税,让土尔扈特人活不下去。

沙俄还用东正教强行取代土尔扈特人的传统宗教信仰,也让土尔扈特人忍无可忍。

公元1771年1月5日,年轻的首领渥巴锡决心摆脱沙俄的压迫,率领土尔扈特人民起义抗俄,回归祖国。

他率领二十四万族人,一路冲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一路向东。沙俄女皇叶卡列琳娜二世派几万军队来消灭土尔扈特人。


渥巴锡如果不带领部族东归,他们的命运会无比凄惨?有何依据?

东归地图


土尔扈特人转战万里,拼死苦战,经过七个月长途跋涉,减员17万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乾隆皇帝欢迎他们归来,1771年9月,渥巴锡在木兰围场拜见了乾隆皇帝,向乾隆上贡了“七宝刀”“银鞘刀”等多种贡品,表达了土尔扈特人投归清朝的诚意。

乾隆皇帝册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祖先故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和优待。


渥巴锡如果不带领部族东归,他们的命运会无比凄惨?有何依据?

乾隆皇帝册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时候,由于伏尔加河一直没有结冰,无法及时通知西岸卫拉特人东归祖国,卫拉特人就不得不留居在俄国。

卫拉特人也在酝酿东归,叶卡特琳娜二世,赶紧下令取消土尔扈特汗国,成立了卡尔梅克管理处,派了一大批俄国警官去维持治安。在卡尔梅克人驻地俄国警察遍地,随意捉拿拘捕,牧民们觉得过去的家园,现在成了一个大监狱,痛苦不堪。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卡尔梅克人参加了红军,组建了骑兵团,为苏维埃政权浴血奋战,参加了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

1920年,卡尔梅克建立了自治州,1935年,改为自治共和国。

二战期间,卡尔梅克两万青壮年参军,英勇出击,给了德军沉重打击,1万多人壮烈牺牲,近万人被俘。

1943年12月,第聂伯河战役胜利后,苏联政府发现卡尔梅克3位主要领导人在纳粹德国占领期间投降了德国,并组织了伪政府。于是,把全体卡尔梅克族人扣上通敌罪的大帽子,撤消了卡尔梅克共和国,全民族男女老少都被迁移到中亚、西伯利亚等地。

直到1958年5月才平反了这起冤案,恢复了卡尔梅克人的声誉,大多数人返回伏尔加河两岸的原籍,并且重新建立了卡尔梅克共和国。


渥巴锡如果不带领部族东归,他们的命运会无比凄惨?有何依据?

卡尔梅克的牧民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土尔扈特不回归祖国,上面的磨难和灾难一样也少不了。

哪里都不如祖国好!

您有高见,敬请留言。

每日更新,还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