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模糊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让人舒服,才是一种顶级的智慧与软实力。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始于颜值

爱人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也承认颜值,只是古人眼中的颜值,与当下的美丑理念不尽相同,但关注气色神采都是必然的。

三国时曹操有一次要接见敌奴奴使者,觉得自己身材矮小,貌似不出众,就让高大帅气的崔季珪冒充自己,曹操本人却提一把刀站在旁边。

殖民奴使者要回去时,曹操让间谍问使者:“你看魏王(曹操)怎么样?”

使者回答:“大王容貌端庄,举止文雅,但是站在一边,提刀的那个人是个英雄。”

史书上记载曹操“容貌短小,而神明英发”,所言不虚!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敬于智慧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只因天地无限,重在均衡,需要通过取长补短去实现。人的各种资源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能力和时间毒性之下,必须规避短处发挥长处才能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其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所比不了的地方。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和才华,而恰恰是没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认识,没有去寻找和发现的意识。


据说贺知章对李白一见倾心,初次见面时就解下身上的金龟,抵押换酒与李白豪饮,这种对才华的敬慕与欣赏正是一种尊敬。


真正的才华与智慧,是一种见识。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一种气质。这样的人,可敬,可交,可做。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合于性​​格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人也可以,同类性格的人容易合得来,投脾气。

而能与相对人合得来,就需要有修养,温和持重,真正古人所言,“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有的人也许貌不惊人,却有一种性格魅力,让人舒服,让人想要与之亲近。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地开放,平静中含有淡淡的喜悦。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久于善良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善良并不损害自己,所谓“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善良也不是无限信任别人,所谓“你在我背后开了一枪,我依然相信是枪走了火”。

善良就是与人为善,心有善念,便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欢乐,所以古人说:“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李叔同早年做音乐老师,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下课后,李叔同请那两个同学留下来,用很缓和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不要看闲书或者随地吐痰。

两个学生刚要申辩,李叔同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只有善良才有长久的影响力,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只有一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智慧,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终于人品

欣赏一个人就是欣赏他的人品。

古人认为,“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不朽”,首先就是“立德”。

同样,做事先做人,关键看人品。

人品好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情心的,他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慈悲,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高贵。

人品好的人一定是细腻而聪明的,做事讲道理,说话有分寸,能把每一句话都说到你心里去,以柔克刚,化解问题于无声的;有时只是一个眼神与举动,都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暖意。


始于颜值,敬于智慧,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世间纷扰,乱相敝目,混沌蒙心。守得住这条正道,才能在万千人当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个;在万千种选择中,选出最有价值的那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