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症状是什么?以及如何防治作物白粉病?

爱华农业


白粉病的症状

白粉病的症状与其名称很相符,患病植物叶片上像是撒了一层白粉。白粉病的初发期,通常会在植物的叶子上出现小斑点,随着病害的严重,斑点逐渐增大,白粉物也会越来越多,并会渐渐的变成灰白色,或灰褐色。

白粉病发病也与温度和湿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春季与秋季发病相对比较严重。植物患上白粉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病情的逐渐蔓延,从而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于导致作物死亡。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改良作物品种,增强对白粉病的抗性。降低作物种植的密度,对于果树类要适时合理修剪,加大其通风透光性。在施肥上减少氮肥的施入量,适当增施磷钾肥,浇灌要合理,不要让土壤过湿过干。

2、药物防治:对于白粉病可采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常用的几种农药有粉锈宁、速保利、三唑酮等喷施。也可以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等药物喷施防治。


以上是农大对白粉病的介绍,以及与防治方法,以供参考。如你对白粉病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评论。


农大知事


在我的农村老家白粉病对于农作物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害,但是对于这些病害多年的困扰,我们老家人总结了一套能够防治白粉病的方法。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兄弟解决这个难题。

白粉病最爱什么样的农作物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的老家都种植的是什么,我老家是平原地区在这个季节种植的都是大面积的小麦。


也就是冬小麦到6月中旬收获,那么这个白粉病最的的农作物就是小麦,无论是小麦的初期还是中期,小麦都会得上白粉病。

甚至还有一些大豆和棉花等叶片农作物也会得白粉病,对于白粉病大家不能忽视,因为严重的白粉病会毁掉整片庄稼。

什么是白粉病和白粉病有什么症状

白粉病是一种病虫害菌感染导致。

白粉病一般都是发生在叶子上,要是整片叶子的来说的话,背面的要比正面的叶子发生白粉病的概率还要大。


一般初期的白粉病在叶子上你会发现有一些斑斑点点,随后这些斑如果不为人控制点会慢慢扩大,本来绿色的叶片,在这种斑点的发展下最后变成灰白色的叶片。

这就是白粉病能够看的到摸得着的症状。

防治白粉病的方法

我刚才说了,我们老家有自己的一套防治白粉病的方法,你要做到从以下几点:

1.首先就是要在种植之前选对品种,也就是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种子进行种植,甚至在播种种子之前就要对种子进行药水浸泡,让种子得到宝保护。

2.要及时发现庄稼地里的叶片感染情况,如果发现有的叶片都是大面积的斑斑点点就要立即剔除这样的苗,以防感染到其他的苗。


3.白粉病不是说只发生在苗的中后期,苗的成芽期和初期都会感染,所以在苗刚成芽的时候就要对芽苗进行杀毒消菌,这样在中后期就会很大程度上减少白粉病的发作。

这就是我们老家省时省力的防治白粉病的方法也是经验。


纪录乡土


白粉病不可怕,种植户一定学会分辨,防治白粉病也是手到擒来!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以种植为生的人群也是众多,但是使农户们最为头疼的就是各种病虫害,因为农作物生长时总会遇到多种病虫害,因此许多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都对农作物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生怕因为病虫害而白费功夫。而白粉病更是让许多养殖户大感头疼,其一是因为不同植物的白粉病的病菌不一样,其二是白粉病菌容易产生抗性。

要想了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首先我们要掌握白粉病的症状。白粉病病菌属于白粉菌科,同时它们还细分为白粉菌属,单丝壳属等不同属,不同的植物感染白粉病由不同的白粉病菌属引起,但不管是哪个属它们引发的基本症状都大致相似,刚发病的时候呈显白色病斑,之后病斑颜色逐渐转深呈棕色。一般情况下植物下面的叶子病斑比上面多,叶子背面多于正面。植物病斑早期分散分布,后期病斑逐渐汇合成一个大病斑,甚至使整片叶子都呈病斑状,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减缓农作物的生物代谢反应,影响植物的果实产量。

白粉病菌在平原地区不能过夏季,但是会在入秋之后通过气流传播到平原地区引起植物感染。白粉病的感染需要比较低的相对湿度,强光照的晴天不利于病菌感染,在刚下过雨或者闷热的天气里利于白粉病菌的感染。同时,大面积种植易感病菌的作物农田里易发生白粉病,氮肥高,种植密度过大的农田也易感染白粉病。

接下来就是白粉病如何防治具体防治措施:

首先我们要改善农田的的通风及受光环境,合适的种植密度,以及清洁的农田是防治白粉病的首要条件,否则大密度以及高湿度的农田农田环境极易引起白粉病的发生。

其二,均衡施肥。过于充分的氮肥极易引起白粉病菌的生长,应增施磷肥、钾肥,防止氮肥过量;同时补充叶面肥,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

其三,喷药时用低浓度的药液大量喷洒叶面将叶面全部喷湿,可以使白粉病菌吸水过多而死亡,但要注意相对较高的大棚不易增大喷水量,否则相对湿度较高易引发植物的其它病症。

其四,白粉病需尽早防治,白粉病菌入侵较快,繁殖也比较快,因此在生长季节刚开始就应该想办法防治。

其五,选购农作物种子时应选择抗病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抗白粉病能力不同,所以应该挑选对白粉病抗性较高的品种。

综上,农田的通风环境、受光环境、喷洒农药、尽早防治及选择抗病品种。以上就是关于白粉病的解答,如果您有不同的见解或者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进行讨论,感谢您的阅读!


农事农忙


白粉病是一种较重的病害,全国各地都会发生,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栽培,整个生育时期都会发生,俗称白毛病、粉霉病。多发生在结瓜期和成熟期。病害一旦发生,发展迅速。若不及时防治,会导致瓜叶焦黄,植株早衰,落瓜化瓜。

(1)症状 此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蔓茎,叶下面,果实受害较少。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色粉状霉点,不久逐渐扩大或较大的白色粉状霉斑,严重时整个植株被白色粉状霉层所覆盖。

(2)发病条件 病原为单丝壳白粉菌。病菌随空气传播。发病适温15~28℃,分生孢子在高于30℃以上或低于1℃以下时,很快失去活力,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发病湿度45%~75%均可发病,80%~90%为最适宜。植株过密、通风不好、过量施用氮肥、植株长势差都易发病。保护地栽培在高温、通风不良时,下部老叶发病重。露地栽培则在夏秋干旱、连阴天、时晴时雨时流行。氮肥过多,或生长势弱、发病重。

(3)防治方法①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加强通风透光。

②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

③10%多百粉尘剂喷粉,每667米2使用1千克在傍晚喷施。

④20%福星8000倍液喷雾。

⑤5%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

上述药剂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阿俞赶海


白粉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防治作物白粉病?

白粉病是农户种植蔬菜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常见于瓜类,豆类等蔬菜,危害比较大,会给种植户造成减产和损失。

这种病主要出现在蔬菜的正反叶片,叶柄,茎梢 。症状是以上部位出现白色小粉点或白色丝状物。病灶的蔓延而逐渐扩展,然后呈现大小不等的白色圆形粉斑。

之后又四面扩展成连片的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或者整株植物的叶片都布满了白粉。抹去白粉可以看到叶片褪绿,枯黄变脆,严重时叶片会枯死。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这种叶片上有白粉的症状叫做白粉病,想着是草木灰洒多了伤及叶片才会如此,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

白粉病其实是白粉病菌在冬天寄植在田间植物上的一种病菌,越冬后,产生大部分的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病。

这种病菌非常的耐旱,常在荫蔽,多露潮湿的情况下发病,特别是生长不良,弱小的蔬菜最容易感染。

发病初期可以及时用药物防治,如粉锈宁,敌菌酮,乙醚酚,硫酸悬浮剂等药剂喷洒叶面。

蔬菜的种类很多,栽培方式,抗药能力各不相同,对于蔬菜出现这种病症,我们应根据蔬菜的种类及得病情况的轻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用量方法才能抑制病菌生长。

除了白粉病,还会有病虫害,灰霉类病害等,所以在预防方面,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给蔬菜一个通风透气的生长环境。


及时除草,疏剪枯萎的黄叶,合理灌溉。不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施肥。还有许多病害是通过种苗传播的,栽种时,选种也是防病的关键。


泥糖小丫


小编一直从事农牧工作,专注三农问题,独立、认真、有态度是一贯答题风格。

白粉病的症状是什么?以及如何防治作物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等,苗木花卉等也可发病。

发病条件。从实践来看,该病的发病条件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种植有感染了该病的品种。二是和种植密度有较大关系,比如氮肥用量过植株茂盛而导致密度过大;或者在密度大的条件下湿度也大,都可导致发生白粉病。

发病症状。最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分布较多白色斑点,渐渐颜色变成浅棕色,最后变成黑色的囊。

防治办法。前面聊到了发病条件,那么,我们就对症防治。

一是品种选择,肯定要选择抗病的品种和防止引入带病品种,这个不多聊。

二是不论种什么,都要有合理的密度,不要贪求数量最大化,而是要保证质量最大化。三是发现发病了,可用抗霉菌素水剂或者多抗霉素等来治疗。

其实,种植和养殖的防治理念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注重管理和预防,而不是治疗。

关注三农,关注我,更多精彩,等你分享;下方留言,共同交流。


东哥解三农


您好。针对“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白粉病的症状有哪些?种植户该如何防治?”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白粉病危害非常大,黄瓜、甜瓜、西葫芦、番茄等非常容易受到白粉病危害。今天主要以大棚作物发生白粉病给大家说说。

白粉病非常好辨认,只要种植蔬菜的大部分都可以识别。

症状: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

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

种植户该如何防治白粉病呢?

通过我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种植户都是发现白粉病才开始用药防治,经常抱怨白粉病防治不住,打了好几次药了。

我个人认为白粉病防治核心不在治疗,重在预防。如果知道其发病条件,从根本上杜绝发病因素才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白粉病发病条件:

白粉病病菌在温度10~30℃范围内都可以萌发,以20~25℃最适宜,超过30℃失去活力。最适宜繁殖的空气相对湿度是35%-45%。

温室、大棚内较易使白粉病菌获得温度、湿度的最适要求。因此,温室、大棚的黄瓜白粉病发生较重。

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田间通风不良、湿度增高等也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或者45%百菌清烟剂1.8kg,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

2、大棚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上,以高温形式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减少发病。

3、大棚合理密植,增加光照,阴天不浇水,晴天浇水,采用膜下滴灌模式;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营养,氮肥适量,补充磷钾肥,增强作物抵抗力。

4、进行药剂防治,主要是发病前预防保护以及发病初期治疗保护。建议喷施醚菌酯+百菌清750倍,就可以了,12天—15天喷施一次,就能够延缓白粉病的发生,或者说提前预防白粉病的发生。

打药的时候注意:孢子遇水时,易吸水破裂,萌发不利。先用清水把白粉冲掉,然后再打一遍药。

最后附送上我国登记在白粉病上的药剂图表: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是植保原则,希望种植户谨记!!!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指正!!!


农资十万个为什么


白粉病俗称白毛,一般瓜类作物发生比较多,茄果类也经常发生,作物整个生长周期都可以发生,一般危害叶片比较多,严重的会危害茎和果柄,一般不会危害果实。

白粉病发病初期在叶面或者叶背白色粉状斑点,严重的会出现大面积的白粉状病斑,好像撒了一层面粉,叶片出现褪绿变黄,严重时出现叶片枯死,到了后期会在病斑处出现褐色病点。

白粉病发病条件适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但是如果湿度过大,反而不适宜白粉病发生,另外栽培密度过大、氮肥使用过量、棵子弱等原因,也是造成白粉病高发的原因。

防治白粉病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首先要注意杀灭土壤和空气中的病菌,控制浇水量,及时通风,同时注意降温,注意增施磷钾肥,促进棵子强壮,防止早衰,可以喷施叶面肥,提高叶片强壮抗病能力。

其次用药剂进行防治,可以用醚菌酯或者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喷雾防治,也可以用多菌灵硫磺进行喷雾,病情严重的可以用乙嘧酚磺酸酯+吡唑醚菌酯+喹啉铜喷雾,也可以用露娜森+春雷霉素喷雾治疗。

喷药时加大喷水量,正反面都要打透,隔3-5天再喷施一次,加大通风量,提前做好预防。





蔬菜植物doctor


小麦白粉病的发病条件是在气温达到15℃~20℃的时候,麦田的湿度大于70%的才有可能会造成病害的发生。它的主要症状就是小麦的叶片上有白色的粉状的斑点,严重的时候如果说人要是能在麦田里走一趟的话,裤子上会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对于白粉病的防治我是这样做的:

选择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并且在给小麦拌种的时候用戊唑醇或者多菌灵。

在犁地上底肥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三元复合肥和有机肥的组合,并且在小麦播种的时候尽量按每亩地小麦种子播种的斤数来播种。最好能够推迟几天在播种小麦既适当的晚种。

在小麦拔节期,扬花期可以在“一喷三防”的时候添加防治白粉病的农药,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但是在给小麦打控制旺长的多效唑甲哌鎓的时候,多效唑对于小麦的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比如说三唑酮,烯唑醇,醚菌酯,氟环唑,戊唑醇等农药!注意轮换使用!

对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是宜早不宜晚,等到发现的时候要及时喷施一遍农药,并且注意添加有机硅助剂!这样的话能够提高药剂的渗透性!最好是能够隔一个星期要再喷施一遍!


豫东小农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白粉病的症状有哪些?种植户该如何防治?

作物生长过程中白粉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病害,白粉病的病害症状在各种作物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以危害作物的叶片为主,当然针对不同作物,其他部分也会受害。



病害症状一般先从作物的下部叶片开始,慢慢的会向中上部叶片蔓延。它的症状很明显,叶面上会出现白色的粉状物,初期染病的叶片上面会出现一些白色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扩大,白色小斑点会变成白色的斑块,严重时整片叶子上基本上都是白色,当病斑完全覆盖在叶片上时,病斑上白粉会由白色转变成灰褐色,影响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呼吸受到影响,并且不能正常的新陈代谢,最后导致叶片变黄脱落,进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多以气温过高、空气闷湿、种植密度过大 、氮肥施用过量、光照透风不足等原因都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在我们常见的作物中,容易被白粉病感染的作物有很多,像小麦、黄瓜、辣椒、茄子 、西红柿、草莓苹果、葡萄、梨树等等作物皆可被白粉病病害感染。下面农嫂就简单的介绍几种作物白粉病的药剂防治。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以及叶鞘部位,严重时小麦的颖壳也会受害。小麦的白粉病应在未发病时或在发病初期用进行防治,有效的防治药剂有:丙环唑、咪鲜胺、烯唑醇、氟环唑、三唑酮、腈菌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



黄瓜白粉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对于黄瓜白粉病有效防治的药剂有可: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特富灵、甲基托布津、硫黄胶悬剂、抗霉菌素等药剂按照说明书对其作物各个发病阶段使用。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一大病害,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都会发生,对草莓的叶、柄、和果实均可危害。对于草莓白粉病可用防治药剂有: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粉唑醇、四氟醚唑、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可配合其它杀菌剂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辣椒白粉病,白粉病对辣椒的危害也是危害辣椒的叶片,老幼叶片皆能感染,针对辣椒白粉病防治的药剂有:福星乳油 、硫磺悬浮剂、 三唑酮、武夷菌素、硫黄胶悬剂等药剂配合其它杀菌剂使用

因区域不同,以上所说的药剂,可能因区域不同,作物对某些药剂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用法用量按照药剂的说明书配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