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在中国流传甚广,把人比成铁,把饭比作钢,十分诙谐有趣,大大强调了吃饭对人的重要性。现在我们生活好起来了,真饿肚子的情况并不多,可回想以前,生产力落后,还老闹饥荒,甚至打仗的军队都会饿肚子,那肯定得输,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个妙招,从不让部下饿肚子打仗,横扫敌手,惹来日军效仿,究竟是什么呢?

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这就要说到他使用的两个方法,其一是“畜力行军”,顾名思义便是让牛羊等牲畜取代战马来拉粮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行军的速度,还可以节省战马的消耗。若是粮食不够,蒙古人还可以用牲畜来充饥。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蒙古人还有一种十分常用的手段,那就是抢夺。蒙古人生来好战,他们在攻下一座城之后体内的好战分子也没有停歇。所以他们每攻破一座城,几乎都会在城中抢掠几日。由此这两种手段让蒙古军的后勤储备时刻充足,因此这两种方法也被称为“成吉思汗补给法”。

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使用牛羊马匹运输,给军队带来极强的“机动性”,如果遇到急行军的时候,每个将士带三匹马,可以轮流骑行,并且马匹上还挂着牛羊的生肉,在路上经过长途的颠簸慢慢风干成为肉干,再加上人与马匹身上的汗水浸泡,便成为了有盐渍的“牛肉干”。这样的“牛羊肉干”能够给将士们快速补充体力,粮食供给完全不是问题。当成吉思汗的队伍到达地点后,开始攻城略地的抢夺,同时也补给了缺少的粮食。这就是成吉思汗能够征战到欧洲的主要原因。

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粮食这个问题就很好的解决了,根本不怕不够吃,士兵都饿肚子,这也是成吉思汗的铁蹄能踏入到欧洲最重要的原因。当时在二战的时候,日本的野心澎湃,然而他们准备攻打印度英帕尔的时候,考虑到距离的问题,而且必须要穿过一个七百多公里的无人烟的地方,要知道这样的话,必须有大量的粮食才能扛下去,所以他们就准备效仿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首先,日军效仿蒙古人以畜力行军的方式,征集了大量大象、水牛、山羊以及猴子。随后,军人们在动物们身上绑上粮食和弹药,计划在行军20天内,吃光动物身上的粮食,然后再把动物全部吃掉。日军一向狂妄,他们认为英印军队不堪一击,于是公开叫嚣:“打下英帕尔,吃掉丘吉尔!”“牲畜行军”加“掠夺”,残暴的日军和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果然很像。然而牟田口廉也与辻政信聪明有余,却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在严酷的战场上,只有经过训练的骡马才是最可靠的军用牲畜。

成吉思汗用了一招让士兵不饿肚子,日军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人

可他没有想到,成吉思汗所处的时代是冷兵器时代,那时候还没有飞机,炮枪,坦克。最后,英军发现了这支军队,从天上投下了炸弹,那些动物受到了惊吓,一哄而散地跑走了,而日军作战必需的武器和军粮也都被带跑了,结果就是五万日军被活活饿死。所以,人做什么事不能一味模仿,不然就是东施效颦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