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郭長浩:當兵是一生的榮光

口述歷史——郭長浩:當兵是一生的榮光

郭長浩,原郭集鄉郭集村人。1932年生,1946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1958年退役返鄉。

11月6日,記者來到陳濤鎮郭集村的郭長浩老人家中。老人瘦高身材,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談吐清晰。

口述历史——郭长浩:当兵是一生的荣光

“小時候家裡9口人、7畝地,土地貧瘠,長不出莊稼,日子難過。1946年初,同村的王中華所在的部隊剛好駐在郭集,我就向他提出參軍的請求。”回憶往事,郭長浩老人顯得異常興奮,“第二天,我飯都沒吃,早早就跟隨王中華去找指導員。指導員和隊長對我都比較滿意,就把我留下了。”

1946年10月,在跟國民黨軍隊的一次戰鬥中,郭長浩的腳脖受傷,腫得跟饅頭一樣。他怕耽誤部隊行軍,就一路忍著,沒想到後來越發嚴重,路都走不了,指導員安排了副擔架,一路把他抬到了山東石門。

口述历史——郭长浩:当兵是一生的荣光

回首往昔,恍若隔世,卻又歷歷在目。談及過往的艱辛,郭長浩像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一樣,平靜又安詳。

“1947年,我就隨著部隊去安徽打游擊戰。那時候每天都是夜裡行軍,餓了就吃點窩窩頭或者煎餅充飢。拿下一個據點後,部隊補給完彈藥和糧食後就去打下一個據點。”郭長浩說。

1948年11月,剛滿17歲的郭長浩被編入江淮軍區獨立旅2團,參加了淮海戰役。

“有一天,天快亮的時候,一個姓侯的戰友起身去方便時發現外面有動靜,由於天色暗,他也沒看清是什麼,就趕緊回來喊我起床。我把槍一提,出門一看,敵人正沿著屋簷直往南邊奔去,我趕緊回頭喊戰友們趕快起床,敵人上來了!”郭長浩一邊說著,一邊做著提槍的動作,“然後我們隊長就開始指揮架機槍準備戰鬥。旁邊有條不到一米寬的巷子,當時就把機槍架在老百姓家的磚頭上。後來敵軍一個連長騎著馬跑了,後面的敵軍都慌了神,就在這時候,我們的機槍響起來了,敵人當時就嚇得匐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隊長就對敵人喊話,說我們有2個團的兵力,讓敵人趕緊投降。沒一會兒,敵人一個連的人全部繳械投降,沒費我們一兵一卒!”

口述历史——郭长浩:当兵是一生的荣光

1949年,江淮軍區獨立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101師,郭長浩被編入第34軍101師302團通訊連,4月參加了渡江戰役。

“34軍的渡江地點在鎮江一帶。一天拂曉,我們大部隊全部登上了提前準備好的船上,架上機槍準備渡江。說來也怪,那天早上,江面上風平浪靜,大部隊平安無事渡了江。”郭長浩說,“渡江後我們就直奔鎮江。後來在鎮江老百姓家裡住了不到一個月。組織上有紀律,不管到哪裡都要和老百姓搞好關係,不準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口述历史——郭长浩:当兵是一生的荣光

抗美援朝時期,郭長浩被編入中朝聯合空軍司令部政治部警衛排。1953年,他所在的安東防空司令部遭到了美軍的轟炸,幸運的是,這次轟炸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1958年,郭長浩退伍回鄉,成了一名普通的村民。“從分田到戶,到改革開放,再到脫貧致富奔小康,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談及這70年來的發展變化,老人的臉上露出了幸福而又滿足的笑容說,“當兵是我這一生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