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之戰”清軍究竟輸在哪裡?兩軍傷亡怎麼樣?

史上雜談


我是秋草獨尋,有幸回答此問題。

八里橋之戰清軍是全方位的輸,還不能說只是輸在哪裡的問題,所以從傷亡對比上看就會顯得那麼懸殊。

一、戰爭的結果就是水平的差距最直觀的體現

在這個傷亡數據上估計是沒有異議的。

八里橋之戰,3萬清兵對陣8000英法兵;

清軍傷亡1200人;英軍死2人,傷29人(其中包括印度兵1死18傷);

法軍死3人,傷18人。雙方傷亡23:1。

從戰果上說,實在是一種降維打擊。


二、指導思想錯誤:以強攻對敵。

先說一點題外話,其實通過前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戰大沽口之戰,按道理清廷應當明白會有這麼個結局。

但是卻只知此而不知彼,在弱勢情況下還採取了強攻的策略,並沒有選擇有利地形進行防守,再適時出擊的策略,雖然不能改變結局,但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

因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中,法軍士兵15人陣亡,129人負傷;軍官2人陣亡,11人負傷。140名傷員已全部送進設在新河當鋪的戰時醫院。英軍傷亡人數和法軍差不多,17人陣亡,162人負傷,其中軍官22名。( 李桑.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之戰述評. 《 軍事歷史研究 》

英法軍傷亡人數是大大超過八里橋戰役的。說明如果當時構築好防禦工事,堅守並侍機出機的話,戰況將會好得多。

實際上這種進攻戰術就是克里米亞戰爭的翻版。薩瑟蘭高地戰,當時的俄軍騎兵就在法軍的步槍陣中傷亡殆盡,俄軍陣亡就達8000人。

克里米亞,第93薩瑟蘭高地,法國步兵擊敗俄騎兵

所以,這裡秋草認為此戰的指導思想就存在較大的問題。


三、在強攻戰中,此戰是典型的兩個時代的軍隊較量,輸那麼慘是正常的,而輸少一點卻算是本事了。

1、裝備差距

1)步槍對鳥槍抬槍,

英法線膛槍取代滑膛槍

當時的英法已經裝備了有膛線的米尼步槍(槍管內設有旋轉的膛線)。法國人研製了米尼步槍、米尼鉛彈。米尼錐形鉛彈頭的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

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一個軟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驟壓可以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鉛金屬比鐵質容易變形),剛好緊貼槍管的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火藥爆炸造成的燃氣推進力足,密閉性好,又可以使彈頭在槍管內旋轉膛線引導下高速旋轉。

米尼子彈小於槍管,射擊時膨脹,氣密性好

線膛步槍的子彈旋轉出去後,子彈的速度與穿透力均大大強於之前的步槍子彈。且受空氣風力影響較小,射擊準確度也大幅提升。

當時,米尼步槍比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滑膛槍的最大優勢在於射程和精度。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只有130多米,並且精準度很低。而米尼步槍有效射程達到500米,可以在更遠程打擊敵人。

2)清軍的最好的步兵火器是抬槍,有效距離還達不到50米

而且,因為需要兩人合作,性能又差,後座力極大,開槍後,射擊者往往槍的後座力震到摔倒在地,而且子彈的裝填速度慢,至少二分鐘才能裝一次。所以在進攻戰中還很難使用。


2、火炮的嚴重落後:

1)當時英軍裝備的最新式阿姆斯特朗炮,4門,64毫米後膛線膛炮,豎形螺栓。射程可達到4公里。裝有開花彈和實心彈,為攻城之利器。

英國阿姆斯特朗炮栓

由於產量不高,膛壓控制不穩定,沒有大規模裝備,所以英軍其餘火炮的配備為前膛炮。

2)此外,英軍還配有康格里夫火箭炮300門。專用攻擊陸軍及固定陣地的。

康格里夫火箭

3)法軍火炮:法軍裝備1853年型拿破崙12磅前裝滑膛野戰炮.

法軍制式野戰炮。炮身全重 626 kg,行進全重 1200 kg,炮管長1.91米,能發射1.4 kg(法制12磅)實心球炮彈。口徑121毫米,炮口初速439 m/s,在炮身仰角為 5度 把炮彈打到1480米遠的地方,如果調整仰角和發射藥配重能打得更遠。可以發射球形實心彈、帶延遲印信的爆破彈(開花彈)、榴霰彈。

法軍拿破崙炮採用的是青銅鑄造的炮膛

清軍火炮,仍然是土炮

鎮壓太平軍時還比較管點用,有效射程最多1公里,沒有膛線,更沒有射擊調整,沒有開發彈,打出去的是鐵球。而且命中率極低。

如八里橋之戰,清軍在戰役中,打一整天沒有一發炮彈命中聯軍,發射的炮彈都打到樹頂上去了。戰鬥結束了,聯軍繳獲了27門銅炮,大量信管火槍、大刀、長矛以及其他武器。

另外還有數千個裝得滿滿的箭袋,這些箭此後一連好幾天都被充作聯軍營地篝火的燃料。

湘軍炮隊

清軍紅衣大炮

3、近戰武器差距更大

另外聯軍在近戰格鬥中配備有左輪手槍,當時的手槍還不能連發。但有利於格鬥,在大沽口炮臺爭奪戰中,英軍士兵就用左輪槍打死了直隸提督樂善。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軍左輪手槍樣圖


清軍近戰武器主要是弓箭與彎刀,鳥槍

當時的鳥槍是射程才20多米,而且以散彈為主,換裝不方便。而彎刀在騎兵格鬥中又沒有刺刀的長度與鋒利性。


英法軍的刺刀通常長度在1.8米-2米之間。換裝便利,直接接在步槍上即可使用。

英法軍刺刀


二、戰術落後——遭遇T字形局面,卻不自知。


當英法軍部署好了陣地,清軍以縱隊騎兵的方式發起衝鋒,一般以300-500名騎兵為一股,依次發起衝鋒。

1、被形成了T字形攻擊的火力弱勢。強佔T字橫頭陣位的一方可以充分發揚火力,而相反的一方火力受到極大抑制。

3萬清軍全部部署,呈現出大弧圈的半包圍陣勢,整個騎兵排成正面長達5公里的陣線。後面是清軍炮兵和步兵。

在遠距離上就被聯軍的重炮給轟一遍,清軍不顧死傷依舊前衝,聯軍在左右兩側架起大炮,側豎向轟擊。

被形成了T字形打法,聯軍相當於那一橫,可以全面發揮火力,而清軍相當於那一豎,只有前面的部隊才能攻擊,而且造成部隊層疊,造成大傷亡。

聯軍火炮一發可以打倒一線陣列。

在火力不如的情況下,戰術上的劣勢更使清軍傷亡慘重。

2、沒有以長矛騎兵衝擊步兵方陣

以彎刀、鳥槍的騎兵即使衝入聯軍陣營造成的威脅也不大,衝擊前膛槍陣,至少需要用長矛的長兵器進行較遠距離的刺殺

這是傳統對陣的方法。 僧格林沁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然他也沒有見識過歐洲的步兵方陣。


三、軍事素質完全不同,不能說清軍不英勇,但近代的軍事素養與古代戰爭的代差實在巨大。

騎兵不利於攻擊線膛槍方陣,死傷巨大。


1、騎兵素養差,近戰武器與技戰術代差明顯。

由於清軍人數眾多,雖然傷亡慘重,但仍然許多清軍衝至法軍陣前僅30米處,這樣可能對法軍造成較大傷亡。

聯軍左路英軍格蘭特將軍立刻下令炮兵射擊,減輕法軍的壓力。聯軍幾個炮兵隊發射的炮彈因緊貼地面飛行,打進清軍馬群中對馬匹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英軍騎兵旅錫克騎兵騎著高大的阿拉伯戰馬,平持長矛,以標準的歐洲式的槍騎兵隊列衝擊清軍。

同時裝備著左輪手槍,馬槍和馬刀的英國胸甲騎兵也發動了衝鋒,面對馬刀和鳥槍的蒙古騎兵,聯軍騎兵很快就擊敗了蒙古騎兵。此處衝擊,甚至無一陣亡。


2、雙方的紀律性與勇敢性相差較大。

燧髮式手槍

通過歐洲戰爭尤其是克里米亞戰爭的考驗。聯軍展現出了極高的紀律性和勇敢精神,在蒙古大隊騎兵衝擊到50米距離上,大聲喊叫著,舞動著馬刀,俯身策馬。

但聯軍還保持著整齊的隊形和清醒的頭腦。進行冷靜的換彈與射擊,始終沒有一點慌亂。

聯軍騎兵在訓練,組織和紀律上有明顯優勢,在武器上左輪手槍,長矛和馬刀打近戰也比蒙古騎兵的短火槍,弱弓和馬刀有優勢。

在近距離戰鬥中,蒙古騎兵無法抵擋英國騎兵的左輪手槍和錫克騎兵的長矛。

3、最後的刺刀衝鋒——實際上在衝鋒失敗後,最大的傷亡來自於刺刀衝鋒。

衝鋒失敗後,清軍還有大約上萬練勇和綠營。裝備的還是刀矛弓箭,這人數眾多。

因為法軍指揮官蒙託邦認為同清軍對射是浪費時間、火藥和生命。乾脆發起刺刀衝鋒。

最後的戰局:聯軍步兵排成刺刀陣開始向前推進,聯軍騎兵在大炮掩護下排列成騎兵列隊開始突擊,清軍守軍根本無法抵抗1個騎兵旅進行的標準的歐洲式騎兵列隊長矛衝擊,清軍崩潰了,變成屠殺。

聯軍的米尼步槍,裝彈便利,帶有膛線

八里橋口的清軍皇家禁衛軍以白刃戰阻擋聯軍。但是經過近代化嚴格訓練下的步兵,在進行刺刀白刃戰時,其戰鬥力絕對不低於任何古代白刃戰部隊。

知道歐洲近代戰法的朋友應知道,歐洲步兵連都習慣了在50米距離站成2大排排隊相互槍斃,對於白刃戰更是毫不猶豫。

而清軍從來沒有陣列式白刃戰的經驗。

特別是法軍在歐洲出名的白刃戰無敵。法軍全部上刺刀,向八里橋做最後的衝鋒。法軍用刺刀奪取了橋頭的10門清軍大炮。

如清軍勝保將軍也在橋頭爭奪戰的肉搏戰中,多處負傷。


結局:僧格林沁拒絕再戰!

聯軍都稱讚中國兵特別是蒙古兵很勇猛,但是正如現在還有人以為的勇敢似是乎勝利的最大要素。

勇敢到了愚昧大勢的程度,不知彼此差距,那就無非是莽夫之勇,於國家毫無益處。


戰役的結果,用僧格林沁的行動就可以知道,之前僧王一力主戰,不顧郭嵩濤(副使)反對,叫囂最狂,此戰之後,清廷咸豐朝廷還準備再戰,派軍。但很快就被從八里橋回來的僧格林沁拒絕了。

僧王知道,再調蒙古兵過來也沒有用處,這巨大的全方位差距不是靠天生比較有勇氣敢打架就可以簡單填補的,從此之後僧王再不言主戰之事,開始主動學習軍事,直到1865年戰死。


八里橋的影響。

勝敗兵家常事,但輸了不總結經驗教訓,在原地再敗一次,就是可笑!

這一次直接打醒了許多清國高層,如恭親王、文祥、曾國藩、李鴻章等,紛紛在此後開始了中國的洋務運動,其實輸不可怕。


資料:

《劍橋中國晚清史》

《中國近代史》

《天朝的崩潰》

法國遠征軍司令蒙託邦將軍(八里橋伯爵):《回憶錄》


秋草獨尋


“八里橋之戰”清政府輸在了武器,也輸在了戰術方面,可謂是一敗塗地。

清政府傷亡和英法兩軍的傷亡

八里橋之戰,清政府一共投入了2萬到3萬軍隊,其中騎兵大概有1萬左右。而英法兩軍則是各投入了四千人,一共是八千人。

八里橋之戰,清政府損失了1000多人(清朝自己估計說有3000多),英法兩軍死亡了5人,受傷47人。其中英軍死2人,傷29人,法軍死3人,傷18人。


這麼大的傷亡差距,我們可以發現,清政府在這一戰中是真的敗了,而且是徹徹底底的敗。

“八里橋之戰”清軍究竟敗在那裡了呢?

戰術上的失敗

八里橋之戰,清軍一共有三位將領,分別蒙古王爺僧格林沁、禮部尚書瑞麒、副都統勝寶。

僧格林沁是武官出生,自小就在軍隊打磨,有著很是豐富的作戰經驗。在八里橋之戰之前就參加過對太平天國運動的平定,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而禮部尚書瑞麒、副都統勝寶這兩個人是純文官出生,在八里橋之戰前,根本就沒有指揮了戰鬥,之所以把這兩個人派遣過來也是因為當時清朝無人可用,實在不知道派誰了。


當時的英法兩軍的主帥,分別是英軍主帥格蘭特,法軍主帥孟邦託。這兩位畢業於職業的軍事學院,參加過很多戰役,有著很豐富的經驗。

僧格林沁雖然也有著作戰經驗,但歸根到底他只是一武官,根本沒有受過任何科學化的軍事教育,僧格林沁打仗完全憑藉前人的經驗。在現代化軍隊面前,僧格林沁是非常被動的。

就拿八里橋之戰的戰術來分析。在八里橋之戰開戰前夕,僧格林沁就制定了計劃。既先以騎兵為先鋒,衝破英法兩軍的防守,再讓步兵近戰和英法兩軍展開肉搏。


然而開戰之後,發展過程完全和僧格林沁預想的不一樣。首先是騎兵做先鋒進行衝刺,由於當時的地形是平原,再加上英法兩軍武器先進,火炮射程到達了3600-4500米。這導致清軍的騎兵在千米開外的位置就已經受到了火炮攻擊。其次,因為炮聲,使得馬受驚不受控制,清軍隊形一下就亂了。

故,清軍的先鋒騎兵完全成為了英法兩軍的靶子,只有捱打的份。

英法兩軍在戰術方面則完全不同於清軍,當時英法兩軍多以步兵為主,同時還配備了炮兵陣營。在開戰之前,英法兩軍就計劃拉開與清軍陣地的距離,從而有效發揮炮兵的優勢。

英法軍隊在八里橋之戰前期,並沒有選擇主動出擊,而是選擇守,想利用自己步槍和火炮射程遠的優勢,打一波防禦戰,挫挫清軍銳氣。

等到清軍騎兵衝到了陣地前時,英法兩軍步兵形成“空心方陣”來應對。

空心方陣,中間是空的,而外面會形成圈,每一圈還會增加一定人數,最外面的圈人數最多。這樣的陣型可以使得士兵之間可以相互支援,不會因為對方騎兵太強而導致陣型被打亂。


空心方陣的陣型

空心方陣極大的限制了清軍的騎兵,使得騎兵根本發揮不出優勢。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戰術問題,原因在於僧格林沁沒有正確認識英法軍隊,一直憑藉經驗在作戰,還以為英法軍隊和之前遇到的叛軍一樣,什麼都沒有。特別是在面對英法軍隊的空心方陣時,僧格林沁毫無辦法。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僧格林沁的憑經驗作戰和英法現代化軍隊之間的差距了。

武器方面依然十分落後

第一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就發現了自己武器落後的這個事實,但發現是發現了,卻根本沒有重視。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既八里橋之戰,清軍還是冷兵器時代,再加上少量的步槍。

清軍使用的步槍是抬槍,這種步槍射程只有五十米,並且在使用時需要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抬著,一個人發射子彈。至於填充子彈則是更加複雜,需要兩個人配合才能完成。從發射,然後到填充子彈這樣一個裝彈過程,至少需要五分鐘。



至於清軍的火炮,那更是落後,清軍的火炮依然還是康熙時候的土炮。有效射程不到一公里,這種火炮打擊目標的準確性很低,一炮打下去,能不能打到那都是隨緣的。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清軍的火炮由於沒有進行維修,經常出現啞火的情況。炮彈是放上去了,但是卻不開炮。這種質量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英法兩軍使用的武器則完全現代化。先是拿步槍來說,英法兩軍的步槍是線膛槍,這種槍射程達200碼,平均每分鐘可射4-6次。同時製作簡單,槍口裝填彈藥也是十分方便。



早期的英法聯軍用的線膛槍

英法兩軍的火炮是最新式阿姆斯特朗炮,這種火炮射程達到了三千多米,配備的彈藥除了實心彈外,還有大量殺傷力較大的開花彈和霧彈。

武器的差距在八里橋之戰有著很大體現,清政府和英法兩軍正面交鋒時,清兵是拿著大刀向敵人衝去,而英法軍隊則是拿著步槍進行射擊,人還沒衝過去,就已經死了。

而雙方所謂的炮戰那更是笑話,清軍的大炮由於射程近,壓根就沒有打到過英法兩軍的陣地上,就算偶爾打了一顆過去,那也是離目標差了十萬八千里。



清軍使用的火炮

反觀英法兩軍的火炮那是一打一個準,直接把清軍的火炮陣地打了個底朝天。

武器的差距,導致這次戰爭變成了英法軍隊的單方面屠殺,清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在英法兩軍火炮的攻勢下,清軍死傷慘重,不久之後,清軍就撤出了定福莊,退到了八里橋的位置。


上午九時,英法軍隊進攻八里橋。當時,主攻八里橋的是南部軍隊,在英法兩軍的火炮攻擊下,清軍損失慘重。在下午三時,法軍第101旅奪取了清軍陣地中心村莊,雅曼率法軍佔領八里橋。

總結:

八里橋之戰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在武器落後,戰術落後,甚至連士兵都落後的情況下。清軍對上英法軍隊完全是小孩打大人,根本沒機會還手。

但也正是八里橋之戰的慘敗,讓清政府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開始了軍事改革,發起了以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運動。開啟了我國近代資本主義的萌芽。


歷史發報君


八里橋之戰是清軍和英法聯盟之間發起的戰爭,這次的戰爭發生在186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第二次鴉片戰爭正在進行中。在天津淪陷之後,僧格林沁所帶領的騎兵和步兵準備在八里橋和對方開戰。開始的時候僧格林沁很快就發現了英法聯軍的缺陷,曾經一度破壞了對方的防線,但是英法聯軍卻有著火炮等武器,這是清兵無法改變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清兵處於下風。而英國的軍隊也分為了兩個部分,分別對抗僧格林沁的部隊和圍攻附近的區域,企圖從後方圍攻僧格林沁。儘管僧格林沁部署地十分得當,但是卻依舊抵擋不住對方炮火的攻擊,最終清軍損失了大量的兵力,以失敗而告終。僧格林沁八里橋之戰失敗了,但是他的能力和勇氣卻依舊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八里橋之戰是近代軍隊與古代軍隊的一次典型戰役。英法聯軍經歷過拿破崙戰爭,兵員是義務兵役制加職業軍官團。裝備的是配備刺刀的步槍和滑膛炮。清軍仍舊是以冷兵器裝備為主的步騎混合軍隊。與聯軍有不止一代的代差。十九世紀歐洲的近代軍隊在面對世界各地的封建王朝的軍隊作戰時,大都是以壓倒性的勝利的。八里橋之戰,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而六千人的聯軍只有十二人陣亡。八里橋之戰清軍敗了,曾經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不好使了。有一種說法是,騎兵作戰只能向前衝鋒,如果蒙古騎兵的人再多一點,英法聯軍就沒子彈了,隨後就可以衝入敵陣一律屠殺。不過歷史不能假設,敗了就敗了,完了也就完了,不能盼著敵人沒有子彈而取勝。





不當王爺好多年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戰。此戰清軍的失敗,直接導致通州失守,北京門戶大開,並在1860年10月13日淪陷。此戰也標誌著自戰國後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統治中國戰場兩千餘年的騎兵開始逐漸走下歷史舞臺,西方現代軍事體系開始在中國軍界逐漸成為主流,因此八里橋之戰在近代軍事史研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八里橋之戰失敗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1.將帥失和。

八里橋之戰主將是僧格林沁和勝保,僧格林沁為主帥,指揮蒙古馬隊正面突擊;勝保為副帥,主要負責指揮兩翼包抄。但兩位將帥在戰鬥過程中並沒有精誠團結,反而互相較勁,在戰鬥後又詆譭對方,美化自己。勝保在戰鬥中中彈負傷,在戰敗後給軍機大臣的信函中稱:“可惜俄頃之間便獲大捷,竟因弟身受重傷,不得成此一戰,豈非天哉!言至此,不覺痛哭失聲。”同時指責僧格林沁“前日張家灣之戰,並未傷折。(蒙古馬隊)一聞夷炮,輒反擊,致將步隊衝亂,而邸帥仍姑息之不加查辦,其何以振作乎”,即將作戰失利的責任歸咎於僧格林沁督戰不力。

當時社會上也流傳著二人不和的傳言,如“僧王(僧格林沁)肯稍接應,定能破敵成功……僧王忌勝公(勝保)威名,不欲其功之成,且伊素所畏者,止勝公一人而已,故欲置之死地,假手於人以殺之也”,又如“僧王經營兩年,節節敗退,勝公乃欲一戰成功,是不為僧王留餘地矣”。以上雖然屬於傳言,但通過勝保奏疏和信件可以窺見二人關係並不融洽。

2.戰術失誤

咸豐帝制定的“以奇兵抄襲,挫其前鋒,能以鳥槍、刀矛等短兵相接”的戰術,在英法聯軍來復槍和重炮的轟擊下宣告破產。咸豐帝並沒有意識到,用騎兵在廣闊平原上衝擊裝備新式槍炮的敵軍是一種自殺行為,騎兵的速度無論如何比不上子彈的速度。更嚴重的是,一旦騎兵潰敗,馬匹受驚,奔回本陣,後方的清軍步兵部隊面對馬匹的衝擊根本沒有抵擋能力。這直接導致步兵陣型大亂,最終清軍全線潰退至八里橋,並在立足未穩時與英法聯軍決戰失利。因此,這一戰術失誤是導致八里橋之戰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戰術失誤並不僅僅體現在咸豐帝身上,各級官吏對於英法聯軍的猛烈炮火也認識不足。時任詹事府詹事的殷兆鏞提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棉被法”,即“遇夷匪,則棉被軍當先,前層蹲,次層立,將全軍遮住,酌留空隙為瞭視與放火器之地。佈陣既定,任敵人多方衝突,我軍屹立不動。俟敵稍懈,則棉被軍疾馳前逼,彼火器刀矛都無所施”,由此可見當時清朝官吏對英法聯軍的兇猛火力認識的膚淺程度。

3.武器裝備和士兵訓練落後

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所使用的武器仍是以傳統的刀矛冷兵器為主,輔之以火炮火槍等火器。即使是火器,絕大部分仍處在明末清初的水平,如英法聯軍繳獲的清軍火炮,“青銅做的,長達3.51米,重達7220公斤,這些大炮被稱為‘無敵大將軍’炮”;“尤其那些鐵炮,外觀破舊,不帶瞄準器,甚至沒法調節射擊距離”。“無敵大將軍炮”是清朝康熙年間研製的一種子母炮,曾在雅克薩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該炮面對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不斷髮展的西方新式武器(後膛開花炮和來復槍)已經落伍。至於傳統冷兵器面對西方新式武器更是毫無還手之力,法軍曾諷刺清軍“仍那麼幼稚使用弓箭作戰,弓箭怎麼抵擋了卡賓槍和刺刀,(清軍)500米內射不到人家那裡,人家卻一下能射穿他們的胸膛。中國兵沒有刺刀,只有長矛、梭鏢、戟和各種大刀、短刀、長刀或雙手大刀等”。可見清軍武器裝備之落後。

此戰清軍潰敗,大部逃散,所以傷亡不詳,大約在數千左右。而英法聯軍不過戰死5人,傷不到50.


冷兵器研究所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與英法聯軍的最後一戰。1856—— 1860年間英、法在俄、美等國的支持下聯合發動了侵華戰爭,其性質與第一次鴉片戰爭基本相同,可以視為它的延續與擴大,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也有史料稱其為英法聯軍之役。

英法聯軍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正當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為鎮壓太平天國之亂使出渾身解數而心力交瘁之時,咸豐六年(1856)九月下旬,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藉口,發兵進犯廣州,隨後法國也以“馬神甫”事件為口實,與英國聯手侵略清國,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年後的咸豐七年(1857)十一月,英法聯軍攻入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聯軍攻佔廣州後,並未達到其預期目的,為了進一步逼迫清廷就範,聯軍揮師北上,水陸並進,一路勢如破竹,於咸豐八年(1858)三月一舉攻破大沽口 ,直逼天津城下,並聲稱要進犯北京。 四月十六日,迫於巨大壓力,咸豐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趕赴天津,在炮口下與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


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暫時南返,軍事危機勉強解除。事後,咸豐帝對自己親手批准的條約內容非常不滿,感覺很窩火,於是派桂良等人趕往上海與英法進行修約,還向英法宣佈:“中國願免除洋貨進口稅,請列國將原訂《天津條約》作廢”。

咸豐出爾反爾之舉惹惱了英法代表 ,談判沒有結果。咸豐只得後退一步,認為其他條例均可按原約執行,唯有外國欲在北京設使館,並派公使駐京一節不能接受,對大清為害甚巨,斷難同意。即便如此,英法也不應允,咸豐帝企圖通過談判來毀約的設想失敗了。這使他惱怒異常,決心找機會報復,於是命參贊大臣、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加緊修築大沽炮臺,還指示他:“洋人北來,我軍必先開炮”。

大沽之戰,僧格林沁率軍奮起還擊,重創英法聯軍

咸豐九年(1859),英法美三國公使從廣州北上進京換約,咸豐發上諭道:“命外使入京必須照朝貢國進京慣例,不能乘轎擺隊,覲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大禮”。還指定三國公使必須從大沽北塘登陸,經天津進北京。

【僧格林沁】


英法美三國公使斷然拒絕按規定路線進京,並要求清軍撤除大沽口內的所有軍事障礙,清廷堅決不許,雙方爭執不下,於是劍拔弩張,戰端再起。五月二十五日,英法美三國艦隊炮轟大沽口炮臺,由於僧格林沁早有防備,率軍奮起還擊。戰鬥中,清軍作戰英勇,炮火猛烈,居然擊沉了四艘聯軍戰艦、重創六艘戰艦、打死打傷聯軍士兵400多人,英軍海軍司令霍伯身負重傷。相持數日後,英法聯合艦隊被迫撤走。這是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清軍取得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勝利。

戰後,咸豐帝對僧格林沁大加褒獎,賞賜豐厚。大沽之戰勝利後,咸豐帝十分興奮,認為英法黔驢技窮,因此態度變得異常強硬,下詔宣佈徹底取消《天津條約》。

風雲突變 :英法聯軍捲土重來,清軍因戰術落伍和戰略失誤,丟掉了天津

咸豐十年(1860)六月十三日,英法聯軍集結數十艘戰艦,又駛入渤海灣,準備報復去年慘敗大沽之恥。

【勝保】


聯軍攻勢兇猛,由於清軍戰術落伍與戰略失誤,接連慘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北塘、大沽等海防要塞相繼淪陷,天津也隨之失守,報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北京,引發朝野震動。在這種極度不利的情況下,咸豐帝六神無主,焦慮萬分,不知所措,只好調兵抵禦,層層設防,以防聯軍乘勢直搗帝都。另一方面,他不斷派大臣趕往天津,想與聯軍謀求和平解決方案。但議和不成,英法聯軍沿運河長驅直入,殺奔京師而來的。

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威風不再,清軍一敗塗地,死傷慘重

史載,八里橋橫跨通惠河,在通州城西八里處,是由天津往北京的必經之路。張家灣之戰後,英法聯軍乘勢繼續西進,於咸豐十年(1860)九月二十一日自郭家墳兵分三路向八里橋、元狐莊一帶猛攻。彼時駐守八里橋一帶的滿蒙八旗軍不下三萬人,分別由僧格林沁、勝保和瑞麟統率。僧營駐守西邊,勝營居南,瑞營居東。

英法聯軍猛撲過來,八里橋之戰隨即打響。戰鬥中,清軍將士打得也算英勇,雙方鏖戰長達三、四個小時。後因西路英軍從向家衛方向突然包抄過來,僧格林沁部猝不及防,首先潰退;防守南邊的勝保率部與敵激戰,槍彈橫飛,炮火轟鳴,死戰不退。突然,勝保被一顆流彈擊中左臉頰,左腿也中了彈,訇然從馬上跌落,士兵們見狀頓時沒了鬥志,紛紛逃竄,陣腳大亂;據守八里橋頭的瑞麟仍在孤軍奮戰,法軍攻勢兇猛,志在必得,瑞麟部力戰不支,傷亡慘重,最終亦被迫放棄八里橋頭陣地,往西撤退。

是役清軍死傷過半,損失頗重。英法聯軍則乘勝越過八里橋,很快逼近北京。咸豐皇帝心知大勢已去,頹勢已無法挽回,決定以巡幸為幌子出逃。八月七日,咸豐命恭親王奕訢為議和全權大臣,留京與英法公使議和,他自己則率一批親信王公大臣和嬪妃倉惶出京,匆匆逃往熱河。

據記載,八里橋之戰清軍參戰兵力大約三萬人左右,英法聯軍八千餘人 。清軍基層官兵在戰鬥中雖表現英勇 ,但終因戰法、指揮、裝備嚴重落後而大敗虧輸。據戰後統計,是役清軍戰死一千二百人 ,傷者未算。法軍死亡三人,傷十八人;英軍死兩人,傷二十九人。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看了前面幾位大佬的回答,感覺不靠譜,至於八里橋的真相:八里橋實際是一連串戰鬥,並不是一個單獨戰鬥,其中法軍對抗滿蒙騎兵突擊的戰鬥持續時間有十幾個小時,戰鬥中實際法軍的兵力超過清軍的突擊兵力,因為參加突擊的清軍各隊騎兵是先後到達,先後投入的,每批只有200到500不等,並遭受到一成左右傷亡後就撤出了戰鬥,沒有再返回戰場。

1. 而清軍首先趕到戰場並發動突擊的是遼東,吉林,黑龍江的騎兵,也就是滿洲八旗騎兵,全是清一色的龍騎兵,而且沒長矛,沒弓箭,沒馬刀,只有火槍,並在通過八里橋時遭到集中火力打擊,不過傷害很小,中彈者寥寥無幾,但法軍的防禦陣地裡面有一些英軍的印度火箭兵,他們使用了從印度弄來的康格利夫火箭彈,這種火箭使八旗騎兵馬匹受驚,因此在橋上混亂不堪,過橋以後已經無法形成隊列,都是散亂的散騎,這些龍騎兵沒法在奔跑的馬上裝彈,因此接近法軍陣地後放一槍就跑了,要跑回去裝彈,由於不成隊形,無比散亂開火距離也各不相同,沒造成法軍什麼損失,自身損失也不大,因為法軍當時使用的也不是線膛槍,雙方也就是打個熱鬧而已,但法軍的命中率要高一些,主要還是有炮的緣故,不然法軍是排列整齊的密集隊形,應該更吃虧些,這些清軍龍騎兵反反覆覆的進行這種無意義的衝擊,實際上只是讓雙方都消耗大量彈藥而已,到中午陸續投入戰鬥的各批龍騎兵合計也損失了200多人,也陸續都撤了。

2. 蒙古騎兵也在這時抵達了,先後有2000蒙古騎兵分4批抵達戰場,蒙古騎兵抵達後戰況就激烈了,這些來自內蒙錫林郭勒盟,昭烏達盟,呼倫貝爾盟等地的騎兵,是當地王爺的私兵牧民,用的是弓箭,全都是弓騎兵。第一批過橋後,就開始圍著法軍陣列邊跑邊射繞行,法軍採用歐洲標準的迎擊騎兵戰術,就是佈置方陣,把大炮擺在中間,步兵環列大炮佈陣,因此可向四面八方射擊,但騎射繞行很難對付,蒙古弓騎射出的箭威力雖然不大,但依然能落在法軍方陣外圈的步兵身上,而槍炮對疾速繞行的弓騎兵傷害不大,關鍵是打不準,隨著大量的弓騎兵先後抵達,法軍的局勢就危急了,所幸蒙古弓騎射出的箭不但飛行距離不大,擊穿力不強,而且還飛行軌跡奇異,四處亂飄,因此法軍的傷亡才沒達到毀滅性的程度。這時蒙古弓騎在號角與旗幟的招呼下突然在前方聚集集中,隨後就集中向法軍方陣結合部發動衝擊,弓騎兵衝進結合部,法軍方陣就要垮了,弓騎兵在結合部左右開弓,而法軍不能還擊,因為絕大多數彈子是不可能打中運動中的弓騎兵的,會飛到對面的法軍方陣裡去,而法軍方陣裡每面都有4~5層密集的步兵,法軍這就亂了,但奇蹟出現了,英軍4個騎兵團此時趕到,立即用長矛向蒙古弓騎發動了衝擊,隨後法軍1個騎兵團也趕到了,也立即投入了反擊,而蒙古弓騎遇到騎兵反擊後顯得束手無策,他們的弓箭不但射程不遠,還四處飄飛,射射密集的步兵牆還有用,而對射擊快速衝擊的騎兵根本射不中,此外這些弓騎也和前面的龍騎兵一樣,也沒長矛,沒法肉搏,於是只好一鬨而散,參戰的英軍印度騎兵寫到,這些清軍騎兵很難抓,很靈活,但一旦抓住就毫無威脅了,聯軍騎兵趕到以後,蒙古騎兵就散夥跑了。但清軍的炮隊還在不斷轟擊,清軍的炮彈全部都從很高的空中飛過,落在遠遠的後方,沒有造成聯軍任何損失,聯軍則勇敢的把火炮向前推到距離清軍火炮600碼的距離,幾輪精確的轟擊後,清軍的火炮陣地就啞了。

3. 但戰場清軍還有幾萬步兵,這些步兵上午就已經抵達了,距離聯軍陣營只有不到2000碼,但他們沒有參與騎兵的攻擊,一直在原地觀戰,已經觀戰了10幾個小時了,這時聯軍彈藥已經消耗的所剩無幾,與這麼龐大的敵軍隊伍保持這麼近的距離很危險,經過現場商議,聯軍決定用騎兵給予驅離到安全距離,但聯軍雖有5個騎兵團,騎兵總數卻只有1000人不到,所以也是非常驚慌的,當聯軍騎兵過橋拍好衝擊隊形後,面對黑壓壓的清軍步兵緊張的連手裡的長矛都握不穩,衝擊發動後,清軍的步兵起初無任何異樣,就如同稻草人一樣原地不動,這樣的鎮靜程度使得所有的聯軍官兵都變得心情沮喪,看來今天是個災難性的日子,但就在懷抱必死心情的聯軍騎兵衝到距離清軍步兵只有100碼距離時,清軍隊伍中突然發出一片驚叫,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向後逃跑,只有幾十個騎馬的軍官揮舞著馬刀出來拼命,很快被刺翻了大半,剩下的也只好逃跑了,聯軍騎兵一字排開,對逃跑的清軍步兵發動了一次教科書模式標準的西方騎兵衝擊戰,頓時遍地都是死屍和哀嚎的傷員,到快黃昏時戰場上已無任何清軍部隊存在了,聯軍騎兵確信至少有2萬5千左右清軍步兵死傷於這次驅離行動,但絕大部分是他們逃跑時自相踐踏造成的,此戰聯軍騎兵損失微不足道,但法軍步兵在之前對抗滿蒙騎兵的戰鬥中死傷了近1000人。

4. 西方記錄的整個八里橋作戰的損失數字,由法軍二鴉打到圓明園總死亡是960人。而主要的損失在於大沽口與八里橋的激戰。大沽口死400多人,但多系英人,那麼八里橋死亡的就會很接近這個數,而八里橋普遍記錄蒙古弓騎弓力不強,在總傷亡只有1000人左右的情況下,按理不應該死這麼多,不過大清時期可以提煉烏頭鹼,很可能投入戰鬥前,蒙古弓騎兵的箭頭淬過毒或是陳年舊箭過於骯髒,導致傷口感染率超高。

5. 八里橋清軍的步兵實際主要是練勇,也就是民兵,大清的保甲制度裡,有鄉勇,也就是練勇,鄉勇就是鄉村的壯丁,各鄉各村的壯丁都登記在冊,由保甲管理,參與一定的訓練,平時為民,戰時官府有需要就按20丁抽一丁的比例徵召鄉勇,組成軍隊,由軍官率領去戰場配合官軍參戰。在八里橋戰鬥中,鄉勇實際投入了5萬,但損失的數目沒聯軍認為的那麼大,根據大清的統計勝保所帶領的步軍總傷亡只有1萬多點,2百旗兵火槍手,1千綠營兵,8千多鄉勇。滿蒙八旗軍全部傷亡為1200人,其中滿洲龍騎兵傷亡200,八旗炮隊傷亡100多,蒙古弓騎傷亡600多(含增援大沽炮臺損失),八旗步軍傷亡200多。

6. 至於蒙古弓騎箭力不但弱,箭射出去還亂飄。實際原因是,蒙古在大清已經不是遊牧生活,而是定居在各旗各盟,遇災靠朝廷救濟而不是遷徙避災,草場也都分割了,不可能發生爭奪草場的部族衝突,因此早無強弓作戰的需求,平日只偶爾打打獵用一下弓力很弱的獵弓,早就沒有人還使強弓了。由於大清有的是弓箭火槍,所以這些蒙古牧民被王爺們派出時都沒拿自己平日用的弓箭,結果進京以後,卻都用不得倉庫裡以前為八旗軍預留的強弓重箭,所以就從各弓箭號裡徵商品弓,也就是弱弓輕箭,想著也湊合著夠用,誰知這些箭全部都是缺羽箭,兩邊羽毛不平衡,所以射出後飛行軌跡詭異。如果不是箭有問題,可能聯軍騎兵還沒到,法軍就已經覆滅了,而且聯軍的刺矛騎兵想擊敗弓騎就很難了,即使是弱弓只要箭射出去不亂飄,聯軍的刺矛騎兵也是接近到刺殺距離的可能性渺茫,弓騎兵不是開玩笑的,如果當時是能用強弓重箭,那英法聯軍遇到弓騎兵繞射三下五除二就全死光了。

7. 至於聯軍僅陣亡個位數的數據來歷,應指八里橋突破戰鬥,也就是聯軍騎兵越過八里橋,突擊清軍步軍防陣的戰鬥,或者是另一場戰鬥,因為八里橋附近實際爆發了一系列戰鬥,也並不都在同一天。至於抵抗滿蒙八旗騎兵的戰鬥很多西方史料中不叫八里橋戰鬥,是以附近村莊命名的戰鬥。


貓爪鋒利


  1. 僧格林沁,將帥無謀累死三軍,從大沽口失陷到八里橋,三十天時間,一百八十公里,伏擊戰沒打,堅壁清野沒用上,避實就虛沒有打,截擊後方補給沒打,夜襲戰沒打,奇襲沒打。一句話,窩囊廢,魯莽武夫,英法聯軍,勞師遠征,戰線漫長,補給困難,我們的優勢,以靜制動,以逸待勞,地形熟悉,
  2. 英法聯軍,在天津城又得補給,又得歇息。
  3. 在一百八十公里路程上,英法只有八千士兵有武器火槍∩顯
  4. 英法八千有火槍其餘是後勤。
餘數千是苦力役夫後方。
  1. 兵者詭道也,你讓韓信大將指揮,以零敲碎打以眾擊寡,分割圍殲。動員軍民,化整為零,村莊埋伏,撒豆成兵,英法聯軍百分百被打得滿地找牙,火槍火炮照樣被吊打。全軍覆滅。
  2. 僧格林沁,沒有資格當將領,孫子說,帥者,智,謀,勇,嚴,罰,獎,仁,具備,很顯然僧王缺智,謀,後來在華北一帶圍剿攻打土匪不成,反而被土匪捻軍宰殺,屍首分離就是證明。

用戶9668730768486



千難萬險不能擋2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一次重要的會戰,在八里橋之戰結束後,咸豐皇帝帶著文武百官逃離京城,英法聯軍攻克北京城,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清王朝的失敗而告終。


八里橋之戰爆發前,清朝還沒有開始洋務運動,清兵只裝備了少量的老式步槍,大部分清軍仍然裝備著大刀長矛和弓箭。而此時的英法等國已經擁有了近代化的軍隊,英軍和法軍裝備了大量的新式步槍,並且擁有數量眾多的火炮。

八里橋之戰爆發前,英法軍隊已經攻克了天津,咸豐皇帝為了避免北京失守,派遣大將僧格林沁帶領騎兵主力在八里橋設伏,想要以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騎兵,阻擋英法聯軍進攻北京。


清軍的指揮官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他指揮的軍隊也是清朝最精銳的騎兵和步兵武裝。在成吉思汗時期,騎兵一度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蒙古軍隊依靠著騎兵從亞洲打到歐洲,征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

在3萬多清軍到達八里橋之後,8千多名英法聯軍也到達了八里橋附近,隨著英法聯軍對埋伏的清軍進行炮擊,八里橋之戰正式爆發。


僧格林沁高估了騎兵的衝擊力,他將騎兵作為衝鋒的主力,冒著英法聯軍的槍炮進行突襲衝鋒。英法聯軍使用大炮和火箭彈轟擊衝擊過來的清軍,清軍馬匹受到了驚嚇,騎兵陣型逐漸的混亂起來。


由於戰爭思想停留在冷兵器時期,僧格林沁的士兵不懂得如何隱蔽,很多人都在衝鋒的路上被打死。

一些士兵衝鋒到了幾百米的距離,卻又遭到英法聯軍步槍的密集射擊,馬匹在中槍之後相互踐踏,受到槍炮聲的影響,清軍根本無法組織像樣的進攻。幸虧在八里橋之戰的時候,機槍還沒有被髮明使用,否則清軍馬隊肯定會全軍覆沒。


因為英法聯軍的槍炮過於密集,衝鋒到英法聯軍陣地上的清軍非常少,只有一部分裝備簡易火器和弓箭的士兵在近距離對英法聯軍射擊。

在騎兵進攻受挫後,清軍的步兵根本沒有機會衝到對方陣地上,經過數小時的激戰,清軍的攻勢放緩,戰鬥的局勢出現了一邊倒。到了中午12時左右,清軍開始全面撤退,八里橋之戰以英法聯軍的勝利告終。


在八里橋戰場上,清軍留下了一千多具屍體,就連僧格林沁的大旗都被丟棄到了戰場上。根據戰後清王朝的統計,八里橋之戰戰死人數達到了30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古騎兵。

(英法聯軍統計清軍陣亡1000人)

出現兩種不同的數據,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清軍在撤退的時候帶走了部分屍體,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一部分被打散的清軍沒有敢於回到部隊。


英法聯軍的陣亡人數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英法聯軍統計出來的戰死5人,受傷46人,另一種說法是法國官員在反對給指揮八里橋之戰將領授銜的時候說的:這不過是一場戰死12人的戰役。不管是第一種說法,還是第二種說法,八里橋之戰都是一場傷亡懸殊的戰役。


歷史總探長


八里橋之戰輸在武器裝備不對等。

英法聯軍用火槍火炮對付清軍的大刀長矛。也就是用先進的熱兵器對付原始的冷兵器,清軍豈有不敗之理。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但沒有用於強軍。

善良的中國古人把火藥用於了製作渲染歡樂喜慶的煙花爆竹。雖然在明朝也組建了使用火統、鳥統的軍隊,還組建了神機營(獨立火炮部隊),但主要用於裝飾門面、營造聲勢狀軍威。

清朝眼光更狹隘,滿人的意識裡;他們的快速騎兵、馬刀弓箭更好使,打仗更管用。即使清朝購買了西洋先進的紅衣大炮,在攻堅摧城發揮了威力,滿人也認為這是笨重的東西,不適合他們快速流動作戰的傳統習性,只能偶爾用一用。於是,清軍仍然配備冷兵器,比明朝軍隊更落後。

英法用科技強軍,軍隊已全部配置了火槍火炮,並訓練了遠程用火炮轟,近程用火槍齊射的戰法。

八里橋之戰,當人多勢眾、英勇無畏的清八旗騎兵發起密集衝鋒時,他們的速度沒有敵人的炮彈、子彈快,他們的兵器為夠不著敵人身體,他們成為了英法聯軍火槍火炮射擊的靶子,遭到了肆意屠殺。

八里橋之戰,3萬清兵對陣8000英法兵;清軍傷亡1200人;英軍死2人,傷29人(其中包括印度兵1死18傷);法軍死3人,傷18人。雙方傷亡23:1。

精神意志抵不過鋼鐵,落後了就要捱打。

“八里橋之戰”後,西方列強相繼加入欺負清朝行列。他們只要在中國海岸架設幾門大炮,就會讓清朝統治者屈服。

歷史教訓告訴了國人;打仗不能無限誇大人的精神意志作用。

打仗就是拼武器裝備、拼火力。要不受外敵欺負,武器裝備決不能落後,更不能允許有代差。

無獨有偶,歷史也教訓了後來的英法聯軍;一戰英法聯軍對德國作戰,都使用火槍火炮。但德國步兵率先掌握和使用了可連續發射子彈的馬克沁重機槍,對英法聯軍使用的單發火槍形成了代差優勢。在著名的法國索姆河戰役,德軍在一日之內,用馬克沁重機槍屠殺了5萬英勇衝鋒的英國軍人。

這款在當時最先進的步兵武器,被人稱為了“寡婦製造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