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有個家長在評論區反饋說自己家的孩子:"太差了,已經沒有辦法了 ,他自己都放棄了,我倒不如也乾脆放棄算了!"我在工作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上學期末考試完,和數學老師一起又留下了幾位學生的家長,單獨交流。陸陸續續走完之後,還剩了最後一個不慌不忙邊等我們和別人談話,邊玩手機的家長。他的孩子比較內向,不太愛講話,大概是習慣了被否定,對什麼似乎也沒興趣。果不其然,當數學老師苦口婆心的講了一大堆話之後,家長極不自然的搓了搓手,不緊不慢地說了句:"他就不是學習的料……"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沒錯,似乎聽起來沒什麼問題,行行出狀元,也不一定非靠學習去立足。但問題就在於,孩子僅僅就只是學習不好嗎?學習不好又牽動了其他哪些因素?學習之下的挫敗感和一味的被否定,會不會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彙,叫做"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通過實驗研究所得出來的一個普遍存在於動物與人類心理上的一種狀況,我們來看看。

塞利格曼將狗關在一個籠子裡,在籠子上方放上一個鈴鐺,當操控者讓鈴鐺響時,就給籠子裡的狗施加電擊。被籠子圈起來的狗因為被電擊得非常難受,就會想掙扎逃脫,一開始還會拼命反抗,但後來發現籠子是封閉的,無處可逃,便不再掙扎。

等過一段時間,這種操作成了一種習慣之後,塞利格曼便換了一種嘗試。在鈴聲響後,先打開關著狗的籠子,再去電擊,狗還是很痛苦很難受,但奇怪的是他寧肯痛苦的呻吟嘶叫,也不會從開著的門中逃出去。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據塞利格曼的多次實驗,而總結出"習得性無助"現象:經反覆失敗,因為對環境和刺激的恐懼,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自我放棄。這種現象更存在於大部分人的身上,表現為對命運和處境的無奈和無助。習得性無助,在當下的教育教學中,學生的身上也表現得尤為明顯。

有一些學生,從低年級開始,成績不好,被同學指責,被家長批評,被老師訓斥,甚至被團體被邊緣化。可能造成他們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自身智力發展的延遲,或者還沒意識到學習的目的。但是長此以往,從一年級上到了三年級,在他們自己都覺得可能沒有這個能力,不是學習的料,遇到的挫折多了便就此放棄,被批評的習慣了就過罐子破摔,形成習得性無助。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還有些學生,偏愛某一科。比如說我的一個好朋友當年高中時,地理就是我的一個死穴。河流永遠不知道流向哪兒,地圖看不懂,日升日落搞不清,一份文綜卷子,歷史和政治可以接近滿分,但屢屢在地裡上失利。到了最後聽到地理看到地球就頭疼,不讀題都覺得好難,索性乾脆放棄,她也一度以為自己就是個地理白痴。等後來上大學後,沒有了升學壓力,竟隨著一些影視視頻作品,又讓她對地理重新產生興趣,再去看的時候反倒覺得沒有那麼複雜,而且還成了典型的地理愛好者。但當時的習得性無助卻是深深困擾著她。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試想,對於學生來講,這種習得性無助如果得不到抑制,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那必將影響孩子當下的學習狀態,學的不開心,學的痛苦,甚至可能影響著人生道路的選擇,以及在以後抵禦挫折的心態和能力。

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現象很普遍,不用因為自己或孩子身上存在而過分焦慮,而是要去尋找方法去應對和改變。縱觀中西,也有很多人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戰勝了這種習得性無助,從而產生快樂。

希臘盲詩人荷馬所創作的《荷馬史詩》中,有一位希臘英雄,叫西西弗斯。他因觸犯了眾神,為了他,他被要求把一塊巨石推上高高的山頂。可石頭實在是太大太重了,每次沒到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大神們看來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一直打擊他,告訴他那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他卻不斷重複、永不停止地做這件事。他知道不能被成功或失敗把心困住,因此便一心想著,把推石頭上山是我的責任,只要我把石頭推上山頂,我的責任就盡到了,至於石頭是否會滾下來,那不是我的事。 這個時候,當他再努力推石頭時,他心中是很平靜的:明天還有石頭可推,明天還不會失業,明天還有希望。 大神因為無法再懲罰西西弗斯,就放他回了天庭。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西西弗斯的命運其實也可以用來代表我們工作中或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很多事情,很多人會嘲笑你,說"你根本不可能!""就憑你?"但關鍵不在於別人怎麼看,而在於你自己覺得如何,如果被習得性無助困住,那便只能故步自封了。

曾國藩在有次打仗中大敗於石達,情急中又想投江自殺,被手下救起後痛定思痛。曾國藩是個講"血誠"的人,他雖然慘敗,卻絕不會像綠營的腐敗分子一樣欺上瞞下,在給咸豐皇帝的奏摺裡也坦承自己的失職,把屢戰屢敗的慘狀都交代清楚,等候處置,結果在讀最後一遍奏摺時,改動了一個地方,讓本來就不待見他的咸豐皇帝不但沒有怪罪,反倒深受感動,理解了曾國藩的一片忠心。原來他把"屢戰屢敗"四個字改成了"屢敗屢戰",因為屢戰屢敗是對事實的一種描述,而屢敗屢戰卻是一種面對失敗不退縮不放棄的倔強。

實則,曾國藩的性格中確實有這種"屢敗屢戰"的決心和魄力,才使得他後來成為一代大儒。

借用黎波教授的話來說:因為"屢戰屢敗"確實痛苦,但"屢敗屢戰"卻是歡樂。屢戰屢敗的人一定會輸給命運,屢敗屢戰的人最終卻贏了神。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那該如何去做,幫助孩子克服"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呢?

1.鼓勵而不是諷刺

孩子不會懂多麼高深的道理,他們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反挫敗能力沒有那麼強,因此我們提倡的是鼓勵為主的"正面管教"。

換句話說,就算做家長的心理知道孩子是個什麼水平,能力到哪裡,也不能肆意的打擊,像文章開頭父親的話,像"這都不會你還能幹啥……"此類的話,起不到任何正向的作用,不要想著孩子還能聽到心裡,去反思去發力給你看。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確實,大部分孩子會聽進心裡,但是卻也成了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一根根稻草,被背在了身上,即使當下的打壓教育表面看似稍有成效,以後再他工作後,漫長的人生裡也會變得不自信,急於尋求別人的肯定,或者做事情常常會後勁力不足,心裡沒底氣。

家長應該毫不懷疑地相信孩子,鼓勵孩子,讓他知道,自己是可以的,即使錯了一千次一萬次,又有什麼關係,成功那是遲早的事。要做的就是放好心態,把握當下,即使是失敗,那努力的過程就是成功,即使是這件事不行,並不說明我其他方面不行。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2.行動而不是等靠

英國有句名言: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祖訓亦是如此: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萬事成於做,毀於待。無論怎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的事情,用一切辦法鼓勵孩子做起來。讓孩子行動堅持四個原則:第一,凡是他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一律不幫不代;第二,凡是做錯的事情都不暴力打壓;第三,凡是要做的事情,快做別磨蹭;第四,凡是經手的事情,專心做別馬虎。

從小要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幾天的事絕對不能拖到明天,要知道,惰性生長的速度會遠遠超過你的控制。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3.常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試著出聲把這些話讀給自己聽:

"我是一個漂亮、聰明、有力量的人"

"我是最棒的,只要用心,任何事情都難不倒我。"

"我有強大的行動力,我能逐個攻破我的目標。"

常自己鼓勵,不要覺得似乎不那麼靠譜,誰會沒事跟傻子一樣跟自己對話?我要告訴你,千萬別小看了自我鼓勵的力量。心理學上叫做"自我暗示"。人的大腦是很容易接受暗示的,習得性無助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給大腦輸入的是消極暗示,而當你給它積極的暗示它就能給你積極的力量。

通過一些自我肯定的練習,能讓我們開始用一些更積極的思想和概念去替代我們大腦中一些否定性的成分。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練習。可以默默的在心裡練習,也可以說出來,也可以寫下來,或者當成每天晨誦,也或者是改變一首勵志的歌,每天早起或晚睡時堅持10分鐘,用心去做,是非常有效果的。

改變習得性無助:從“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幫孩子找回自信

最後,想再一次告訴每一位家長和孩子,千萬不要被束縛在成功或失敗的怪圈裡,克服"屢戰屢敗"帶來的壞心態,用"屢敗屢戰"的勇氣去迎接困難,改變"習得性無助",生活會有無限種可能。


(本文完)

這裡是橘子育兒課堂,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教育故事。期待在這裡與你相遇,共尋教育之法。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