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育:從“因材施教”到“因腦施教”

導讀:

腦科學為教育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腦科學中的基本規律、原則和方法,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依據和指引。父母在施教過程中,應該懂得腦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從而使家庭教育更為科學有效。

用各種感官全面認識世界,孩子會擁有比較好的智力基礎

如果一個孩子從幼年階段開始,能夠通過各種感官來全面接觸世界、理解世界,那麼其在大腦中建立起來的神經迴路會非常豐富,被調動的神經元也會更多;如果孩子有多種機會不斷重複和深化這些學習過程,所建立起來的神經迴路、神經突觸和神經系統就會呈現出一種穩定的狀態,那些不被使用的、孤立的神經元則會相對較少。從生理學角度看,這樣的孩子會擁有較好的智力基礎。

智力不僅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更建立在生理基礎之上。在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為其創造各種條件和環境,讓他的五種感官充分認識世界、充分體驗生活,為他提供充裕的生活保障,促進他的身體發育,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若孩子的大腦能夠按照生長髮育規律達到充分的發展,生長出豐富的突觸,且在與外界的良性互動中,讓儘可能多的突觸都發揮作用,他的智力就有可能達到良好的發展。

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孩子有八種智能,每一種智能都是在相關器官的生理潛力與環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每一次的“學習”過程都會牽扯到一定數量的神經元系統。外部的反覆強化會內化神經迴路,讓其成為穩定的結構;內部的改變又會影響孩子接受外部信息的方式。這種互相促進建立起來的一個個神經迴路,就構成了一個人智能的生理基礎。

而這些迴路上的一個個“節點”,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各種知識。在孩子的大腦神經迴路尚處在比較混沌的狀態時,外界給他創建的神經迴路,讓其建立起的“神經元地圖”,直接關係到他將會形成什麼樣的智能基礎。

每個人的學習都要從“頭”開始,學習的生理結果實際上是腦神經的連接發生了變化。由此看來,學習就是塑造大腦的過程。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反過來改變大腦。

從愛因斯坦身上我們得到兩個教訓:

第一,聰明程度跟腦子的大小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跟神經連接的密度和方式有關。愛因斯坦的大腦只有1230克,而按照身高體重的比率來算,應該是1350克才正常。

第二,一個人不可能什麼能力都突出。大腦就像一塊餅,空間能力切得多了,語言能力就少了,就如愛因斯坦空間能力相當好,但他是語言遲緩者,三歲叫媽媽,五歲才會說話。學習是一個信息傳遞與信息重構的過程,如果學習過程能夠真正成為數據產生的過程,那麼大腦就可以越用越聰明。

  • 學習要主動才有用,因為只有主動的學習才會改變腦神經的連接;
  • 童年的陰影會影響孩子大腦功能的發展,例如受虐兒的腦神經會萎縮,記憶力也會受到影響;
  • 適當的劇烈運動有利於提高記憶力;
  • 數學能力和閱讀量直接有關;
  • 每天自由閱讀半小時的孩子學業成績優秀;
  • 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可能會使孩子犯困……

這些教育過程中的“知識點”背後都有腦科學的原理,聰明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基於腦、適於腦、促進腦。

未來教育:從“因材施教”到“因腦施教”

給孩子營造比較豐富的語言環境

在孩子成長的嬰幼兒時期,不同家庭給予孩子的成長環境千差萬別。有的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身心成長,每天都堅持抽出一段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努力為孩子營造比較豐富的語言環境,讓孩子能夠藉助語言來認識大千世界;也有的家長缺乏這樣的意識,平時在單位裡忙於工作,回到家之後沉迷於手機遊戲或視頻,對孩子不管不問,將孩子的撫養事項全部交由祖輩承擔,自己做“甩手掌櫃”。而很多孩子的爺爺奶奶,會將重點放在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方面,對孩子的精神世界、語言的訓練和拓展明顯關注不夠。

眾多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的語言環境能夠影響其日後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徵。在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眾多因素中,語言基礎薄弱是孩子在學習上遭遇困難甚至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的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有20%~30%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聽不懂教師所組織的課堂對話,他們所掌握的語言達不到學校教育的要求。語言基礎的不一致也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上的障礙。同樣一句話,不同地域的人的語言表達是不同的。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日益增多,這種語言上的障礙對學習的影響會越來越凸顯。如果再加上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人在文化素養方面的不協調,孩子的學習困難就會更大。

孩子在上幼兒園期間,如果語言上存在障礙,有時是難以發現的。因為幼兒園的活動並非全需要孩子具備語言溝通和理解能力,孩子可能聽不懂老師或者其他同學所說的話,但在大家一起遊戲的過程中,或者在玩自己喜愛的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這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孩子在語言發展方面的缺陷。但當進入小學後,在語言方面存在障礙的孩子的問題就會大量地顯現出來,尤其是當老師要求孩子們閱讀書本或者閱讀相關資料回答問題的時候。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正在閱讀的文字所描述的現象或者信息是自己瞭解的,能夠看懂文字背後承載的思想,我們就會對這些文字產生興趣,從而繼續閱讀下去;反過來,如果所讀的文字晦澀難懂,自己根本沒有辦法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意思,我們就會失去繼續閱讀的興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對文章中出現的一些重要字詞和句法比較熟悉,這有助於我們明瞭文章的意思;二是弄懂文章的意思,只有這樣才會對該文章產生興趣。

閱讀的背後,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

孩子在讀其中的某個詞或者句子的時候,就是通過視覺等途徑給大腦輸入一個或者一串信息,從而喚醒大腦中已有的神經迴路,來幫助自己識別或者記憶這些字詞或者句子。如果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經常喚醒自己已有的記憶,就會越發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產生一種滿足感。而這種感覺會促使他更加喜歡閱讀,更加願意從閱讀中尋找樂趣。一些養成了讀書習慣的孩子,總會千方百計地去找新的書籍來閱讀,原因就在於此。

社會上有一種誤解,認為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語言類學科教師的事情,家長可以不負責任。事實上,父母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次交談和每一份互動都直接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父母應該為孩子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為其日後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的開發打下基礎。

未來教育:從“因材施教”到“因腦施教”

不要迷信“神經神話”

社會上充斥著各種關於大腦發展的說法,其中不乏一些缺乏科學依據的流言,這些流言被稱為“神經神話”(神經科學謬誤)。為了爭奪眼球,一些媒體常常簡化、誇大,甚至過度解釋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卻在報道時省略了必要的研究說明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侷限性,如此很容易導致“神經神話”的產生與流傳。

“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是典型的“神經神話”。在上述“關鍵期”假說中,大腦及其功能的發展存在“關鍵期”,如果錯過“關鍵期”,將會對相應的認知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於是,家長們拼命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希望孩子至少在“起跑線”上不落後於別人。

但是,近些年來神經科學的研究卻發現,儘管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大腦對某些刺激比較敏感,但並非像“關鍵期”假說所假設的那樣,錯過了“關鍵期”,相應的認知功能就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只不過在這段時期大腦對某些刺激會比較敏感。人的大腦具有可塑性,一直處在發展與變化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因外界需求而改變神經網絡連接。“人生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

“聽莫扎特音樂,提高兒童智力”也是一則廣為流傳的“神經神話”。在媒體的大量報道與非專業領域中,人們將這一研究解釋為學習莫扎特音樂可以提高智力,或者學習莫扎特音樂能提高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來自神經科學家羅切爾等人的研究“莫扎特效應”,其研究成果發佈後,許多人對此進行了重複研究,但是大多數實驗沒有證明其效果。

其實“莫扎特效應”所證明的是:當大腦的某些區域處於理想狀態時,可以暫時性地、小幅度地提高完成任務的水平。兒童的大腦是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發育成熟的,各種類型的音樂,不管是流行音樂,還是古典音樂,都能對大腦產生刺激。眾多說法將音樂提高空間推理能力的研究拓展開來,引申到學生的一般學習能力與智力中,過分誇大了這一研究結果。但由於它切合了社會與家長對兒童智力發展的熱切關注,因此較為廣泛地流傳開來。

2010年1月,日本神經科學學會發表聲明,敦促研究者注意研究成果的發表方式。其內容主要是“防止關於大腦的不正確或者誇張解釋的信息的傳播,從而防止神經神話的產生”。

大腦是一個整合的、互動的神經網絡,其兩個半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因而,

“關閉左腦”而“開發右腦”,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都不是真實情況下大腦的運作方式。值得說明的是,即使大腦真正遵從簡單的左右腦分工的原則,當前社會上流行的開發右腦的產品和方案是否能夠真正地開發右腦,仍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家庭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父母應掌握腦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因“腦”施教,避免走入家庭教育的誤區;同時,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家庭氛圍,探索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


本文來源|本文刊於《教育家》雜誌2019年5月刊第1期,原標題《家庭教育要遵循腦科學的規律》

作者|王大龍系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