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多彩的貴州是山地公園王國,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靈,因山而美。在貴州成千上萬座蒼山中,唯有“梵天淨土”的梵淨山名揚海外。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詩人王心鑑《過梵淨山》中寫到“近山褪俗念,唯有竹聲喧。棲心皈淨土,推雲步梵天。禪霧入幽谷,佛光上蒼巖。海內循道者,多來續仙緣。印證了梵淨山風景優美,讓人忘卻塵世煩惱的魅力景色。梵淨山是貴州的地標性景點,它是黔東靈山,亦生態王國,是一方淨土,是一個返璞歸真、怡養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間仙境和天然氧吧。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過往的梵淨山大多聞名於登山愛好者和僧侶的心中,2018年梵淨山申遺成功,這一個曠世美景的聖地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來到梵淨山的人,都會去到山頂觀賞”黔靈第一石。”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如果說梵淨山是貴州的名片,那麼蘑菇石就是梵淨山的形象大使。在蒼山之地巔,一座約摸十米的石頭,亭亭玉立,上面是一塊大石頭,下面是一塊小石頭,造型極像是蘑菇,因此而得名。這一地質奇觀被廣大的藝術愛好者運用,創造了一件件藝術珍品。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這座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西南佛教名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梵淨山山上的萬米睡佛,也吸引著許多佛教弟子,前來朝拜。睡佛仰臥在梵淨山山頂,長達10000米,有著世界之最美譽的萬米睡佛。千百年間,山民們把山當作大佛朝拜、祈福,故而“山即是一座佛,佛即是一座山。”時至今日仍有廣大善男信女祈福還願的聖地。山即佛,佛即山,天道合一。​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在我國的許多名山上,都有著這樣的奇觀。山脈的一處之高地,往往有著幾塊形態各異的象形石。梵淨山的至高處,有一塊形如老鷹嘴巴的岩石,歷經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仍炯炯有神的矗立山頂。仔細一看,不難發現這塊巨石,像一隻欲展翅高飛的天鷹,因此取名“老鷹巖”。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人們常常說“山水風光”,有山的地方,因為有水而顯得靈動。遊覽梵淨山除了可以看到佛教妙語般的山林奇觀外,還能領略到飛瀑一瀉千里的豪情壯闊。在景區的黑灣河區,暗藏著一條形如觀音大士手持玉淨瓶播撒甘露的瀑布,因而得名觀音瀑布。聲勢浩大,飛珠濺玉,美不勝收。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山靈水秀的梵淨山,海拔約2572米,是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提升為山地的古老地方,地殼運動的變換,賦予這座神山,五彩斑斕的動植物群。據統計,山上有2000餘種植物,名副其實的地球綠洲;另外還有382種有脊椎的動物。其中猴中最嬌貴的金絲猴,就有700多隻,人稱:梵淨山精靈。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原始洪荒是梵淨山最突出的特徵,來到這座聖山就有機緣邂逅佛光、禪霧、幻影、雲瀑等奇觀。若是一天看遍這切奇觀,可謂幸運之至。大多數登山的人,常常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愈是這樣,愈激發了旅人再次登山。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晴空下的梵淨山唯美峻峭,陰雨下的梵淨山蒼涼朦朧。春賞山之靈,夏賞山之秀,秋賞山之豔,冬賞山之奇。一年四季,景象萬千的梵淨山,不愧為西南佛教名山,此生必去的聖土。

貴州這座山因“山即佛,佛即山”名滿天下,更是地球之肺,美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