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国不是梦?为何说莫迪制定的GDP增长目标难以成为现实?

静夜史


超越美国的一定不会是印度。

如何超越欧美。新兴国家要在顺风的时候抓住机会,而在逆风的时候努力保持增速。印度2季度的增速5.8%,增速已经连续第4个季度放缓,这个增速虽然感觉上快于美国,但是远不及我国的增速,由于印度基数低,又因为增速造假长期存在,所以即使是这个5.8%也是未必是实打实。

根据《经济学人》的一项数据调查,新兴经济体在上世纪80年代,只有24%的国家个体超过美国的增长速度。这符合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在拉丁美洲,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甚嚣尘上。而到了本世纪初的十年,超过美国经济增速的新兴国家占IMF定义新兴国家总数的76%,这同样符合我们对于2000-2010年经济的认识,美国次贷危机,全世界新兴国家遭遇了输入性通胀。阿根廷就是典型代表,在2001年-2003年经济危机之后,阿根廷竟然出现了经济回升。我们发现,新兴经济体要赶超美国,必须是在顺风中崛起。比如中国就在本世纪开头的十年跨越式大发展,当然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问题。但是印度依然如故。很多人说上世纪70年代的印度和如今的印度并没有太多变化。当然科技带来了改变,但是印度人的性格和习惯很难改变。在印度的经济当中,你感受不到危机,也感受不到繁荣。

首先依然是因为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再者是占人口三成的文盲,而印度体现出一定的自然经济气质(就是小农经济和非正规经济),他的周期几乎和欧美是同步的,而外国资本对于印度投资都集中在金融领域,没有进入印度的实体。大家都是炒高了资产,然后作鸟兽散(倒是中国的一众手机品牌,实实在在的为印度创造了很多就业,比如小米)。

看上去印度有很多问题,说到底还是印度人的问题。印度一直奉行小政府策略,源自于从甘地开始无法完全掌控的自然经济。在农村,依然有很多传统地主延伸形成的村主。即使是甘地,其提出的依然是联村自治政体,而不是集中的政府权力。相辅相成,种姓制度,迷信和文盲。实际上村主们并不希望村民接受太多的教育。而城市有大量非正规经济,也就是不纳税,不登记的小作坊。印度公务员更像个和事佬,因为他们几乎得罪不起任何一股势力。看到了吗?这其实就是依然没有摆脱的认知局限,这依然有一点封建落后的味道。

一个社会,教育一定是基础,印度两级分化十分严重,你可以在富人区城市中心地带看到很多高收入的人群,他们接受国外的优良教育,工资很高。但是你也可以找到大量目不识丁的农村人口。为什么外资不乐意来投资建厂,而只是炒股?因为他们找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为什么宝莱坞和软件服务外包又如此发达?因为他们有很多归国的人。制造业付不起这批人上人的工资,于是他们只能提高生产率去从事更有技术含量,需要更多时间学习的工作。

人和人之间都有自己的圈层,互不干涉,各自生活。为什么印度穷人不想越过层级去上等人的社区?有人也会有这个想法,但是印度教告诉他们,什么种姓在什么位置,你改变不了也无需改变,若承受当世痛苦,你还有来生幸福。

于是乎,印度就这样一直稳定着。不怎么发展,穷人愈加贫困,富人愈加奢华,全亚洲最奢华的私人住宅和全亚洲最便宜的劳动力交相辉映。

一切都是次要,关键是教育。


凯恩斯


印度总理莫迪是一个很有野望的领导人,但再怎么有野望超越美国都是痴人说梦,即使连前段时间印度制定的在2025年让印度GDP达到五万亿美元的目标都不一定能实现。要知道现在印度GDP不足三万亿美元,以印度国内的情况六年翻一番可能吗?

目前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是得益于人口红利的短暂爆发,能否抓住这个机会让印度经济一飞冲天还未可知,旁边邻居的经济神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毕竟两国国情不同。但印度的经济梦短时间内是不会实现了,因为印度可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决心和勇气,再加上国内矛盾和社会问题难以解决,无疑会拖慢印度的经济发展!


要想快速的发展经济必须营造一个安稳的国内外环境,但就目前来看,印度国内外都不安宁!

领土争端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一天不解决,印度的精力就会被拖在这个地方。印巴双方围绕克什米尔地区斗了几十年了,共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大小冲突无数,现代战争打的是真金白银,印度在这方面耗费的财富绝对难以估计!

社会矛盾

印度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一直是阻碍印度国内团结的一道鸿沟。而且印度采用所谓的“联邦民主制”,各邦没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和度量衡,经济仍处于邦内流通的大环境,很难将全国经济一体化,更别说做大做强。

执政不明

印度国内反政府武装一直没有彻底解决,部分邦还在闹独立。官员贪污腐败严重,甚至出现过官员和武装势力勾结的丑闻,没有一个自上而下强力且优秀的执政政府怎么给印度经济指一条明路。




教育缺失

印度的教育机制无法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多和足够齐全的行业人才。目前印度国民的识字率不到五成,教育质量低以及教育资源极不平衡,国内也没有太好的高等人才的吸收政策,导致印度人才缺失,目前印度是世界第一人才外流国。


基础建设差

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可以称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石。基础建设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资金,活跃市场,更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方便货品和信息流通,为其他商业领域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用我国的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印度绝大部分的基建很差劲,例如街上动物横行,污水横流,这无疑限制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穷兵黩武

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想实现经济的腾飞就得分清主次,经济为主是必须的,其他得为经济服务。但印度好似走岔了道,印度近年来一直为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而“努力”,不断的购买高科技武器,国内经济越好,买的越多。这无疑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身上抽血,一次两次还挺得住,长此以往不仅会疲软印度经济还会对印度本不发达的工业造成致命的冲击,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

印度若不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为经济发展铺路,其快速发展的经济势头将面临后继无力的难堪局面,到时候不说赶超美国,能保持每年经济平稳就不错了!


李氏纵横


印度梦真美,也真的很有诱惑力。但是,要实现起来,恐怕,美国就不答应:难道我这个世界霸主,是谁都可以超越的吗?已经有国家对世界霸主地位构成了威胁,难道阿三也想要超越吗?

印度超越美国有许多的心理优势。如印度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发展和购买的潜力巨大,基数巨大。而且,印度的GDP增长迅猛,已经让其忘乎所有了,满以为什么梦想都是能够实现的。但是,事实呢?

一,印度是一个众神教国家。数百个教派在印度人民的心中胜过一切,让其感到只要有神的庇护,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

二,印度的种姓问题无法解决,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的平等与进步。

三,大英帝国的法律法规没有进行合理的改善,误以为英国制定的法律法规是非常优势的。所以,没有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急时的进行调整,并加以改善。

四,民族问题。印度是多民族国家,数百个民族交融在一起,从而产生许多的矛盾。而许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军事武装,都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够独立建立自己的独立性国家。所以。印度的国内民族情绪昂扬, 而武装分裂势力强大。所以,给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五,民主化过头。印度学习英国保守政策的束缚,实行所谓的民主政治制度化。但是,当国家需要地方和地主财伐让利(征收土地等等)的时候,却遭到了坚决反对。

六,印度的文育太多。印度的人口即将超越中国,但是,印度的教育制度严重落后。虽然在许多地区看到印度的教育有声有色。但是,在贫穷落后的人群中,在边缘化的民族中,却是另一个境象。

七,男女无法平等。印度是一个极端的男尊女卑的国家,这样会导致许多的资源无法变成财富,还会制造出严重的社会矛盾,甚至是直接发生灾难性后果。印度首都新德里,也被称之为“强奸之都”。由于现在科技水平的提高,印度人在怀孕后都会进行性别检查,已经有许多的女孩胎死腹中。

八,印度在高科技的进步无法带来全国性的就业。虽然印度的AT产业强劲。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与自己无关。因为这样的产业,不能够给普通人带来就业机会,也没有能够给普通人带来发展的财富。似乎是与普通人八杆子打不到的事情,是无法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发展和创造的。

九,太自负。印度还没有进行全面性的工业生产化,就目空四海,扬言要成为世界最强。这样下去,在其发展进入到关键时刻,就很容易被其他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卡脖子。所谓——树大招风!

十,野心太大。印度忘图想要通过军事行动,恢复大英帝国时期的版图,将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以及中国的藏南地区,缅甸东北部大片土地收入囊中。所以,就象是一个枷锁,自己给自己带在了头上,这显然是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如果印度不放弃对外扩张,那么,扩张的野心,将会严重制约印度的发展。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理想太丰满,现实大悲惨。

就目前的印度而言。

若不改弦更张。

永远也拿不到世界经济的头筹。

一,种姓制度太强势。

二,豪强世族包揽政治经济军事等资源。

三,宗教矛盾日趋激烈。

四,国内分裂分子不消停。

故,印度会有所发展,但无法独领风骚。

#凌远长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