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做個親王不香嗎,非去創業?若那二人還在,他才不敢如此

  • 觀點:別說朱元璋在不在,如果朱標還活著,朱棣也不可能去造這個反。


燕王朱棣做個親王不香嗎,非去創業?若那二人還在,他才不敢如此


朱棣造反的原因---局勢緊逼

朱棣後期造反,雖然有個人慾望在當中摻雜,但更多是因為建文皇帝的不斷緊逼,以及當時容易生成“靖難”的大好局勢。建文帝因害怕藩王的實力,故在和大臣的商討下,決定進行削藩,以此來鞏固中央的權力,從而避免和減少地方藩王做大、做強的可能性。但建文帝當時採取的手段不符合當時大勢,放著朱棣、朱權這樣的大頭目不去打擊,居然想先從軟柿子入手,這導致了後來的打草驚蛇、以及釀成了燕王靖難的最終惡果。


燕王朱棣做個親王不香嗎,非去創業?若那二人還在,他才不敢如此


為什麼說朱元璋在的話朱棣不敢造反?

首先,我們要明白朱棣為什麼造反。眾所周知,在建文帝上臺後,第一步著手的便是削藩,在一頓操作猛如虎後,不但將一些藩王流放,還在後來逼死了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一看朱允炆的這種操作,立馬就慌亂了。因為他明白,雖然朝廷還沒有對自己動手,但這卻是早晚的事情;再加上當時朱棣身邊有姚廣孝在那裡煽動,更加堅定了燕王反叛的決心。故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燕王的靖難是因為侄子削藩的逼迫,換種說法去理解:如果沒有這樣冷血的削藩和建文帝的步步逼迫,朱棣是不可能造反的。


燕王朱棣做個親王不香嗎,非去創業?若那二人還在,他才不敢如此


(雖然藩王手握重兵,但朝廷的兵力和實力是遠遠大於藩王的,故朱棣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走這條危險之路的。)

朱元璋身為朱棣老爸,大明朝的建立者,朱棣則更不敢去違揹他老人家。畢竟朱元璋的威信力,在當時朝野上下、內外,都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朱棣準備在建文朝靖難時,都曾猶豫再三,那就更別說在洪武朝時期了。


燕王朱棣做個親王不香嗎,非去創業?若那二人還在,他才不敢如此


為什麼說朱標在,燕王也不會靖難?

首先,朱標是大明朝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也是朱棣的兄長,兩人有著較深的感情。

其次,朱標是位仁義之君,對待藩王問題的處理,定會有其一套溫和的辦法。這避免了激起藩王與皇權的矛盾

最後,朱標和燕王等藩王的關係,是哥哥和弟弟,大宗和小宗的關係。正所謂兄長如父,故而面對哥哥,藩王們也沒有理由去造反。


燕王朱棣做個親王不香嗎,非去創業?若那二人還在,他才不敢如此


以上便是我的解析,我是史料未籍,一名喜歡歷史的小哥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