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黨衛軍裡為什麼會有印度兵?

袁文翔


如圖,德國黨衛軍之所以有印度兵,與印度這一人物有關。他叫蘇巴斯·錢德拉·鮑斯,是現代印度的三個開國元勳之一,與甘地和尼赫魯的不合作運動不同,錢德拉·鮑斯被樹為暴力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激進式人物。1941年從德國監獄逃到莫斯科,又飛去柏林,在柏林成立了"印度自由政府",既然號為政府,當然要擁有軍隊,招降納叛,在德國非洲軍團戰俘營中挑選了些戰俘,組成了“第950印度步兵團”,共有人數3500人。其中,有來自歐洲的志願者600人,德國士兵300人。組成這支軍隊的目的,要說清楚,希特勒的想法,為得日軍佔領印度,與德軍在非洲會師後,利用其打擊英軍。錢德拉·鮑斯的想法當然是打回老家去,推翻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

一槍沒放嗎?

納粹德國出錢出槍,養活了這支部隊,自然是要用一用的,於是被編入西線德軍B集團軍群,助力德國,在法國建設“大西洋壁壘”,作為海岸守備部隊使用。由於該團魚龍混雜,軍紀渙散,在法國當地可是幹了不少壞事和醜事,戰後根據當地居民證詞,嚴辦了不少壞傢伙。戰事吃緊,盟軍登陸迫在眉睫,作為B集團軍群總司令的隆美爾,為鼓舞士氣,還親自檢閱了他們。盟軍發起登陸戰役,該團一槍沒放一路奔逃至就近的火車站,遭到了法國游擊隊的襲擊,被打死40多人,還有290人投降。撤回德國後的1944年8月,正逢黨衛軍人手不足,乃改其番號為“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於是黨衛軍出現了印度兵,故事就這麼來的。

寧肯被蝨子咬死

“縱橫歐洲戰場三年多”,打了一仗,大體一槍未放,建制嘛還算完整,除了被法國游擊隊俘虜和打死的330人。當時間來到1945年,東西兩線德軍開始潰不成軍,希特勒聽取了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的彙報,該團稱部隊戰力完整,當問及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從來沒有作過戰。統帥不禁大為惱火地說,他們呀就是一個笑話,這些印度人連蝨子都捏不死,寧肯被蝨子咬死。於是下令該團將重武器交出來。帝國崩潰日,他們打算逃亡到瑞士去,以逃避戰爭的審判,正在德國跑著就被美軍給俘虜了。而他們的領導者錢德拉·鮑斯,在尋求去蘇聯政治避難的路上因飛機失事亡身。


魂舞大漠


這和印度的獨立運動有關,領導獨立運動的是印度的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國大黨成立於1885年,最初的目標是要求分享英國殖民政府的權力,後來轉向反對英國殖民政府的統治,爭取印度的獨立解放。

國大黨領導獨立的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是“聖雄”甘地制定的方針,錢德拉.鮑斯於1921年加入了這個組織,並於1927年任國大黨總書記,1938年又當選國大黨主席。鮑斯認為非暴力運動不足以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要想獲得解放只有靠鬥爭、靠流血才能得到,並多次抨擊了甘地的溫和派主張,因此被國大黨開除,黨內支持鮑斯的追隨者,追隨鮑斯成立了“前進集團”。



二戰爆發後,英國殖民當局宣佈印度為交戰國,國大黨以幫助英國打仗來換取印度的獨立,號召民眾加入英聯軍,這引起了鮑斯的強烈不滿,於是領導了反英運動,結果在1940年7月被殖民當局逮捕,年底出獄後繼續受當局監視。1941年1月19日,鮑斯在侄子的幫助下躲開監視逃出印度,取道阿富汗前往蘇聯,他請求蘇聯政府幫助印度趕走英國殖民者,但受到蘇聯的冷遇,於是又拜訪了德國駐蘇大使,大使向國內彙報後希特勒非常感興趣,於是在德國的運作下,躲過了英國特工的追殺,於4月3日成功飛赴柏林。



鮑斯到了柏林後成立了“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德國率先予以承認,德軍最高統帥部為鮑斯提供了場所、資金,幫助鮑斯組建“自由印度軍團”,最初的兵力只有15名,10名來自德國特種兵裡的印度籍士兵,5名來自英軍戰俘中的印度人,在得到希特勒軍需供應保證的條件下,鮑斯親自到英國戰俘營招收印藉志願者,由於鮑斯在印度的威望和追求民族獨立的決心,幾天內便有數百人踴躍加入,隨著北非戰區英軍俘虜越來越多,“自由印度軍團”也不斷擴充,1942年9月,“自由印度軍團”改名為“第950印度兵團”,全團人數3500人,全團加入德國國防軍序列,這就是德軍中印度兵的由來,這裡要說明一點後是,德軍是由國防軍和黨衛軍組成的,印度兵加入的是國防軍。



鮑斯是想率軍隊在德軍的幫助下打到印度趕走英國人,希特勒認為打敗了蘇聯,印度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這讓鮑斯非常失望,於是在日本的邀請下搭乘德國潛艇,在馬達加斯加又換乘日本潛艇,自行離開了德國前往日本,德國軍官接管了印度兵團的指揮權,納粹德國垮臺後,印度兵團被美軍俘虜,1945年8月被釋放回印度,這是印度兵的最後結局。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這幫加入德軍的印度人來自於印度獨立聯盟

咱知道印度一直以來都是英國的小弟,但小弟裡邊總有幾個特別diao的覺得堂堂我大三哥文明古國怎麼能一直屈尊於腐國旗下,因此自打一戰開始,就有一群耐不住內心的印度人希望將印度從英國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


但一戰咱們知道後來協約國打贏了,然後這批人被英國人打了一頓之後老實了一段時間。

到了二戰,同盟國期初被軸心國揍的要死。加上日本佔領了大量曾英屬的東南亞地區以後,開始煽動印度獨立運動(其實很多印度獨立軍團的成員都原本是被俘的英國印度兵團)。那幫二貨印度獨立聯盟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思路,就開始跟著軸心國當馬仔,並組建了一個稱之為自由印度的臨時政府,其軍事力量被稱之為印度國民軍。

所以說,這幫印度國民軍一方面跟著日本人打英聯邦(比如英帕爾戰役)

另一方面,則是組成了一個志願軍團,加入德軍(後來被編入黨衛軍)


瘋狗的輕武


德國黨衛軍裡為什麼會有印度兵?二戰時期北非戰場,英軍頑強抵抗德軍,在英國殖民地用洗腦方式將印度本土的士兵帶到戰場上,但是這群印度士兵沒有給英軍帶來驚喜,沒有起作用。用俗語話說飯桶,沒有戰鬥力的印軍被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俘虜許多,之後押回德國。

被送到德國的印度士兵被黨衛軍演講輕而易舉策反了,大部分印度士兵加入黨衛軍,而且黨衛軍承諾以後德軍打到印度,幫助他們趕跑英軍從而獨立,很快速成立950步兵團,由3500名印度士兵組成,在1842年8月宣誓集體效忠希特勒和第三帝國。



黨衛軍很成功地策反這群印度士兵,而已高興還沒有來得及,這群士兵壓根不是打仗的料,沒有其他外籍兵團那麼強,被派到守大西洋璧壘時,還發動一次譁變,另黨衛軍十分難堪。又不敢同希特勒說,就這樣被調到大西洋璧壘法國海岸線,這群印度士又鬧出國際笑話,調到法國後同軍隊裡的女士兵鬼混,後來還搶劫法國人,騷擾平民女性,還被地下記拍到,另德軍顏面掃地。


在接受德軍高層檢閱時,印士兵又另德軍高層難堪,還說傷亡率低,一槍沒有打過。吐血。希特勒知道後,將印度兵團的手中武器全部繳獲,後來這群士兵被美國俘虜,由於他們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將他們全部遣返印度。


森林狼6


德國國內並沒有多少印度人,之所以能夠組建出一支成建制的印度籍部隊要感謝隆美爾元帥,正是他在北非戰場的優異表現,俘虜了大量為英國效力的印度士兵,這些印度戰俘有相當一部分選擇加入德軍,或許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德國最終徵召了這些印度戰俘,組建了一支印度軍團。



這支印度部隊一開始被編入了德國國防軍作戰序列,被命名為“第950印度步兵團”,全團3500人,印度人2500人左右,其他少數民族700人以及德軍官兵300人。這種新組建的部隊一般戰鬥力都比較差,無法執行前線的作戰任務,第950印度步兵團也和大多數的新建部隊一樣,被派往了西線擔負次要的海岸守衛任務。這些曾經印度兵歸入了曾經俘虜他們的隆美爾元帥的麾下,但是他們並沒能有所改變,在諾曼底戰役中該團表現很差,一路撤退,僅執行了一些反游擊戰任務,故而沒有遭受較大損失,建制基本完整。



諾曼底戰役之後,在西線的德軍各部開始進行重組,原隸屬國防軍的第950 印度步兵團轉隸給了武裝黨衛軍部隊,更名為“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介於黨衛軍擁有大量的外籍軍團,將印度步兵團交給黨衛軍也是較為合理的選擇。當然國防軍也有甩包袱的嫌疑,畢竟這支步兵團一直未能形成戰鬥力,反而佔用國防軍寶貴的軍官資源,國防軍自然非常樂意交給武裝黨衛軍。


編入黨衛軍的印度軍團同樣還是老樣子,作戰意志不強,黨衛軍也基本沒有將這支部隊投入前線,後來直接收回了該部隊的重型武器,轉交給其他黨衛軍部隊,以免浪費武器。最終這支印度軍團被美軍所俘虜,這支唯一的黨衛軍印度軍團結束了長達三年的二戰生涯。也許一開始德國便是出於政治宣傳角度才決定組建這支印度軍團,並沒有指望將這支部隊投入作戰,否則很難解釋為何不將這支部隊投入前線,畢竟後期連德國童子軍都加入了作戰,更不用說這些成年軍人了。


戰略論


從一些相對宏觀的國際戰爭史層面來了解這個問題吧!

簡而言之,沒有國家的民族確實很不幸,印度人就是如此。

在二戰期間,印度人的立場很分裂,不僅有支持英國的印度人參軍,也有支持日本乃至題目所言的德國的印度士兵。

如果印度是一個國家的話,可能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概率就很小了。

談德國黨衛軍有印度兵,還要從印度和英國的關係說起。

印度在二戰前不是獨立國家,二戰開始後,印度作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屬地有幾百年歷史了,換句話說實際上就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並被譽為女王王冠的明珠。

其實不只是二戰,一戰時英國就徵召了很多印度兵。

他們本質上就是英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沒有獨立建國嘛,所以英國人認為他們理所應當為英國賣命。

木叔在以色列的時候曾到當地第三大城市海法,這裡有個印度士兵公墓。

是不是覺得印度人怎麼跑到中東打仗就葬在這裡?

原因就是英國人在一戰把印度人調來打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並且為英國人最終奪得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立下了功勞。

莫迪在幾年前訪問以色列時,還專門到這裡獻花呢!

二戰時由於英國缺乏兵源,並且印度在亞洲戰場上有利於遏制日本對東南亞的侵擾,而且英國也有組織印度軍隊到歐洲參戰的傳統,所以英國武裝了一支印度部隊,總數有12萬人左右,他們被分別派到新加坡、埃及和歐洲等地協防。

但印度人裡不喜歡英國,希望用德國和日本來遏制英國的人大有人在。

(中間的就是包斯)

這個人就叫包斯(Subhash Chandra Bose),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非常不喜歡英國的殖民統治。

認為可以用二戰各國的對立局勢幫助印度獨立,從而打擊英國。這種思想當然不能讓英國人允許,於是他被多次判刑。

1940年包斯逃出印度到了蘇聯,希望獲得莫斯科的支持,不過斯大林拒絕了。於是包斯就轉向了當時和蘇聯對立的德國。

他甚至在1941年訪問了德國,希特勒還和他見面,並且承認了要讓印度獨立於英國。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包斯就廣泛招募印度人成立了德國軍隊的印度軍團。

這些人的來源其實主要是英國軍隊裡的印度士兵。

1940年英國人把印度人派到了埃及等北非地區,不過因為戰鬥力太差,被德國的隆美爾和意大利聯軍打得一敗塗地,上萬印度人被俘虜。

包斯不斷遊說這幫人,讓他們加入印度軍團,聲稱德國能幫助印度獨立。

因此德國軍隊裡的印度軍團主要是這些戰俘。

總數大約有3000人,組成了德國軍隊的“第950印度步兵團”。1944年又劃歸了黨衛軍,改為“黨衛軍印度志願兵團”。這才與題目契合。

其實絕大部分時間,這些印度人是德國國防軍的序列。

為什麼要劃歸黨衛軍?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作戰能力太差。

當初被派往法國防守大西洋堡壘時,一些印度士兵甚至譁變,聲稱不在歐洲作戰,要打回印度去!諾曼底登陸時,他們不僅沒防守還積極撤退。

這樣的軍團哪有什麼戰鬥力,在前線當然沒辦法繼續混了,就被黨衛軍接收,直到二戰後被美軍俘虜。

另外木叔在多數一句,包斯還組織了更大規模的印度軍團和日本人媾和。

由於英國軍隊的印度士兵在東南亞和日本作戰時也很不利,被日本俘虜不少,包斯在和德國人交流的同時,也和日本聯繫,策動了不少印度人歸順他的所謂自由印度政府,作為幫助亞洲攻打英國屬地的一支力量而存在。

特別是1943年包斯前往日本,和日本軍部會晤,並且將日本俘虜的印度兵納入麾下,總數要比德國的印度軍團多20多倍,據說有8-9萬人之多。

但這些人的戰鬥力和德國國防軍的印度軍團一樣,幾乎是不堪一擊,所以最終的潰散是題中之義,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不過二戰中能在英國和德國與日本軍隊中同時大規模效力的民族真是不多,可見包斯的活動能力很強,讓印度獲得了這個奇特的角色。

包斯這個人在很多印度人眼裡還是個民族英雄,他和聖雄甘地關係不錯,印度總理莫迪還對他表示尊敬。


木春山談天下


二戰專業軍迷應該發現,圖一這個阿三哥其實穿的是德國國防軍軍裝,而不是武裝黨衛軍的行頭。如此貌似這個提問是錯誤的?也不能完全這麼說,因為這支“非常牛掰”的印度軍團確實原屬國防軍作戰序列,但二戰末期短暫的劃給武裝黨衛軍指揮,原因很簡單,國防軍實在忍受不了這支奇葩部隊,一腳踢給了希姆萊。

(第950步兵團軍官)

說起二戰德軍中的印度人,繞不開這個國家的民族主義激進分子錢德拉。鮑斯,這是個當年與聖雄甘地並駕齊驅的政治人物,為了能使印度擺脫英國的統治,他與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政見嚴重不合,主張武裝反抗英國人的殖民統治,英國人也沒慣著他,抓起來丟進監獄。

二戰爆發後,鮑斯1941年趁著混亂逃離,他先是跑到蘇聯請求援助,斯大林沒鳥他,於是鮑斯再找到德國駐蘇聯大使館(蘇德尚未開戰),請示柏林後被塞進飛機送回德國。希特勒覺著留著這個人物,或許對打擊英國有點作用,說不定能忽悠印度國內爆發武裝起義,配合日軍佔領印度後,再與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中東會師,總之,藍圖挺美妙。

(希特勒接見鮑斯)

於是希特勒和希姆萊都破例接見了鮑斯,並允諾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包括鮑斯建立“自由政府”和武裝部隊的構想。費了好大力氣,最初只在德軍中找到10名印度裔士兵和5名戰俘,實在湊不成一支像樣的部隊,於是希姆萊允許鮑斯去戰俘營碰碰運氣,話說德國的戰俘營可是什麼人種都有。

隆美爾的非洲軍在1942年8月之前,多次大敗英軍,其中就包括若干英國人和印度人混編的“英印師”(英國人當官),自然也俘虜了大批印度裔英軍士兵,總數多達數萬。鮑斯在兩座戰俘營一頓演說加忽悠,還真就有1000多人願意參加他的隊伍,反正總比關在戰俘營裡受罪強。

(第950步兵團旗)

1941年底,這批印度人被鮑斯運到德累斯頓附近的一座德國兵營進行軍政訓練,準備作為將來反攻印度的軍事資本。然而到了1942年秋季,北非戰局急轉直下,蒙哥馬利已經開始追著隆美爾打架了,“印度兵團”跟隨德軍打回老家去已無可能,加之希特勒對鮑斯也沒了什麼興趣(後者又去找日本人合作),於是國防軍乾脆收編了這支武裝。

這支烏合之眾被授予了“第950印度步兵團”的番號,就此粉墨登場成為一支德軍部隊,全團當時共有官兵約3500人,其中有印度教士兵1503人、錫克教士兵516人、穆斯林士兵497人,其他少數民族77人(亞裔共2593人),另有約600名歐洲各民族的志願者,為了提高戰鬥力還特地編入了300名德國士兵。



(部隊組建儀式)

派他們上殘酷的東線戰場吧?德軍最高統帥部心裡覺著沒底,剛好德國正在法國、荷蘭等地修建防止盟軍登陸的“大西洋壁壘”,既缺兵員又少勞動力,於是第950印度步兵團被編入了西線德軍的“B集團軍群”,作為海岸守衛部隊。

阿三們乍一來到浪漫的法蘭西,立即被這裡的美景和美女迷住了,整天在臨近的法國城鎮裡鬼混,強姦和搶劫的事情沒少幹,民憤極大。諾曼底戰役前,集團軍群總司令隆美爾為鼓舞士氣,還特別檢閱了他們,應該能夠想像隆美爾當時的表情,求陸軍元帥心理陰影面積。

(隆美爾檢閱印度團)

1944年6月6日,盟軍發動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第950步兵團一路撤退無一傷亡,然而在火車站登車準備撤回德國時,卻遭到法國抵抗組織游擊隊的襲擊,當場被擊斃40名另有290人繳槍投降(其中29人最後被審查出有犯罪行為予以槍決)。殘部逃回德國後,國防軍各集團軍沒有一個願意接收的,紛紛表示“戰鬥力如此之強”的隊伍,還是由武裝黨衛軍直接指揮較好,畢竟黨衛軍當時有一半的作戰師已經都是外籍志願者部隊。

希姆萊不明就裡,他正為黨衛軍傷亡慘重兵力不足而發愁,於是1944年8月第950步兵團轉隸武裝黨衛軍作戰序列,更改番號為“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指揮官為黨衛軍少將海因茨·巴特林。到任僅僅幾個月,少將先生就知道徹底上當了,他實在無法忍受這支亂糟遭的部隊,更因為“印度軍團司令”這一職務被同僚所嘲笑,乾脆提出自願前往已被蘇軍包圍的科爾堡要塞,最終在那戰死,用生命詮釋了什麼叫“寧死不從”。



(希姆萊和鮑斯)

希特勒在一次會議上吐槽這支印度部隊,稱他們“就是一個笑話,這些印度人連蝨子都捏不死,寧肯被蝨子咬死”。1945年3月23日,印度志願軍團向最高統帥部彙報情況時,稱尚有人員2300名,武器裝備計有步槍1648支、手槍550支、衝鋒槍420支、自動步槍220支和重機槍24挺等等,同時自豪地宣稱“部隊戰鬥力保持完整”,在東西兩線德軍丟盔棄甲的情況下,最高統帥部對此大為詫異,隨即電詢原因和經驗,答曰:"因為我們沒有作過戰"。

希特勒聞訊鼻子都氣歪了,立即下令沒收該團全部重武器轉交武裝黨衛軍"許曼沙"戰鬥群(黨衛第18裝甲擲彈兵師殘部)。在第三帝國崩潰前夕,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開始倉皇逃離,他們曾計劃從德國中部翻越阿爾卑斯山逃亡到瑞士,但還沒有跑到瑞士就被美軍俘虜,這支“縱橫歐洲戰場三年多”的印度部隊終於壽終正寢,結束了他們奇葩的二戰生涯。


度度狼gg


二戰期間德國軍隊中的印度士兵,說起來來歷頗為可笑。在英國將印度從殖民地改為自治領之後,印度的獨立呼聲此起彼伏,國大黨激進派領袖錢德拉·鮑斯成為了與提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聖雄甘地並列的印度獨立運動領袖、甚至因過於激進被開除出黨。

在印度國內力量不足以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情況下,鮑斯將目光投向了國外,並相繼到德國、土耳其、蘇聯等國尋求幫助。二戰全面爆發後,作為英國附庸的印度被捲入其中、並被英國定位交戰國,這讓鮑斯非常不滿,並於1941年4月前往柏林,在德國的支持下建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並幫助鮑斯建立“自由印度軍團”。由於英國從印度強徵了不少士兵,因此德軍的英軍戰俘中也有不少印度人,這些印度人被交給鮑斯之後很快成為了獨立的作戰力量。但由於鮑斯認為德國進攻蘇聯影響了與英國交戰、因而不利於印度獨立,同時德軍又於1942年9月收編了“自由印度軍團”、將其納入國防軍指揮,因此最終出現了德軍中有印度人編成的作戰部隊、而作為領導者的鮑斯卻被剝奪了領導權的局面。

1943年2月,鮑斯前往日本,德軍第950印度步兵團從此徹底成為了納粹德軍的一部分。在諾曼底登陸後,印度步兵團被劃歸黨衛軍管轄、並改編為武裝黨衛軍印度志願軍團,這就是德國武裝黨衛軍中印度士兵的來歷。可笑的是,希特勒也非常注重印度這個與德國八竿子扯不上的地方,原因其實也非常明顯:一個原因在於印度是英國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如果策動印度獨立、並將印度拉攏到德國一邊,將能夠嚴重削弱英國的力量、並將迫使英國將更多的兵力用於亞洲戰場,這對於德國來說很顯然是有利的;而另一個原因則讓人感覺哭笑不得,作為一個鐵桿的種族主義者的希特勒,對雅利安人這個相當籠統且沒有科學性的人種劃分相當痴迷,因此與德意志人同屬雅利安人的印度人便獲得了希特勒的好感。

然而在實戰中,德軍中的印度人戰機乏善可陳甚至刻意避戰、在後方吃喝玩樂倒是很有一套,看來希特勒這是做了一筆鉅虧的買賣。


軍機圖


英國作為二戰中的強國,在海外有許多的殖民地,其中就有印度,印度為英國的強大做出的貢獻不可小覷。

印度雖然不是能征善戰的民族(現在的印度也經常鬧笑話)但是也有上百萬的印度士兵,跟隨英國轉戰到各大戰場,不過都沒有太多出色的表現,1941北非戰役由德國隆美爾掛帥和英國殖民軍團開始交手,前期可以說是摧枯拉朽,自然會俘虜很多戰俘或者志願者,印度士兵自然也會被編入其戰鬥序列。



黨衛軍——原文DieWaffenSchutzstaffel,簡稱Waffen-ss,原意為近衛軍。

,於1939/1940年冬才開始正式使用“武裝黨衛隊”這個名稱。

前期作為保衛納粹的核心組織黨衛軍,在成員挑選上應該絕對堅持希特勒的雅利安種族至上論,挑選最優秀的白人士兵充當黨衛軍成員。

黨衛軍擴編以後組成黨衛軍的人員除了少部分德國人,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員。


隨著德國在東線戰場上的損失加大,黨衛軍放鬆了用人的標準,開始吸收被佔領國、盟友國和中立國的志願者參加。後來甚至加入了俄羅斯人、東土耳其人、穆斯林人和印度人。印度士兵由北非撤退,出現在德國陣營當中。



虎軍團

由印度士兵組成的軍隊被叫做印度軍團、950步兵團或者“虎軍團”。納粹德國希望這支軍團能夠將軸心國的勢力經他們之手擴展到印度本土或者中東。

隨著戰事持續升級,虎軍團被調派大西洋洋壁壘阻擊盟軍登陸的想法。在諾曼底登陸戰之後,軸心國潰敗,虎軍團又被轉入黨衛軍在德國本土作戰。二戰結束後虎軍團解散,很多士兵都被送回了印度。



在納粹即將倒臺的時候,很多外籍黨衛軍依然不願意投降,真是希特勒的好僕人, 希特勒洗腦很成功。

雖然印度士兵在二戰表現平平,但這不妨礙印度在二戰後左右逢源,成了現如今發展中國家第二大經濟體,印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難明我心


其實那些被俘虜的印度兵好多又加入到了納粹德軍和日本偽軍,也就是說他們是法西斯匪徒。

說起這個故事,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錢德拉·鮑斯。作為印度激進獨立運動家,鮑斯一直在與英國殖民當局進行堅決的鬥爭。1940年的時候,他由於反對活動再次被監禁,好不容易逃出來之後,他跑到了蘇聯莫斯科,希望能得到斯大林的支持進行反英運動,結果遭到拒絕。

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簡單邏輯,鮑斯搭上了飛往柏林的飛機,,希望和德國結盟反英。希特勒表示“很感興趣”。1941年底,希特勒正式承認了鮑斯建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還幫著鮑斯組建軍隊,即“自由印度軍團”。德軍最高統帥部給鮑斯提供了場所、資金,10名服役於勃蘭登堡部隊(德軍特種部隊,堪稱現代特種部隊的前身)的印度人和5名被俘的印度兵。

這點兒人當然不夠。還記得剛說的北非戰場嗎?那些被英國抽調至北非戰場,後來又被隆美爾俘虜,押解回德國的印度兵就成為鮑斯徵兵的目標。

又是印度人,又打著反對英國殖民,贏得民族獨立的旗號,鮑斯的“自由印度軍團”很快就招到了兵。

1942年8月,“自由印度軍團”舉行隆重典禮,宣誓效忠德意志帝國及其元首希特勒,並“在錢德拉·鮑斯的率領下,為印度而戰”。一個月後,該軍團又被德國國防軍吸收,改名為“第950印度步兵團”,總計大概有26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